淮南子_原道训(七)全文.docx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2770677 上传时间:2021-12-06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78.8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淮南子_原道训(七)全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淮南子_原道训(七)全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淮南子_原道训(七)全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淮南子_原道训(七)全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淮南子_原道训(七)全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淮南子_原道训(七)全文.docx(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淮南子-原道训I (7)全文水之所以能获得天下最高的德行,全由于它生性柔软而润滑。 所以老子说: 天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出于无有,入于无间。 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 无形是万物的祖始;无音是声音的祖先。无 形的子孙是 光 和水,光和水都由无形化育而成!这光看得见而抓 不住,水摸得着而毁不掉。所以在有形物类中,没有比水更尊贵的了。 至于那些有生也有死,从无到有从有到无以至衰亡的,就更被贱视了。所以清静是德的最高境界,柔弱是道的精华要害;虚无恬愉, 万物之所用。肃然感应外界,毅然返于根本,就能进入无形的境界。 所谓无形,就是达到浑然一体的状态。所谓浑然一体,就是天下独一 无二。它卓然独立,昂然独

2、处;它上通九天,下贯九野;圆而无法用 规来度量,方而难以用矩来测量;浩大浑然为一体,积累成体而难见 根底;它包裹天地为道之关键,静穆混沌独存纯德;它布施恩德而不 会穷尽,作用万物而不会用尽。因此难以见到它的形状,无法听到它 的声响和无法触摸它的身子。它无形却能产生有形,无声却能形成五 音,无味却能生成五味,无色却能形成五色。所以说有形来自无形, 实体出自虚空。将天下栏成一圈,使名实同居一处。音阶不过就是宫、 商、角、徵、羽,但用这五音调配出来的声音却美妙动听;味道不过 就是甜、酸、苦、辣、咸,但用这五味调配出来的味道却美味可口; 颜色不过就是赤、黑、青、白、黄,但用这五色调配出来的颜色却美 妙

3、无比。所以就音调来说,宫调确立则五音便成;就味道来说,甜味 确立则五味便成;就颜色来说,白色确立则五色便成;而对 道 来说, 一之确立则万物就形成。因此这 一之原理放之四海而皆准, 一之要义可运用于天地 之间。它完整纯粹得像没有雕凿过的林木;它逸散开来像混沌的浊泥。 浑浊而能渐渐澄清,由虚空慢慢盈实;它宁静如同莫测的深潭,飘荡 若似空中的浮云;似有似无,似存似亡。万物无不例外来自一之死穴;百事根据理由出自 一之门户。它活动时没有具体形状,变化奇 妙;它行事时没有任何痕迹,常置身在后,却又常常领先。所以得 道 者治理天下,闭塞目耳,灭毁纹彩,废弃智慧,依 道而行,与民众一律公平对待。他简化职守,

4、减少追求,排除欲念, 去掉嗜好,俭于思虑。简化职守则容易明察,减少追求则容易满足。 相反,如果过分任用耳目视听则劳累身体且不明智;如果过分凭藉智虑理事则劳损心神且无功效。因此圣人一贯遵循法度,不轻易改变适 宜的常规,遵循法度准则,尽力依顺事物的本性。喜怒无常是对 道 的偏离;忧伤悲痛是对 德 的丧失;喜好憎 恶是对 心 的伤害;所以嗜好欲念是天性的累赘。人大发脾气则会破 坏阴气,人高兴过分则会损伤阳气;气短急迫导致喑哑,惊慌恐怖导 致发狂;忧悲过分导致怨恨,疾病也由此积成;好恶太多,祸也就随 之产生。所以圣人保持内心无忧乐,是 德 的最高境界;通达而不多 变,是静 的最高意境;无嗜好欲念,是

5、虚 的最高意境;没有爱憎, 是 平和 的最高境界;精神不因物累,是 纯 的最高境界。能做到上 述五点,就能与 神明 相通。和 神明 相通者,是有内性修养的人。 所以用心性制外形,百事不废败;心性修养成功,就能保养外形。心 性得到修养,人体五脏便安宁,思绪便平和,筋骨强劲,耳聪目明; 通达而不乖乱,坚强而不折断;没有什么太过分也没有什么不及,处 窄处不觉得逼迫,处宽处不觉得空旷;心神不急躁,精神不烦扰;清 静恬淡可成天下之英豪。大道平坦,离你自身不远;在身边寻找,转个身就能得到。得 道者,有逼迫就有反应,有感触便有举动;他深邃无穷,变化没有形 迹;优游悠闲,委曲顺从,就像回响呼声,又如物影随形;

6、居高临下 而不失所秉之 道;遭遇危机而勿忘玄妙之 道。能保持这 道,他 的 德 就不会亏损;万物纷糅复杂,也能与之周旋变化;凭道 处事, 就像顺风奔跑轻松快捷,这就是最高的德性。有了这最高的德性,也 就有了快乐。古代有人住在岩洞里,但他们的精神道德没有丧失。随 着世道衰败,有人虽然身居高位却天天忧愁悲伤。由此看来,圣明不 在于治理人事,而在于得道;快乐不在于富贵,而在于得到 平和。 懂得重视自身修养而看轻身外之物,那就接近于道了。所谓快乐,难道一定是住京台、章华,游玩云梦、沙丘,耳听 九韶六莹这些古乐,口尝美味食品,奔驰在平坦大道上,或 者钓射奇异鸟禽那种快乐吗?我说的 快乐,是指每个人能够获

7、得他 所应获得的东西。但这里所说的 能够获得他所应获得的东西 ,是不 以奢侈为快乐,不以清廉为清苦;他能身处阴暗逆境能忍让避开,身 处光明顺境能开放顺应。所以,子夏由于处在循道还是贪欲的思想斗 争而枯瘦,又因由于得道循道而日益肥胖。圣人就是不让自身受外物 役使,不以贪欲来搅乱中和天性。所以,他高兴时不忘乎所以,悲伤 时不愁云满面。万物尽管变化莫测,我只管胸襟坦荡不予理睬而和道 共进出。因此,能够自得快乐之性,即使住在深山老林之中,栖身空 旷山洞之内,也足以惬意舒心;如果不能自得快乐之性,即使君临天 下,以万民为己臣妾,也不足以保养心性。能够达到 无乐 境界的人, 就没有什么不快乐;无不快乐就是最大的快乐。 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