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语文上学期文言文阅读与理解苏教版.doc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2791605 上传时间:2021-12-06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5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六年级语文上学期文言文阅读与理解苏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六年级语文上学期文言文阅读与理解苏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六年级语文上学期文言文阅读与理解苏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六年级语文上学期文言文阅读与理解苏教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六年级语文上学期文言文阅读与理解苏教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年级语文上学期文言文阅读与理解苏教版.doc(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六年级语文上学期文言文阅读与理解苏教版班级:_ 姓名:_1. 阅读文言文,回答下面的问题。炳烛而学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师旷曰:“何不炳烛乎?”平公曰:“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师旷曰:“盲臣安敢戏其君乎?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炳烛之明,孰与昧行乎?”平公曰:“善哉!”(注释)晋平公:春秋时晋国的国君。师旷:春秋时晋国的乐师,眼睛失明,善于弹琴,精于辨音。暮:晚。何:为什么。炳烛:点燃蜡烛照明。为人臣:做臣子的。壮:壮年,古人三十岁以上为壮年。孰与昧行乎:与摸黑走路比哪个好呢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臣闻之(_) 

2、;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_)盲臣安敢戏其君(_) 善哉(_)2与“炳烛之明,孰与昧行乎?”中“之”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是吾剑之所从坠 B.故时有物外之趣C.项为之强 D.何不试之以足3翻译句子。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_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_4文中师旷用了三个比喻句,意在说明一个什么道理?_2. 阅读材料。学弈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   ,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 ?曰:非然也。1背诵课文,在横线上补充句子。2下列句子中,停顿

3、不恰当的是( )A.使弈秋/诲二人弈B.惟弈/秋之为听C.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3根据课文内容,写出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通国:_  善:_  援:_弗若:_  之:_  然:_4用自己的话写写下面句子的意思。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_5学完这篇文言文,你明白了什么道理?请结合这学期在家上网课的经历写写你的体会。_3. 文言与文化。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1这篇文言文的题目是_。除了这篇文言文,

4、我们还学过文言文_和_。2“惟弈秋之为听”的意思是_。“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这句话是_句。3文中弈秋教的两个徒弟表现各异,一人“_”,一人“_”。(用原文填空)4读了本文,你受到了哪些启发?_4.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文后问题。匡kung衡字稚圭,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邑人大姓文不识,家富多书,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主人怪问衡,衡曰:“愿得主人书遍读之。”主人感叹,资给以书,遂成大学。注释逮:到,及穿壁:在墙上打洞大姓: 大户人家,有钱的人文不识:人名大学:大学问家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1)衡乃穿壁引其光(_) (2)愿得主人

5、书遍读之(_)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_3出自这个故事的一个成语是_,从字面上看,这个成语的意思是_; 现在用这个成语形容_。4古代历史上还有很多勤奋好学的典故,“闻鸡起舞”的人是东晋时期的_。5. 文言文阅读。咏雪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1选择句子中带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   )A.谢太傅寒雪日内集(聚集) B.公欣然曰(样子)C.白雪纷纷何所似(为什么) D.未若

6、柳絮因风起(如)2下面句子翻译正确的一句是(   )A.与儿女讲论文义 翻译:跟儿子、女儿在一起谈论诗文。B.撒盐空中差可拟 翻译:比作在空中撒盐差不多。C.俄而雪骤 翻译:不一会雪突然停了。D.公大笑乐 翻译:谢太傅大笑起来,觉得很有意思。3关于“兄女”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她的伯伯就是谢太傅;B.她的父亲叫谢无奕;C.她的丈夫是左将军王凝之。4这篇小古文主要告诉我们(   )A.谢太傅教学有方,善于引导儿女们从生活中学习。B.谢太傅的兄女才思敏捷,想象力丰富。C.我们要善于

7、运用比喻,恰当的比喻可以使句子更加生动形象。6. 文言文阅读。犬子有一妇人,中年得子,视若掌珍。凡诸百事,均不使为。及至弱冠,衣食起居,需人料理。须人料理,如襁褓然。或有老者,劝妇人曰 :“当教使言语。”妇人答曰:“我在,彼何必言!”或有邻居,劝妇人曰:“当教使自理。”妇人答曰:“我在,彼何须自理!”及妇谢世,子一无所能,日与犬匍匐于门乞食。人名之曰:犬人。1解释括号里字的意思(昔)有一妇人:均不使(为):_(彼)何必言:人(名)之曰:_2解释文中划线的句子:及妇谢世,子一无所能,日与犬匍匐于门乞食。_3本文讲了一件什么事?让我们明白了什么道理?_7. 阅读理解。记承天寺夜游宋苏轼元丰六年十月

8、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xìn)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注释:元丰六年:公元1083年。元丰,宋神宗赵顼年号。当时作者因乌台案被贬黄州已经四年。相与:共同,一起。中庭:院子里。空明:在这里形容月色如水般澄净明亮的样子。1(字词理解)选择加点字的正确意思填在括号里。(填序号)(1)念无与为乐者(_)   A想念。  B想到。  C想法。(2)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_)  A成功。  B终于

9、。  C于是。2(提取信息)用“ ”画出文中描写月色的语句。3(综合判断)下列对文章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欣然”一词体现出作者在这月色如水的夜晚喜悦与兴奋的心情。B.作者与张怀民一早就约好一起欣赏月色美景。C.文章第一句交代了夜游的时间和起因。D.文章最后几句流露出作者被贬后复杂的心情。4(展开联想)从阅读的内容想开去。你由这篇古文中对月色的描写,想到了些什么呢?_8.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两小儿辩日孔子东游,见斗,问其故。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

10、此不为远者 小而近者大乎?”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 热而远者凉乎?”孔子不能决也。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1解释下列字词的意思。 故:_去人近:_及日中:_2联系课文,把下面句子的意思写出来。 孔子不能决也。_孰为汝多知乎?_3两小孩辩斗的原因。一儿认为“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的原因是:_。一儿认为“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的原因是:_。4有关两小儿辩日中的知识:我知道早晨和中午的太阳与地球的距离是_,早晨的太阳之所以看起来比中午的大,这是视觉的_。造成中午的气温比早晨高的主要原因是早晨太阳_射大地,中午太阳_射

11、大地。9.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狐假虎威虎求百兽而食之,得狐。狐曰:“子无敢食我也!天帝使我长百兽,今子食我,是逆天帝命也。子以我为不信,吾为子先行,子随我后,观百兽之见我而敢不走乎。”虎以为然故遂与之行。兽见之皆走。虎不知兽畏己而走也,以为畏狐也。1对这则故事中几句话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天帝使我长百兽。上天让我为百兽之长。B.子以我为不信。我不会认为你在说谎。C.吾为子先行。我与你先走。D.观百兽之见我而敢不走乎?看看百兽见到我的表现而不走开吗?2根据这则故事的内容写出相应的成语:( )。3写出这则寓言的寓意。_10. 阅读下

12、面的文言文,然后回答问题。扬州清明(节选)张岱扬州清明日,城中男女毕出,家家展墓,虽家有数墓,日必展之。故轻车骏马,箫鼓画船,转折再三,不辞往复。监门小户,亦携肴核纸钱,走至墓所,祭毕,则席地饮胙。注释展墓:扫墓。监门小户:一般平民人家。肴核:肉类和果类食品。饮胙(zuò):扫墓之后,参与祭祀的人分食祭品。胙,古代祭祀时用的肉。1说说下面句子中加点字词的意思。(1)城中男女毕出 毕:_(2)席地饮胙 席地:_2说说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的意思。虽家有数墓,日必展之。_3张岱的这篇文章反映了明清之际扬州人扫墓的哪些习惯?下列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清明当日,要拜扫先人的坟墓。

13、B.一日可以扫多处坟墓,不辞往复。C.祭祀先人,须备肴核纸钱。D.祭祀完毕,祭品要留给先人享用,扫墓的人不能食用。11. 课内阅读,完成练习。两小儿辩日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一儿曰:“我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甲)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乙)孔子不能决也。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1两小儿辩日选自_。2对“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这句话的理解正确的是()A.两个孩子幸灾乐祸,冷嘲热讽。B.两个小孩讥讽孔子无能,不

14、懂装懂。C.采用反问的句式,表现出两个小孩的天真可爱。D.两个小孩很尊敬孔子,显出了孩子的调皮机灵。3把第一个小孩的观点画上“_”,把第二个小孩的观点画上“”。一小儿认为“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理由是:_4两小儿辩斗时,分别是从什么角度来认识事物的?请选一选。A温度的高低B形状的大小(甲)小儿:_  (乙)小儿:_5对两个小儿的不同看法,孔子“不能决也。”说明孔子_的态度,正如他自己所说:_。6下列不是两小儿辩日一文中可以悟出道理的是()A.应该独立思考,大胆质疑。B.上课时候可以想想下课怎么玩。C.要坚持实事求是的治学态度。D.知识是无穷无尽的,再博学的人也会有所不知。1

15、2. 阅读文言文,完成练习。司马光好学司马温公幼时,患记问不若人。群居讲习,众兄弟既成诵,游息矣;独下帷绝编,迨能倍诵乃止。用力多者收功远,其所精诵,乃终身不忘也。温公尝言:“书不可不成诵,或在马上,或中夜不寝时,咏其文,思其义,所得多矣。”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1)患记问不若人_   (2)迨能倍诵乃止_(3)温公尝言_   (4)众兄弟既成诵_2与“迨能倍诵乃止”中“倍”的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A.祗辱于奴隶人之手 B.才美不外见C.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 D.京中有善口技者3下

16、面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书不可不成诵,或在马上,或中夜不寝时,咏其文,思其义,所得多矣。_4本文中概括主旨的句子是   (   )A.用力多者收功远。 B.其所精通乃终身不忘。C.书不可不成诵。 D.咏其文,思其义,所得多矣。5文中“独下帷绝编”意思是只有司马光徇自苦读。我们学过一个类似的成语也是形容读书勤奋,这个成语是_,谈谈你的体会?_13. 课外阅读。管鲍之交管仲曰:“吾始困时,尝与鲍叔贾,分财利多自与,鲍叔不以我为贪,知我贫也。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鲍叔不以我为愚,知时有利不利也。吾尝三仕三见逐于君,鲍叔不以我为不肖,知我不遇

17、时。吾尝三战三走,鲍叔不以我怯,知我有老母也。公子纠败,召忽死之,吾尝幽囚受辱,鲍叔不以我为耻,知我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注释:尝:曾经。贾:做生意。1下列加点的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吾尝三仕三见逐于君(罢免)B.吾尝三战三走(逃跑)C.鲍叔不以我为愚(可以)2用自己的话说说下面句子的意思。(1)分财利多自与,鲍叔不以我为贪。_(2)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_3管仲以“吾尝,鲍叔不以我,知我”的句式列举了自己的_种不足但却得到鲍叔牙的_。4短文主要讲述了_和_之间的深厚友谊,它与课文_有异曲同工之妙。14. 文言文阅读。书戴嵩画牛蜀中有杜处士,好书画

18、,所宝以百数。有戴嵩牛一轴,尤所爱,锦囊玉轴,常以自随。一日曝书画,有一牧童见之,拊掌大笑日:“此画斗牛也!牛斗力在角,尾搐入两股间。今乃掉尾而斗,谬矣!'处士笑而然之。古语云:“耕当问奴,织当问婢。”不可改也。1本文的作者是_,文章标题中的“戴嵩”是_代画家2解释下列加点字尾搐人两股间(_) 笑而然之(_)3下列对本文的理解中,正确的一项是( )A.“锦囊玉轴,常以自随”两句用具体的行动表现了杜处士对于斗牛图的喜爱之情。B.牧童见到了斗牛图后“拊掌大笑”,可以看出他对杜处士的嘲笑。C.“处士笑而然之”说明杜处士是个知错就改的人。D.作者通过这个故事是想告诉我们:做人要谦虚,不能随意炫耀自己的宝贝,以免受人笑话。15. 课外文言文阅读。匡衡字稚圭(gu),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邑人大姓文不识家富多书,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主人怪问衡,衡曰:“愿得主人书遍读之。”主人感叹,资给以书,遂成大学。匡衡:汉朝人。 不逮:指烛光透不过来。大姓:大户。文不识:姓文,名不识。佣作:被雇佣劳作 大学:很有学问的人。1解释加点的字。以书映光而读之(_) 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_)2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愿得主人书遍读之。_3请你用一个四字词语概括你所读到的故事_。8 / 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