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鸿门宴上的座次谈古代座次礼仪.doc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2794708 上传时间:2021-12-06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5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从鸿门宴上的座次谈古代座次礼仪.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从鸿门宴上的座次谈古代座次礼仪.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从鸿门宴上的座次谈古代座次礼仪.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从鸿门宴上的座次谈古代座次礼仪.doc(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从鸿门宴上的座次谈古代座次礼仪鸿门宴上,司马迁着意描述了宴会上的座次:“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亚父者,范增也;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就是说,项羽和项伯面向东坐,范增面向南坐,刘邦面向北坐,张良面向西侍奉、陪席。这个描述看似寻常之笔,实则大有深意,它对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具有重要作用。我国是一个礼仪之邦,在古代,人们交往中的座次也是很讲究的,它显示着人们社会地位的高低贵贱,表现着主人待客的不同态度。所以,不同的场合、不同的处所,有着不同的礼节规范。就宫室内的座位来说,有着堂上和室内的区别。我国古代宫室的主要建筑物一般为坐北朝南,通常是堂室结构,前堂后室。其内部空间前部分是堂,通常是行吉

2、凶大礼的地方,不住人;堂的后面是室,住人;室的东西两侧是房,分东房和西房。在堂上举行的礼节活动是南向为尊。皇帝聚会群臣,他的座位一定是坐北向南的。所以,古人常把称王称帝叫做“南面”,称臣叫做“北面”。古代的“南面”就是坐北朝南,即面朝南坐,其位为尊为上;“北面”就是坐南朝北,即面朝北坐,这相对“南面”就有些低下。室内最尊的座次是坐西面东,其次是坐北向南,再次是坐南面北,最卑是坐东面西。古书上有“东家”、“西宾”的说法,即是就室内来说。古人将宾客和老师都安排在坐西朝东的座位上,以表示尊敬。所以,对宾客和老师也尊称为“西席”或“西宾”。这里的“西宾”就是对家塾老师的敬称。客人的座位在西,主人陪客的

3、座位则在东了,所以把主人称为“东家”。古人设宴,对座次安排十分讲究,主人坐什么位子,客人坐什么位子,都有严格规定,乱坐就有喧宾夺主,以下犯上之嫌。现在,我们再看“鸿门宴”上的座位次序。举行宴会当是在室内,而不能在堂上。项羽、项伯朝东而坐,最尊;范增朝南而坐,仅次于项氏叔侄的位置;项羽让刘邦北向坐,又卑于范增,不把他看成与自己地位匹敌的宾客;张良面朝西的位置,是在场人中最卑的了,不能叫坐而叫侍。刘邦的参乘樊哙得知项庄舞剑意在沛公,于是冲入营帐,“西向立”。樊哙地位比张良又下一等,樊哙的“西向立”,正表明“西向”是最卑的位次。司马迁之所以不惜笔墨一一写出每个人的座次,就是通过项羽对座次的安排,突出表现项羽藐视刘邦,以尊者自居的骄傲心理,由此细节,可见项羽专横、唯我独尊的性格,也可见刘邦忍辱屈从、顾全大局的雄心。所以,我们说司马迁对“鸿门宴”上座次的描述绝非寻常之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