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语文上册古诗阅读与理解试题西师大版.doc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2828215 上传时间:2021-12-06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5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年级语文上册古诗阅读与理解试题西师大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四年级语文上册古诗阅读与理解试题西师大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四年级语文上册古诗阅读与理解试题西师大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四年级语文上册古诗阅读与理解试题西师大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四年级语文上册古诗阅读与理解试题西师大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年级语文上册古诗阅读与理解试题西师大版.doc(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四年级语文上册古诗阅读与理解试题西师大版班级:_ 姓名:_1. 课外阅读。 观书有感(宋)朱熹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1“鉴”的意思是_;“徘徊”的意思是_。2根据意思,写出相对应的诗句。 问它(方塘)怎么会这样的清澈,因为有活水从源头不断地流来。_3你对诗句中的“活水”是怎样理解的?  _2. 阅读理解。咏水仙(英)华兹华斯我好似一朵孤独的流云,高高地飘游在山谷之上;突然我看见一大片鲜花,是金色的水仙遍地开放,它们开在湖畔,开在树下,它们随风嬉舞,随风波荡。它们密集如银河的星星,像群星在闪烁一片晶莹,它们沿着海湾向前伸展,

2、通往远方仿佛无穷无尽,一眼看去就有千朵万朵,万花摇首舞得多么高兴。粼粼湖波也在近旁欢跳,却不如这水仙舞得轻俏;诗人遇见这快乐的旅伴,又怎能不感到欣喜雀跃;我久久凝视却未领悟这景象所给我的精神至宝。后来多少次我郁郁独卧,感到百无聊赖心灵空漠;这景象便在脑海中闪现,多少次安慰过我的寂寞;我的心又随水仙跳起舞来,我的心又重新充满了欢乐。1照样子,写一写。无穷无尽(ABAC 式):_、_。粼粼湖波(AABC 式):_、_。2诗中画线的句子运用了_修辞手法,这样写的好处是_,此外文中还运用了_修辞手法。3文中破折号的作用是(  )A.表示对上文的解释说明或补充B.表示意思的递进C.表示意思的转

3、换、跳跃或转折4第一、二节通过诗人对水仙的描写,表达出作者怎样的心情?_5请谈一谈你读了这首诗的感受吧。_3.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材料一)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唐)王勃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材料二)芙蓉楼送辛渐(唐)王昌龄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1这两首诗和你所学过的_一样,都是送别诗。2结合以上两则材料或所学,运用古诗发送两条朋友圈。 好友小东下学期要转学,分别在即,你发了一条朋友圈_好久没回故乡,为安慰亲友,你又发了这样一条朋友圈_3分享一句你最喜欢的送

4、别诗,说说原因。  _4. 读下面的小诗,完成练习。风在哪里?   风在哪里?   风在哪里?风在草地上, 风在花朵上。因为草弯腰了。 因为花点头了。1有感情地朗读诗句。用“|”在第1小节中画出恰当的停顿。2边读边想,补写第3节诗句。5. 课外类文阅读。四时田园杂兴范成大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注释耘:锄草。绩麻:搓捻麻绳或麻线。当家:主持家务。这里指担当家庭的生产劳动任务。童孙:指儿童。未解:不懂得。供:供奉。这里指“参加、从事”。1根据你的理解,说说下面诗句的意思。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_2诗歌的前两

5、句写了什么内容?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感情?_6. 日积月累。鹿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1这首诗的作者是( )。A.孟浩然  B.王维  C.李白2“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这两句诗运用了(   )的写法。A.以动衬静 B.以静衬动 C.动静结合游山西村莫笑农家腊酒浑,_。山重水复疑无路,_。1把诗句补充完整,写在下面的横线上。_2这首诗是_诗人_的作品。表达了诗人_的真挚感情。3“腊酒”的意思是_。4这首诗后两句告诉我们的道理可以用一个成语概括,它是哪个成语。_7. 阅读理解。繁星(一三一)大海啊!哪一颗星没有光?哪一朵花没有香?哪一次我的思

6、潮里没有你波涛的清响?1这首诗是_中的第_首诗。2诗中用到的修辞手法有_和_。3在这首诗中,诗人要表达_的感情。8. 古诗对比阅读。赠汪伦唐李白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唐李白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1赠汪伦中,作者用“_,_”这两句诗表达了自己和汪伦之间的深厚情谊。这两句诗采用了_的修辞手法。2长江上有那么多帆船经过,诗人为什么说“孤帆”呢?下列说法最合理的一项是()A. 朋友离去,诗人伫立江边,眼中只看到友人的帆船,而对于江上其他的帆船视而不见,足见诗人对友人的感情之深。B.

7、0;江上风大,只有一叶小舟在江上行驶。C. 友人独自离去,形单影只,倍感寂寞,所以说是“孤帆”。3这两首诗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相同点:_;不同点:_。9. 阅读理解。乡村四月宋翁 卷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注:子规:鸟名,杜鹃鸟。才了:刚刚结束。1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首句写动景,有绿原有白川,一“绿”一“白”,色彩明丽。(_)(2)第二句写静景,如烟似雾的蒙蒙细雨中,不时有几声杜鹃鸟的叫声传来。(_)(3)第三句中“闲人少”体现了农历四月人们的繁忙。(_)(4)末句的“才”“又”两字展现了忙的气氛、忙的节奏。

8、(_)2读了后两句诗,你的眼前出现了怎样的景象?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中表达的意思与之相似的是哪两句?_10. 阅读古诗,完成练习。送元二使安西唐王维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1解释下列词语。使:_      浥:_    客舍:_2这首古诗的点睛之笔是:_。3这首古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_11. 完成练习。题西林壁_,_。_,_。1默写诗句。2这首诗的作者是(_)代诗人(_)。3前两句写了诗人从(_)、(_)不同的角度,站在(_)、(_)、(_)、

9、(_)不同位置观看庐山。4与成语“当局者迷,旁观者清”阐述道理相同的诗句是:_,_。12.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夜叶赛宁河水悄悄流入梦乡,幽暗的松林失去喧响。夜莺的歌声沉寂了,长脚秧鸡不再欢嚷。夜来临,四下一片静,只听得溪水轻轻地歌唱。明月撇下它的光辉,给周围的一切披上银装。大河银星万点,小溪银波微漾。浸水的原野上的青草,也闪着银色光芒。夜来临,四下一片寂静,大自然沉浸在梦乡。明月撇下它的光辉,给周围的一切披上银装。1你认为这首诗传达出诗人怎样的心境?_2说一说,诗中哪些诗句表现了夜的“静”?_3这首诗主要运用拟人化手法,请你谈谈这种写法的好处。_13. 阅读。在天晴了的时候(节选)在天晴了的

10、时候,请到小径中去走走:给雨润过的泥路,一定是凉爽又温柔;炫耀着新绿的小草,一下子洗净了尘垢;不再胆怯的小白菊,慢慢地抬起它们的头,试试寒,试试暖,然后一瓣瓣地绽透;抖去水珠的凤蝶儿,在木叶间自在闲游,把它五彩的智慧书页,曝着阳光一开一收。1阅读诗歌时,要善于抓住关键字词加以品味,体会诗中的诗情画意。请在诗中选择一个你认为最生动的字或词加以品析,说说它好在哪里。_2如果用一个词来概括这首诗的特点,你觉得应该用哪个词?为什么?_3在这雨过天晴的环境里,小路、小草、小白菊、凤蝶儿都生动起来,请你结合诗歌内容,发挥想象,选择其中一种,具体描写出它在这个环境中的情态。(50字左右)_14. 读白桦课文片段,完成练习。在朦胧的寂静中玉立着这棵白桦,在灿灿的金晖里闪着晶亮的雪花。1联系上下文,写出下列词语的含义。玉立:_。2诗中的“玉立”写出了_,“晶亮的雪花”写出了_,表现了白桦静中有动的气质美。3“朦胧”“玉立”“晶亮”,表现白桦_之美。4这一小节总写白桦_的气质美。( )A.静态 B.动态 C.静中有动15. 课内阅读。出塞王昌龄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1解释词语:但使:_   教:_2“秦时明月汉时关”的意思是什么?这句诗用了什么修辞方法?试分析这句诗的妙处。_3诗歌的主题是什么?_7 / 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