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六年级语文上册古诗阅读与理解复习针对练习.doc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2831268 上传时间:2021-12-06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师大版六年级语文上册古诗阅读与理解复习针对练习.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北师大版六年级语文上册古诗阅读与理解复习针对练习.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北师大版六年级语文上册古诗阅读与理解复习针对练习.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北师大版六年级语文上册古诗阅读与理解复习针对练习.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北师大版六年级语文上册古诗阅读与理解复习针对练习.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师大版六年级语文上册古诗阅读与理解复习针对练习.doc(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北师大版六年级语文上册古诗阅读与理解复习针对练习班级:_ 姓名:_1. 阅读理解。书湖阴先生壁。宋王安石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1解释加点字的意思。(1)茅檐长扫净无苔(_) (2)两山排闼送青来(_)2下列朗读节奏有错误的一项是( )A.茅檐/长扫/净无苔 B.花木/成畦/手自栽C.一水/护田/将绿绕 D.两山排闼/送青来3湖阴先生家附近的环境怎样?_2. 读浪淘沙,完成下列各题。浪淘沙(唐)_,_。_,_。1补全浪淘沙。2“牵牛织女”指的是民间故事中的 _ 和_ 。3判断对错。(1)诗人以浪

2、漫的想像结合传说,把黄河汹涌澎湃的特点写在具体、生动、形象。(_)(2)这首诗写出了诗人对现实生活的不满。(_)(3)这首诗以极大的热情,描绘了黄河的雄伟气势,抒发了作者豪迈的气概和奋发精神。(_)4“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波自天崖”,关于这两句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两句诗的意思是万里黄河弯弯曲曲携带泥沙,浪淘汹涌来自天边。B.“九曲”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了黄河曲曲折折,排山倒海的气势。“自天崖”生动地表现了黄河源远流长。C.这两句诗描写了黄河来自天边、川流不息的壮丽图景。3.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回答相关问题。元日(宋)王安石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

3、日,总把新桃换旧符。1这首诗最后两句的意思是_。2在噼噼啪啪的爆竹声中,送走了旧年迎来了新年。人们迎着和煦的春风,开怀畅饮美酒。 在此情景中,你想到的诗句是:_,_。这首诗是“唐宋八大家”之一的(_)写的_,描写了他在这一天看到的有趣的风俗,如:_、_和_。4. 阅读参考注释,阅读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回答下列各题。归园田居晋·陶渊明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暖暖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注释)少:指少年

4、时代。适俗:适应世俗。韵:本性、气质。尘网:指尘世,官府生活污浊而又拘束,犹如网罗。这里指仕途。羁(j)鸟:笼中之鸟。池鱼:池塘之鱼。鸟恋旧林、鱼思故渊,借喻自己怀恋旧居。守拙(zhu句:意思是不随波逐流,固守节操。荫(yìn):荫蔽。罗:罗列。户庭:门庭。虚室:空室。余闲:闲暇。樊(fán)笼:蓄鸟工具。樊,藩篱,栅栏。返自然:指归耕园田。1我国古典诗词源远流长,意蕴丰富:关雌中的男子有“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引起 “_,君子好逑”的美好联想;长歌行告诉我们“少壮不努力,_”2关于归园田居下面对诗句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A.“方宅”句,意思是说围

5、绕住宅的土地有十来亩。方,围绕的意思。B.“榆柳”两句,描写了榆柳、桃李遍布房前屋后的情景。C.“暖暖”两句,远村、墟烟构成一幅远景。“暖暖”与“依依”在诗中是近义词,因此可以互换。D.“狗吠”两句,描绘了一幅鸡鸣狗叫的农村生活图景,且那么自然,那么淳朴。3对于归园田居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诗中描绘的都是极为普通的田园生活情景,却真实地反映了诗人回归田园之后的愉快心情。B.诗中用白描手法,简练地勾画景物,从而使诗人感情得到充分抒发。C.诗中描绘的画面质朴、幽静,表现出一种平和、淡远的意境。D.一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一句的意境,与汉乐府鸡鸣中“鸡鸣树高巅,狗吠深宫中”

6、有相似之处。4请问归园田居这首诗最后一句“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与哪一句诗相呼应?你觉得这首诗主要表达了陶渊明什么样的想法?_5. 阅读宋词,完成练习。清平乐·春归何处春归何处。寂寞无行路。若有人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住。春无踪迹谁知。除非问取黄鹂。百啭无人能解,因风飞过蔷薇。1整首词以“_”这一句为总起,写出了作者对春天的寻觅。2作者寻春不见,内心充满了_,正如词中所写的“_”。春归何处?寂寞无行路。若有人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住。3解释词语。无行路:_。4诗人要与( )“同住”。A.能找到春天的人 B.家人C.朋友 D.春天春无踪迹谁知?除非问取黄鹂。百啭无人能

7、解,因风飞过蔷薇。5写出下列字的意思。啭:_ 因:_6用自己的话说说前两句词的意思。_7黄鹂有没有告诉作者答案?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黄鹂和春天一同出现,有黄鹂的飞掠就有春天的存在B.黄鹂还是告诉了作者答案的,它把作者的视线引向夏季开放的蔷薇C.寻找春天的去处,答案并不重要,作者意在抒发对春天的爱惜和留恋之情6. 阅读古诗,完成练习。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三万里河东入海,_。_,南望王师又一年。1把诗句补充完整。这首诗的作者是    代诗人     。2诗中描写的“河”指(_),“岳”指(_)

8、。A长江  B黄河 C黄山  D华山3诗的前两句运用了   、   的修辞手法,写祖国山河的雄阔壮丽,饱含_之情,并为进一步抒情作了铺垫;“   ”字则突出了山的 高峻。这一句诗表现了  。4从第三句的“_、_”看出了百姓饱受战乱之苦;从第四句的“_南望、又一年_”看出了百姓对和平的渴望。5诗中表达作者对苦难百姓的同情和不忘收复失地的爱国热情的诗句是: “ _。”6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9、60; )A.前两句诗展示了祖国山河的雄伟壮丽。B.一个“入”字突出了山的高峻。C.诗题点明了时间是秋季的夜晚。D.全诗表达了诗人热切盼望朝廷收复失地的心情。7末句“南望王师又一年”中的“又”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_7. 阅读古诗,完成练习。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1这首诗的作者是_,_朝人。2关于本诗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这首诗是写给水部员外张籍的,他在兄弟辈中排行十八,故称“张十八”。B.这是一首律诗,它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思念之情。C.这首诗的风格清新自然,语言通俗易懂。D.这首诗的后两句写诗人

10、对早春的喜爱和赞美。3判断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是否恰当,恰当的打“”,不恰当的打“×”。(1)“润如酥”写出小雨细腻的特点,雨飘洒在皇城的街道上,又滋润着春草,仿佛悄悄地告诉人们:春天来了。(_)(2)“最是一年春好处”是说早春是一年中最好的时节,一年之计在于春,应该抓住早春时节早作打算。(_)(3)前两句写早春景色,以“小雨”“草色”为描写对象,小雨滋润小草,而小草使小雨更亮、更湿润,两者相得益彰。(_)(4)“绝胜烟柳满皇都”是作者想象之景,他憧憬着那满城杨柳郁郁葱葱的暮春。(_)4“草色遥看近却无”这句诗写出了早春草色的什么特点?诗人为什么说初春的草色“绝胜烟柳满皇都”?_

11、8. 阅读下面这两首诗,回答问题。江南春杜牧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山行杜牧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1对两首诗歌的内容理解不当的一项是( )A.“千里莺啼绿映红”一句,形象地描绘出春天的江南花红柳绿,鸟语花香的特点。B.“多少楼台烟雨中”一句,概括地写出了千里江南楼台掩映,春雨朦胧的特点。C.在山行中,诗人以“枫叶”自比,表达了珍惜生命,老而弥坚的人生态度。D.杜牧笔下,无论春秋,大自然都充满了无限生机。所以即便是凌霜的枫叶也比早春二月的鲜花更加美丽,更加鲜艳。2对两首诗赏析不当的一项是( )A.有诗人认为江南春中

12、“千里”的“千”字实为 “十”字之误用,因为“千里莺啼,谁人听得?千里绿映红,谁人见得?”这是很有见地的。B.山行用一“生”字,形象地写出了白云初现,萦绕山梁的情景,化静为动,增加了画面的层次感。C.江南春以虚实结合的手法,突出了江南细雨朦胧,春意盎然的特征,写得十分传神。D.两首诗都是写景抒怀之作,所写之景虽然不同,却都显得格调清新,充满诗情画意。9. 读古诗,完成各题。石灰吟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1此诗的作者是_,这是一首(填序号)_A送别诗   B田园诗   C咏物诗2“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这两句诗表面的意思是石

13、头需要经过_和_等重重磨难才能变成石灰。面对这个过程,石灰的态度是_,表现了石灰的_。3此诗使用_的写法,借石灰自喻,“要留清白在人间”说明作者具有_的高尚情操。4“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中的“浑不怕”所体现的石灰形象可以让我们想到描写英雄人物的四字词语_、_,还可以让我们想到文天祥的诗句“_,_。”10.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锄禾李绅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1这首诗当中的名句(_)告诫人们要(_)。2诗的开头描写了烈日当头( )的辛苦,提醒人们( ),诗歌表达了对农民(   ),著名诗人范仲淹江上渔者中也有两

14、句诗写出了劳动人民的饥苦,这两句诗是(   )3请说说你读完这首诗的感受_11. 读诗句,完成练习。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1句中“自天涯”将黄河的源远流长写得出神入化。下列诗句与前两句诗有异曲同工之妙的是( )。A.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B.白日依山尽,黄河人海流。C.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D.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2后两句诗驰骋想象,淘金者表示要顶着万里黄沙,逆流而上,直到牵牛织女家,表现了诗人_的气概,同时寄托了淘金者心中对_的向往。12. 诗词阅读。清平乐·春归何处宋黄庭坚春归何

15、处?寂寞无行路,若有人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住。春无踪迹谁知?除非问取黄鹂,百啭无人能解,因风飞过蔷薇。1根据这首词的内容,作者写的应是_时节,表现了强烈的_之情。2阅读这首词,根据要求完成赏析。词的上片,一个“_”字直接道出了作者的设想:有人知道春的去处,唤回与自己同住。词的下片,通过黄鹂“_”,写出了春天已过,初夏已来。整首词表达了词人对春天的_之情。3这首词运用的最明显的修辞手法是什么?试分析这种手法使用的妙处。_4这首词的下片充满了奇妙的想象和美丽悠长的情味,请对此进行阐述。_13. 阅读下面的诗词,完成练习。忆秦娥·娄山关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雄

16、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注释)娄山关:遵义市之北,四川与贵州交通要道上的重要关口。烈:猛烈,强劲。长空辽阔的天空。碎:细碎。咽:声音因阻塞而低沉。漫道:莫道。迈步:跨步、大踏步。从头越:从头再开始。1这首词的上阕描写了_、雁群、_、_、_等景物,衬托出一种_的气氛。读着读着,我不禁想象出这样一幅画面:_2反复诵读“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我深深地感受到了红军战士_精神。3“苍山如海,残阳如血”是说青山起伏,宛如_;夕阳鲜红,艳若_。我也能运用这样的方法描写景物,比如残月如_、绿草如_等。4诵读全词,我感受到这首词的感情基调是(   )。A

17、.喜悦 B.壮烈 C.悲凉 D.哀怨14. 阅读古诗,完成练习。石灰吟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1此诗的作者是_,这是一首_(A送别诗  B田园诗  C咏物诗)。2此诗前两句意思是石头经过_、_才能变成石灰;诗句中的“全不怕”“若等闲”表现了石灰_的精神品质。3此诗使用_的写法,借石灰自喻,“要留清白在人间”,说明作者具有_的高尚情操。15. 朗读古诗春夜喜雨,完成练习。1解释下列词语:乃:_ 发生:_潜:_ 野径:_红湿处: _   花重:_2这首诗的作者

18、是_代 _ 。这首诗诗中没有一个“喜”字,却体现出诗人的_之情。3这首诗以“好雨”开头,作者称赞春雨的原因是:_4这首诗的第二联、第三联分别从_、_感觉)来写春雨。5这首诗中,写春雨滋润万物,悄然无声的一句是 _ ,常被后人用来比喻在不知不觉中影响人,教育人的一句是 _。此句中你认为中哪个词用得好?为什么?_6这首诗赋予了春雨_的品格,表达了作者_的思想感情。7对这首诗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这首诗运用拟人手法去描绘春雨形象,把春雨写得富有知觉,富有灵性,给人们深刻的印象。B.“喜”字是全诗的诗眼。先从听觉上描绘,后从视觉上刻画,在写景中饱含着诗人的赞颂之情。C.全诗在层层写实中突出春雨之“好”:滋润万物生长,给农夫渔父带来丰收希望,给全城带来万紫千红的美景。D.全诗透过描绘和联想,表达了诗人乐民之乐,喜民之喜,与广大劳动者息息相关的思想感情。7 / 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