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届新人教课标Ⅰ高三化学一轮总复习资料word版:第九章 第2讲.doc

上传人:doc321 文档编号:12866024 上传时间:2021-12-06 格式:DOC 页数:23 大小:73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4届新人教课标Ⅰ高三化学一轮总复习资料word版:第九章 第2讲.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2014届新人教课标Ⅰ高三化学一轮总复习资料word版:第九章 第2讲.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2014届新人教课标Ⅰ高三化学一轮总复习资料word版:第九章 第2讲.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2014届新人教课标Ⅰ高三化学一轮总复习资料word版:第九章 第2讲.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2014届新人教课标Ⅰ高三化学一轮总复习资料word版:第九章 第2讲.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4届新人教课标Ⅰ高三化学一轮总复习资料word版:第九章 第2讲.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4届新人教课标Ⅰ高三化学一轮总复习资料word版:第九章 第2讲.doc(2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2讲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基本营养物质考纲要求1.了解乙醇、乙酸的组成。2.了解乙醇、乙酸的主要性质。3.了解乙醇、乙酸的重要应用。4.了解酯化反应。5.了解糖类、油脂和蛋白质组成的特点、主要性质。6.了解三类营养物质在生活中的应用。7.了解葡萄糖的检验方法。考点一乙醇和乙酸1完成下列有关乙醇、乙酸结构和性质的比较表物质名称乙醇乙酸结构简式及官能团CH3CH2OHOHCH3COOHCOOH物理性质色、态、味无色特殊香味的液体无色刺激性气味的液体挥发性易挥发易挥发密度比水小溶解性与水任意比互溶与水、乙醇任意比互溶化学性质2.完成下列关于乙醇、乙酸的化学方程式(1)Na与乙醇的反应:2CH3CH

2、2OH2Na2CH3CH2ONaH2。(2)乙醇的催化氧化:2CH3CH2OHO22CH3CHO2H2O。(3)乙醇和乙酸的酯化反应:CH3CH2OHCH3COOHCH3COOCH2CH3H2O。(4)乙酸与CaCO3反应:2CH3COOHCaCO3(CH3COO)2CaCO2H2O。深度思考1能否用Na检验酒精中是否有水?应如何检验酒精中的少量水?答案不能,因为Na与乙醇也发生反应。实验室常用无水CuSO4来检验乙醇中是否含水2 / 23。2怎样鉴别乙酸和乙醇?答案物理方法:闻气味法。有特殊香味的是乙醇,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是乙酸。化学方法:可用Na2CO3溶液、CaCO3固体或CuO、石蕊试

3、液。加入Na2CO3溶液产生气泡的是乙酸,不能产生气泡的是乙醇。能溶解CaCO3固体且产生气泡的是乙酸。能溶解CuO,溶液变蓝的是乙酸。加入石蕊试液变红的是乙酸。题组一乙醇、乙酸性质及应用1交警对驾驶员是否饮酒进行检测的原理是橙色的酸性K2Cr2O7水溶液遇呼出的乙醇蒸气迅速变蓝,生成蓝绿色的Cr3。下列对乙醇的描述与此测定原理有关的是 ()乙醇沸点低乙醇密度比水小乙醇具有还原性乙醇是烃的含氧衍生物乙醇可与羧酸在浓硫酸的作用下发生取代反应A B C D答案C解析由题中信息(6价Cr被还原为3价)可知测定原理利用了乙醇的还原性,同时从体内可呼出乙醇蒸气,说明乙醇的沸点低。2能一次区分CH3CH2

4、OH、CH3COOH、和CCl4四种物质的试剂是()AH2O BNaOH溶液C盐酸 D石蕊试液解题指导进行物质鉴别时不仅要考虑物质的化学性质,还应考虑其物理性质如水溶性等。答案D解析依次分析如下:选项CH3CH2OHCH3COOHCCl4A形成均一溶液形成均一溶液分两层,上层为油状液体分两层,下层为油状液体B形成均一溶液形成均一溶液分两层,上层为油状液体分两层,下层为油状液体C形成均一溶液形成均一溶液分两层,上层为油状液体分两层,下层为油状液体D不变色变红色分两层,上层为油状液体分两层,下层为油状液体3在同温同压下,某有机物和过量Na反应得到V1 L氢气,取另一份等量的有机物和足量的NaHCO

5、3反应得到V2 L二氧化碳,若V1V20,则此有机物可能是()A BHOOCCOOHCHOCH2CH2OH DCH3COOH答案A解析相同条件下气体的物质的量之比等于体积之比。设选项中各物质的物质的量均为1 mol,则各物质与n1、n2的对应关系为n1(与Na反应生成H2的物质的量)n2(与NaHCO3反应生成CO2的物质的量)1 mol1 molHOOCCOOH1 mol2 molHOCH2CH2OH1 mol0CH3COOH0.5 mol1 mol题组二乙醇、乙酸的性质实验4等质量的铜片在酒精灯上加热后,分别插入下列溶液中,放置片刻,铜片质量不变的是()A硝酸 B无水乙醇C石灰水 D盐酸答

6、案B解析2CuO22CuO,铜片质量增加,而CuO与HNO3、HCl反应,CuO2H=Cu2H2O,且HNO3还与Cu反应,使部分Cu形成Cu2,Cu片质量减小,CuO不与石灰水反应,CH3CH2OHCuOCH3CHOCuH2O,Cu的质量不变。5某课外兴趣小组欲在实验室里制备少量乙酸乙酯,该小组的同学设计了以下四个制取乙酸乙酯的装置,其中正确的是 ()答案A解析B和D中的导管插到试管b内液面以下,会引起倒吸,B、D错;C项试管b中的试剂NaOH溶液会与生成的乙酸乙酯反应。比较乙酸、水、乙醇、碳酸分子中羟基氢的活泼性乙酸水乙醇碳酸分子结构CH3COOHHOHC2H5OH与羟基直接相连的原子或原

7、子团HC2H5遇石蕊试液变红不变红不变红变浅红与Na反应反应反应反应与Na2CO3溶液反应水解不反应反应羟基氢的活动性强弱CH3COOH>H2CO3>H2O>CH3CH2OH归纳总结羟基氢的活动性强弱关系:强酸>弱酸>H2O>醇。考点二基本营养物质1糖类、油脂、蛋白质的化学组成有机物元素组成代表物代表物分子水溶性糖类单糖C、H、O葡萄糖、果糖C6H12O6易溶双糖C、H、O蔗糖、麦芽糖C12H22O11易溶多糖C、H、O淀粉、纤维素(C6H10O5)n油脂油C、H、O植物油不饱和高级脂肪酸甘油酯不溶脂肪C、H、O动物脂肪饱和高级脂肪酸甘油酯不溶蛋白质C、H、

8、O、N、S、P等酶、肌肉、毛发等氨基酸连接成的高分子2.糖类、油脂、蛋白质的性质有机物特征反应水解反应糖类葡萄糖葡萄糖有银镜产生蔗糖产物为葡萄糖与果糖淀粉遇碘单质(I2)变蓝色产物为葡萄糖油脂酸性条件下:产物为甘油、高级脂肪酸;碱性条件下(皂化反应):产物为甘油、高级脂肪酸盐蛋白质遇浓硝酸变黄色灼烧有烧焦羽毛气味生成氨基酸3糖类、油脂、蛋白质的用途(1)糖类物质是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产物,是动植物所需能量的重要来源;葡萄糖是重要的工业原料,主要用于食品加工、医疗输液、合成药物等;纤维素可用于造纸,制造纤维素硝酸酯、纤维素乙酸酯、黏胶纤维等。(2)油脂提供人体所需要的能量,等质量的糖类、油脂、蛋白

9、质完全氧化时,油脂放出的热量最多。油脂用于生产高级脂肪酸和甘油。(3)蛋白质是人体必需的营养物质,在工业上有很多用途,动物的毛、皮、蚕丝可制作服装,酶是一类特殊的蛋白质,是生物体内重要的催化剂。题组一糖类的概念、组成和性质1下列关于糖类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糖类都能发生水解反应B单糖都能发生银镜反应C葡萄糖与果糖是同分异构体,淀粉与纤维素也是同分异构体D单糖都能发生酯化反应答案D解析单糖不能水解,A错;果糖中不含醛基,不能发生银镜反应,B错;淀粉和纤维素不是同分异构体,C错;所有的单糖都含有羟基,故能发生酯化反应,D正确。2将土豆切开后,一段时间后可观察到切面变蓝,说明土豆中含有 ()A淀粉

10、和I B淀粉和I2C淀粉和KIO3 D葡萄糖和I2答案A解析I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成I2,遇淀粉显蓝色。3核糖是合成核酸的重要原料,结构简式为CH2OHCHOHCHOHCHOHCHO,下列关于核糖的叙述正确的是()A与葡萄糖互为同分异构体B可与新制的Cu(OH)2悬浊液作用生成砖红色沉淀C不能发生取代反应D可以使紫色的石蕊试液变红解题指导核糖为多羟基醛,具有OH与CHO的性质。答案B解析分析核糖的结构简式可知其化学式为C5H10O5,而葡萄糖的化学式为C6H12O6,故A项不正确;核糖分子中含有CHO,故可与新制Cu(OH)2悬浊液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B项正确;核糖分子中含有OH,可与酸发生取代

11、反应,但没有COOH,不显酸性,不能使紫色的石蕊试液变红,C、D两项不正确。题组二油脂的组成和性质4(必修2P836)油脂是多种高级脂肪酸的甘油酯。油脂的下述性质和用途中,与其含有不饱和的碳碳双键有关的是()A油脂是产生能量最高的营养物质B利用油脂在碱性条件下的水解,可以制甘油和肥皂C植物油通过氢化(加氢)可以变为脂肪D脂肪是有机体组织里储存能量的重要物质答案C5下列关于油脂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天然油脂没有固定的熔点和沸点,所以天然油脂是混合物B油脂在人体内的化学变化主要是在脂肪酶的催化下进行水解C油脂是酯的一种D植物油和矿物油都不能使溴水褪色解题指导油和脂都属于酯,油不饱和度高,呈液态

12、,脂肪是固态。答案D题组三蛋白质的组成和性质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动物皮革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B天然蛋白质水解的最终产物是­氨基酸C皮革鞣制过程中使用的K2Cr2O7会使蛋白质盐析D“皮革奶”灼烧时有烧焦羽毛的气味解题指导天然蛋白质都是由­氨基酸缩聚而成的,在加热、酸、碱、紫外线、重金属盐的作用下能变性。答案C解析动物的毛皮的主要成分为蛋白质,A项正确;天然蛋白质水解的最终产物为­氨基酸,B项正确;K2Cr2O7为强氧化性盐,使蛋白质变性,C项错误;“皮革奶”含有蛋白质,灼烧时有烧焦羽毛气味,D项正确。7有关蛋白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A蛋白质溶液中,加入浓的硫酸

13、铵溶液有沉淀析出,加水后沉淀不溶解B蛋白质属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C蛋白质的分子能透过半透膜D蛋白质跟浓盐酸作用时呈黄色答案B解析蛋白质中加入浓的铵盐产生沉淀,加水后能够溶解,A不正确;蛋白质为高分子化合物,分子直径较大,不能透过半透膜,C不正确;含苯环的蛋白质与浓硝酸能发生颜色反应,而不是浓盐酸,D不正确。 1.编织糖类知识网络2对比明确油脂“三化”油脂中的“三化”是指氢化、硬化、皂化,氢化是指不饱和油脂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生成饱和油脂的反应;通过氢化反应后,不饱和的液态油转化为常温下为固态的脂肪的过程称为硬化;皂化是指油脂在碱性条件下发生水解生成高级脂肪酸盐与甘油的反应。3聚焦盐析变性异同盐析:

14、在轻金属盐作用下,蛋白质从溶液中凝聚成固体析出,其实质是溶解度降低,是物理变化,此过程可逆,加水后仍可溶解,蛋白质仍保持原有的生理活性。变性:在重金属盐、受热、紫外线、甲醛、酒精等作用下蛋白质凝聚成固体析出,其实质是结构性质发生变化,是化学变化,此过程不可逆,蛋白质失去原有的生理活性。二者均是一定条件下,蛋白质凝聚成固体的过程。考点三实验探究乙酸乙酯的制备1实验原理CH3COOHCH3CH2OHCH3COOCH2CH3H2O。2实验装置3反应特点4反应条件及其意义(1)加热,主要目的是提高反应速率,其次是使生成的乙酸乙酯挥发而收集,使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提高乙醇、乙酸的转化率。(2)以浓硫酸

15、作催化剂,提高反应速率。(3)以浓硫酸作吸水剂,提高乙醇、乙酸的转化率。(4)可适当增加乙醇的量,并有冷凝回流装置,可提高产率。5注意事项(1)加入试剂的顺序为C2H5OH浓H2SO4CH3COOH。(2)用盛饱和Na2CO3溶液的试管收集生成的乙酸乙酯,一方面中和蒸发出来的乙酸、溶解蒸发出来的乙醇;另一方面降低乙酸乙酯的溶解度,有利于酯的分离。(3)导管不能插入到Na2CO3溶液中,以防止倒吸回流现象的发生。(4)加热时要用小火均匀加热,防止乙醇和乙酸大量挥发、液体剧烈沸腾。(5)装置中的长导管起导气和冷凝回流作用。(6)充分振荡试管,然后静置,待液体分层后,分液得到的上层液体即为乙酸乙酯。

16、题组训练乙酸乙酯的制备已知下表所示数据:物质熔点()沸点()密度(g·cm3)乙醇117.378.50.79乙酸16.6117.91.05乙酸乙酯83.677.50.90浓硫酸338.01.84某学生实验室制取乙酸乙酯的主要步骤如下:在30 mL的大试管A中按体积比233配制浓硫酸、乙醇和乙酸的混合溶液。按图甲连接好装置(装置气密性良好),用小火均匀加热装有混合液的大试管 5 10 min。待试管B收集到一定量产物后停止加热,撤出试管B并用力振荡,然后静置待分层。分离出乙酸乙酯层,洗涤、干燥。请根据题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1)配制该混合液的主要操作步骤为_。(2)步骤中需要小火均匀加

17、热,其主要原因是_。(3)指出步骤所观察到的现象:_;分离出乙酸乙酯层后,一般用饱和食盐水或饱和氯化钙溶液洗涤,可通过洗涤主要除去_(填名称)杂质;为了干燥乙酸乙酯可选用的干燥剂为_(填字母)。AP2O5 B无水Na2SO4C碱石灰 DNaOH固体(4)某化学课外小组设计了如图乙所示的制取乙酸乙酯的装置(图中的部分装置略去),与图甲装置相比,图乙装置的主要优点有_。答案(1)在一个30 mL的大试管中注入3 mL乙醇,再分别缓缓加入2 mL浓硫酸、3mL 乙酸(乙醇和浓硫酸的加入顺序不可互换),边加边振荡试管使之混合均匀(2)反应物乙醇、乙酸的沸点较低,若用大火加热,反应物随产物蒸出而大量损失

18、,而且温度过高可能发生更多的副反应(3)在浅红色碳酸钠溶液液面上有无色油状液体生成,可闻到香味,振荡后碳酸钠溶液红色变浅,油层变薄碳酸钠、乙醇B(4)增加了温度计,有利于控制发生装置的温度;增加了分液漏斗,有利于及时补充反应混合物以提高乙酸乙酯的产量;增加了冷凝装置,有利于收集产物解析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反应物乙酸、乙醇的沸点比较低,因此在用酒精灯加热时,一定要用小火慢慢加热。反应得到的乙酸乙酯难溶于水,密度比水小,与水混合后通常分层,且处于上层。在干燥制得的乙酸乙酯时,不能用酸或碱,因为酸或碱会使乙酸乙酯水解,最好选用无水Na2SO4干燥,且乙酸乙酯与Na2SO4也不互溶。1判断正误,正确的

19、划“”,错误的划“×”(1)医用酒精的浓度通常为95% (×)(2012·新课标全国卷,8A)解析消毒酒精的浓度为75%。(2)乙醇、乙酸均能与Na反应放出H2,二者分子中官能团相同 (×)(2012·山东理综,10D)解析乙醇的官能团为OH,乙酸的官能团为COOH。(3)乙醇不能发生取代反应 (×)(2012·福建理综,7A)解析乙醇与乙酸的酯化反应属于取代反应。(4)在酸性条件下,CH3CO18OC2H5的水解产物是CH3CO18OH和C2H5OH (×)(2011·北京理综,7C)解析CH3CO18

20、OC2H5在酸性条件下水解后生成CH3COOH和CH3CHOH。(5)乙醇中含乙酸杂质:加入碳酸钠溶液洗涤,分液 (×)(2012·上海,12B)解析除去乙醇中的杂质乙酸,加入Na2CO3溶液,洗涤后再蒸馏。(6)乙酸丁酯中含乙酸杂质:加入碳酸钠溶液洗涤,分液 ()(2012·上海,12D)解析乙酸和Na2CO3反应生成CH3COONa和乙酸丁酯分层,采取分液的方法进行分离。2判断正误,正确的划“”,错误的划“×”(1)淀粉、纤维素和油脂都属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 (×)(2012·新课标全国卷,8C)解析油脂不是高分子化合物。(2)向淀

21、粉溶液中加入稀H2SO4,加热几分钟,冷却后再加入新制Cu(OH)2悬浊液,加热,没有砖红色沉淀生成,证明淀粉没有水解成葡萄糖 (×)(2011·四川理综,11B)解析没有加NaOH中和H2SO4。(3)食用白糖的主要成分是蔗糖 ()(2012·海南,2A)(4)蔗糖、淀粉、油脂及其水解产物均为非电解质 (×)(2012·浙江理综,7B)解析油脂水解生成的高级脂肪酸或其盐为电解质。(5)葡萄糖、果糖的分子式均为C6H12O6,二者互为同分异构体 ()(2012·山东理综,10C)(6)麦芽糖及其水解产物均能发生银镜反应 ()(2011

22、·北京理综,7A)(7)纤维素和淀粉遇碘水均显蓝色 (×)(2011·广东理综,7A)(8)植物油的主要成分是高级脂肪酸 (×)(2012·海南,2D)解析植物油的主要成分是高级脂肪酸甘油酯。(9)向两份蛋白质溶液中分别滴加饱和NaCl溶液和CuSO4溶液,均有固体析出,所以蛋白质均发生变性 (×)(2012·江苏,13A)解析加入NaCl溶液,蛋白质发生盐析,加入CuSO4溶液,蛋白质变性。(10)天然植物油常温下一般呈液态,难溶于水,有恒定的熔点、沸点 (×)(2012·北京理综,11A)(11)苯、

23、油脂均不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2012·山东理综,10A)(12)油脂在空气中完全燃烧转化为水和二氧化碳 ()(2011·福建理综,8A)(13)蛋白质、乙酸和葡萄糖均属电解质 (×)(2011·广东理综,7B)(14)乙酸乙酯和食用植物油均可水解生成乙醇 (×)(2011·广东理综,7D)(15)蛋白质和油脂都属于高分子化合物,一定条件下都能水解 (×)(2011·山东理综,11B)(16)氨基酸、淀粉均属于高分子化合物 (×)(2012·福建理综,7C)3(2011&

24、#183;新课标全国卷,9)下列反应中,属于取代反应的是()CH3CH=CH2Br2CH3CHBrCH2BrCH3CH2OHCH2=CH2H2OCH3COOHCH3CH2OHCH3COOCH2CH3H2OC6H6HNO3C6H5NO2H2OA B C D答案B解析反应为加成反应,反应为消去反应,反应为酯化反应,反应为硝化反应。酯化反应和硝化反应都属于取代反应,B正确。4(2012·新课标全国卷,10)分子式为C5H12O且可与金属钠反应放出氢气的有机化合物有(不考虑立体异构)()A5种 B6种 C7种 D8种答案D解析首先判断出C5H12O的类别,然后判断出同分异构体。C5H12O能

25、与Na反应产生H2,可确定该有机物是醇,故C5H12O可看作是戊烷中的H被OH取代的产物。戊烷有正戊烷、异戊烷、新戊烷三种同分异构体,正戊烷对应的醇有3种,异戊烷对应的醇有4种,新戊烷对应的醇有1种,故共有8种。1下列关于有机物说法正确的是 ()A乙醇、乙烷和乙酸都可以与钠反应生成氢气B75%(体积分数)的乙醇溶液常用于医疗消毒C苯和乙烯都可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D石油分馏可获得乙酸、苯及其衍生物答案B解析乙醇、乙酸含有官能团OH和COOH,两者可与钠反应产生氢气,但乙烷与钠不反应;75%的乙醇溶液常用于医疗消毒;苯不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石油分馏可获得烷烃和芳香烃。2下列关于有机物的说法

26、错误的是()A乙醇、乙酸的沸点比C2H6、C2H4的沸点高B用水能鉴别乙醇、己烷、四氯化碳三种无色液体C乙醇、乙酸和乙酸乙酯能用饱和Na2CO3溶液鉴别D提倡使用乙醇汽油主要是为了提高汽油的燃烧效率答案D解析提倡使用乙醇汽油主要是为了更好地保护环境。3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乙醇可以被氧化为乙酸,二者都能发生酯化反应B乙醇易燃烧,污染小,只能在实验室中作燃料C常在燃料乙醇中添加少量煤油用于区分食用乙醇和燃料乙醇,因为煤油具有特殊气味D除去乙醇中少量乙酸:加入足量生石灰蒸馏答案B解析A项中CH3CH2OH可以先氧化为乙醛,乙醛再氧化为乙酸,A正确;B项中乙醇除在实验室作燃料外,还可用于生产乙醇汽

27、油,B错误;C项中煤油有特殊气味可以用于区分食用乙醇和燃料乙醇,C正确;乙酸与CaO反应生成离子化合物醋酸钙,蒸馏时乙醇以蒸气形式逸出,得到纯净乙醇,D正确。4下列营养物质在人体内发生的变化及其对人的生命活动所起的作用叙述不正确的是()A淀粉葡萄糖CO2和H2O(释放能量维持生命活动)B纤维素葡萄糖CO2和H2O(释放能量维持生命活动)C油脂甘油和高级脂肪酸CO2和H2O(释放能量维持生命活动)D蛋白质氨基酸人体所需的蛋白质(人体生长发育)答案B5下列关于蛋白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蛋白质是天然高分子化合物B通常用酒精消毒,其原理是酒精使细菌中的蛋白质变性而失去生理活性C浓的Na2SO4溶液

28、能使溶液中的蛋白质析出,加水后析出的蛋白质又溶解,但已失去生理活性D鉴别织物成分是蚕丝还是“人造丝”可采用灼烧闻气味的方法答案C解析无论何种形式的消毒,其原理都是使细菌中的蛋白质变性而失去生理活性,故B项正确。盐析不能使蛋白质变性,故C项错;蚕丝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灼烧有烧焦羽毛气味,故D正确。6据估计,地球上的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每年能结合来自CO2中的碳1 500亿吨和来自水中的氢250亿吨,并释放4 000亿吨氧气。光合作用的过程一般可用下式表示:CO2H2O微量元素(P、N等)(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等)O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和脂肪都是与生命活动有关的营养物

29、质B碳水化合物就是由碳和水组成的化合物C叶绿素是光合作用的催化剂D淀粉也是光合作用的产物之一,它的水溶液遇碘酒会变蓝答案B解析由化学常识可知A正确。碳水化合物是糖类物质的统称,从组成上来看,有许多物质分子组成符合Cn(H2O)m通式,但不可简单地认为碳水化合物就是由碳和水组成的化合物,B不正确。由反应式和光合作用原理可知,叶绿素为光合作用的催化剂,C正确。淀粉也属于糖类(碳水化合物),碘遇淀粉变蓝,D正确。7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苯、乙烯都既能发生加成反应,也能发生氧化反应B塑料、橡胶和合成纤维都属于有机高分子化合物C淀粉、葡萄糖、脂肪和蛋白质在一定条件下都能发生水解反应D淀粉、纤维素的通式

30、均为(C6H10O5)n,但它们不互为同分异构体答案C解析苯、乙烯都可与H2发生加成反应,与O2发生氧化反应,A对;塑料、橡胶和合成纤维为三大合成材料,B对;葡萄糖为单糖,不能发生水解反应,C错。8油脂既是重要的食物,又是重要的化工原料。油脂的以下性质和用途与其含有的不饱和碳碳双键有关的是 ()A适量摄入油脂,有助于人体吸收多种脂溶性维生素和胡萝卜素B利用油脂在碱性条件下水解,可以生产甘油和肥皂C植物油通过氢化,即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可以制造植物奶油(人造奶油)D油脂没有固定的熔、沸点答案C解析油脂是一种有机物,可以增大一些脂溶性维生素和胡萝卜素的溶解度,帮助人体吸收,A项叙述正确,但跟油脂分

31、子中含有的碳碳双键无关。油脂是高级脂肪酸的甘油酯,在碱性条件下水解得到高级脂肪酸钠和甘油,高级脂肪酸钠就是肥皂的主要成分,B项叙述正确,但也与油脂分子中含有的碳碳双键无关。油脂分子中含有的碳碳双键,通过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使油脂硬化,C项正确。天然油脂一般是混甘油酯,没有固定的熔、沸点,D项说法正确,但与油脂含有不饱和键无关。91­丁醇和乙酸在浓硫酸作用下,通过酯化反应制得乙酸丁酯,反应温度为115125 ,反应装置如右图,下列对该实验的描述错误的是()A不能用水浴加热B长玻璃管起冷凝回流作用C提纯乙酸丁酯需要经过水、氢氧化钠溶液洗涤D加入过量乙酸可以提高1­丁醇的转化率答

32、案C解析该酯化反应需要的温度为115125 ,水浴的最高温度为100 ,A项正确;长导管可以起到冷凝回流酸和醇的作用,B项正确;乙酸丁酯在氢氧化钠溶液中容易发生水解,C项错;在可逆反应中,增加一种反应物的浓度可以提高另一种反应物的转化率,D项正确。10某种激光染料,应用于可调谐染料激光器,它由C、H、O三种元素组成,分子球棍模型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分子式为C10H9O3B能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C该物质能与H2加成D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答案A解析根据有机物的价键规则(碳原子形成4条键,氧原子形成2条键,氢原子形成1条键)可写出该有机物的结构简式为,根据结构简式可写出其分子

33、式为C10H8O3,A项错误;该有机物中含有碳碳双键,故能与溴水和氢气发生加成反应,也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B、C、D项均正确。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除去乙醇中的微量水通常加入无水硫酸铜吸水,然后再加热蒸馏B除去乙醇中的微量水可加入金属钠,使其完全反应C获得无水乙醇的方法通常是先用浓H2SO4吸水,然后再加热蒸馏D获得无水乙醇的方法通常是先用生石灰吸水,然后再加热蒸馏答案D解析无水硫酸铜常用来检验物质中是否含有水,一般不用来除去混合物中的水;钠既能与水反应,也能与乙醇反应;浓硫酸能使乙醇脱水炭化;在乙醇中加入CaO后,CaO与H2O反应,生成的Ca(OH)2是离子化合物,沸点高,加热蒸

34、馏即可得到无水乙醇。12关于乙酸的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乙酸易溶于水和乙醇,其水溶液能导电B无水乙酸又称冰醋酸,它是纯净物C乙酸是一种重要的有机酸,常温下乙酸是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D乙酸分子里有四个氢原子,所以它不是一元酸答案D解析CH3COOH分子中CH3上的氢原子是不能电离的,只有COOH上的氢原子才能电离,所以乙酸是一元酸。13乙醇汽油可作为发动机燃料,即汽油中掺入一定比例的乙醇,以代替一部分汽油。(1)乙醇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2)下列关于乙醇汽油的说法中正确的是_。A乙醇汽油是一种新型化合物B使用乙醇汽油能减少石油资源的消耗C乙醇和汽油都是可再生能源,应大力推广乙醇汽油(3)

35、车用乙醇汽油称为环保燃料,其原因是_。答案(1)CH3CH2OH3O22CO23H2O(2)B(3)能有效降低汽车尾气带来的严重大气污染,改善环境质量解析乙醇汽油为混合物,其中乙醇为可再生能源,而汽油为不可再生能源。14某种白色粉末状物质A,难溶于冷水,在热水中形成糊状物,滴入碘水即呈蓝色,在一定条件下与水作用生成B。经测定知B分子中氢、氧原子数之比为21,碳原子比氢原子数少10,B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42,B能溶于水并能发生银镜反应。B在一定条件下水解生成C,C也能发生银镜反应。根据上述条件,可知A:_、B:_、C:_(填物质名称)。答案淀粉麦芽糖葡萄糖解析(1)因为A难溶于冷水,在热水中形成

36、糊状物,并且遇碘水变蓝,故A一定为淀粉。(2)根据题意,设B的分子式为CmH2nOn,则2nm10,m2n10,12×(2n10)1×2n16n342,42n462,可得n11,m12。故B的分子式为C12H22O11。又由于B能发生银镜反应,所以B是麦芽糖。(3)B在一定条件下水解生成C,C也能发生银镜反应,B是麦芽糖,故C一定是葡萄糖。15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利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乙醇的催化氧化实验并制取乙醛(试管丙中用水吸收产物),图中铁架台等装置已略去。实验时,先加热玻璃管中的铜丝,约1 min后鼓入空气。请回答下列问题:(1)乙醇发生催化氧化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

37、(2)实验时,常常将甲装置浸入7080 的水浴中,目的是_;由于装置设计上的缺陷,实验进行时可能的情况:_。(3)反应发生后,移去酒精灯,利用反应自身放出的热量可维持反应继续进行。进一步研究表明,鼓气速度与反应体系的温度关系曲线如图所示。解释鼓气速度过快,反应体系温度反而下降的原因:_。(4)如何检验丙中生成的物质中有醛类物质:_。(5)在检验生成物的过程中,一位同学很偶然地发现向溴水中加入乙醛溶液,溴水褪色。针对溴水褪色的原因,该小组的同学们经过分析后,提出两种猜想:溴水将乙醛氧化为乙酸;溴水与乙醛发生加成反应。请你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探究哪一种猜想正确?_。答案(1)2CH3CH2OHO2

38、2CH3CHO2H2O(2)使生成乙醇蒸气的速度加快发生倒吸现象(3)过量的气体将反应体系中的热量带走(4)取少量丙中液体放入试管中,加入新制的Cu(OH)2悬浊液并加热至沸腾,若生成砖红色沉淀表明有醛类物质生成(其他合理答案也正确)(5)用pH试纸检测溴水与褪色后溶液的酸碱性。若酸性明显增强,则猜想正确;若酸性明显减弱,则猜想正确(其他合理答案也对)解析(1)乙醇发生催化氧化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2CH3CH2OHO22CH3CHO2H2O。(2)因乙醇是液体,故加热的目的是使乙醇汽化,然后与空气一起在玻璃管内反应;因乙醇易溶于水而导管又插入水中,再加上空气是通过挤压气唧才能进入反应容器中,故易导致倒吸现象。(3)鼓气速度快,会有较多的气体无法反应,它们在通过反应容器时会带走一部分热量,从而导致反应体系中温度下降。(4)取丙中液体做银镜实验或与新制的Cu(OH)2悬浊液反应,根据产生的现象进行判断。(5)若是乙醛被氧化,则有乙酸和溴化氢生成,溶液呈强酸性;若是发生加成反应,则生成饱和含溴有机物,溶液仍为中性,故可利用酸碱指示剂(也可用酸性AgNO3溶液)来确定哪种猜想是正确的。 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多谢您的浏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