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月考题.docx

上传人:doc321 文档编号:12904615 上传时间:2021-12-07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119.4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物理月考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八年级物理月考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八年级物理月考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八年级物理月考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八年级物理月考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八年级物理月考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物理月考题.docx(1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试卷一填空(每空 1 分,共 20 分)1. 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_。2. 堵住一只耳朵,只用另一只耳朵听声音 _(填“能”或“不能”)准确判 断声源的位置。3. 男低音放声歌唱,女高音轻声伴唱, _(填“男低音”或“女高音”)的 音调高。4. 带上防噪音耳塞是在_处减少噪音。5. 蝙蝠采用_的方法,可以确定目标的位置和距离。6. 能够_的物体叫做光源。1. 甲从一面镜子中能看见乙,那么乙从这面镜子中一定能看得见甲,这是由于 _的缘故。1. 与镜面成 60 度角的光线,射到平面镜上,反射角是_。2. 身高 1.7 米的人站在高 1 米的竖直平面镜前 3 米处,他在镜中的像高是_米

2、。 10.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折射角_入射角。(填“大于”或“小于”)11.人潜入水中看岸上的景物,要比实际的位置_些。(填“低”或“高”) 12.光通过三棱镜后不但改变了光的传播方向而且分解成七种颜色的光,这种现象 叫做_。13.红外线是一种看不见的光,通过红外线的照射可以使物体的温度_。 14.凸透镜能使平行于主光轴的光会聚在一点,这个点叫做_。15. 将一个凸透镜对准太阳光,可在距透镜 10 厘米的地方得到一个最小的亮点。则 该透镜的焦距是_。16. 照相机镜头的作用相当于一个_透镜。(填“凸”或“凹”)17. 近视眼看不清_处的物体。(填“远”或“近”)18. 显微镜和望远镜的镜筒,

3、两端都是由凸透镜组成,其中靠近观察者眼睛的叫目 镜,靠近被观察物体的叫_镜。19. 小明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的装置如图一所示,他把蜡烛放在 2 倍焦距的地方,逐渐远离凸透镜,移动光屏,观察像的大小及像到凸透镜的距离。他发现:物距增大时,像_,像距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图 1二.选择题(每题 2 分,共 40 分)20.下列关于声现象说法正确的是( )A. 声音在真空中传播的最快B. 回声是声音的反射现象,人能听到回声需要一定的条件188888C. 只要有物体的振动人总能听到振动发出的声音D. 声音的传播速度与介质的种类无关,与温度有关。21.将鼓轻敲一下,然后再重重的敲

4、一下,两次敲击声音相比发生了变化的是( ) A.音调B. 音色C. 响度D. 三项均改变22.以下措施不能达到减弱噪声目的的是( )A. 摩托车上安装消声器B. 机场工作人员佩戴有耳机的头盔C. 街头设置噪声监测仪D. 高架道路两侧建起透明板墙23.下列哪种现象的原理和声音的反射无关( )A. 在空谷中叫喊可以听到回声B. 振动的音叉在水面产生涟漪C. 蝙蝠能在夜间准确捕捉到苍蝇与蚊子D. 声纳可以用来探测海洋的深度24.往保温瓶里灌开水的过程中,听声音就能判断瓶中水位的高低,是因为( ) A.随着水位的升高,音调逐渐升高B. 随着水位的升高,音调逐渐降低C. 灌水过程中音调保持不变,响度越来

5、越大B. 灌水过程中音调保持不变,响度越来越小25.光在空气、水、玻璃中传播的速度大小,按由小到大的顺序排列为( )A. 空气、水、玻璃B. 玻璃、水、空气C. 水、空气、玻璃D. 水、玻璃、空气26.一束光线射到平面镜上,当入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逐渐减小时,则( )A.入射角逐渐增大,反射角也逐渐增大 B. 入射角逐渐减小,反射角逐渐增大 C. 入射角逐渐减小,反射角也逐渐减小 D. 入射角逐渐增大,反射角也逐渐减小 27.池中水的深度是 2 米,月球到地球的距离是 3.8×10 千米,则月球到池中的像 的距离是( )A. 3.8×10 千米2 米B. 3.8×1

6、0 千米2 米C. 3.8×10 千米D.3.8×10千米×2228.人看到水池里的月亮和鱼的像,他们的形成分别是哪种现象( )A.都是折射现象 B.都是反射现象 C.前者是折射现象,后者是反射现象D.前者是反射现象,后者是折射现象29.宇航员乘坐宇宙飞船到达太空时,看到天空的颜色为( )A.白色 B.黑色 C.蓝色 D.灰色30.冬天,在商店购买的红外线烤火炉,看起来他发出淡红色的光,这是因为( ) A.红外线本身就是一种淡红色的光B. 烤火炉的电热丝在发出红外线的同时还发出少量红色的光C. 红外线中有一部分是看得见的,有一部分是看不见的D. 以上说法都是错误的

7、31.在下列现象中,人眼看到的是物体实像的是( )A.用放大镜看指纹 B.在岸边看到鱼在水中游C.在海边看到海市蜃楼 D.看电影32.凸透镜的焦距为 20 厘米,物体距凸透镜 10 厘米,所成像的性质是( )A.正立的放大的虚像 B.倒立的缩小的虚像C.正立的缩小的虚像 D.倒立的放大的实像33.在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点燃蜡烛后,无论怎样移动光屏,在光屏上都不 能形成烛焰的像,其原因可能是( )A.蜡烛放在了凸透镜的 2 倍焦距以外 B.蜡烛放在了凸透镜的 2 倍焦距处C.蜡烛放在了凸透镜的焦距以外 D.蜡烛放在了凸透镜的焦距以内34.用圆形的浴缸或透明的罐头瓶养鱼,从侧面观赏缸内的鱼,你

8、看到的那条鱼是 ( )A.实物 B.等大的实像 C.放大的实像 D.放大的虚像35.物体放在凸透镜前,到凸透镜的距离是 16 厘米,此时光屏上得到清晰的放大的 像,则所用透镜的焦距可能是( )A.4 厘米 B.8 厘米 C.10 厘米 D.18 厘米36.B 超机是利用超声波来诊断病情,但是人们都听不到他的声音,这是因为( ) A.声音太大 B.声音太小 C.声音的频率大于人能听到的最大频率D.声音的频率小于人能听到的最小频率37.入射光线和平面镜的夹角为 60 度,转动平面镜、使入射角减小 15 度,反射光 线与入射光线间的夹角和原来相比较将( )A.减小 90 度 B.减小 30 度 C.

9、减小 45 度 D.减小 15 度38.下列是通过骨传导感知声音的是( )A. 将振动的音叉放在耳朵附近听音叉的声音B. 用手指将耳朵堵住再听音叉声音C. 把耳朵贴在桌面上听手轻敲桌子的声音3D.把振动的音叉尾部抵在牙齿上听声音39.(多选)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经过凸透镜的光束一定汇聚于主光轴上的一点B. 经过凸透镜的光线一定汇聚,通过凹透镜的光线一定发散C. 经过透镜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变D. 平行光线经过透镜后一定汇聚于焦点三.作图题(每题 2 分,共 10 分)40. 在图 2 中,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画出发光物体 AB 的像 AB。41. 在图 3 中,根据已经画出的入射光线和

10、反射光线,画出平面镜的位置。42. 图 4 表示光从空气中斜射向水面的情况,请根据光的反射规律和折射规律,画 出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的大致位置。A空气水B图 2图 3图 443. 在图 5 中分别画出折射光线。44. 根据透镜对光的作用在图 6 中的方框内分别画出适当的透镜。FF F F图 5图 6四.探究实验(20 分)45.在学习吉他演奏的过程中,小华发现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是受各种因素影 响的,他决定对此进行研究。经过和同学们讨论,提出了以下猜想:猜想 1.琴弦发出的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横截面积有关;猜想 2.琴弦发出的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长短有关;猜想 3.琴弦发出的声

11、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材料有关;为了验证上述猜想是否正确,他们找到了下表所列 9 种规格的琴弦,因为音调的4高低取决于声源振动的频率,于是借来一个能够测量振动频率的仪器进行实验。编号ABCDEFGHI材料铜铜铜铜铜铜钢尼龙尼龙长度(cm)606060801008080100横截面积(mm)0.760.891.020.760.761.021.021.02为了验证猜想 1,应选用编号为_、_、_的琴弦进行 实验。为了验证猜想 2,应选用编号为_、_、_的琴弦进行 实验。表中的材料规格还没填全,为了验证猜想 3,必须知道该项内容,请在表中填上 所缺数据。(8 分)随着实验的进行,小华又觉得琴弦音

12、调的高低,可能还与琴弦的松紧程度有关, 为了验证这一猜想,必须进行的操作是_ _ _。(2 分) (在研究一个物理量对某个现象的影响时,一定要保持其它物理量不变,这种方法 称为“控制变量法”,它是很重要的一种方法。)46.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如图 7 所示1 提供的器材有光具座、凸透镜、蜡烛、火柴、 _。2 要使凸透镜的中心、烛焰的中心、_中心,在同_上。 当物距变小时,像变_,像距变_。实验中当蜡烛从 A 点移到 D 点的过程中,蜡烛在_点时,在透镜右边的光屏 上能承接到清晰缩小的像,_就是利用此成像特点制成的。 在实验中,当物体在 BCD 三点时都能成_(填“放大”或“缩小”)

13、的像,但在_点上成的是实像,在_点上成的是虚像。(每空 1 分)2F F F 2FA B C D5图 7五.简答和计算(10 分)47.某同学在研究声音是怎样传播的问题时做了如图 8 所示的实验。他首先按甲图 方式将两个完全一样的音叉以及泡沫塑料小球放好,当他按照乙图方式用小锤敲击 右边的音叉时,悬挂在左边音叉旁边的泡沫塑料小球被弹起,这是为什么(3 分)甲乙图 848.现有凸透镜和凹透镜各一块,请你写出一种分辨它们的方法,并提出一种测量 凸透镜焦距的方案及过程。(3 分)49.某同学对着城墙喊了一声,经过 0.4s 听到回声,此同学距城墙多远?(设当时 的气温为 15)(2 分)50.某同学

14、站在距城墙 170m 的地方,正对着城墙喊了一声,经过多长时间,他能够 听到回声?(设当时的气温为 15)(2 分)选做题 第一次测定铸铁里的声速是在巴黎用下列方法进行的:在铸铁管的一端敲6一下,在管的另一端听到两次响声,第一次是由铸铁传来的,第二次是由空气传来 的。管长为 931m,两次响声相隔 2.5s,如果当时空气中的声速是 340m/s,求铸铁 中的声速。7参考答案:一. 填空1.振动 2.不能 3.女高音 4.人耳 5.回声定位 6 发光 7.反射光路可逆 8.30 度 9.1.7 米 10.小于 11.高 12.光的色散 13.升高 14.焦点15.10 厘米 16.凸 17.远

15、18.物 19.变小,变小二. 选择题20.B 21.C 22.C 23.B 24.A 25.A 26.A 27.D 28.D 29.B 30.B 31.D 32.A 33.D 34.D 35.C 36.C 37.B 38.D 39.BC 三. 作图题(略)四. 探究实验45.A、B、C; A、D、F; 80,1.02;选取一根琴弦,用一定大小的力拉紧琴弦,拨动琴弦测出此时振动的频率,再用 不同的力拉紧琴弦,分别测出相应的振动频率,进行分析比较。46.光屏光屏,一条水平直线大,大A,照相机放大,B、C,D五. 简答和计算47. 因为音叉的振动引起周围空气的振动,空气的振动又引起左边音叉的振动,音 叉振动使小球弹起。48. 可用手轻轻触摸透镜来判断透镜的凹凸。或用透镜观察近处或远处的物体以成 像的大小虚实来判断。用凸透镜对着日光,并在透镜另一侧移动一张白纸,直到在 纸上看到极小极亮的亮点,用尺子测量该点到透镜的距离,则可测出焦距的大约值。 49.68 米 50.1 秒选做题3907.9m/s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