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教案.docx

上传人:啊飒飒 文档编号:12906985 上传时间:2021-12-07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19.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苏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苏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苏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苏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教案.docx(1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苏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教案 教案是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方法等进行的具体设计和安排的一种实用性教学文书。通过教学设计,教师可以依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的特征,采用有效的教学模式,选择适当的教学媒体和方法,实施既定的教学方案,下面由我为大家整理了苏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教案,供大家参考。 苏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教案1 教学目标 :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故事。 2、读懂课文内容,体会普罗米修斯为了人类幸福甘愿受罚的高贵品质,能联系课文内容展开合理的想象。 教学及训练重点: 了解普罗米修斯的英雄壮举,体会他的高贵品质。 教学准备:投影,小黑板。 教学过程 : 一、复习导入 。

2、 1、“普罗米修斯盗火”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2、揭题:(投影出示“?题”)火是从哪里来的? 讨论后齐读课题。 二、精读课文。 普罗米修斯为什么要盗火?读第一段。 说一说人们没有火种的困苦生活。 人类没有火种的困苦生活仅仅是这两方面吗?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想象一下,人们的困苦生活还有哪些方面呢?先想一想,然后说话练习。 出示:没有火_,只好_。 指导朗读:在没有火的情况下生活,人们的心情怎样?(板书:无火)把这种心情读出来。自由练习,指名读,齐读。 引导说话,学习第二节。 人们生活是这样的困苦,所以普罗米修斯决心为人们盗取天火。 读一读第二节,说说:还因为什么,所以普罗米修斯决心为人类盗取天

3、火? 出示:_,所以普罗米修斯决心为人类盗取天火。 讨论后板书:极富同情心 讨论:从“决心”一词中你体会到了什么?普罗米修斯决心这样做,说明他已经作好了什么准备? “?题”:普罗米修斯是怎样盗火的?学习第3、4节。 自由读三、四两节,练说:普罗米修斯是这样盗火的:_。 指名说,出示第3小节和第4小节的第一句话内容:你从普罗米修斯盗火中看出他是个怎样的神? 板书:勇敢机智 你是从哪些词中具体体会到的? 普罗米修斯为什么要“小心翼翼”地把火种带到人间? 说话:终于有火了,人们_。 这时,人们的心情怎样?指导朗读:(高兴地) (引读)从此,人们用火 过渡:普罗米修斯为人类盗取天火,使人类文明向前迈进

4、了一步。所以我们感感谢这种勇敢机智,极富同情心的神,但我们千万不能玩火。因为我们玩火引起火灾,给人们的生活带来灾难,那怎么对得起普罗米修斯因为盗取天火而受的惩罚和折磨呢? “?题”:普罗米修斯受到了哪些折磨?读5、6节。 讨论上题。 这里可以看出主神宙斯是一位怎样的神? 说话:宙斯真是太_。 过渡:面对这样的宙斯,面对这样的折磨,普罗米修斯表现利怎样? 指名讨论,出示:普罗米修斯忍受着巨大的痛苦,但他不后悔,也不屈服,甘愿为人类而受苦。 朗读这句话:这句话中我们体会到普罗米修斯有什么品质?讨论后板书:坚强不屈 引读:我们每个人都会为普罗米修斯的英雄壮举所感动,也感动了(希腊大英雄赫剌克勒斯),

5、他(不远万里来到了加索山的悬崖下,张弓搭箭,射死了凶残的鹫鹰,把普罗米修斯救了下来。 你觉得赫剌克勒斯是一位怎样的神? 朗读最后一句话:你想用什么样的语气读? 总结:(看板书)普罗米修斯是一位_的神。 “?题”:他为什么要盗火?怎么不向宙斯要火呢? 指导复述: “?题”:火是从哪里来的? 这个故事是真的吗?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传说) 三、作业 :复述课文。 附板书设计 : 无火 极富同情心 普罗米修斯 盗火 勇敢机智 受罚 坚强不屈 获救 获得自由 苏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教案2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 理解文中重点词语,理解、品读曼德拉在狱中不懈的斗争。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能力

6、,一定的分析文字,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 体会文章中朴实的语言,真挚的情感,感受曼德拉为了追求自由而倾注毕生心血,努力斗争的精神,激发学生心中向上的情感。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文 1、同学们,上节课老师和大家初学了22课,今天我们将继续学习第22课。 2、学生朗读课题 3、其中的“我”指的就是(曼德拉),他在课文中的身份是一个(囚徒) 二、分析课文第一部分 1、在书本中,电视中,你见过囚徒吗?他们过的是怎样的一种生活啊? 2、学生交流 3、是的,囚徒的生活是艰苦的,是痛苦的!读读课文一、二两节,你也能体会到曼德拉作为一个囚徒他这种艰苦的日子吗? 4、学生读书,交流(苦役;艰难的时日;狭窄

7、的牢房) 5、师:越是狭窄的牢房越是没有自由,它时时刻刻在提醒着囚犯:你是囚犯,你是罪人,你不配享有自由! 6、那么,在如此艰苦的时日里,曼德拉又是怎么做的呢? 7、交流:洗洗衣物- 8、他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呢? (想方设法为每天的生活寻找些许慰藉;使狱中生活充实一点) 9、出示上面两句话,让学生体会他这样做的目的。 10、教师:虽然这样的慰藉是很少的,但是还是“想方设法”找寻,能使生活充实“一些”,从中你却感受到曼德拉是个怎样的人啊? 11、板书:乐观向上、积极 12、朗读课文第一部分 三、分析课文第二部分 (一) 1、是啊!曼德拉是一个乐观向上,积极生活的人,也是一个对菜园情有独钟的人。

8、2、曼德拉对菜园的情有独钟是课文第六小节描写的,请一个学生朗读第六节,其他学生思考,你从哪些地方能体会对菜园的情有独钟? 3、朗读 4、交流:(亲密接触)读好这句话 5、是的,对菜园一直以来就是如此“情有独钟”,以至于他刚到罗本岛,他就要求_允许他在监狱的院落里开辟一方菜园。但是,这一方菜园他得来容易吗?读读课文第三小节,再来说说。 6、学生朗读第三小节,交流(多年来,一直拒绝,但是最终) 7、你从中又觉得曼德拉是个怎样的人呢? 8、板书:坚持不懈 (二) 1、对这来之不易的菜园曼德拉格外珍惜,格外爱护。他为菜园做了些什么呢?自己读读课文四、五、七按节,边读边做做记号! 2、交流 a)成天都在

9、地里不停地挖掘 (谈谈自己的体会,抓住红色的字;朗读体会) b)首先选种了- (说说他这样做的原因;从产量增长中,你有什么感想) c)订阅书籍,学习耕种,了解方法,更加可贵的是不怕失败 3、在曼德拉的辛勤劳作下,的菜园一片生机盎然,收获的季节到了,曼德拉来到了他的一方菜园。他看到了什么,他情不自禁地说-(出示图画,学生练习说话) (三) 1.是啊!多么美好的一切啊!曼德拉辛勤耕作这一方菜园,收获的不仅是硕果累累,更是宝贵的精神财富。 2.读读第八节,谈谈自己的感受。 3.理解一丝自由的滋味(少有的;一方) 4.朗读第八节 四、分析课文第三部分 1.收获的不仅是心里上的自由,更加获得了生活中深刻

10、的哲理。 2.收看录象 3.要更好的理解这段话,我们必须联系曼德拉本人的生平与经历。出示曼德拉本人的生平与经历,指名学生朗读 4.四人小组讨论,联系实际,说说你们的理解 5.指名交流 6.朗读这段话 五、总结课文 1.让我们一起记着这位为了黑人的解放事业,穷尽毕生心血,坚忍不拔的伟大领袖曼德拉,记着在菜园中发生的感人的故事。 2.记着他的这段响亮世界的话语:斗争就是我的生活,我会继续为自由而战,直至我死。 板书设计: 22、我的菜园 积极向上 坚持不懈 不辞艰辛 苏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教案3 一、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深刻理解李时珍所宿古寺环境之破败、察访药

11、材过程之艰辛,体会李时珍为了修订本草而不怕吃苦、为民造福、严谨认真、不怕冒险的伟大精神,激发学生产生对由衷地李时珍的敬佩之情。 二、教学重点,难点: 1.抓住关键语句理解李时珍的吃住行的苦,从而体会李时珍不怕苦的精神。 2.抓住记载寻访收获的典型事例,感悟李时珍的严谨踏实的工作作风。 三、教学过程: A.导课: 导入课题: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李时珍夜宿古寺按事情发展顺序写了哪三件事? 生:夜宿古寺 师徒谈苦 记载收获 明确目标:学习夜宿古寺中我们明白了李时珍住的苦,今天我们就继续学习这一课,看看李时珍和他的徒弟还吃了哪些苦? 效果预期:相信每位同学都是最棒的,都能学有所获。 民主导学:

12、 出示任务:抓住关键词句,体会人物品质。 1.默读5-11自然段,边读边勾画出描写李时珍动作、神态、语言的词句,标注下自己的理解、感受和体会。 2.小组讨论学习所得 3.展示交流:(预设) 生:我找到的描写人物动作的句子“两人便坐在火边,一边喝水一边啃干粮。”一个啃字我体会到干粮很硬,放了很长时间,很不好吃,这说明师徒二人吃的也很苦。关于这点谁有不同看法。 生:我找到的描写李时珍神态的词是“笑”,说明他是一个以苦为乐的人。 师:大家很会抓关键的字词,那么,在师徒的对话中,你又抓住了哪些字词呢? 生:“先生是快50岁的人了,都挺得住,我20多岁的人还能叫苦吗?”一个“挺”字可以看出李时珍很苦。

13、师:挺字是什么意思?支撑 想想,是怎样的苦需要李时珍 “挺”? 住的苦、吃的苦、奔波的苦、察访的苦等等。一个挺字,上面压着的是许多的苦,如果给这些苦再加一个时间,是多长?(一夜、好几个月、长年累月、27年)如此多的苦,如此长的时间,加负在一个近50岁的人身上,靠什么才能挺下来。(坚强的意志、坚持不懈的恒心) 吃如此巨大的苦,李时珍是如何看待的呢? 齐读: “嗯,长年累月地奔波,在破庙里过夜,比住在家里苦多了。但我们修订好本草纲目,万民得福,吃点苦也是值得的。” 生:抓住“家里”和“破庙”,“吃苦”和“造福”两处对比,突出李时珍的乐于奉献,不怕吃苦的品质。 生:对于万民得福,你怎么看?使亿万老百

14、姓受到益处。我们来看一段资料: 本草纲目十七世纪末即传播,先后有日、朝、法、德、英、俄等多种文字的译本,对世界自然科学也有举世公认的卓越贡献。其有关资料曾被达尔文所引。用它是几千年来祖国药物学的总结。这本药典,不论从它严密的科学分类,或是从它包含药物的数目之多和流畅生动的文笔来看,都远远超过古代任何一部本草著作。被誉为“东方药物巨典”,对人类近代科学以及医学方面影响最大。是我国医药宝库中的一份珍贵遗产。 师:读完这段资料,你会发现,本草纲目自它问世至今乃至以后,全世界人都受到它的益处,可以说造福了全人类。这又是怎样的品质? “辛苦一个人,造福全人类”的崇高品质。 师(小结本段):画面二,主要是

15、李时珍与弟子的语言描写,如何品味人物语言,同学们通过勾画,准确地抓住“啃、笑、挺、值”这些重点词句,来理解体会,让我们看到一个甘于吃苦、却造福亿万人的伟大的李时珍形象。 过渡:第二件事大家勾画准确,体会也很深刻,第三件事大家按照刚才的学习方法学习,相信大家会做得更好。 展示交流:(预设) 生:“忍冬花初开时银白色,两三天后变成金黄色,所以又叫金银花,可以解暑消热。” “胭脂草捣烂了,可以治虫咬伤。” “刀豆子烧成渣子吃下去,能治呃逆。” 从李时珍记录的内容来看,他记得非常详细,不同的草药,形态不同,用法不同,主治也不一样,这都需要费很大精力来仔细记录,对于一个近50岁的人来说,是一件很辛苦的事

16、。 生:“鸡肠草庞宪,你把药包拿来。”李时珍拿过药包,从里面翻出两种草。它们的叶子十分相似,但是药性不同。怎样区别它们呢?李时珍端详了一阵,各扯下一点放在嘴里嚼嚼,若有所悟。他接着往下写:“鸡肠草,生嚼涎滑;鹅肠草,生嚼无涎” 我勾画住一系列动词:端详、扯下一点、嚼 端详是仔细地看;扯下一点说明扯的很少,这两个动词连在一起,可以看出李时珍在尝之前是非常小心的,他不清楚这两种草药的药性,但他知道这样做是很危险的。他明知危险,却依然嚼,可以看出他为科学不惜冒险,这就是一种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 生:寺外,山风呼啸,猫头鹰在尖叫着。圆盘似的月亮,慢慢移到了中天。 山风呼啸,李时珍写本草的环境很恶劣;圆

17、盘似的月亮,慢慢移到了中天。说明时间已经很晚了。通过寺外环境描写,反衬出李时珍不怕吃苦,潜心研究的精神。 生:(小结)通过第三个画面的学习,我们又体会到李时珍严谨、认真、为科学不惜冒险的品质。 总结全文:课文按事情发展顺序,记叙了李时珍夜宿古寺的三件事,三件事,运用不同的描写方法,给我们展现了一个不怕吃苦、为民造福、严谨认真的可亲可敬的李时珍。大家在今后的写作中也运用这样的写法,通过记事来表现人物品质。 检测导结: 根据你的理解来补充句子。 1.这天忙着赶路,又一次错过了客店,师徒两人只能在路旁的雨棚里过夜了。李时珍想 为了能造福万民,住的差一点没关系 。 2.满眼寒霜,冷月还在天上。李时珍这时候又起早赶路了。李时珍想 我还是早些赶路吧!那样就能多寻访一些草药 。 3.已经在外好几个月了,中秋月明,李时珍不禁思念起深爱的母亲、妻子和儿女来。 李时珍想 我还是忍耐一下吧!等我修订好本草纲目,好好陪陪我的亲人 。 四、板书设计 李时珍夜宿古寺 夜宿古寺行的苦 住的苦 师徒谈苦吃的苦 记载收获严谨踏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