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述类阅读:思想中,诚、信确实是两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联系在于,作为伦理道德范畴,两者.docx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2934880 上传时间:2021-12-07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2.8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述类阅读:思想中,诚、信确实是两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联系在于,作为伦理道德范畴,两者.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论述类阅读:思想中,诚、信确实是两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联系在于,作为伦理道德范畴,两者.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论述类阅读:思想中,诚、信确实是两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联系在于,作为伦理道德范畴,两者.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论述类阅读:思想中,诚、信确实是两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联系在于,作为伦理道德范畴,两者.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论述类阅读:思想中,诚、信确实是两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联系在于,作为伦理道德范畴,两者.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述类阅读:思想中,诚、信确实是两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联系在于,作为伦理道德范畴,两者.docx(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论述类阅读 2019.11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在早期儒家思想中,诚、信确实是两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联系在于,作为伦理道德范畴, 两者内容基本相同, 可以通用;区别在于,诚是一个形而上的本体范畴,信仅仅是形而下的实践概念。自孟子始,把信与诚结合在一起,这对信概念的发展完善起到了重要作用。诚是信的灵魂,信的行为因诚而立。诚与信,是天道与人性的关系。诚反映客观世界的本真状态,是自然法则;信反映社会交往的基本要求,是做人的准则。信是平等主体之间处理相互关系的道德原则。 尽管人伦之中不平等关系居多,但在人们的社会生活实践中, 无论是熟人社会还是陌生人社会,都是平等交往的关系居多数,因而

2、信对于人生更重要,具有广泛而现实的意义。儒家之信所蕴含的平等价值,对于现代社会而言,仍然有着借鉴指导意义。现代社会是民主政治,强调权利平等;现代社会是市场经济,强调交易平等;现代社会是法治社会,强调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无怪乎,近代革命先驱谭嗣同虽然主张整体废除三纲五伦,却强调要保留朋友一伦。在他看来,“五轮中于人生最无弊而有益,无纤毫之苦,有淡水之乐,其为朋友乎! ”保留朋友一伦的意义在于“一曰 平等 ,二曰自由 ,三曰 节宣惟意 。总括其意,曰不失自主之权而已矣”。每个人的人生都会经常遇到如何立身处世的问题,信是人生立身处世之基,人而无信,则寸步难行,孔子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

3、,小车无辄,其何以行之哉?”儒家运用信的概念于政治领域,主要是为统治者获得民心提供警示。我国传统政治伦理一直强调“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诚信是治国安邦的基本要求,诚信与礼义合治国家,不仅可以赢得本国百姓的民心,而且可以使其他国家的老百姓慕名而归。先秦诸子百家都关心和认同信的观念,儒家关切尤甚。信是儒家重要的思想范畴,构成传统伦理道德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中国人道德品质和人格塑造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传统社会能够基本做到和谐相处、交易有序、守望互助、团结友爱,都受赐于儒家之之信的观照和浸润。信不仅是传统社会坚守的伦理准则,更是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行为規范,是全世界都能够接受和必须遵守的

4、最低限度的伦理道德原则。(摘编自夏海儒家之信所蕴含的现代意义)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诚是自然法则,信是做人的准则,所以诚与信,是天道与人性的关系。B儒家之信所蕴含的平等价值,实质上就是强调民主法治,权利人人平等。C儒家把信运用于政治领域,是为统治阶级的服务,并没有考虑百姓的利益。D信作为一种道德规范,受到了普遍的认同,对现代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开篇把 “诚”和“信“两个概念做了比较, 阐明了两者辩证统一的关系。B文章用谭嗣同的例子是为了论证五伦之中以不平等关系居多,但朋友一伦是平等的。C文章第三段分别从信是立身处

5、世之基和信是治国安邦之道两个角度阐述了信的意义。D文章使用了比较论证、引用论证、举例论证等多种方法,增强了论证的说服力。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在早期儒家思想中, “诚”和“信”是两个意义高度重叠又有一定区别的概念。B信是任何一种社会都必需的道德原则,人如果没有信,则难以立足于世。C诚信治国,统治者首先要做到讲信用、守信诺,这样就可以赢得百姓的心。D儒家之信是传统社会基本能够和谐相处、交易有序、守望互助、团结友爱的前提。1,【答案】1D2B3C【解析】1试题分析:此题考核筛选文中的信息能力,答题时要仔细对读选项和原文,重点注意选项的表述和文中内容的整合或转述的差别。题中A项

6、,强加因果,诚与信是互为表里的关系。原文“诚反映客观世界的本真状态,是自然法则;信反映社会交往的基本要求,是做人的准则 ”是对“诚与信,是天道与人性的关系 ”的诠释。 B项, “民主法治,权利人人平等 ”是现代社会强调的,并非 “儒家之信所蕴含的平等价值的实质 ”。C项,“并没有考虑百姓的利益 ”说法绝对, 原文 “主要是为统治者获得民心提供警示 ”“可以赢得本国百姓的民心 ”。点睛:这是一道筛选并整合信息的题目,筛选整合信息的题目侧重于对文中佐证观点的现象、材料运用的准确性进行考核,主要的错误类型是强拉因果、因果倒置、曲解文意、无中生有、混淆范围、偷换概念等等。2试题分析:此题考核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答题时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 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 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为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题中 B项,用谭嗣同的例子是为了论证儒家之信所蕴含的平等价值对于现代社会仍然有着借鉴指导意义。3试题分析:此题考核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侧重考核文中的观点。重点注意选项的表述和文中内容的整合或转述以及句子之间的关系的细微差别。题中 C项,说法绝对,原文 “诚信是治国安邦的基本要求”,把“诚信与礼义合治国家 ”,才“可以赢得本国百姓的民心, 可以使其他国家的老百姓慕名而归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