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选择镜头.docx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2955066 上传时间:2021-12-08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7.0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如何选择镜头.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如何选择镜头.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如何选择镜头.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如何选择镜头.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如何选择镜头.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如何选择镜头.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如何选择镜头.docx(1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镜头选择当人眼的肌肉无法将晶状体拉伸至正常位置时,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近视眼,眼前的景物就变得模糊不清;摄像头与镜头的配合也有类似现象,当图像变得不清楚时,可以调整摄像头的后焦点,改变ccd芯片与镜头基准面的距离(相当于调整人眼晶状体的位置),可以将模糊的图像变得清晰。由此可见,镜头在闭路监控系统中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工程设计人员和施工人员都要经常与镜头打交道:设计人员要根据物距、成像大小计算镜头焦距,施工人员经常进行现场调试,其中一部分就是把镜头调整 到最佳状态。一、镜头的分类按外形功能分、按尺寸大小分、按光圈分、按变焦类型分、按焦距长矩分:*球面镜头T' 25mn动光圈电动变焦、长焦距

2、镜头女非球面镜头1/2" 3mmF动光圈手动变焦标准镜头*针孔镜头1/3" 8. 5mm固定光圈固定焦距广角镜头*鱼眼镜头2/ 3" 17mm(1) 以镜头安装分类所有的摄象机镜头均是螺纹口的,ccd摄象机的镜头安装有两种工业标准,即c安装座和cs安装座。两者螺纹部分相同,但两者从镜头到感光表面的距离不同。c安装座:从镜头安装基准面到焦点的距离是17. 526mm ocs安装座:特种c安装,此时应将摄象机前部的垫圈取下再安装镜头。其镜头安装基准面到焦点的距离是12. 5mm。如果要将一个c安装座镜头安装到一个 c s安装座摄象机上时,则需要使用镜头转换器。(2)

3、以摄象机镜头规格分类摄像机镜头规格应视摄象机的 c cd尺寸而定,两者应相对应。即:*摄像机的ccd靶面大小为1/2英寸时,镜头应选1 /2英寸*摄像机的c cd靶面大小为1 /3英寸时,镜头应选1/3英寸。*摄像机的c cd靶面大小为1/4英寸时,镜头应选1 /4英寸。如果镜头尺寸与摄像机 c cd靶面尺寸不一致时,观察角度将不符合设计要求,或者发生画面在焦点以外 等问题。(3)以镜头光圈分类镜头有手动光圈(manual iris)和自动光圈(autoiris)之分,配合摄像机使用,手动光圈镜头适合于亮度不变 的应用场合,自动光圈镜头因亮度变更时其光圈亦作自动调整,故适用亮度变化的场合。自动

4、光圈镜头有 两类:一类是将一个视频信号及电源从摄像机输送到透镜来控制镜头上的光圈,称为视频输入型,另一类 则利用摄像机上的直流电压来直接控制光圈,称为dc输入型。自动光圈镜头上的a l c(自动镜头控制)调整用于设定测光系统, 可以整个画面的平均亮度, 也可以画面中 最亮部分(峰值)来设定基准信号强度,供给自动光圈调整使用。一般而言,a lc已在出厂时经过设定,可不作调整,但是对于拍摄景物中包含有一个亮度极高的目标时,明亮目标物之影像可能会造成白电平削波”现象,而使得全部屏幕变成白色,此时可以调节a l c来变换画面。另外,自动光圈镜头装有光圈环,转动光圈环时,通过镜头的光通量会发生变化,光通

5、量即光圈,一般 用f表示,其取值为镜头焦距与镜头通光口径之比,即:f=f(焦距)/d(镜头实际有效口径),f值越小,则光圈越大。采用自动光圈镜头,对于下列应用情况是理想的选择,它们是:在诸如太阳光直射等非常亮的情况下, 用自动光圈镜头可有较宽的动态范围。要求在整个视野有良好的聚焦时,用自动光圈镜头有比固定光圈镜头更大的景深。要求在亮光上因光信号导致的模糊最小时,应使用自动光圈镜头。以镜头的视场大小分类标准镜头:视角3 0度左右,在1 /2英寸ccd摄象机中,标准镜头焦距定为1 2 mm,在1/3英寸c cd摄像机中,标准镜头焦距定为 8 mm。广角镜头:视角9 0度以上,焦距可小于几毫米,可提

6、供较宽广的视景。远摄镜头:视角20度以内,焦距可达几米甚至几十米,此镜头可在远距离情况下将拍摄的物体影响放 大,但使观察范围变小。变倍镜头(zoom lens):也称为伸缩镜头,有手动变倍镜头和电动变倍镜头两类。可变焦点镜头(varifocus lens):它介于标准镜头与广角镜头之间,焦距连续可变,即可将远距离物体放大,同时又可提供一个宽广视景,使监视范围增加。变焦镜头可通过设置自动聚焦于最小焦距和最大焦距两个位置,但是从最小焦距到最大焦距之间的聚焦,则需通过手动聚焦实 现。针孔镜头:镜头直径几毫米,可隐蔽安装。(5)从镜头焦距上分短焦距镜头:因入射角较宽,可提供一个较宽广的视野。中焦距镜头

7、:标准镜头,焦距的长度视ccd的尺寸而定。长焦距镜头:因入射角较狭窄,故仅能提供狭窄视景,适用于长距离监视。变焦距镜头:通常为电动式,可作广角、标准或远望等镜头使用。二、选择镜头的技术依据(1) 镜头的成像尺寸应与摄像机c cd靶面尺寸相一致,如前所述,有1英寸、2/3英寸、1/2英寸、1/3英寸、1/4英寸、 1/5英寸等规格。(2) 镜头的分辨率描述镜头成像质量的内在指标是镜头的光学传递函数与畸变,但对用户而言,需要了解的仅仅是镜头的空间分辨率,以每毫米能够分辨的黑白条纹数为计量单位,计算公式为:镜头分辨率n二1 80/画幅格式的高度。由于摄像机 ccd靶面大小已经标准化,如 1/2英寸摄

8、像机,其靶面为宽 6.4mm*高4.8mln , 1/3 英寸摄象机为宽4.8m讣 高3. 6mm。因此对1/2英寸格式的c cd靶面,镜头的最低分辨率应为 3 8对线 /mm,对1/3英寸格式摄像机,镜头的分辨率应大于 50对线,摄像机的靶面越小,对镜头的分辨率越局。(3) 镜头焦距与视野角度首先根据摄像机到被监控目标的距离,选择镜头的焦距,镜头焦距f确定后,则由摄像机靶面决定了视野。(4) 光圈或通光量镜头的通光量以镜头的焦距和通光孔径的比值来衡量,以f为标记,每个镜头上均标有其最大的f值,通光量与f值的平方成反比关系,f值越小,则光圈越大。 所以应根据被监控部分的光线变化程度来选择用 手

9、动光圈还是用自动光圈镜头。三、变焦镜头(zoom lens)变焦镜头有手动伸缩镜头和自动伸缩镜头两大类。伸缩镜头由于在一个镜头内能够使镜头焦距在一定范 围内变化,因此可以使被监控的目标放大或缩小,所以也常被成为变倍镜头。典型的光学放大规格有6倍(6.0-36mm , f1.2)、8 倍(4 . 5-36mm, f1 . 6)、1 0倍(8. 0-80mm , f1 . 2)、12 倍(6.0-72mm , f1. 2)、2 0 倍 (10-200mm, f1.2)等档次,并以电动伸缩镜头应用最普遍。为增大放大倍数,除光学放大外还可施以电子数码放大。在电动伸缩镜头中,光圈的调整有三种,即:自动光

10、圈、直流驱动自动光圈、电动调整光圈。其聚焦和 变倍的调整,则只有电动调整和预置两种,电动调整是由镜头内的马达驱动,而预置则是通过镜头内的电 位计预先设置调整停止位,这样可以免除成像必须逐次调整的过程,可精确与快速定位。在球形罩一体化摄像系统中,大部分采用带预置位的伸缩镜头。另一项令用户感兴趣的则是快速聚焦功能,它由测焦系统与电动变焦反馈控制系统构成。四、镜头与摄像机ccd尺寸的关系1 / 2”镜头既可用于1/2”摄像机,也可用于1 / 3”摄像机,但视角会减少 25%左右。1/3”镜头不能用于1/2”摄像机,只能用于1 / 3”摄像机。五、不同种类镜头的应用范围手动、自动光圈镜头的应用范围手动

11、光圈镜头是的最简单的镜头,适用于光照条件相对稳定的条件下,手动光圈由数片金属薄片构成。光通量靠镜头外径上的一个环调节。旋转此圈可使光圈收小或放大。在照明条件变化大的环境中或不是用来监视某个固定目标,应采用自动光圈镜头,比如在户外或人工照明经常开关的地方,自动光圈镜头的光圈的动作由马达驱动,马达受控于摄像机的视频信号。手动光圈镜头和自动光圈镜头又有定焦距(光圈)镜头自动光圈镜头和电动变焦距镜头之分。定焦距(光圈)镜头,一般与电子快门摄像机配套,适用于室内监视某个固定目标的场所作用。定焦距镜头一般又分为长焦距镜头,中焦距镜头和短焦距镜头。中焦距镜头是焦距与成像尺寸相近的镜头;焦距小于成像尺寸的称为

12、短距镜头,短焦距镜头又称广角镜头,该镜头的焦距通常是28mm以下的镜头,短焦距镜头主要用于环境照明条件差,监视范围要求宽的场合,焦距大于成像尺寸的称为长焦距镜头,长焦距镜头又称望远镜头,这类镜头的焦距一般在150mm以上,主要用于监视较远处的景物。手动光圈镜头,可与电子快门摄像机配套,在各种光线下均可使用。自动光圈镜头,(ef)可与任何ccd摄像机配套,在各种光线下均可使用, 特别用于被监视表面亮度变化大、 范围较大的场所。为了避免引起光晕现象和烧坏靶面,一般都配自动光圈镜头。电动变焦距镜头,可与任何 ccd摄像机配套,在各种光线下均可使用,变焦距镜头是通过遥控装置来进 行光对焦,光圈开度,改

13、变焦距大小的。六、镜头的主要性能指标有以下几个:1、焦距:焦距的大小决定着视场角的大小,焦距数值小,视场角大,所观察的范围也大,但距离远的物 体分辨不很清楚;焦距数值大,视场角小,观察范围小,只要焦距选择合适,即便距离很远的物体也可以 看得清清楚楚。由于焦距和视场角是一一对应的,一个确定的焦距就意味着一个确定的视场角,所以在选 择镜头焦距时,应该充分考虑是观测细节重要,还是有一个大的观测范围重要,如果要看细节,就选择长 焦距镜头;如果看近距离大场面,就选择小焦距的广角镜头。2、 光阑系数:即光通量,用 f表示,以镜头焦距f和通光孔径d的比值来衡量。每个镜头上都标有最大f值,例如6mm/ pl.

14、 4代表最大孔径为4. 29毫米。光通量与f值的平方成反比关系,f值越小,光通量 越大。镜头上光圈指数序列的标值为1.4, 2 , 2.8, 4, 5.6, 8, 1 1 ,16, 22等,其规律是前一个标值时的曝光量正好是后一个标值对应曝光量的2倍。也就是说镜头的通光孔径分别是1/1.4, 1/2, 1/2.8, 1 /4,1/5.6, 1/8, 1/ 11, 1 / 16, 1/22,前一数值是后一数值的根号2倍,因此光圈指数越小,则通光孔径越大,成像靶面上的照度也就越大。另外镜头的光圈还有手动(manual iris)和自动光圈(auto iris)之分。配合摄像头使用,手动光圈适合亮度

15、变化不大的场合,它的进光量通过镜头上的光圈环调节,一次性调整合适 为止。自动光圈镜头会随着光线的变化而自动调整,用于室外、人口等光线变化大且频繁的场合。3、 自动光圈镜头:自动光圈镜头目前分为两类:一类称为视频(video)驱动型,镜头本身包含放大器电路,用以将摄像头传来的视频幅度信号转换成对光圈马达的控制。另一类称为直流(dc)驱动型,利用摄像头上的直流电压来直接控制光圈。这种镜头只包含电流计式光圈马达,要求摄像头内有放大器电路。对于各类自动光圈镜头,通常还有两项可调整旋钮,一是alc调节(测光调节),有以峰值测光和根据目标发光条件平均测光两种选择,一般取平均测光档;另一个是 level调节

16、(灵敏度),可将输出图像变得明亮或者暗淡。4、 变倍镜头:变倍镜头分为手动 (manual zoom lens)和电动(auto zoom lens)两种,手动变倍镜头一般用于 科研项目而不用在闭路监视系统中。在监控很大的场面时,摄像头通常要配合电动镜头和云台使用。电动 镜头的好处是变焦范围大,既可以看大范围的情况,也可以聚焦某个细节,再加上云台可以上下左右的转动,可视范围就非常大了。电动镜头有 6倍、10倍、15倍、20倍等多种倍率,如果再知道基准焦距,就 可以确定镜头焦距的可变范围。例如一个6倍电动镜头,基准焦距为8. 5毫米,那么其变焦范围就是 8. 5到51毫米连续可调,视场角为 31

17、 . 3到5. 5度。电动镜头的控制电压一般是直流8v16v,最大电流为30毫安。所以在选控制器时,要充分考虑传输线缆长度,如果距离太远,线路产生的电压下降会导致镜头 无法控制,必须提高输入控制电压或更换视频矩阵主机配合解码器控制。 2.七、焦距的计算:1、公式计算法:视场和焦距的计算视场系指被摄取物体的大小,视场的大小是以镜头至被摄取物体距离,镜头焦头及所要求的成像大小确定的。(1)镜头的焦距,视场大小及镜头到被摄取物体的距离的计算如下:f = wl / w(2 )f = hl / hf:镜头焦距w:图象的宽度(被摄物体在ccd靶面上成象宽度)w:被摄物体宽度l:被摄物体至镜头的距离h:图象

18、高度(被摄物体在ccd靶面上成像高度)视场(摄取场景)高度h:被摄物体的高度ccd靶面规格尺寸: 单位mm规格 1/3” 虹 2”,2/ 3” Tw4 . 8 6 . 4 8. 8 12 . 7h 3. 64. 8 6. 6 9. 6由于摄像机画面宽度和高度与电视接收机画面宽度和高度一样,其比例均为4: 3,当l不变,h或w增大时,f变小,当h或w不变,l增大时,f增大。水平视场角b(水平2、视场角的计算:如果知道了水平或垂直视场角便可按公式计算出现场宽度和高度。观看的角度)b=2tg-1 =垂直视场角q(垂直观看的角度)q: 2tg-1 =式中w、h、f同上水平视场角与垂直视场角的关系如下:

19、勺=或=q表2中列出了不同尺寸摄像层和不同焦距f时的水平视场角b的值,如果知道了水平或垂直场角便可按下式计算出视场角便可按下式计算出视场高度h和视场宽度w.h=2ltg、w=2ltg例如:摄像机的摄像管为 17mm(2 /3h),镜头焦距f为12mm,从表2中查得水平视场角为40q2而镜头与被摄取物体的距离为2m,试求视场的宽度 w。w=2ltg-2 x 2tg=1 . 46m 则 h= w = x 1. 46= 1. 059m 焦距 f 越长,视场角越小,监视的目标也就小。图解法如前所示,摄像机镜头的视场由宽(w)。高(h)和与摄像机的距离(l)决定,一旦决定了摄像机要监视的景物,正确地选择

20、镜头的焦距就由来3个因素决定;*欲监视景物的尺寸* .摄像机与景物的距离* .摄像机成像器的尺士:1 /3”、1/2”、2/3”或1”。图解选择镜头步骤:所需的视场与镜头的焦距有一个简单的关系。利用这个关系可选择适当的镜头。估计或实测视场的最大宽度;估计或实测量摄像机与被摄景物间的距离;使用1/3”镜头时使用图2,使用1/2镜头时使用图3,使用2/3”镜头时使用图4,使用1镜头时使用图5。具体方法:在以 w和l为座标 轴的图示25中,查出应选用的镜头焦距。为确保景物完全包含在视场之中,应选用座标交点上,面那条线指示的数值。例如:视场宽50m,距离40m,使用1/3"格式的镜头,在座标

21、图中的交点比代表4mm镜头的线偏上一点。这表明如果使用4mm镜头就不能覆盖50m的视场。而用2 . 8mm的镜头则可以完全覆盖视场。f=vd /v 或 f=hd / h其中,f代表焦距,v代表ccd靶面垂直高度,v代表被观测物体高度,h代表ccd靶面水平宽度,h代表 被观测物体宽度。举例:假设用1 /2” cc醍像头观测,被测物体宽440毫米,高330毫米,镜头焦点距物体 2500毫米。由公式可以算出:焦距 f=6. 4x2500 /440c 36 毫米或焦距 f=4. 8x2500 /330c 36 毫米当焦距数值算出后,如果没有对应焦距的镜头是很正常的,这时可以根据产品目录选择相近的型号,

22、一 般选择比计算值小的,这样视角还会大一些。球面像差(spherical aberration)一般球面镜片光线在进入镜片后到焦平面时在其边缘部份比中央部份容易产生严重的折射与弯曲,此现象会导致锐利度知对比的降低及光斑的产生而使得影像品质下降,而且光圈越大越严重,所以以收光圈的方式是可以改善这种情况,但是无法完全消除。而此种因球面镜片所产生的像差称为球面像差。非球面镜片(aspherical)缩写asph, asp是因应镜片的球面像差会降低影像品质所以设计来改善此一现象的镜片。其设计的原理是改变边缘部份的折射率使其能将光线能投射到同一焦平面上。慧型像差(coma / comatic aberr

23、ation)故名思义就是其圆点的像差型状像慧星的成像品质,这是球面像差经过矫正后在其画面 周边最常见的现象。慧型像差可是由收小光圈得到改善。像散(astigmatism)在画面中央部份可以成像但在离中央越远时其由点光源投射至焦点平面上时反而成一直 线的的影像时此现象就称为像散,就像地球的子午线跟经纬线一样在三度空间的立体面来看 时他是一个以中轴为中心的一个有挟角(就像我们座游览车可将座位放倒一样)的半倒的圆 但是在平面成像时就会变椭圆或一直线的显示了。像面弯曲(curvature of field)这个现象是一个拍摄的物体是平面的可是经由镜头以后在焦点平面时对准中间周边是模 糊的,对准周边中央

24、是模糊的,也就是说平面的画面变成凹凸画面了就像平面的镜子变成路 口的凸面镜一样。变型像差(distortion)这又分两种一种叫做桶状变型(barrel故名思意就是将四方型拍出水桶状)跟枕状变型(pincushion故名思意就是将四方型拍出的四边都像枕头一样凹下去)变型像差,像散跟像面 弯曲都是无法由收光圈来改善的必需要由光圈位置的设计来改善。色差(散)(chromatic aberration)当一般肉眼所见之光线经过不同介质(三棱镜)时会使得光线内的不同频率的光波产生不同的折射而将光线分解出由红到紫的彩虹光谱而光线经过光学镜片时也会因这种现象而产 生光谱不同而无法使光线落在同一点上而产生色

25、差造成晕开使得彩色影像模糊不清,然而借 着一些不同折射指数及不同色差(散)标准的光学镜片就可以将这种色差校正使其波长能投 射到同一点上,此种设计称为消色差。然而在色差校正的过程中会产生中波长的矫往过正而 出现次色差(secondary chromatic aberation)现象消除这种现象以萤石镜片的效果最好。 而镜头的矫正大都针对蓝紫色跟黄色光谱。色像差分光车由色像差 ( axial chromatic aberration) 指的是光轴上的实际焦点跟理想焦点产生位差所产生的色彩松散跟光斑)跟倍率色像差(chromation difference of magnification 这是指画

26、面因放大倍率的不同在四周因色散所 造成的加框的现象)两种。萤石(fluorite)或称氟石是一种天然的化石,萤石和光学玻璃相比,萤石有低折射率,低色散等优点,但在实际的运用上因为有其困难度跟经济因素存在,所以不可能使用。然而在光学上所使用 的所谓光学玻璃都是以二氧化硅(silica)为主要原料并且加入氧他钥 (barium )或镰J (lanthanum)之类的添加物,于错炉中以高于1300度的高温溶解后,再以极慢的降温方式使其由液体凝固为固体。ud ( ultra low dispersion ) 超低色散镜片canon于1960年底成功的研发出氟钙化合物(calcium fluoride

27、caf2)的人工结晶的萤石,因为成本太高,又于1970年后期研发出相当于萤石镜片的光学特性的镜片,此镜片就是ud(ultra low dispersion ) 超低色散镜片。此为canon公司所开发生产的人造萤石镜片,号称二片ud= 1片萤石的效果。apo(apochromatic) leica sigma minolta 在 nikoned(extra low dispersion) 及 tokin a的sd sld 等都是低色散或消色差的设计。解像力(resolution)指的是镜头对拍摄物成像在底(相)片后的还原能力。反差(contrast)指明暗对比所造成的清淅范围大小,在彩色来说还有

28、所谓的色彩浓淡的分色能力。能够 容纳明暗对比越大的镜头其所表现的细节越丰富,相反的如果所拍出的作品如果对比反差彳艮 大但没什么细节的镜头就不是一个透光性很好的镜头。光斑(flare) 镜头内因镜筒或镜片反射所产生的光线到达底片后造成画面灰朦的感觉(所谓的翳雾) 降低了作品的清淅度这就是所谓的耀光或光斑了。鬼影(ghost image)这是一种在强光进入镜头后一排晕开的光斑的现象,像是幽灵一样的鬼影所以取名为鬼 影。渡膜(coating)在光线通过镜片时因介质不同所以会有不同的折射率而镜片与空气接触的界面上约有5%的光线反射,而这个反射也是光斑跟鬼影所以产生的由来,为了使这种反射不至于影响镜片

29、透光率的减少所作的处理,这种加膜的处理就叫做渡膜。渡膜的处理是针对不同折射率的镜片施于折射率开展勺物质以真空蒸着法(vacuum vapro deposition)渡上一层如氟化镁(mif2)或氟化钙(caf2 )的物质使之增加波长的1/4厚度。然而一般太阳的光线内含有多种波长的光线而非单一的所以针对多重波长所做渡膜称之为多重熏膜(multi-layer coating )其反射率可下降至0.2-0.3%左右。偏振光(polarized light)光其实是一种向四面八方幅射的一种电磁波他会因进入介质密度的不同而反射一些和原来的的幅射波共振而产生一种协波这种光波我们称他为偏振光他跟晴天的太阳光

30、成90°偏振,然而这种偏振光会影响光线进入我们的相机而产生影响测光值的准确度,也会影响作品的 色饱合跟黑白照的清析度所以要加偏光镜来滤除这种偏光。线性偏光镜(linear pl filter )经过折射的光线偏镜才能发生作用,其作用的原理是在镜片中渡上一层偏光箔膜使得经 过折射后单一方向的光线可以通过其余的都反射出去。环型偏光镜(circular pl filter ) 新的相机系统都设计了一个分光镜来提供一部份的光线给测光系统用,所以在加了线性 偏光镜后入射的光线经过棱镜再到测光系统时都会出现两次偏光的作用而使得测光系统得到一个错误的测光值,因此就需要不同的光线行进方式的设计来解决

31、这方面的问题,所以在线性偏光以外再加上可以将光波延长1/4的偏光箔来使光的方向呈螺旋状的进行所以称为环型偏光。偏光镜的使用会因环境跟折射率不同而出现不同的偏光效果例如水37度玻璃小于32度,所以使用偏光镜时都要旋转来找出最佳的角度求得最好的偏光阻隔效果。景深(depth of field )当我们在看一张拍好的作品时仔细看会发现在拍摄的主体以外其他的部份也有一些是清 析的然而清析又有一定范围,对了这就是所谓的景深。镜头景深的特性有下列几点提供参考1.光圈越小(光圈数字越大)景深越长。2.镜头焦距越长景深越短。3.被摄物距离相机越远景深越长。4.被摄物的前景深会比后景深来得短。以下这个公式可以大

32、概算出景深的范围前景深=d* f*m。/ (+d* f* m)后景深=d* f*m/( -d * f* m)d=最小模糊圈直径f=光圈数值 m =物距(被摄体平面到镜头第一主平面的距离)m =镜头焦距超焦距离(hyperfocal distance)或称泛焦通常使用在有景深表(depth of field scale)尺的镜头较方便,使用的方法是将5在右边的光圈值(假设用16好了)上(景深表尺标示的排列通常是22.16.11.8 f 8.11.16.22在左边的16所对应出来的数字(假设是 0.6米)那就是说其从60公分一直到无限远在人的肉 眼看放大到5x7 寸的画面在2-30公分下看是清楚的

33、。不过也可以用公式算出泛焦范围=/d* f允许的模糊圈(permissible circle of confusion ) 肉眼在2-30公分的距离下看1/100英n寸的圆或点时是分不出他们的差别的,然而这一现象 我们称为允许的模糊圈cci (color contribution index )被摄物经由镜头在底片成像后还原为作品时其色彩的再现能力影响的因素有三个,一是 底片的发色特性二是投射在被摄物的光源色温三是镜头的透光特性。而cci乃是指当你的底片特性跟光源不变时镜头因滤镜的效果不同对色彩变化所表示的指 数。彩色底片的发色是以白天的太阳光在上早9点到下午3点为止的白昼光为基准设定的。也就

34、是标准色温5500k而日光片也是由此而来的。(kelvin是色温的单位)灯光片是以色温3200k为基准所设计的因其接近灯泡的色温所以称为灯光片。ttl (through the lens)光线经由镜头到相机内的测光系统来判断曝光是否正确的方式就称为ttl测光模式。经由这种模式跟闪灯配合来达到曝光正常的模式称为闪灯ttl曝光模式。反射式测光(即辉度测量)光线经由被摄物反射后再进入测光系统的测光方式。入射式测光(即照度测量)即直接测量光线照射至被摄物的测光方式。mtf ( modulation transfer function )这是目前分析镜头的解像力跟反差再现能力使用比较科学的方法,但是近来

35、有越来越多人发现他虽然是一种标准化的东西但有些影像的东西并非标准化能够衡量出来的,所以他只是个参考值而非全部。这种测定光学频率的方式是以一个mm的范围内能呈现出多少条线来度量,其单位以line/mm来表示。所以当一支镜头能做到所入即所出的程度那就表这支镜头是所谓的完美镜头,但 是因为镜片镜头的设计往往还有很多因素影响所以不可能有这种理想化的镜头。mtf的表现通常是以一个平图上有多种不同尺寸大小的线条或图案在多少光圈及多少距离下拍摄所作的分析做成的图表就称之为mtf图了。所以一般要看这种图之前要先了解图中所有相关位置的坐标或线条所要说明的项目是什么才能了解图在说什么。比如说canon lens

36、work书里的mtf图的座标在直的是 mtf值(反差比及浓度比)横的是空间频率(单一空间的线数) 坐标内的线条有分 10line/mm跟30line/mm两种。对焦系统(focus system)一般镜头的对焦使得影像能清楚的投射在焦点的调整焦点方式称为对焦系统,然而除了整组(全部的镜片)一起移动对焦以外还有只移动前组镜片前对焦系统,但是这两种的对焦 系统在长焦距(或是望远)这种大口径的镜头时因其整组镜片或是前组镜片的大小跟重量都 会影响对焦时在转动镜组时的困难度跟下方便性所以就出现了只移动内组或后组的较小镜片 来达到合焦的效果。if 内对焦系统(internal focusing)对焦时只移

37、动内组镜片所以镜头的长度不会因为对焦的变动而变长或缩短有。好处是当 要使用偏光镜时不会因为镜片的转动而影响偏光效果。也因为其镜身长度不会变所以比较合 适微距拍摄时打灯的需求。rf后对焦系统(retrofocus)大多使用在广角镜上应用,其设计就是只要移动后面一组镜片组就能使得影像的对焦清 楚,所以他的前组镜片也是不会转动的,又其镜头的长度也是不会因为对焦而变长或缩短的。 3.几种镜头驱动方式:auto iris (ai):自动光圈镜头从摄像机中获取视频参考信号,通过一个放大器将此信号变换为直流电压,开启或关闭光圈。视频电平控制电路内置于镜头中。direct drive (dd):直流驱动,镜头

38、从摄像机中获取直流电压开启或关闭光圈。视频电平控制电路内置于摄像机中。electronic iris(ei):电子快门是摄像机通过控制ccd光电转换器的光积分时间来适应进光量的大小,所以比镜头的光圈控制先进,视频电平通常在出厂时已被设置好了。galvometric drive :将视频驱动或直流驱动所产生的微弱直流电压转化成镜头的光圈运动。这是一种新近采用的经济实用的替代伺服驱动的办法。被用于视频驱动( ai)镜头及直流驱动(dd)镜头中。镜头:视角镜头中心点到成像平面对角线两端所形成的夹角就是镜头视角,对于相同的成像面积,镜头焦距越短,其 视角就越大。对于镜头来说,视角主要是指它可以实现的视角范围,当焦距变短时视角就变大了,可以拍 出更宽的范围,但这样会影响较远拍摄对象的清晰度。当焦距变长时,视角就变小了,可以使较远的物体 变得清晰,但是能够拍摄的宽度范围就变窄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