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二章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测试卷B(带答案)0001.docx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3006519 上传时间:2021-12-10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16.6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二章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测试卷B(带答案)000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二章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测试卷B(带答案)000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二章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测试卷B(带答案)000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二章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测试卷B(带答案)000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二章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测试卷B(带答案)000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二章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测试卷B(带答案)000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二章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测试卷B(带答案)0001.docx(1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二章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测试卷 B (带答案)第二章检测一、选择题一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物体的末速度一定与时间成正比B. 物体的位移一定与时间的二次方成正比c.物体的速度在一定时间内发生的变化与这段时间成正比D.若为匀加速运动,速度和位移都随时间增加;若为匀减速运动,速度和位移都随时间减小解析:根据vt=vO+at和x=vOt,选项A、B错误;由加速度 公式知,选项c正确;当物体做匀减速运动时,速度减小但位 移增大,选项D错误。答案:c飞机起飞过程是从静止出发 ,在跑道上加速前进,当达 到一定速度时离地升空。已知飞机加速前进路程为1600,所用时间

2、为40s。若这段运动为匀加速直线运动,用a表示加速 度,v表示离地时的速度,则A.a=2/s2,v=80/sB.a=2/s2,v=40/sc.a=1/s2,v=40/sD.a=1/s2,v=80/s答案:A质点做直线运动的v-t图象如图所示,规定向右为正方向,则该质点在前8s内平均速度的大小和方向分别为A.0.25/S 向右 B.0.25/S 向左c.1/s 向右D.1/S 向左解析:由v-t图象可知前8s内位移为 x=x1+x2=-2,负 号表示位移方向与正方向相反,即水平向左。由平均速度公式/s,负号表示平均速度方向与正方向相反,即水平向左。故答案为Bo答案:B在同一地点,甲、乙两个物体沿

3、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的速度一时间图象如图所示,则A. 两物体相遇的时间是1s和4sB. 乙物体先向前运动 2s,随后向后运动c.两个物体相距最远的时刻是1s末和4s末D.4s后甲在乙前面解析:由于v-t图象中图线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表示位 移,经2s和6s,甲、乙两个物体的位移相同,两物体相遇,选 项A错误。乙物体在6s的时间内一直向前运动,选项B错误。 1s末和4s末两时刻,两个物体速度相等,相距最远,选项c正 确。26s时间内,甲在乙的后面追赶乙,选项D错误。答案:c质点做直线运动的位移x与时间t的关系为x=5t+t2,则该质点A. 第1s内的位移是5B. 前2s内的平均速度是 6/sC. 任

4、意相邻的1s内位移差都是1D. 任意1s内的速度增量都是 2/s解析:由x=v0tx=5t+t2的对比可知,该运动的初速度v0=5/s,加速度a=2/s2。将t=1s代入所给位移公式可求得第 1s内位移是 6;前2s内的位移是 14,平均速/s=7/s;由 x=aT2可得T=1s时,相邻1s内的位移差都是 2;由加速度的 物理意义可得任意1s内速度的增量都是 2/s o因此选项D正 确。答案:D甲、乙两汽车在一平直公路上同向行驶。在t=0到t=t1的时间内,它们的v-t图象如图所示。在这段时间内A. 汽车甲的平均速度比乙的大B. 汽车乙的平均速度等c.甲、乙两汽车的位移相同D.汽车甲的加速度大

5、小逐渐减小,汽车乙的加速度大小逐渐增大解析:在v-t图象中,图线与时间轴所包围的面积表示运 动物体的位移。由图象可知,汽车甲的位移大于汽车乙的位 移,选项c错误;由v,汽车甲的平均速度比乙的大,选项A正 确;汽车的运动不是匀变速运动,平均速度不等B错误;在v-t 图象中,图线的斜率表示加速度,根据图象知,甲、乙两汽车 的加速度都是逐渐减小的,选项D错误。答案:A从地面竖直向上抛出一物体 A,空气阻力不计,同时在离 地面某一高度处另有一物体 B自由下落,两物体在空中到达 同一高度时速度大小都是 v。则下述正确的是A. 物体A上抛初速度大小和 B物体落地时的速度大小都是2vB. 物体A和B落地时间

6、相同c.物体A能上升的最大高度和物体B开始下落时的高度相同D.两物体在空中达同一高度处,一定是B物体开始下落 时高度的中点解析:由于物体A和B同时开始运动,在空中相遇达到同 一高度,速度大小相同,均为v,即从开始到相遇运动的时间 相同。根据上抛物体运动特点:物体在上升与下降过程中同一高度速度大小相等;从同一高度上升到最高点和从最高点 返回的时间相等。可判断:物体A是在上升阶段与 B物体相 遇;物体A从相遇处继续向上运动是B物体相遇前自由落体的逆过程;而物体B从相遇处继续向下运动是A物体相遇前的逆过程。那么 A物体上升的最大高度为 B物体开始下落的 高度;B物体从相遇到落地运动的时间与相遇前运动

7、的时间 相同,所以B物体落地速度大小为2v。故选项A、c正确。答案:Ac一个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先后经过A、B两点时的速度分别是v和7v,所用时间是t,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 物体的加速度大小B. 经过AB中点的速度是4vc.经过AB中间时刻的速度是 4vD.解析:物体的加速度aA错误;设经过AB中点的速度是v1, 则v1=5v,选项B错误;经过 AB中间时刻的速度 v2c正 确;x1x2D正确。答案:cD如图所示,完全相同的三个木块固定在水平面上,一颗子弹以初速度v水平射入,在木块中做匀减速运动,穿过第三 块木块后速度减为零,子弹穿入每一块木块之前的速度之比 和穿过每一木块的时间之比为A

8、.v1:v2 :v3=3 : 2 : 1B.v1:v2 :v3c.tl:t2 :t3=1 :D.t1:t2 :t3=解析:利用子弹运动的“逆过程”和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比例关系求解。子弹经过的三段位移相等,设每块木块的长度为I。子弹穿入每一块木块之前的速度之比由 v2=2ax,即 vv1 : v2 : v3t3 : t2 : t1=1 :答案:BD0甲、乙两车在平直公路上同向行驶,其v-t图象如图所示。已知两车在t=3s时并排行驶,则A. 在t=1s时,甲车在乙车后B. 在t=0时,甲车在乙车前7.5c.两车另一次并排行驶的时刻是t=2sD.甲、乙车两次并排行驶的位置之间沿公路方向的距

9、离为40解析:v-t图象中图线与t轴之间包围的面积为相应时间内位移的大小,根据题意分析可知,t=0时,甲车在乙车的前面,两 车的距离为图中甲、乙图线与t轴之间的面积的差,即s0=7.5, 选项B正确;3s两车行驶距离相等,所以在t=1s时两车并排行驶, 选项A错误;t=2s时乙车在前甲车在后,选项c错误;从t=1s 到t=3s,甲车行驶的距离为 40,选项D正确。答案:BD二、填空题1如图所示,将打点计时器固定在铁架台上,使重物带动 纸带从静止开始自由下落,利用此装置可以测定重力加速度。所需器材有打点计时器、纸带、复写纸、带铁夹的铁架 台和带夹子的重物,此外还需器材。A.直流电源、天平及砝码B

10、.直流电源、毫米刻度尺c.交流电源、天平及砝码 D.交流电源、毫米刻度尺通过作图象的方法可以剔除偶然误差较大的数据,提高实验的准确程度。为使图线的斜率等于重力加速度 ,除作v-t 图象外,还可作图象,其纵轴表示的是,横轴表示的是。解析:打点计时器需接交流电源。重力加速度与物体的 质量无关,所以不需要天平和砝码。计算速度需要测相邻计 数点间的距离,需要毫米刻度尺,故D正确。由公式v2=2gh,如绘h图象,其斜率也等于重力加速度。 答案:D 光电计时器是一种研究物体运动情况的常用 计时仪器,其结构如图甲所示,a、b分别是光电门的激光发射 和接收装置,当有物体从a、b间通过时,光电计时器就可以 精确

11、地把物体从开始挡光到挡光结束的时间记录下来。图乙中N是水平桌面,Q是长木板与桌面的接触点,1和2是固定 在长木板上适当位置的两个光电门,与之连接的两个光电计时器没有画出,长木板顶端 P点悬有一铅锤,实验时,让滑块 从长木板的顶端滑下,光电门1、2各自连接的计时器显示的 挡光时间分别为1.0 X 10-2S和4.0 X 10-3S。用精度为0.05 的游标卡尺测量滑块的宽度为d=1.010c。滑块通过光电门1时的速度v1 =/s,滑块通过光电门2时的速度v2=/s。由此测得的瞬时速度v1和v2只是一个近似值,它们实质上是通过光电门1和2时的,要使瞬时速度的测量值更接近于真实值,可将的宽度减小一些

12、。为了计算出滑块的加速度,除了测量d、t1和t2之外, 还需要测量。则用这些物理量计算加速度的表达式为a=。解析:v1/s=1.0/sv2/s=2.5/s。v1、v2实质上是滑块通过光电门1和2时的平均速度,要使瞬时速度的测量值更接近于真实值,可将滑块的宽度减小一些。为了计算出滑块的加速度,除了测量d、t1和t2之外,还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有两种方案。方案一:测滑块由光电门1运动至光电门2所用时间t,由 v2=v1+at 得 a方案二:测两光电门之间的距离x,a答案:1.02.5平均速度滑块 滑块由光电门1运动至光电门2所用时间t或两光电门之间的距离x三、计算题3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途中依次经过

13、A、B、c三点,已知AB=Bc物体经过B点时的瞬时速度vB为多大?若物体的加速度a=2/s2,试求Ac的距离I。解析:设物体经过A、B、c三点时的速度分别为 vA、vB、vc,AB/sBc/sAc全程,B为中间位置:vB由以上三式得vB=5/s。由可得,vA=6/s-vB=1/s,vc=12/s-vB=7/sAc全程:l。答案:5/s12一个从地面竖直上抛的物体,它两次经过一个较低点A的时间间隔为tA,两次经过一个较高点B的时间间隔为tB, 求A B两点间的距离。解析:两次经过A点和B点相当于从A点和B点分别做 竖直上抛运动,可直接应用竖直上抛运动关系求解。物体竖直上抛做匀减速直线运动,设A、

14、B点距地面高度分别为xA和xB,根据位移公式x=vOt则有xA=v0t解得物体两次经过A点所用时间分别为t1两次经过A点的时间差为tA=t2-t1同理物体两次经过 B点的时间差为tB由解得xB-xA答案短跑运动员完成100赛跑的过程可简化为匀加速运动和匀速运动两个阶段。一次比赛中 ,某运动员用11.00s跑完全 程。已知运动员在加速阶段的第 2s内通过的距离为7.5,求 该运动员的加速度及在加速阶段通过的距离。解析:根据题意,在第1s和第2s内运动员都做匀加速运 动。设运动员在匀加速阶段的加速度为 a,在第1s和第2s内 通过的位移分别为x1和x2,由运动学规律得x1x1+x2式中tO=1s。

15、联立两式并代入已知条件,得a=5/s2 设运动员做匀加速运动的时间为t1,匀速运动的时间为t2,匀速运动的速度为 v;跑完全程的时间为t,全程的距离为 x。依题意及运动学规律,得t=t1+t2 v=at1 x设加速阶段通过的距离为x',则x'联立式,并代入数据得x'=10。答案:5/s210一质点从静止开始做直线运动,第1s内以加速度a1=2/s2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第2s内以加速度a2=-2/s2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第3s内又以加速度a仁2/s2做匀变速直线运 动,第4s内又以加速度a2=-2/s2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如此周 期性地反复下去。在如图所示的坐标上作出前4s内的速度图线。求质点在99s末的瞬时速度。求质点运动100s时间内的位移。解析:第1s末的瞬时速度v1=a1t=2/s第2s末的瞬时速度v2=v1+a2t=0第3s末的瞬时速度 v3=a1t=2/s第4s末的瞬时速度v4=v3+a2t=0图象如图所示。由v-t图象可知,该运动具有周期性,99s末的瞬时速度 应与第1s末的瞬时速度相同,即v99=2/s。由图象可知,前2s内的位移为x2=2,则100s内总位移x100=50x2=100。答案:见解析 2/s10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