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年第一次月考试卷(无答案).doc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3025084 上传时间:2021-12-11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48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07年第一次月考试卷(无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07年第一次月考试卷(无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07年第一次月考试卷(无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07年第一次月考试卷(无答案).doc(1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绍兴市高级中学2007学年第一学期第一次质量测试 高一地理 命题人:何小燕 审校人:谢凤娟 第I卷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 60 分) 1 下列属于天体的是( ) A 太阳系 B流星 C陨星 D 小行星 2、 甲乙两物体分别在南北半球中纬度地区进行长距离水平运动( A .甲乙物体都自西向东运动,运动方向都向较低纬度偏 B .甲乙物体都向北运动,运动方向都向西偏 C.甲乙物体都自东向西运动,运动方向都向北偏 D .甲乙物体都向南运动,运动方向都向东偏 3、 下图是某条河流的剖面图,一般面对河流下游,左手方视为左岸,右手方视为右岸。据 4、北半球各地夜长于昼,且昼长逐日递增的区段

2、是( ) A . ac B . bf C . de D. cF b 向 c 移动时,关于地球公转速度叙述正确的是 B .越来越慢 C .慢快慢 a 向 b 移动时,香港地区正午太阳高度变化为( 7、 从 3 月 17 日起, 再过 105、 当太阳直射点由 A .越来越快 6、 当太阳直射点由 ) 快慢快 ) A .低一咼一低 B .咼一低咼 C . 低咼 D .高低 F 图为天,下列城市中白昼最长的是( ) A.上海 B.北京 C .广州 D .哈尔滨 8、 下图为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读某地的地质构造示意图,完成 22 23 题。 A.图中箭头表示外力作用,其余均为内

3、力作用 B .三大类岩石之间可直接相互转化 C.图中表示高温熔化作用 D .只有岩浆岩在高温高压下,才可能形成变质岩 9、 下列四种地质作用与其所形成的地形及实例组合正确的是( ) A.流水堆积一三角洲一尼罗河三角洲 B.风力沉积一沙丘一云贵高原 C.溶蚀作用一冲积扇一云南石林 D.风力侵蚀一沟壑一黄土高原千沟万壑 10、 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喜马拉雅山脉是由两个大陆板块碰撞形成的,这两个板块是: A.太平洋板块和亚欧板块 E.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 C.非洲板块和亚欧板块 D.太平洋板块和美洲板块 11、 下列各组城市之间的距离,正在由于板块运动而变短的是 A .伦敦和华盛顿 B .巴西利亚和开

4、罗 C.墨西哥城和巴黎 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回答 1213 题: 12、 地球公转至图中所示位置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极昼极夜的范围呈扩大趋势 B .晨昏线与地轴之间的夹角呈缩小的趋势 C.太阳直射在北半球,并且直射点向北移动 D .绍兴昼逐渐变短 13、地球从甲处经乙、丙、丁回到甲公转一周(甲、乙、 丙、丁之间等距) A .丁 T甲段 C .乙T丙段 14、 下列节日中, A .元旦 D .开罗和罗马 四段之间用时最少的是( ) B .甲T乙段 D .丙T 丁段 地球公转速度最快的是( ) B.国庆节 C.劳动节 D .教师节 东部时间(西五区)2004 年 1 月 15 日 3 时

5、21 分,美国宇航局向 “勇气”号火星车 发出了驶下登陆平台的指令,大约 90 分钟后,“勇气”号发回了已确认登陆火星的信号。 该火星车的主要使命是寻找着陆区域是否存在过液态水的证据, 这将有助于加深对地球以及 与日平均 距离(百万 千米) 质量 (地球 为1) 体积 (地球 为 1) 大气密 度(地 球为1) 大气主 要成分 表面平 均温度 (C) 自转 周期 公转 周期 地球 149.6 1.00 1.00 1.00 N2、O2 22 23 时 56 分 1 年 火星 227.9 0.11 0.150 0.01 CO2 -23 24 时 1.9 年 地球上生命起源和进化等的认识。读下表资料

6、,回答 15 16 题: 37 分 15、 火星表面温度比地球表面低得多,其主要原因是( ) A 距日远,太阳辐射能密度小 B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 C.大气无保温作用 D 昼夜更替周期长 16、 与地球相比,火星( ) A .赤道上的自转角速度大,线速度小 B .赤道上的自转角速度小,线速度大 C.绕日公转的角速度小,线速度小 D .绕日公转的角速度小,线速度大 17、 作为重要建筑和装饰材料的花岗岩和大理石在成因上分别属于( ) A .岩浆岩和沉积岩 B.岩浆岩和变质岩 C.沉积岩和变质岩 D.变质岩和沉积岩 “卡西尼”号飞船于美国东部时间 (西五区)2004 年 7 月 1 日零时

7、 12 分按计划顺利进入 土星轨道,成为首个绕该行星飞行的人造飞船,据此回答 18 20 题: 18、离土星最近的行星是( ) A .天王星 B.金星 C.木星 D. 海王星 19、当卡西尼”号飞船按计划顺利进入土星轨道后 8 分钟, 北京某天文爱好者从互联网看到 此条信息,此时的北京时间是( ) A. 6 月 30 日 11 时 20 分 B. 7 月 1 日 13 时 20 分 C. 6 月 30 日 13 时 20 分 D. 7 月 1 日 11 时 20 分 20、这位天文爱好者感觉到所在城市的昼夜状况是( ) A .昼变长,昼短于夜 B.昼变短,昼短于夜 C.昼变短,昼长于夜 D.昼

8、变长,昼长于夜 21、下图表示岩石的形成过程及原因,请判断图中对甲、乙两处属何种岩石判断错误的是 ( ) A .甲为沉积岩 B .甲为变质岩 C.乙为岩浆岩 D .乙为变质岩 读某地的地质构造示意图,完成 22 23 题。 22、 c 区域的地质构造名称为( ) A .地垒 B.地堑 C.背斜 D .向斜 23、 与东非大裂谷的成因最符合的是 ( ) A. a B. b C. c D .d 24、 四处的岩层比较,年龄最轻的岩层是( ) A . B . C . D . 根据“地震波速度与地球内部构造图”,回答 25 26 题 25、 有关地震波的正确叙述是( ) A .地球内部的知识主要来自对

9、纵波的研究 B 纵波传播速度较横波慢 C.纵波可通过固体、液体和气体传播 D .纵波只能通过固体传播 26、 关于地球内部构造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图中 A 为古登堡面 B .地壳的厚度在各地都是一样的 C.地震波传播到 B 面时速度突然降低到零 D .地球外核可能是地球磁场产生的主要原因 公元前 28 年,史籍曾记载:“三月乙未,日出黄,有黑气大如钱,居日中央。”据此回答 27 29 题。 27、 这种现象发生在太阳的( ) A.光球层 B .色球层 C .日冕层 D .太阳内部 28、 再次观察到此种现象的时间大约是 ( ) A .公元前 39 年 B .公元前 17 年 C .公

10、元 48 年 D .公元 17 年 29、 这种现象明显增多时,地球上相应的变化有 ( ) A .有赤道地区也出现了极光现象 浆 1 . B .地球上火山、地震频发32、读“地球极俯视图”,回答下列问题。( 5 分) C.无线电通信和电力系统设施受到强烈干扰 D 地球的热带范围增大 30、下图中四幅地球光照图中能正确表示夏至日的是 ( ) 第U卷非选择题 二、综合题(共 40 分) 31、读下图,回答相关冋题。( 11 分) (1) A 点纬度位置是 _ ,A 这一天正午太阳高度是 _ ,此图 A 点地方 时是 _ 时。 (2) B 点在 A 点的 _ 方向,处于五带中的 _ 带,正值北半球

11、_ (节 气)。 (3) 某物体从 A 点向 B 点运动时,先是向 _ 偏,后又向 _ 偏,这是地球 _ 运动的结果。 (4) A 点随着地球自转从日出到第二天日出,花了 _ 小时,叫一个 _ 日。34、读“世界板块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0 分) (1) 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 23.5 N, 90 W),在图上画出地球自转方向、晨昏 线、夜半球(用表示) (2)_ 此日 A、B、C 三地正午太阳高度由小到大的排列顺序是 _ , A、B、C 三地昼长由大到小的排列顺序是 _ 。 (3) _ 此日后三个月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_ (选择填空)。 A 太阳直射点逐渐北移 B.北半球各

12、地夜渐长,昼渐短 C.北极圈内极夜范围逐渐增大 D.地球公转速度逐渐变慢 33、读“某地区地质剖面示意图”,完成下列要求:( 7 分) (1) _ 图中 a 处在地形上是 _ , 该地形成因是 _ (2) _ 图中 b 处在地质构造上是 _ , 该地形成因是 _ (3) _ 图中 C 处的地质构造是 。 (4) _ a、b、c 三处,常利于储存地下水的是 。 (5) _ c 处不宜修建水库的原因是 _ 。 (1) 写出图中字母所表示的板块名称 D _ 板块,E _ 板块,F _ 板块。 (2) 喜马拉雅山脉是图中的 _ 板块和 _ 板块(填字母)相互 _ (运动方式)形成 的,红海是图中的 _ 板块和 _板块(填字母)相互 _ 运动方式)形成的。 (3) 在 AD 板块相互碰撞的地带,常常形成(双选): _ A、高大的山脉 B、巨大的高原 C、深邃的海沟 D 岛弧 35、读下图“不同地点昼长随季节变化统计曲线图”,回答下列问题( 7 分) (1)判断 A、C、D 三地的地理纬度: A _ C _ D_ 。 (2 )昼夜长短因季节而变化,但 _ 地区例外,这里终年昼夜 _ 。 (3) 从 A 到 D 四幅图中可以发现,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是 _ (4) A 地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幅度 (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值) 是: _ O LZb llh 膜井尊至杳分風至畝介 秋分響至伙分 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