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信息技术教学的实践与探索.doc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3044710 上传时间:2021-12-1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学信息技术教学的实践与探索.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中学信息技术教学的实践与探索.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中学信息技术教学的实践与探索.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学信息技术教学的实践与探索.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学信息技术教学的实践与探索.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中学信息技术教学的实践与探索一、中学信息技术学科教学的特征与其它各类学科相比, 信息技术教学具有一定的特征, 因此, 只有把握这些特征, 才能有效地开展信息技术的教学工作, 同时 逐步提高信息技术的教学效率。 国外中学信息技术的学科教学起 步较早,已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经验,相比之下,我国中学信息技 术的学科教学较为滞后,并且在不同地区呈现出显著的差异性。 所以,对我国信息技术学科教学的特征分析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总的说来,我国中学信息技术的学科教学具有如下特征:1. 发展性。计算机技术的高速发展带动信息技术学科的教学 内容需要不断地更新。 这不仅体现在学科内容从无到有, 从少到 多,而且是已有的

2、学习内容也都正以较快的速度在更新。 如文字 排版功能,从20世纪80年代末的WordStar、WPS发展到如今 的 Word、 InDesign ,就是一个明显的例证。所以说,今后信息 技术课程必定会“与时俱进”地出现与时代要求相一致的新内 容。2. 工具性。近三十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进步,硬件价格的 降低,信息技术的应用领域和应用范围越来越广, 信息产品的更 新换代越来越快, 信息技术将成为人们生存的一项常规技能, 与 人们的工作、 生活等日常活动逐渐融为一体, 对经济社会的发展 产生全面的影响。3. 应用性。不论是在军事、气象、经济等事关国计民生的高 端应用,还是在日常生活中,信息技术都有

3、广泛的应用空间。因 此,在中学信息技术学科教学过程中, 可以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 这一特点, 联系信息技术的实际应用实例进行教学, 能够极大地 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实际教学中,应该淡化信息技术课的“学科本位”思想, 强调它在学习、 生活和工作中的综合服务能力, 有意识地引导学 生,让其意识到信息技术是信息社会中不可或缺的工具, 培养学 生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另外,在 教给学生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的同时, 更应该重视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与他人合作学习的能力,使他们学会学 习,学会合作,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二、中学信息技术学科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中学

4、信息技术学科的教学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 绩,初步培养了学生信息技术的基本技能和知识, 使学生在中学 学习阶段结束后能够很快地适应各种常规性信息技术应用的需 要。然而,由于受到各种内外部环境的限制,中学信息技术的学 科教学还存在如下一些问题。1、教学资源需求与供给的矛盾突出。从学校的角度来看, 由于对大部分中学而言, 信息技术在师资与设备方面都属于稀缺 资源,导致班级容量较大, 一个教师往往要同时面对几十个甚至 数百个学生, 严重降低了信息技术的教学效果; 而从学生角度来 分析, 由于学生在家庭环境、 学习兴趣等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差异 性,导致学生的信息技术能力参差不齐, 使得传统的同步式教学 效果

5、大打折扣。2、学生学习主动性不足。在信息学技术应用软件课型的教 学中,不少教师采用“教师示范操作, 学生跟着学操作”的教学 方式, 造成了学生在学习上具有一定程度的依赖性, 依赖教师手 把手教操作, 不习惯自己通过阅读教材或从其它途径 (如软件的 帮助系统或网络) 来获取学习信息, 以解决其在学习过程中遇到 的问题。3、师资力量的薄弱。搞好中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提高学 科教学质量,必须具有一组爱岗敬业、专业知识精湛、同时具有 一定教育教学理论的高素质教师。 信息技术是一门新兴学科。 因 此,师资相对的比其他学科薄弱。 信息技术又是知识更新最快的 一门学科,因而对教师的知识的更新要求更高。解决的

6、办法, 是加强教师培训, 不断提高信息技术教师的专 业水平,提高自身素质。目前,很多从事信息技术教育工作的教 师专业都不对口,专业知识水平参差不齐。为此,各地方、各学 校应制定相应的师资建设计划, 并采取有效措施加快教师队伍的 建设。鼓励和组织教师参加进修, 学历教育等国家和地方的教师 培训,规划和开展持续的校本培训;通过案例培训、参与性培训 等多种多样的教师培训模式, 持续提高信息技术教师的信息素质 和信息技术教学能力; 鼓励教师积极参与各级各类信息技术教研 活动,不断提高教学技能和教师素质。4. 课时分配与课程容量的冲突。 信息技术课的课时有限, 课 程所覆盖的内容有限。 要想在这些有限的

7、课时和有限的教学内容 里完成对学生信息技术文化的内化,是一件相当困难的事情。三、中学信息技术学科教学的现实性策略 根据中学信息技术学科教学的特征分析及存在的问题, 可以 总结出我国现阶段信息技术教学的一些现实性策略:1. 消除神秘感,树立信心,激发兴趣。针对于中学生信息技 术初学阶段的特征, 可以对学生采取“诱导式”、 “启发式”和 “激励式”的教学。如,不妨打开计算机主机箱让学生看一看、 摸一摸, 介绍一下计算机硬件的组成和功能, 将各部件以人的各 器官作比喻,然后盖上机箱,打开计算机,让他们操作一下几个 精心设计的程序,此时惊讶之声必然不绝于耳。再如,为了使学 生树立信心, 激发兴趣, 可

8、以讲讲当今某些中小学生自学计算机 达到哪些结果,再讲讲计算机的功能、应用范围,以及我国与发 达国家的发展差距等。2. 合理安排教学顺序。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 现在绝大部 分的信息技术课本按“基础知识基本操作基础应用程 序”这种模式安排教学顺序, 新学科入门难, 学生的兴趣一降再 降。如何让学生保持一定的兴趣, 尽快由“门外汉”变成“门内 人”呢?只有根据学生学习的具体情况, 按由浅到深、 由易到难 的原则适当调节教学顺序。3. 采用“任务驱动”分组学习的方法。 这种学习方法的目标 是让学生具有明确的学习任务, 驱动他们自己动手解决问题, 从 而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和探索能力,并且用自主、合作、探究学 习的方式使低层次学生有反馈的机会, 同时使高层次学生有独立 思考、发散思维的空间。 这种学习方法的关键是“任务”的选择 与设计。也就是说,教师在总体目标的框架上,将总目标细分成 若干个小目标, 并把每一个学习模块的内容分解为一个个容易掌 握的“任务”,通过这些小“任务”来体现总的学习目标。四、结语 中学信息技术的学科教学是灵活多样的, 教学方法也是千变 万化的, 希望本文的经验性成果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利 于同行之间互相交流教学体会, 把中学信息技术教学工作搞得更 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