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梓轩初三化学第九篇溶液的形成.doc

上传人:doc321 文档编号:13078002 上传时间:2021-12-13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5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冯梓轩初三化学第九篇溶液的形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冯梓轩初三化学第九篇溶液的形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冯梓轩初三化学第九篇溶液的形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冯梓轩初三化学第九篇溶液的形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冯梓轩初三化学第九篇溶液的形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冯梓轩初三化学第九篇溶液的形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冯梓轩初三化学第九篇溶液的形成.doc(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星火教育一对一辅导教案学生姓名性别年级初三学科化学授课教师廖老师上课时间2014年 月 日第( )次课共( )次课课时:2课时教学课题 溶液的形成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 了解溶质、溶剂的基本概念2理解溶液的概念,认识溶液的基本特征是均一性和稳定性,3理解溶液、悬浊液、乳浊液在工农业生产和生活中的一般应用4溶解度的概念,固体溶解度曲线的含义与应用5.有关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计算。能力目标:通过实验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情义目标:培养从平凡的事实中发现问题并求甚解的良好品质能力目标: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1、溶液的概念及组成 2、乳化作用 3、几种物质在溶解时溶液温

2、度的变化 4、溶解度的概念,固体溶解度曲线的含义与应用难点:1从微观上认识溶液2溶质和溶剂的辩证关系3.溶解度的概念,固体溶解度曲线的含义与应用9、 溶液的形成知识梳理一、溶液的概念 溶液:一种或几中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在溶液的定义中,均一是指溶液各处完全一样,稳定是指条件不变是溶质和溶剂长期不会分离,但均一、稳定是指溶液形成以后,不是指溶剂中南溶解的过程中。二、溶质和溶剂1溶剂:能溶解其它物质的物质。2溶质:被溶解的物质。溶液是由溶质和溶剂组成的一种混合物,水能溶解很多物质,是最常用的溶剂,就是以水为溶剂的溶液,汽油、酒精等都可以作为溶剂。在溶液中溶质可以是固体

3、、可以是液体,还可以是气体。两种物质通常把量多的一种称为溶剂,但溶液中有水存在时,不论水的量的多少,我们习惯上把水看成溶剂,通常不指明溶剂的情况下,一般指的是水溶液。如硫酸铜溶液就是将硫酸铜溶解在水中,其溶剂是水,溶质是硫酸铜。三、乳化现象人们把能使人们把能使 两种互不相溶的液体形成稳定乳浊液的物质叫乳化剂, 这种现象叫做乳化现象。确切地说是类似于形成“水合分子”。乳化是乳化剂把大的液滴分散成无数细小的液滴-使大集团化解为“个体户”。 .汽油去油污是油污溶解在汽油中,洗涤剂去油污是乳化现象。两者效果相同但原理不同。 阅读:P130131 溶液、悬浊液、乳浊液的用途。练习:指出溶质和溶剂。盐酸碘

4、酒硫酸铜溶液澄清石灰水二、溶解时的吸热和放热5)溶解时放热、吸热现象溶解吸热:如NH4NO3溶解溶解放热:如NaOH溶解、浓H2SO4溶解溶解没有明显热现象:如NaCl 例题精讲【典型例题1】一、完成以下表格溶液溶剂溶质氢氧化钠溶液  食盐水  硫酸铜溶液  碘酒  澄清石灰水 1、少量的植物油加入到水中,振荡,观察到的现象是 ,该混合物叫做 。做完实验后,这支试管用 洗涤,因为 有 的功能。2、 色的高锰酸钾溶液中用滴管缓缓加入少量酒精,不要振荡,现象是 ,然后振荡,现象是 ,该溶液中的溶质是 ,溶剂是 。【典型

5、例题2】1、下列物质中属于溶液的是(  )A.水银  B.蔗糖水 C石灰浆   D.植物油、水、洗洁精混合振荡后的液体2以下不属于溶液外观上的基本特征的是(     )A.均一      B.稳定     C无色      D.透明3组成溶液的溶质(   )A. 只能是固体     

6、60;     B. 只能是液体C只能是气体          D. 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 4一杯溶液里各部分的浓度和性质是(     )A. 相同的     B.不同的    C只有上层是相同的   D.无法确定 5溶液一定是(   )A.单质    &#

7、160; B.化合物    C纯净物   D.混合物 6.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均一、稳定、无色透明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B、 泥水中,泥是溶质,水是溶剂C、溶液一定是由溶质和溶剂组成的D、冰和水混合在一起,冰是溶质,水是溶剂7、两种能溶于水且能起反应的块状固体A、B,反应最快的情况是( )A、两种块状固体接触 B、将两种固体碾细拌合C、将两种固体溶于水并搅动 D、一种块状固体与另一种粉末混合巩固训练一、选择题: 1、下列混合物中,属于溶液且溶质是单质的是( )A.石灰水 B.泥水 C.碘酒 D.牛奶2、一种液体是否是溶液,必须具备的

8、条件是( )A、一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液体里B、 一种物质被分散成分子或离子均匀进入另一种物质里C、液体是均一的、稳定的D、长期放置不分层3、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物质溶于水是扩散过程,所以溶解都是要吸热的B、 溶液中只可以有一种溶质C、一杯调好的糖水,喝第一口特别甜,越喝越不甜,说明后面喝的糖水含糖少D、条件不改变时,溶液放置多久,溶质也不会从溶液中分离出来二、简答题:1、写出下列溶液中溶剂的名称碘酒 ,白磷的二硫化碳溶液 ,硫酸铜溶液 ,医用酒精 。2、 溶解度知识梳理知识点一:溶解度1.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 g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叫

9、做这种物质在这种溶剂里的溶解度关键词:一定温度(指条件);100 g溶剂;饱和溶液;克(单位)。饱和溶液: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里不能溶解溶质的溶液。不饱和溶液: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里还能溶解溶质的溶液。影响固体溶解度的因素:溶质、溶剂的性质(种类) 温度大多数固体物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升高;如KNO3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很小;如NaCl 极少数物质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如Ca(OH)2知识点二:溶解度曲线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溶解度的大小与温度有关。可以以横坐标表示温度,以纵坐标表示溶解度,画出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曲线,这种曲线叫做溶解度曲线。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叫做溶

10、解度曲线。1溶解度曲线从溶解度曲线中可以查到有关物质在一定温度下的溶解度;可以比较相同温度下不同物质的溶解度以及各物质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趋势等等。2从溶解度曲线可以看出,大多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如硝酸铵、硝酸钾等;有些与温度的变化关系不大,如氯化钠。利用溶解度曲线提供的信息,可以对某些物质组成的混合物进行分离。讲解对大多数物质来说,其溶解度都是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的,也有些固体物质,其溶解度是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氢氧化钙就是这样一种物质。氢氧化钙溶解度曲线其他典型溶解度曲线知识点三:气体的溶解度(1)气体溶解度的定义:在压强为101kPa和一定温度时,气体溶解在1体积水里达到

11、饱和状态时的气体体积。(2)影响因素: 气体的性质 温度(温度越高,气体溶解度越小)压强(压强越大,气体溶解度越大)3、混合物的分离(1)过滤法:分离可溶物 + 难溶物(2)结晶法:分离几种可溶性物质结晶的两种方法 蒸发溶剂,如NaCl(海水晒盐)降低温度(冷却热的饱和溶液,如KNO3)气 体 氧气 氯气二氧化硫氯化氢 氨气溶解度 1:0.03 1:2 1:40 1:500 1:700典型例题1,“20 时食盐溶解度是36 g”的含义是什么?2、已知20 时,100 g水中最多能溶解20.1克某物质,该物质属( )A、易溶B、难溶C、微溶D、可溶3,例:(1)t3时A的溶解度为 80g(2)P

12、点的含义 在该温度时,A和C的溶解度相同(3)N点为 t3时A的不饱和溶液 ,可通过 加入A物质,降温, 蒸发溶剂的方法使它变为饱和(4)t1时A、B、C、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C>B>A(5)从A溶液中获取A晶体可用降温结晶 的方法获取晶体。(6)从B的溶液中获取晶体,适宜采用蒸发结晶的方法获取晶体。(7)t2 时A、B、C的饱和溶液各W克,降温到t1 会析出晶体的有A和B 无晶体析出的有 C ,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由小到大依次为 A<C<B(8)除去A中的泥沙用 过滤 法;分离A与B(含量少)的混合物,用 结晶法,巩固训练1、下列关于溶解度说法正确的是( )A、一

13、定温度下,该物质在100 g溶剂中所溶解的克数。B、一定温度下,该物质在100 g饱和溶液中所含溶质的克数。C、该物质在100 g溶剂中达到饱和状态所溶解的克数。D、一定温度下,该物质在100 g溶剂中最多能溶解的克数。2、已知60 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110 g。(1)指出其表示的含义。(2)在60 硝酸钾饱和溶液中,溶质、溶剂、溶液质量比为?(3)向100 g水中加入80 g硝酸钾,溶液是否饱和?加入120 g呢?3、已知20 时,25 g水中最多能溶解0.8克某物质,则该物质属( )A、易溶B、微溶C、可溶D、易溶运用溶解度表与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1)B是_的溶解度曲线。(2)60

14、时,100g水中加入100g硝酸钾,所得溶液是_(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当60的该溶液降温到30时,析出晶体的质量为_g。 三、溶质的质量分数知识梳理知识点一:溶质的质量分数1.定义:溶质的质量分数是溶质质量与溶液质量之比。2溶质的质量分数的数学表达式: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质的质量/溶液的质量某食盐水的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6%,它表示什么含义?这表示在100份质量的食盐溶液中,有16份质量的食盐和84份质量的水。二 一定溶质的质量分数的溶液的配制。例:要配制20%的NaOH溶液300 g,需NaOH和水各多少克?溶质质量(NaOH)300 g×20%60 g。溶剂质量(水)300

15、g -60 g240 g。配制步骤:计算、称量、溶解,装瓶,贴标签。配制溶液需要的仪器:托盘天平、药匙、量筒、胶头滴管、烧杯、玻 璃棒、试剂瓶小结:对比溶解度和溶质的质量分数。知识点二:有关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 讲述)关于溶质的质量分数的计算,大致包括以下四种类型: 1已知溶质和溶剂的量,求溶质的质量分数。例1 从一瓶氯化钾溶液中取出20 g溶液,蒸干后得到2.8 g氯化钾固体,试确定这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2计算配制一定量的、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的溶液,所需溶质和溶剂的量。例2 在农业生产上,有时用质量分数为10%20%食盐溶液来选种,如配制150 kg质量分数为16%的食盐溶液,需要食盐和

16、水各多少千克? 知识点三:溶液稀释和配制问题的计算。 把50 g质量分数为98%的稀释成质量分数为20%溶液,需要水多少克?课后作业1.用A、B两个烧杯各取90g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的硝酸钾溶液,再A向烧杯中加入10g硝酸钾,向B烧杯中加入10g水,并用玻璃棒搅拌至全部溶解。求:.原溶液中溶质的质量、溶剂的质量各是多少?.向原溶液中增加10g硝酸钾(全部溶解)或增加10g水 后,溶液中溶质质量、溶剂质量、溶液质量各是多少?.上述形成的两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各是多少?2,.在40g溶质质量分数为15%的硝酸钾不饱和溶液中,加入10g硝酸钾或10g水,计算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 量分数。8 / 8文档可自由编辑打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