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考试试题.docx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3092904 上传时间:2021-12-14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12.1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考试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考试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考试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考试试题.docx(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考试试题学院班级姓名学号序号一、简答题1、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有哪八个方面?答:(1)良好的学习能力;(2)正确的自我意识;(3)善于调控情绪;(4)和谐的人际关系;(5)完整统一的人格;(6)良好的环境适应能力;(7)优良的意志品质;(8)心理行为符合年龄特征;2、抑郁的自我调节方式有哪些?答:(1)改变消极观念,培养积极心态;(2)转移、宣泄消极情绪,体验积极情绪;(3)改变认知;(4)建立积极行为方式,寻求人际支持;(5)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3、挫折的积极作用有哪些?答:(1)彰显人生意义;(2)磨炼人的意志;(3)成就人生;二、论述题1、请用 ABC理论分析以下案例,

2、并论述你的看法。小王、小李一起碰到一个认识的同学,那人没有跟他们打招呼。小王:他可能没注意到或有特殊原因。小李:他是故意的。答:情绪ABC 理论中: A 表示诱发性事件,B 表示个体针对此诱发性事件产生的一些信念,即对这件事的一些看法、解释。 C 表示自己产生的情绪和行为的结果。同一件事,不同的人的理念以及评价与解释不同,就会得到不同结果。因此,事情发生的一切根源缘于我们的信念、评价与解释。小王、小李一起碰到一个认识的同学,那人没有跟他们打招呼是这件事的起因,即诱发性事件。 “小王:他可能没注意到或有特殊原因。小李:他是故意的”是他们对这件事的看法,解释。两个不同的解释必定会造成两个不同的结果

3、,前者认为无所谓,这件事对他没有多大的影响,他仍能保持安静的心境去干他想做的事情;而后者,对这件事耿耿于怀,最直接的结果是,他心情变得不好,甚至可能和这位同学的关系变得不愉快!2、请根据你目前的情况为大学四年的目标制定一个学习计划。 (要求详实有操作性)答:大一已经过去一大半了,不过在接下来的时间里,我会努力认真的学好课堂上教的知识,决不挂科;见学习重点放在大英与专业课上!不沉迷于电脑,不浪费时间在没意义的事情上。积极参加班级活动。大二过四六级,当一年的班干部,推优入党,不留任社团,全身心放在学习上。大三为考研做准备!努力搞好人际关系!参加一些社会实践增强自我的综合能力。大四关注自己感兴趣的公司的动态,及与专业有关的新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