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尤溪县第七中学2017_2018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周学习清单”反馈测试试题220180620.doc

上传人:无敌斩 文档编号:1314765 上传时间:2018-12-13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7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福建省尤溪县第七中学2017_2018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周学习清单”反馈测试试题220180620.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福建省尤溪县第七中学2017_2018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周学习清单”反馈测试试题220180620.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福建省尤溪县第七中学2017_2018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周学习清单”反馈测试试题220180620.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福建省尤溪县第七中学2017_2018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周学习清单”反馈测试试题220180620.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福建省尤溪县第七中学2017_2018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周学习清单”反馈测试试题220180620.doc(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尤溪七中2017-2018学年(下)“周学习清单”反馈测试高一历史试题考试时间:4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题4分,共80分)1.战国时期出现的国家授田制度,即在国家掌握大量土地的前提下,根据国家户籍中的户口数,以户口登记为前提,计户授田。这种授田制( )A. 有利于提高受田者生产积极性B. 导致了租赁关系盛行C. 促进了庄园制类型经济的发展D. 消除了土地兼并隐患2.“此犁结构完备,特别是犁评、犁箭和犁建三者有机地结合使用,便可以根据实际需要,改变牵引点的高低,控制耕土的深浅,从而有利于精耕细作。”材料所述的农具出现于( )A. 战国B. 西汉C. 东汉D. 唐代3.土地是

2、人类赖以生产生存的主要生产资料,在我国漫长的封建社会历史上占主导地位的土地所有制是( )A. 小农土地所有制B. 地主土地所有制C. 封建政府土地所有制D. 庄园制4.中国古代许多朝代出现“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的现象,根源在于()A. 封建专制下的政治腐败B. 商品经济的发展C. 封建土地私有制D. 贵族地主的压迫5.古谚语“苏湖熟,天下足。”长江三角洲地区是唐末、宋元时期盛产米粮的重要地区之一,明朝中期发生变化,农户经营农业的重点已不在粮食作物的“田”,而在种植经济作物的“地”,有所谓“多种田不如多种地”的新的价值取向。这些表明江南地区( )A. 精耕细作技术的突破B. 农业完全商

3、品化C. 经济结构多样化和商业化D. 自然经济开始解体6.最可能填写的是( ) A. 铁犁牛耕、家庭农业B. 奴隶制经济、封建农业C. 集体劳作、自然经济D. 集体劳作、铁犁牛耕7.荀子富国载:“今是土之生五谷也,人善治之则亩数盆,一岁再获之。”王充在论衡率性中指出:“深耕细锄,厚加粪壤,勉致人工,以助地力。”材料反映出我国古代农业生产的共同特征是( )A. 因地制宜B. 经验总结C. 不误农时D. 精耕细作8.七月初七是中国传统的“乞巧节”(妇女学习纺织工艺的节日),它的起源与我国古代“牛郎和织女”的美丽传说密切相关。这一节日形成和长期延续的主要原因是( )A. 古代人民对美好爱情的向往 B

4、. 牛郎织女优美传说的无穷魅力C. 人们对牛郎织女遭遇的同情 D. 中国古代自然经济长期占主导地位9.“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谓之天府。”这则材料是对哪一个水利工程的最高评价( )A. 春秋时期的芍陂B. 西汉的白渠C. 战国时期的都江堰D. 汉代治理黄河10.以下为汉代各农耕区的劳动生产率比较表 农耕区域 年人均耕田数 平均亩产量 粮食总收入量 南方农耕区 23小亩 137石 32石 中原农耕区 30小亩 15石 45石 西北屯垦区 74小亩 04石 29石 此表可以用来说明当时( )A. 人多地少制约南方经济发展B. 西北与南方生产力水平相近C. 中原地区精耕细作技术领先D. 地理

5、环境决定农业生产水平11.有学者认为,“家”字在商周时期具有“氏族宗庙”的含义,春秋末战国初开始具有“个体家庭”的含义。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 宗法制的强化B. 小农经济逐步形成C. 社会政局动荡D. “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12.古丝绸之路促进了亚欧大陆各国互联互通,推动了东西方文明交流互鉴,为人类文明发展进步做出了重大贡献。下列属于唐代经丝绸之路向西方传播的是( )A. 缂丝技艺的丝织品B. 柔软结实的棉织品C. 焦炭冶炼的铁制品D. 宣德官窑的青花瓷13.我国提出的“一带一路”战略进入了全面推进阶段,是指“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这源于我国享有的“丝国

6、”的称号。我国获得“丝国”称号是在( )A. 汉代B. 唐代C. 宋代D. 元代14.两千年前中国的“名片”是丝绸,一千年前中国的“名片”是陶瓷,五百年前中国的“名片”是茶叶。在古代两千年多的中西方交往中,丝绸、瓷器和茶叶在西方广受欢迎。这主要表明古代中国( )A. 手工业发展水平世界领先B. 自然经济取得了根本性突破C. 东西方的交流渠道不畅通D. 对外贸易一直居出超地位15.2007年12月,我国考古工作者在南宋古沉船“南海一号”中打捞出部分青瓷和白瓷、出水时瓷器釉色清亮,仿佛新出窑一般、据此形成的以下认识,符合历史事实的是( )A. 中国的制瓷技术始于南宋期B. 南宋时期的青瓷和白瓷都是

7、从海外进口的C. 唐代形成南青北白两大系统D. 民间烧制的瓷器质量最好16.文学作品也是研究历史的重要史料之一。汉乐府孔雀东南飞中的“十三能织素”“鸡鸣入机织”“妾有绣腰襦,葳蕤自生光”“红罗复斗帐,四角垂香囊。箱帘六七十,绿碧青丝绳”等能够说明当时( )A. 妇女社会地位低下 B. 官吏生活比较腐败C. 家庭手工业在手工业中占主导地位 D. 丝织业比较发达17.电视剧贞观长歌中有一组关于魏征的镜头,其中哪一项符合史实( )A. 在会客厅摆放着一件青花瓷器十分珍贵B. 他身着朴素的棉质长衫C. 茶几上摆设着一件精美的白瓷茶碗D. 床上叠放着花楼机织造的精美的真丝衣被18.位于南京的江宁织造博物

8、馆对外开放。考古证明,博物馆所在地就是江宁织造局,从顺治年间设立到光绪年间废止,江宁织造局辉煌了200多年,康熙南巡时曾多次入住。根据当时的制度,该局产品( )A. 全部投放国内市场B. 只供皇室、官府享用C. 满足海外市场需要D. 满足皇室和市场需求19.汉代冶铁供风技术的革命性变化是指使用( )A. 皮囊鼓风B. 畜力鼓风C. 水排鼓风D. 翻车鼓风20.在我国南海某处打捞起来的古代沉船中,发现了大量白瓷、青花瓷、珐琅彩等瓷器,请推断,这一沉船事件可能发生在下列哪一个时期()A. 唐朝 B. 宋朝 C. 明朝 D. 清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20分)21.阅读下面两则材料回答问题

9、: 材料一: “春耕夏耘,秋获冬藏,伐薪樵,治官府,给徭役。春不得避风尘,夏不得避暑热,秋不得避阴雨,冬不得避寒冻。四时之间,亡日休息,又私自送往迎来,吊死问疾,养孤长幼在其中。勤苦如此,尚复被水旱之灾,急政暴赋,赋敛不时,朝令而暮当具。有者半贾而卖,亡者取倍称之息。于是有卖田宅、鬻子孙以偿债者。 西汉晁错论贵粟疏 材料二: 中国古代官方以法令保护手工业技术的世代传习,一般是传子不传女,怕女儿出嫁后把技术外传别家。这种传继方式,继承的对象稳定可靠,家庭经验不断积累;但同时也变得保守僵化,因循守旧,不求革新和提高。中国古代有许多十分先进的技术和工艺,后来都相继失传,就同这种继承方式有直接的关系。

10、 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概括阻碍古代小农经济发展的因素。(不得直译或者摘抄原文)(8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我国古代手工业保持传子不传女的传习方式的原因和影响。(12分)尤溪七中2017-2018学年度(下)学期周测试卷高一历史答案和解析【答案】1. A2. D3. B4. C5. C6. D7. D8. D9. C10. C11. B12. A13. A14. A15. C16. D17. C18. B19. C20. D21. (1)因素:赋税、徭役繁重;人情来往繁多;重大疾病;水旱等自然灾害。(8分)(2)原因:小农经济的封闭性、保守性;落后的传统

11、观念(宗法观念,男尊女卑); 官方法令的保护;手工业市场狭小,为竞争而采取的自卫措施。(8分)影响:有利于手工业技术的积累和传承;妨碍了技术的更新。(4分)【解析】1.依据所学,战国时期,由于铁制农具的普遍使用,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土地私有化的进程加快,个体小家庭开始成为真正的社会经济单位。小农经济下的自耕农拥有的土地极少,国家计户授田能调动受田者的生产积极性,A符合题意;授田制是国家掌握地权,按一定标准将土地直接分配给一家一户的个体农民耕作以征取赋税,B与材料主旨不符合,排除;计户授田促进个体小农经济发展,排除C;“消除”表述过于绝对,排除D。故选A。2. 略3.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地主土地所

12、有制是在我国漫长的封建社会历史上占主导地位的土地所有制,故B项正确;AC项不占主导地位,排除;D项是B项的形式,排除。故选B。4. 政治腐败与土地兼并有一定的关系,但不是根本原因故A错误 商品经济发展的基础是农业的发展故B错误 贵族地主的压迫与土地兼并关系不大,故D错误 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变法,以法律形式废除井田制,确立土地私有制土地私有制又分为君主私有土地、地主私有土地(最主要)和自耕农私有土地三种形式正是因为土地私有制的存在,才使得土地兼并成为地主扩大地产的主要途径,出现材料所述的情况,故C正确 故选C 5.根据材料信息“长江三角洲地区明朝中期发生变化,农户经营农业的重点在种植经济作作物的地

13、,有所谓多种田不如多种地的新的价值取向”,反映江南地区农户经营的重点由种植农作物向种植经济作物的转变,由此说明了江南地区经济结构多样化和商业化,故C正确。材料未涉及精耕细作技术的突破,故A错误;“农业已经完全商品化”过于绝对,故B错误;自然经济开始解体是在鸦片战争后,故D错误。故选C。6.通过材料和所学知识不难发现,早期农业生产采用刀耕火种的生产方式,生产力水平极低,所以只可能进行集体劳作;春秋战国时期,随着铁犁牛耕的出现,使得家庭生产成为可能,小农经济出现了,D正确;ABC不符合题意。故选D。7.精耕细作是在一定的土地上,投入较多的生产资料和劳动,采用先进的技术措施,进行细致的土地耕作,以提

14、高单位面积的的产量。根据材料信息“深耕细锄,厚加粪壤”可知,这是传统农业生产技术,属于“精耕细作”的范畴。“精耕细作”是中国传统农业的主要特点,也是中国古代农业长期居于世界领先地位的关键因素,故D正确;ABC项在材料中未体现,排除。故选D。8.根据材料信息可以看出人们对于“牛郎织女”式生活的美好向往,恰恰是自然经济生产方式在社会思想领域的真实反映,因此其主要原因是中国古代自然经济长期占据主导地位,故D项正确;ABC三项均与题意不符,故选D。9.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四川古称蜀,成都平原被称为“天府之国”,都江堰位于四川,秦国蜀守李冰所建,用于成都平原的水利灌溉,促进了该地区农业生产的发展,故C符合

15、题意;芍陂、白渠、黄河,均不在四川,排除ABD项。综上,故选C。10.根据题干图表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判断选项:图表信息不仅提及南方经济,不符合题意,排除A;从图表信息能够直接看出西北与南方生产力水平并不相近,排除B;D项表述绝对化,地理环境是重要因素,但不是决定性因素,排除;从图表信息能够看出中原地区精耕细作技术领先于南方农耕区和西北屯垦区,C符合题意,正确。故选C。11. 春秋战国时期大变革的根源是铁犁牛耕的使用,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导致小农经济的形成发展,产生了个体家庭。排除与此表述不符的ACD三项,故选B。12.结合所学知识,中国素有“丝国”之称,中国的丝绸在古代曾远销欧洲、非洲,故A项

16、符合题干要求;棉织品属于外来物种,在唐代不是丝绸之路的主要商品,排除B项;焦炭冶炼的铁制品也不是丝绸之路的主要商品,排除C项;青花瓷出现于元朝,故D项时间不符。故选A。13.依据所学可知,张骞出使西域后,汉朝的使者、商人接踵西行,大量丝帛沿着通道不断西运;西域各国的奇珍异物也陆续输入中国。这条沟通中西交通的陆上要道,就是著称于后世的“丝绸之路”,中国因此被称为“丝国”,故A项正确。其他三项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A。14. B项的表述与古代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长时间内没有取得根本性突破的史实不符,故排除;C项中的“不畅通”的表述与题意明显不符,故排除;题目中未涉及中外贸易额的比较,故无法得出D

17、项的结论;题目中的信息“两千年前中国的名片是丝绸,一千年前中国的名片是陶瓷,五百年前中国的名片是茶叶”体现了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水平世界领先的特征,故A符合题意。故选A。15. 略16.从材料“妾有绣腰襦,葳蕤自生光”、“红罗复斗帐,四角垂香囊。箱帘六七十,绿碧青丝绳”可知,当时丝织业生产比较发达,故D符合题意;材料并没体现妇女社会地位低下和官吏生活比较腐败,故排除AB;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在汉代占主导地位是官营手工业,故C错误。故选D。17.结合所学,唐代瓷器分白瓷和青瓷两大系统,所以茶几上摆设着一件精美的白瓷茶碗是可能的,C项符合史实和题意,正确;成熟的青花瓷器出现在元代,排除A;棉布衣料到元

18、代才成为民众的主要衣料,排除B;在唐代尚不能用花楼机织造精美的真丝衣被,排除D。故选C。18.材料中“江宁织造博物馆”“江宁织造辉煌了200多年,康熙南巡时多次入住”等信息说明江宁织造局属于官营手工业,该产品只供皇室、官府享用,不在市场上流通,所以B符合题意。ACD中都包含有市场的内容,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B。19.依据所学,从春秋后期,我国就用特制的皮囊鼓风冶铁,与题干中“汉代”不符,故A错误;畜力鼓风是指用蓄力转动鼓风器具,相对人力更加便捷,但还不能说是革命性的变化,故B错误;东汉太守杜诗创造了利用水力鼓风铸铁的机械水排,是机械工程史上的一大发明,约早于欧洲一千多年,与题意相符,故C正确;曹魏时,经改制的翻车用于灌溉,故D错误。故选C。20. 根据材料信息“发现了大量白瓷、青花瓷、珐琅彩等瓷器”,再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珐琅彩是出现在清朝的瓷器,故此沉船应是清朝时期的,D项符合题意,排除ABC故选D- 8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