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现象练习(二).doc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3175511 上传时间:2021-12-17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4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光现象练习(二).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光现象练习(二).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光现象练习(二).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光现象练习(二).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光现象练习(二).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光现象练习(二).doc(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光 现 象 练 习 (二)一、 选择题1下列因素中能影响物体在平面镜中成像大小的是(     ) A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      B物体的大小     2如图所示,用手电筒对着平面镜中的像A'B'照射时,会发现像比原来亮多了,这是因为 (      ) A.光照到像上所以像变亮      &#

2、160;  B.镜子比原来亮,所以像也比原来亮 C.光照到镜子上发生反射,使物体变亮   D.光照射像后,人的感觉不同第2题图3关于平面镜成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远离平面镜,像也远离平面镜,像变小 B物体远离平面镜,像也远离平面镜,像的大小不变 C物体靠近平面镜,像的位置不变,像的大小不变 D物体靠近平面镜,像靠近平面镜,像变大4小明的写字台上有一盏台灯。晚上在灯前学习的时候,铺在台面上的玻璃“发出”刺眼的亮光

3、,影响阅读。在下面的解决方法中,最简单、效果最好的是(   ) A把台灯换为吊灯    B把台灯放到正前方 C把台灯移到左臂外侧   D把台灯移到右臂外侧第5题图52014年9月8日上午,湖北省第十四届运动会火种分别在宾阳楼、宝塔湾、洪湖三地同时采集,如图所示利用凹面镜采集圣火的过程属于下列哪种光现象?(   )A 光的直线传播  B 光的反射  C 光的色散  D 光的折射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4、汽车的车头灯是用平面镜   B.汽车的观后镜是用凸面镜 C.太阳灶用的是凸面镜    D.牙科医生用来观察患者不易看到的部位的镜是用凹面镜7下列各例中,属于防止平面镜成像的是         (     ) A.舞蹈演员利用平面镜观察和矫正自己的姿势   B.家庭装修中,常利用平面镜来扩大视野空间 C.夜间行驶时,车内的灯必须关闭 

5、60;           D.牙医借助平面镜看清牙齿的背面8检查视力时,人与视力表的距离要求为5m,由于医务室房间太小,医生首先将视力表贴在一面墙上,然后在对面墙上正对着视力表挂一大平面镜,视力表到镜子的距离为3m,检查视力时(   )     A 人应面对镜而坐,人与镜的距离为2m   B 人应面对镜而坐,人与镜的距离为2.5m  第8题图 C

6、 人应面对视力表而坐,人与视力表的距离为2m   D 人应面对视力表而坐,人与视力表的距离为3m9如图是从平面镜内看到的机械手表指针的位置此时实际时间是(   )     A 1点20分  B 4点35分  C 7点50分  D 10点05分10如图8-7所示,眼睛处在平面镜前的E点处,眼睛不能看到的是(     ) AA点的像   &#

7、160;  BB点的像 CC点的像      DD点的像第10题图第9题图二、 填空题11简易潜望镜是利用平面镜_的性质制成的,在它的镜筒内有两块互相_放置的平面镜。12湖边的路灯距湖面高3米,湖水深5米,映在平静湖水中灯的“倒影”是_像(填“实”或“虚”),它是由于光的_形成的,该“倒影”距离湖面_米。13人站在竖直放置的穿衣镜前4 米处,若人以0.4 米/ 秒的速度向镜移动5 秒后,人与镜中的像距离为_,此时像的大小_。14在平面镜前放一支铅笔,如果要使铅笔与它的像垂直,铅笔应该和镜面成_度

8、,当铅笔跟平面镜成角,笔和像之间的夹角应为_度。15光的反射有_和_两种我们能从不同方向看到本身不发光的物体,是因为光在物体表面上发生_反射的缘故;在教室里,因“反光”从某个角度看不清黑板上的字,这是光的_现象 三、 作图题16作出图中物体AB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AB。第17题图第16题图17在图中做出人看到球的光路图。18小明在一堵较长的墙的外边,想看到墙内地面上的一点S,如图8-11所示,请你利用学过的光学知识帮他 想个办法,在图中画出使用的光学元件和光路图。19如图8-13所示,平面镜下方有一竖直挡板P,在AB和CD区域内可以看到挡板左侧的一个发光点S在平面镜中的像,在

9、图中找出挡板左侧这个发光点的位置。第19题图第18题图四、 实验题20小明利用平板玻璃、两段完全相同的蜡烛等器材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 (1)选用玻璃板的目的是_。 (2)选取两段完全相同的蜡烛的目的是_。21小红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时,取两段等长的蜡烛A和B一前一后竖放在直尺上,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A,观察玻璃板后的像,如图所示,两段等长的蜡烛是为了比较物与像的 _关系,移去蜡烛B,并在其所在位置上放一光屏,则光屏不能接收到蜡烛A的烛焰的像,这说明平面镜成的像是_像。 第21题图为了便于观察,该实验最好在_环境中进行(选填“较明亮”或“较黑暗”);

10、60;此实验应该选择 _(选较薄较厚)的玻璃板,否则会看到两个像。采用透明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虽然成像不如平面镜清晰,但却能在观察到A蜡烛像的同时,也能观察到_,能确定像的位置和大小的问题。 选择的蜡烛B与蜡烛A的大小、外形完全一样是为了_。 刻度尺在此实验中的作用是:_。 点燃A蜡烛,小心地移动B蜡烛,直到与A蜡烛的像_为止,这时发现像与物的大小_;进一步观察A、B两支蜡烛在刻度尺上的位置发现,像和物的连线与玻璃板_,像和物到玻璃板的距离_。如果把蜡烛A向镜面移动一段距离,又移动蜡烛B去与蜡烛A的像比较,会发现蜡烛A像的大小_(选项“变大”、“变小”或“

11、不变”),在寻找A蜡烛像的位置时,眼睛应该在蜡烛_(AB)这一侧观察。   为了探究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还是实像,应该准备一个:_。如果在蜡烛A像的位置放一个光屏,光屏上_承接到像(选填“会”或“不会”),这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_像(选填“虚”或“实”)。 如果把手放在蜡烛的像的位置,手指_被烧痛(选填“会”或“不会”), 如果把火柴放在蜡烛的像的位置,火柴_被点燃(选填“会”或“不会”) 为证实上述有关成像特点是否可靠,你认为应采取下列哪一项操作:( )      A 保持A、B两支蜡烛的位置不变,多次改变玻璃板的位置进行观察。 B保持玻璃板位置不变,多次改变A蜡烛的位置,进行与上述相同的操作。 改变A的位置多次试验的目的是_。 (8)在此实验中,无论怎样移动蜡烛B,都不能使它和A的像重合,其原因是_。(9)用跳棋子代替蜡烛进行实验时,缺点是:_。要想使棋子的像看到清晰,可采用的方法是:_。   (10)实验中发现蜡烛通过玻璃板成两个像,原因是 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