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网改造情况及电力发展规划.doc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3194799 上传时间:2021-12-18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两网改造情况及电力发展规划.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两网改造情况及电力发展规划.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两网改造情况及电力发展规划.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两网改造情况及电力发展规划.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两网改造情况及电力发展规划.doc(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两网改造情况及电力发展规划供电局淑芳城网改造初见成效历时三年的城网改造工作,目前已进入竣工验收阶段。其主要成效为:1、较提高了城网供电能力与1997年相比,国家电力公司系统城网35llOkV和10kV变电容量分别增加约 39%和35%; 35110 kV变电容量平均容载比从1.66增加到1.96左右;城网整体配电 能力增长约37%;许多大中城市电网形成了 220kV或llOkV, 10kY主干线形成''手拉 手”结构,基本满足N-1的安全供电准则要求,给城网安全稳定运行打下了良好的基 础。基本改变了过去配电网盛夏大负荷情况下频繁发生过负荷、烧设备、被迫停电限 电的状况。2、基本

2、满足了全社会用电增长需求2001年公司系统供电量比1997年增长约30. 8%,这四年供电量的年均增长率达 到 6. 95%。3、显著地提髙了城网装备的技术水平通过城网建设改造使城区配电网的开关无油化率达到65%以上,线路的绝缘化率 达到80%以上,更换淘汰了高耗能变电器1200万kVA;普遍应用了微机保护和变电所 自动化、调度自动化等系统;建成2000多座无人值班变电所,实现集中监控和操作 管理;新增一户一表工程1178万户;建成一批美化城市环境、少占地、低噪音的户 型变电所和入地电缆工程;普遍建设了光纤通信网和电网管理系统、客户服务系统, 以及配电事故急救装备等,为提高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

3、管理效率和客户服务水平打 下了一个比较好的物质基础。4、城网运营主要指标稳步改善2001年用户平均电压合格率达到98%,比1997年提高了 45个百分点;用户供 电可靠率达到并稳定在99.897%,比1997年提髙了 0. 18个百分点,用户平均每年少 停电15.7个小时;综合线损率稳步下降达到7. 06%,比1997年降低了 0.4个百分点, 每年少损耗约30多亿kWh。以为例,2001年底,500kV电网由“9950”工程后形成的I;形双环网,又进一步 实现了昌平、安定、房山、顺义五十万站的环形网络供电。220kV 110kV负荷站已深 入到市区,大大加强和改善了电网的结构,为保证和华北地

4、区的安全供电,打下了基 础。经过网改后,电网新坛的供电能力使电网的负荷水平和用电量翻了一番。并保证 了京城夏季高峰负荷期间的安全可靠用电。地区1998年高峰负荷为492.4万kW, 1999 年上升为609万kW, 2000年又上升到678万kW, 2001年发展到705万kW, 2002年 达820万kW,历经髙峰负荷的上升,使电网经受了考验,并保证安全可靠供电。目 前地区用户的停电时间由过去21小时降为2小时。二完成农网建设与改造任务并取得了显著的效果1、第一期农网建设与改造工程完成情况第一期农网建设与改造工程总投资为124720万元,其中10 kV以下中低压电网建设 与改造工程投资,占总

5、投资的62.9%。第一期农网建设与改造工程竣工投运llOkV变 电站7座,改造llOkV变电站9座,新建llOkY输电线路9 7. 7km。竣工投运35kV变 电站5座,改造35 kV变电站5座。新建35 kV输电线路115.3 km。加装、更换配电 变压器7350台。新建、更换10kV配电线路398.3 km,改造农村低压线路5300 km, 新建农村配电室1000座。共完成1022个行政村的低压电网改造,36.44万户村民实 现一户一表。2、第一期农网建设与改造工程取得的成效第一期农网建设与改造工程已取得初步效果。新建和改造的变电站可基本满足周边地 区今后58年的用电需要,增加了供电能力,

6、改善了地区电网结构,提高了供电可靠 性。新装、更换10 kV配电变压器,特别是将配电变压器迁移至村用电负荷中心,10 kY线路延伸进村,缩短了供电半径,降低了线损,极改善了村民用电质量。实施改造 后的农村低压电网供电半径由平均815 m减少平均446 m,到户电压由原来的最低160V 左右提高到220V左右的合格水平,低压电网的线损由原来的14%以上下降到10%左右, 平均下降了 4个百分点,改造后的农村低压电网基本可满足今后810年的用电负荷 增长需要。农网建设与改造工程,改善了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生活环境,为京郊农村 经济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提高创造了条件。3、市第二期农网建设与改造工程的规模

7、和目标市第二期农网建设与改造工程总投资25.6亿元,其中农村低压电网改造8.57亿元,10千伏电网改造8.83亿元,110 kV、35 kV新建与改造工程6.32亿元(其中输变电 工程5.6亿元),自动化及通信工程1.88亿元。第二期农网建设与改造工程新建110kV变电站11座,改造llOkV变电站13座,新建、 改造llOkV输电线路210 km;新建35千伏变电站5座,改造35kV变电站19座,新 建、改造35 kV输电线路229 km;新装、更换10 kV配电变压器6700台,安装变电 容量1398兆伏安,新建配电台区6700个,新建、改造10 kV配电线路4971 km,更 换水利配变

8、2132台,水利配电台区11524个,配变加装无功补偿装置7350台;农村 低压电网改造2952个行政村,112.07万户;实施136座110 kV 35 kV变电站通信 改造,实施11座变电站自动化改造,实施通州区配网自动化改造。110 kV电网满足"n-1”准则,35 kV电网满足供电需要,供电电压合格率98%,用 户供电可靠率99. 96%,满足周边地区今后58年的用电增长需要。完成地区2952 个行政村的低压电网及户表改造,将10kV线路延伸进村,将配电变压器迁移至村用 电负荷中心,使改造后的农村低压电网供电半径W500m,到户电压达到220伏(+7%, -10%)的合格水平

9、。全部更换高损耗的64系列水利变压器,提高农村配电变压器无 功补偿能力,达到配电台区功率因数$0.9,使10kV线损率10%,低压线损率W12%。 改造后的农村低压电网应满足农村今后8、10年的用电负荷增长需要。推动配网自动 化和集中自动抄表系统,逐步提高农网技术水平。第二期农网建设与改造工程低压电网改造工程2002年12月底全部完工,实现抄表到 户。其余工程2003年上半年全部完成。通过农网改造,配合农电体制改革,所辖266 个电管站全站改制为供电所,基本实现城乡用电同网同价。三电力发展1、电网发展压力加大网架结构和供电能力尚不能完全满足城市发展的需要。城乡电网建设任务艰巨, 客观增长的用电

10、需求与现阶段配电网络状况不相适应。电网建设速度相对滞后,已经 成为严重制约电网发展的因素。地区多年来夏季持续高温闷热,最高温度在36£4(TC之间,今年相对湿度达70% 80%,用电负荷大幅度上升,今年用电负荷连创历史最高纪录,最高达820万kW,超 过去年夏季最大负荷110万kW,增长15%。这种来势迅猛,一路攀升的用电负荷历史 罕见。由于的电力60%以上都是由、和东北通过输电线路送进来的,这使500kV主网、 220UV网架满载运行,甚至过载运行。同时,110kV系统和配网已出现局部区域的设 备过负荷、过温等情况。重压下的电网经历着严峻的考验。因此,电网发展必须有长 期的规划。2

11、、电力发展规划(1)"十五”期间电力发展与结构调整的目标是:a)电源方面要努力改善投资环境,保持相应的电力建设规模,保持电力供需的平衡。b)电网方面要使全国联网取得实质性进展。到2005年除、和外,各相邻电网基本互联,电 网结构更加合理,具备防止发生大面积停电事故的能力。c)技术装备方面要使继电保护等技术处于国际先进水平;加快大型先进发电机组和电力环保装置 等设备的国产化步伐;直流输电、500kV大容量变压器、电力环保技术等,具备独立 的设计、建设和设备供应能力;建立和完善适应电力工业发展需要的技术研究与开发 体系、检测与质量保证体系;加强有关电力节能环保技术以及迫切需要的难点技术的

12、 研究与开发,掌握占据未来电力科技制高点的技术。d)环保方面要按照国家环保法规和标准要求加强环境保护治理工作,全国火力发电厂主要污 染物年排放总量基本维持在2000年排放水平,并力争有所降低。e)农村电气化方面全面完成农村电力体制改革,实现一县一公司。县及县以下人均年用电量及人均 生活用电量有较大增长;结合农村经济发展和富裕程度,建成一批电气化县、电气化 乡(镇)和电气化村。到2015年全国基本实现农村电气化。根据系统电网发展的需要,地区在"十五”期间,电力有较大的发展。(2)"十五”期间电网发展规划a)220kV电网:"十五”期间,新建220kV地区变电站约16

13、座,扩建约3座。b)110 kV电网:“十五”期间,新建110kV地区变电站约44座,扩建约22座。c)35 kV电网:"十五”期间,新建35kV输电工程约12项,扩建约10项,新建线路 约50余km。3、近期电网的发展申奥的成功,为电网的建设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经过"9511工程",特别是 “9950工程”,电网的建设和改造发生了历史性的转变,供电可靠性有很大提高。但 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电网的建设和改造又到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今年是供电奥 运行动规划及电网“十五”规划实施的第一年。随着电价调整2分钱政策的到位和 实施,奥运电力行动计划已经拉开序幕。预计2

14、0012008年电网总投资为348. 69亿 元,从现在起到2008年,需新建扩建500kV变电站7座,220kV变电站31座,llOkV 输变电工程67项,新建220kV输电线路974km,电缆113km。市区、郊区的llOkV变 电站要满足电网安全运行N-1的要求,城区和农村300多万户居民全部实现一户一表。 面对宏伟蓝图,我们深感责任重大,面临的任务艰巨。现阶段电网承载大负荷的能力 比较脆弱,因此电网急需进行新的一轮大规模的建设和改造。预计20012008年电 网总投资为34& 69亿元,农网建设与改造工程投资共需35.6亿元。2001年2008年期间,电网发展的总目标是:加强电

15、网建设,保证系统安全稳 定运行,加强与外部电网的联系,增加电网受电能力,提高供电质量。加强城市中心 区电网的建设和改造,提高市中心区和重要用户的供电可靠性,降低电网的损耗,配 合市环境治理,推动电采暖及其它电能的合理利用,努力把首都电网建设成为国际一 流电网。预计到2008年:(1)人均年用电量:5726千kWh/人,年(2000年为3471 kWh/人年)全市最大负荷1300万kW (2000年为672. 8万kW),人均电力负荷1. llkW (2000 年为0. 607kW/人年)。(2)供电可靠性指标:供电可靠率99.99% (2000年为99.974%)。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具备高级应

16、用软件功能,实现负荷预测、状态估计、潮流计算、 无功优化、安全分析等功能。110kV及以下电网线损率W5% (2000年为6. 18%)。一户一表率达到100% (2000年城镇居民为67%)。四电网发展需要先进的电力装备在三年电网改造中,采用了大量小型化、无油化、绝缘化、自动化及节能型的国 产设备。10kV配电系统采用设备情况:(1)采用真空断路器,SF6断路器,干式变压器等无油设备;(2)采用了箱式变压器、组合式成套电器、环网设备等小型化、占地少的设备;(3)在交通要道、人口密集地区采用绝缘架空导线替代裸铝线;(4)采用低噪音干式变压器和低能耗变压器;(5)采用合成绝缘子替代瓷绝缘;(6)

17、光纤通信技术的应用。新建35110kV变电站采用自动化装备,实现无人值班。配电网自动化管理系统及综合信息工程的建设。实践证明,采用了以上这些新技术新设备对保证电网的安全、可靠运行,起到了 一定的积极作用。城网建设和改造中应优先采用小型化、无油化、绝缘化、自动化、节能型的新技 术和新产品。1、节能型变压器节能型变压器如目前已广泛采用的S9系列外,现已有国生产的S11卷铁总变压器, 其空载损耗下降20、35%,噪音下降3040dB,性能价格比有较大提高,是网改中的优 选产品。在二期农网改造中已成为优选设备。此外如干式变压器、非晶合金变压器、髙燃点油变压器、组合式变电站也是推荐产品O2、小型化、紧凑

18、型开关电器及充气开关柜小型化SF6组合电器,其在体积小、价格、质量、性能等方面与国外产品相比也 具有优势。充气开关柜,不仅体积小,性能好,且免维护,这是实现无人值班变电站 的优选产品。在已完成的城网改造中,省大量采用了室外220kVGIS封闭式组保电器,在llOkV室 变电站,全部采用了 GIS,在35kV系统,经过技术经济比较,GIS 次性投资虽然高, 但由于体积小、占地少、可靠性高、维护量小,运行方便,无环境污染、寿命长,为此 使用中取得较好的效果。3、推广应用智能型配电装置在配电系统,推广应用组合式智能型开关柜,如动力配电中心、电动机控 制中心,为进一步实施自动化管理打好基础。4、大力推广配电网管理自动化,提高供电可靠性首先应在通信系统、监控系统、计算机系统实行自动化,分层次、分步骤实 施,取得经验再推广。5、推广应用其他新技术、新设备城网改造中,应优先选用新设备、新技术。使设备的先进性趋于超前,以 期发挥最大的效益。如应用紧凑型线路、新型箱式变电站、合成绝缘子、交联聚乙烯绝缘电缆、 架空绝缘导线、节能型金具、可控电控器、硅橡胶外套氧化锌避雷器、电力电子变压 器及安全可靠性高的有载调压自动装置,带电测试及在线监测新技术新仪表等。此外,历年来由于电气火灾的增加,对开发新的防火防爆炸的电气产品也 是当务之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