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地理上册教学总结.doc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3216011 上传时间:2021-12-19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4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地理上册教学总结.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七年级地理上册教学总结.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七年级地理上册教学总结.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地理上册教学总结.doc(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七年级上册地理教学总结排教学内容,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的经历与体验出发,激发学生对地理问题的兴趣,培养地理学习水平,鼓励积极探究,使学生了解地理知识的功能与价值,形成主动学习的态度。”初中生由于年龄小自制力较差,地理学习的水平较低,缺乏良好的地理 学习习惯。在初中地理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地理学习水平,应首先培养学生的良好的地理学习习惯,由于没有良好的地理学习习惯就不可能学好地理知识,掌握地理思维和地理基本水平。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地理学习习惯呢?在教学中我做了如下尝试: 一、培养学生地理课前学习习惯 1、感知新课,做好预习的习惯 实践证明预习新课文,感知新课文的知识,对于学生接受新知效果良好。在

2、教学中我们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预习课文,或者是去搜集与课文相关的知识与素材,以达到感知新课的目的。如学习“第三节地图”可让学生带着问题,这样预习课文: 1)、地图的基本要素是什么?2)、你知道的地图有那几种?3)、如何应用各种地图?学生通过预习课文或通过书籍、询问他人或上网搜寻,从而对新课文的知识有所感知,为学习新课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使抽象的新知变得易于接受。 可见:坚持课前预习,可有效提高学生的自学水平,同时也拓展了学生的学习空间。地理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教材情况,适当、适量地安排好课前预习,使其成为学生良好的课前学习习惯。 2、作好课前准备的习惯 完美的一节课,理应有始有终。要使一节课

3、有一个好得开始,就要作好课前准备。课前准备理应包括:上课前准备好课本、笔记本、笔、纸以及地图册、练习册、课后作业等,每节课前都应该把这些准备好。只有这样,上课铃响过之后,才能使学生马上进入学习状态,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二、培养学生良好的课堂学习习惯 1、引导学生的注意力,培养学生认真听课的习惯 七年级的学生由于年龄较小,注意力较差,有不少学生不会听课,上课经常走神,如果放任学生自己学习,而不采取有效地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的注意力,势必造成听课效率较差,教学效果不理想的后果。为此,地理教师理应下功夫备好课,设计好各个教学环节,创设教学情境,引导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认真听课

4、,积极参与学习。同时教师应采用鼓励与督促,表扬与批评相结合的方法,使学生养成注意力集中,听课认真的良好学习习惯。 2、勾画要点,善于质疑的习惯 要提高课堂学习效率,除了要求学生学会认真听课以外,还应勤动手,勤思考,要求学生既要记好老师讲解的知识点,又要勾画出课文的重点、难点和疑点,并鼓励学生善于发现问题,善于发表自己的见解。 3、根据地理学科的特点,培养学生读图、识图、用图以及填图、描图、画图以及制作地理图表的习惯 地理学科地图、景观图、示意图、图表、图象等资料众多,信息量丰富。要学好地理,关键要让学生学会读图用图。通过读图用图来培养学生主动获取信息,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水平;通过会填图、

5、描图、画图等丰富学生的感性理解,使抽象的知识形象化,加强学生的感性理解,并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记忆。 4、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内化知识的习惯 初中地理新课标强调:“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地理教学中把日常生活中学生比较熟悉的问题引入课堂,如在学习多变的天气一节时,记住各个天气符号是非常困难的,新授课时,教师要求学生有意识去看电视天气预报,由此说明天气符号的含义。学生体验到地理知识在实践中的应用,再让学生使用形象记忆法结合实际情况去记忆,同学们谁也不甘落后,学习气氛非常浓厚。这样不但顺利地解决了教学难点,同时使学生学会了自己获取知识的途径,使所学地理知识得到了内化。 三、培养学生良好的课后地理学习

6、习惯 1、课后即时复习巩固,养成自我检测的习惯 实践证明每节课所学知识,往往当堂课得不到完全消化巩固。所以,课后对课堂所学知识必须加以练习巩固。要求学生学会对所学知识梳理整理,并通过自我检测,即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达到复习巩固的目的。 2、搜集地理信息,勇于探究现实问题的习惯 培养学生关心时时,关心生活中、社会中的热点问题,如搜集“神七”的发射与回归,北京澳运会,以色列与巴勒斯坦的战争等热点问题社会热点中的地理知识,鼓励学生学会使用所学知识勇于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不但对学生现在的生活和学习有用,而且对他们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有用。 3、课后合作学习,乐于参与地理实践活动的习惯 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积极展开合作学习,如一起探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生活中的地理知识;积极参与地理实践活动,如实行社会调查,实行野外考察,展开地理研究性学习,搜集资料等,以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加强学生的社会实践水平。 当然,学生良好的地理学习习惯还有许多。初中生只有具备了这些良好的地理学习习惯,才能学好地理,掌握好地理基本技能。为此地理教师应当时刻注意对学生进行地理学习习惯的培养。也只有让学生养成了良好的地理学习习惯,才能增强学生的地理学习信心,才能使教学达到事半功倍,才能更好地完成地理新课标的要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