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部编人教版初中八年级物理下册《重力》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3228474 上传时间:2021-12-19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41.5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部编人教版初中八年级物理下册《重力》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最新部编人教版初中八年级物理下册《重力》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最新部编人教版初中八年级物理下册《重力》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最新部编人教版初中八年级物理下册《重力》教学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最新部编人教版初中八年级物理下册《重力》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部编人教版初中八年级物理下册《重力》教学设计.docx(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课题人教版八年级第七章力第3节重力教材分析1 .本节由“什么是重力”、“重力的二要素”、“重力的由来”几部分内容组成。2 .教材的感性材料丰富,每一个知识点都是从观察或实验引入的,符合九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3 .书中的插图极富启发性和趣味性,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4 .课本让学生通过探究“重力的大小跟质量的关系”,极大程度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活跃了课堂 气氛,锻炼了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实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学目标1 .能通过分析生活及实验现象得出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产生的。2 .经历探究重力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过程,了解重力大小跟物体质量的关系。会根据G-m图象分析处理实验结果。

2、能正确书写重力大小跟物体质量的关系式G=mg并能进行简单计算。3 .确认重力的方向是竖起向下的,并能够应用其解决实际生活中的一些问题。能找到质量分布均匀、 形状规则的物体的重心。会画重力的示意图。4 . 了解重力的由来。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重力的概念,重力的大小与质量的关系。 难点:理解重力的方1可尽是竖直向下。学情分析通过上一节“弹力”的学习,学生已掌握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的有关知识,具备一定的实验探究 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同时,还具备了一定的生活体验,如熟透的苹果要落向地面,水往低处流等有 关事例,但并不明白其中的规律。实施探究式教学模式,有利于学生积极主动获得知识。教具和学具1 .多媒体课

3、件;2 .弹簧测力计、钩码、重锤线、细线、橡皮等。课时安排3课时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预设学生活 动设计意图复习提问1 .力的作用效果是什么?2 .力有哪二要素?回答复习相关 知识进行新课 (一)重力1. (1)利用媒体播放课本第 9贝图7.31的视频(图片)。(2)实验:沿不同方向抛出手中的乒乓球(其他物体也可),观察具卜-落情况。2 .问:为什么会产生这些现象?3 .指导学生阅读课本有天内容,总结:由于地球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做重力(G。4 .讨论:重力的施力物体是什么?(地球)受力物体又是什么?(地球附近所有物体)5 .完成课本第9页“想想议议”:(1)举例说明重力的存在、应用。(2

4、)讨论:如果没有重力,我们的生活会是什么样子?(举观看学生代表演 示实验,同学 们观察并说 出看到的现 象。讨论、交流、 举例。学习什么 是重力, 培养学生 动手能 力。进,步认 识重力及例)其存在的 实际意 义。(二)重力的 三要素1.重力的大 小6 .复习质量的概念,问:课本和作业本哪个质量大?托起哪个所用的力大?提出问题:物体的重力大小和它的质量有什么关系吗?指导学生进行猜想。7 .探究重力的大小与质量的关系:(1)演示物体所受重力的大小可以用弹簧测力计来测 量。(2)指导学生认识实验器材,阅读实验要求。(3)组织学生分组实验并把实验数据填入下表。钩码的质量mkg钩码受到的重力G/N重力

5、与质里之比(N/ kg)(5)师生共同分析总结:物体所受的重力跟它的质量成正比,得出G g或G=mg。m6)讲述g= 9.8N/kg的意义:质量是1千kg的物体所 受的重力为9.8N。(在粗略计算时,g可以取10N/kg) 8.分析解答课本第11页例题。9. (1)演示:让粉笔由静止自由下落。2.重力的方 把一物体用细线悬挂在水平铁架台上,把物体抬高后放 向手,最后竖直悬挂静止。(2)问:从这些现象中,你能猜想出重力的方向吗?(学回答,动手实 验,猜想。学习用弹簧 测力计测量 物体重力。阅读、交流。认真实验并 记录数据。作图象。认真分析研 究实验数据 和图象,总结 发现规律,理 解各物理量 的

6、意义。学习运用重 力与质量的 关系式解题。观察粉笔自 由下落及悬 挂重物的细学习理论 与实际相 结合。提高学生 自主、合 作学习能 力培养学生 对科学实 事求是的 态度,认 识到实验 是研究问 题的基本 方法。学习用图 象法表示 实验数 据,提高 学生的动 手能力。培养学生 分析、归 纳能力。课程要 求。学习重力3.重心(二)重力的 由来生容易回答:垂直向下)10 .讲述重力的方向竖起向卜 及其含意。11 .指导阅读课本11页图7.35,进一步了解“下”到底 指的是什么方向。12 .指导学生用重垂线检查墙壁是否竖直,“体验”竖直方向。13 .指导学生练习画重力的示意图。14 .讲述“重心”的意

7、义。15 .指导学生找直尺的重心。16 .指导学生阅读了解质地均匀、外形规则的物体,指出其 重心就在它的几何中心上。17 .指导学生完成课本第 12页图7.38 “想想做做”。18 .媒体播放牛顿发现万有引力的故事,简介什么是万有引 力,讲述重力是由于地球对它附近物体的吸引(万有引力) 而的生的。线静止时的 方向。猜想、讨论重 力的方向。阅读理解。体验重力方 向的在实际 中的应用。练习。聆听,理解。动手。阅读,了解。动手实验。观看、聆听。的方向。体现“从 物理走向 社会”的 课程理O培养学生 动手能力 和阅读理解能力。了解重力 的由来。课堂小结师生共同总结本节主要内容,板书知识网络。总结、思考

8、。梳理知 识,让知 识形成一 个完整的 知识体 系。布置作业1 .课堂作业:(1)课本第14页,第4、5题;(2)课时练2 .课下作业:课本第 14页,1、2、3题3 .课外活动:阅读课本第 13页飞出地球。完成作业。巩固、拓 展所学知 识板书设计第七章 第3节重力(一)重力(G):1 .重力定义: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重力。2 .重力的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1)施力物体:地球。(2)受力物体:地球附近的所有物体。(二)重力的二要素:(1)重力的大小:物体的重力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公式:G=mgg=9.8N/kg的意义。(2)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3)重心重力的作用点。(三)重力的由来教学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