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农村青年流失对农村的影响.doc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3242344 上传时间:2021-12-19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谈农村青年流失对农村的影响.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谈农村青年流失对农村的影响.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谈农村青年流失对农村的影响.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谈农村青年流失对农村的影响.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谈农村青年流失对农村的影响.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谈农村青年流失对农村的影响.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谈农村青年流失对农村的影响摘要:当前农村青壮年流失的现象十分严重, 严重影响了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成为农村持续健康发展的桎梏。深究其原因,我们不难发现,当前经济发展的形势和农村经济的特点,农村的生活环境等都导致了农村大量青壮年的外流。要真正建设好社会主义新农村, 必须改变农村的生活环境和谋生环境, 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适度性和合理性施以合理的宏观调控。关键词:新农村建设;青年流失;原因;影响;解决措施众所周知,“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是我们和谐新农村的蓝图。但在实现这个目标的过程中,由于范围太大,内容繁多,管理缺乏等原因, 导致新农村建设还有诸多困难, 而且农村自身

2、发展产生的一些问题也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路障。 产生农村这个现象的原因有很多。 值得注意的是要让农村得到持续健康发展,必须重视这个农村青壮年外流的问题。一、农村青壮年流失现状及原因70 年代以来,我国成功实现了经济体制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这样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同时农民也逐渐摆脱了土地的束缚;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地区间的差异也显现出来; 另外,城乡之间的差距也有越来越大的趋势,农村的收入要相对低很多。相比之下,城市有更加完备的基础设施,有更多的就业机会。 随着近年来关于人口流动限制的放宽, 有大量的农民涌入城市, 在城市寻找发展机会 。他们或在工厂打工,或经营其它小本经营,

3、如小卖店或是早餐店。这已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突出现象。 另外,农村每年都会有一些人通过努力读书而考取大中专院校来改变自己的命运。 近年来伴随着大中专院校的扩招,这部分人的数量大大增加了。 他们在“飞”出大山之后往往留在了城市或者小镇工作,没有回到农村,这也是农村青年的流失。二、青年流失的影响农村青壮年外流的影响, 我在这分积极的和消极的影响及对城市的和对乡村的影响。首先,综合来看,许多经济欠发达的农村地区,青年外流的比例达到 80%。这有其积极影响, 为城市的发展做了很大的贡献, 解决了城市某些行业劳动力短缺的问题。同时,农民共外出务工,可以接触外面的新技术,通过打工挣钱,可以有效的配置劳

4、动力资源, 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家庭生活水平。 但另一方面,大量农民涌入城市,给城市的治安,环境,交通,住房,人口控制等带来很大压力,而且更重要的是影响了农村经济的健康可持续发展。下面主要谈青年流失对农村发展的消极影响。第一,严重制约农村经济发展。 农民大量涌入城市, 对改善农民的生活作用明显,但对农村经济的长远发展是十分不利的。表现在:缺乏精壮劳动力,土地被荒芜,而且被粗放经营;新技术难以推广。这样致使农业结构得不到调整,科技对农业的贡献率偏低; 领导班子年龄偏大, 由于大量青壮年都外出, 领导全村建设的担子自然被年龄较大的人来承担。第二,留守儿童问题严重, 以及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十分突出。

5、 青壮年的大量外出,往往留孩子在家, 交给祖父母或者外祖父母照看。 据农业部的调查数据显示,全国新增了 1000 万的留守儿童。由于青壮年外出打工,给子女教育造成的缺陷已严重失衡 。第三,农村文化建设主力军缺乏。 大批青壮年劳动力转移到城市, 致使农村文化建设的主体缺失。 首先,青壮年的缺失, 使农村文化建设缺少富有生机的基础和强大的推动力; 其次,由于青年的外出, 现在的农村文化建设人才队伍缺少新鲜血液的输入。此外,青壮年的主体缺失使农村文化活动人力不足。三、关于解决这个问题的一点思考要真正建设好社会主义新农村,解决好青年大量外流的问题,就要对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的流速、 流量上进行宏观的调

6、节, 保证转移的适度性、 合理性。要让一大部分农民尤其是青壮年农民能够在农村安居乐业。这是建设好社会 主义新农村的基础。为此,我认为需要做好两项基础性的工作 : 改善农村的谋生环境和改善农村的生活环境。第一,改善农村的谋生环境。 不少人认为, 解决中国城乡居民之间悬殊的收入差距是吸引人才和农村青年留在农村的关键。 但这并不是问题的根本所在。 大部分农民工在城市的收入也不高, 而且生活费用远比农村高。 对大部分农民来说,到城里务工, 主要原因不在于城市收入高, 而是农村缺少谋生的门路。 只要有能够维持日常生活收入的工作可以做, 很大一部分农民是不会背井离乡到异地打工的。要让一大批年富力强、 综合

7、素质较高的农民留在农村, 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贡献,改善农村的谋生环境才是关键。 为此,国家要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的投入,推动农业产业化、市场化,扶持农村个体、民营的发展,大力调整农村产业结构,鼓励农民在农村发展种植业以外的行业, 千方百计为农民增加收入创造机会,让农民在农村有自己的谋生门路,让农村经济逐步发展壮大起来。第二,改善农村的生活环境。 农村的生活环境与城市有巨大的区别也是农民兄弟向往城市的一个重要原因。 这里的生活环境包括卫生、 医疗、交通等关乎日常生活的基本条件。 当前,不管从发展农村经济出发, 还是从建设农村文化出发,都必须大力改善农村生活环境。据全国生态环境建设规划显示:目前,全国农村贫困人口 90%以上生活在生态环境比较恶劣的地区。因此,逐步改善村容村貌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 改善农村生活环境, 不仅仅是留住农村青年, 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一项有力措施,其本身就是最基础的,能够让 更多农民享受社会主义建设的成果。参考文献:刘维佳 . 中国农民工问题调查段成荣,周福林 . 我国留守儿童状况研究论文在线 :s:/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