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员转移精准管控基础信息排查及“浙江安全码”应用实施方案.doc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3259751 上传时间:2021-12-20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员转移精准管控基础信息排查及“浙江安全码”应用实施方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人员转移精准管控基础信息排查及“浙江安全码”应用实施方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人员转移精准管控基础信息排查及“浙江安全码”应用实施方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人员转移精准管控基础信息排查及“浙江安全码”应用实施方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员转移精准管控基础信息排查及“浙江安全码”应用实施方案.doc(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人员转移精准管控基础信息排查及“浙江安全码”应用实施方案根据省委省政府工作部署,为推进人员转移精准管控基础信息排查及“浙江 安全码”应用工作,特制定本方案。一、工作目标按照“四个宁可”防汛防台理念,围绕“不死人、少伤人、少损失”的防汛 防台目标,6月15日前,完成重点领域危险区域转移人员基础信息排查,并同 步完成“浙江安全码”赋码工作,为今年人员转移有效管控打好基础。二、主要任务(一)转移人员基础信息排查。省自然资源、水利、建设、农业农村等部门在各地的支持下,正在按照新标准积极组织开展人员转移排查工作。为做好今年台风洪涝灾害中人员转移精密智 控工作,集中力量完成小流域山洪、地质灾害、危房、海上

2、养殖等重点领域危险 区域转移人员基础信息排查工作。建筑工地和海上渔船的转移人员基数已有实名 管理或监控系统,需完成和“浙江安全码”平台的数据对接。1排查对象及范围。全省小流域山洪灾害重点危险区影响人员;地质灾害重 点风险防范区影响人员;城镇危房、农村危房居住或滞留人员;海上养殖从业人 员;农家乐基本情况2.明确风险区域清单和排查标准。(1 )小流域山洪灾害。确定小流域山洪灾害防御重点村落名录、现有需 转移人员户主清单。明确小流域山洪极高危险区排查标准: 临河沿溪、河道转 弯受冲区、冲沟沟口两侧、溪流汇合夹角区、低洼地带,地质灾害、工程出险等 其他因素可能导致山洪暴涨影响的区域。以上工作由省水利

3、厅负责。(2 )地质灾害。确定地质灾害重点风险防范区村落名单、现有需转移人 员户主清单。明确地质灾害重点风险防范区排查标准: 存在地质灾害风险,需 要采取一定防控措施的特定区域(含承灾体和致灾体)。以上工作由省自然资源 厅负责。(3 )建筑工地和城镇、农村危房。提供各地建筑工地、城镇危房和农村危房信息,及时完成建筑工地实名制管理系统与“浙江安全码”平台数据对接。明确城镇危房、农村危房排查标准:房屋安全鉴定机构依据标准规范对房屋进 行鉴定后鉴定结果为C级、D级的房屋,其中C级为部分承重结构不能满足安 全使用要求,房屋局部处于危险状态,构成局部危房;D级为承重结构已不能满 足安全使用要求,房屋整体

4、处于危险状态,构成整幢危房。以上工作由省建设厅 负责。(4)渔船、海上养殖点、农家乐。提供渔船、海上养殖点、农家乐信息, 及时完成渔船监控系统与“浙江安全码”平台数据对接。明确农家乐、海上养 殖排查标准:易受小流域山洪灾害、地质灾害、台风灾害等影响的农家乐、海上 鱼排养殖人员。以上工作由省农业农村厅负责3有关成员单位加强组织和业务指导。各级防指办和自然资源、水利、建设、 农业农村等部门,要组成专班集中办公,特别是县级部门要组织专业技术人员,积极主动下乡进村入户,强化业务支持,指导基层结合当地实际对接政策, 对排 查标准和赋码流程贯彻到位。4乡镇开展排查和系统录入。各乡(镇、街道)根据清单和标准

5、组织开展排查,全面摸清辖区内需转移人员底数,并在全省统一的转移人员信息管理系统(以 下简称系统)上填报转移人员和转移责任人基本信息(包括姓名、身份证、手机 号码等)。5分级负责信息审核和确认上报。乡(镇、街道)上报后,由县级相关部门 按职责分工对转移人员信息进行审核, 通过分类统计,应核尽核,落实乡村转移 责任人、被转移人等“一一对应”,经同级防指确认,报市级相关部门。市级相 关部门审核并经同级防指确认,报省级相关部门。省级相关部门审核后报省防指。(二)“浙江安全码”应用。1赋“码”。各乡(镇、街道)在转移人员基础信息排查工作时,必须同步开展“安全码”赋码工作。有智能手机的群众,在支付宝上搜索

6、“浙江安全码”, 进入“浙江安全码”小程序后,平台自动生成本人“安全码”。没有智能手机 或未开通支付宝账号的群众,乡(镇、街道)负责印制附有“安全码”的卡片或 挂件,由群众在转移时使用。乡(镇、街道)要发动各村(社区)组织人员, 到户到人开展宣传引导,确保每个转移对象都开通“安全码”或拥有“安全码” 的卡片、挂件,并熟悉使用方法。2. 用“码”。转移到集中避灾点的群众,由集中避灾点管理人员通过支付 宝“浙江安全码扫一扫”小程序或扫码机对该群众的“安全码”进行扫码登记。 投亲靠友的群众,由亲友通过支付宝“浙江安全码扫一扫”小程序扫码报平安。 农家乐等临时人员,若转移到集中避灾点,由集中避灾点管理

7、人员扫码登记; 若滞留在农家乐,由农家乐经营业主负责扫码确认。基层转移责任人在全省统 一的应急管理移动端应用(从“浙政钉”或微信进入)上实时查看人员转移情况, 对未扫码确认转移到位的人员逐一进行核对落实。对旅游景区游客的安全管控,文旅部门要在前期工作基础上,积极探索“浙 江安全码”在旅游景区人员转移中的应用。三、应对具体台风洪涝灾害时人员转移流程本次排查和赋码到位后,我省台风洪涝灾害防御中适用人员转移“安全码” 的基数基本清晰(除了动态更新情况),为应对具体台风洪涝灾害时实现精准人 员转移打好了基础。人员转移流程为:1省级自然资源、水利、建设、农业农村等部门提出相对应人员转移数量建 议指导数,

8、分发给各市、县相应部门,并报省防指。2根据省级有关部门建议指导数,设区市防指有关成员单位提出本市域内人 员转移数量建议指导数,发县级相应部门,并报设区市防指。3县级有关部门根据上级下发的建议指导数, 提出本县域内人员转移建议指 导数,经县级防指会商统筹后,编制县级人员转移建议指导数,下发各乡(镇、 街道)4.乡(镇、街道)结合当地实际,核实应转移人员数量和清单,按小流域山 洪、地质灾害、危房、海上养殖等重点领域分别上报县级有关部门,并报县级防 指。5县级防指组织有关部门审核乡(镇、街道)上报的应转移人员。经县级防 指审核后,由各相关部门按所属领域分别上报市级相关部门, 经市级相关部门同 意后,

9、由省级有关部门核定,最后报省防指。6各级自然资源、水利、建设、农业农村等部门以此核定的应转移人员数作 为目标,按照本系统要求跟踪、督促、指导人员转移到位情况。7各级防指通过“浙江安全码”平台实时监控,督促下级防指和有关部门按 照要求,组织危险区域人员转到位,做到应转尽转、应转早转。当遭遇局地强降雨等突发性事件时,县级防指及其有关成员单位要根据各业 务部门的专业监测预警平台发布的预警信息, 督促乡、村各类防汛责任人的巡查 检查,迅速组织人员转移,及时核定应转移人员,实时报送人员转移情况。四、实施计划(一)6月1 日,组织排查工作培训;省水利厅、省自然资源厅、省建设厅、 省农业农村厅完成小流域山洪

10、灾害、地质灾害、危房、海上养殖等基础信息和排 查标准梳理,下发至各市、县(市、区)有关部门及乡(镇、街道)。(二)6月2 日,组织召开自然灾害人员转移基础信息排查和 “浙江安全码” 应用工作推进会;市、县、乡三级要第一时间组织培训,将任务分解落实到位(三)6月10日前,省建设厅、省农业农村厅完成建筑工地实名制管理系统和渔船监控系统与“浙江安全码”平台的数据对接,实现转移人员的实时推送。(四)6月15日前,乡(镇、街道)要完成人员转移信息排查和录入,同 步完成赋码;各市、县(市、区)相关部门严格按照时间节点倒排工作,确保如 期完成信息审核。(五)6月17日前,省级有关部门完成对各地上报系统的转移

11、人员清单审核确认。五、保障措施(一)加强组织领导。这项工作时间紧、任务重、范围广,各地各部门要切 实提高认识,加强组织领导。各级防指办要加强统筹协调,各相关部门要合力推 进,各地要精心组织落实,特别是各县(市、区)防指指挥长、各乡镇主要领导 要亲自部署、亲自推动、亲自抓落实。各地各部门都要实行专班化运作,倒排时间,挂图作战,确保如期保质保量完成任务。(二)落实工作分工。各级防指办要加强沟通联络,会同有关部门及时解决工作推进中的问题;各级水利、自然资源、建设、农业农村等部门要积极主动抓 好本系统的排查工作,明确排查标准和范围、村落户主清单,审核确定结果,指 导督促各地开展排查工作,并按照既定计划

12、继续深化风险隐患精细化调查, 及时 更新风险区需转移人员清单;乡(镇、街道)村(社区)具体落实人员排查和赋 码工作;相关技术单位要做好“浙江安全码”、转移人员管理信息系统等全省统平台的技术保障和更新迭代工作。(三)加强宣传培训。各地要开展广泛宣传,增强群众对“浙江安全码”应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要加强培训,按照“省到市县、县到乡到村”的梯次培训, 确保各级工作人员熟练掌握人员转移基础信息排查工作程序、系统填报、信息审核和“浙江安全码”赋码、用码流程。建立自然资源、水利、农业农村、建设等条线和省、市、县三级专班工作钉钉群,及时解答在工作推进中遇到的问题。(四)强化督促检查。各级防指及成员单位要及时

13、掌握本地区“浙江安全码” 应用推广工作进展,加强督促指导,确保排查工作推进有力。省防指成员单位和 各设区市防指要将工作进展情况向省防指报告,对推进不力、进度滞后的地方, 省防指视情向当地党委政府通报。附件:1.小流域山洪灾害防御重点村落高危险区需转移人员基本信息普查表2. 地质灾害重点风险防范区需转移人员基本信息普查表3. 城镇和农村危房需转移人员基本信息普查表4. 海上养殖需转移人员基本信息普查表5. 农家乐基本信息普查表厨1小流域山洪灾害防御重点村落高危险区需转移人员基本信息普查表.docx卜'2地质灾害重点风险防范区需转移人员基本信息普查表.docx©3城镇和农村危房需转移人员基本信息普查表 .docx4海上养殖需转移人员基本信息普查表.docx5农家乐基本信息普查表.docx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