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管理局实践科学发展观调研措施.doc

上传人:音乐台 文档编号:1327599 上传时间:2018-12-14 格式:DOC 页数:24 大小:5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园林管理局实践科学发展观调研措施.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园林管理局实践科学发展观调研措施.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园林管理局实践科学发展观调研措施.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亲,该文档总共2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园林管理局实践科学发展观调研措施.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园林管理局实践科学发展观调研措施.doc(2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范文最新推荐- 园林管理局实践科学发展观调研措施 园林管理局实践科学发展观调研措施胡锦涛总书记4月5日参加首都义务植树时强调指出:开展全民义务植树活动,绿化美化国土,是实现科学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举措。自1981年12月13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通过了关于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的决议以来,全民义务植树运动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全国森林覆盖率由80年代初的12%提高到目前的18.21%。我市也与全国一样,造林绿化快速推进,生态环境极大改善,森林覆盖率已达到9%。但是,在开展全民义务植树活动中也遇到了一些挑战和困难,有一些不尽人意的方面,主要表现在:一些人有厌战情绪,

2、出工不出力,应付差事;一些地方形式主义严重,做表面文章,摆花架子;一些地方效果不好,栽树不见树、活人栽死树现象时有发生。上述这种不良现象,在我市也有不同程度的表现。为了进一步提高全民义务植树运动的效果和质量,挖掘蕴藏在社会民间中的巨大潜能,市委、市政府因地制宜,果断决策,大胆改革,创新了义务植树形式,拓展了义务植树内涵。20xx年*市委、市政府在开展全民义务植树活动中,探索出了政府主导、部门绿化、建管并重、绩效考核的义务植树新路子,极大地调动了各级领导、广大干部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充分发挥了各部门的职能作用,为园林绿化提供了强大动力,创建园林绿化的新机制,有力的推进了市区园林绿化的跨

3、越发展、科学发展。 一、 部门绿化的具体实践 20xx年,市委、政府决定,把金滨路、明珠路、s101拓宽段、金纬四路两侧2050米宽幅绿化带,总面积1400亩,作为市直和驻吴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干部职工义务植树基地。将四条路绿化划分成19个任务段,安排综合性强的19个部门牵头,401个企事业单位根据职能接近、关联度高的原则编组(如党群部门组、政府部门组、教育组、卫生组、一般纳税人企业组、中小企业组等)共同实施,联合作战,发起了春季义务植树大会战。从4月初开始,历时一个月,参加义务植树的干部达5万余人次,保质保量完成了绿化任务,把金滨路等四条城市主干道路建成了园林绿化风景线。20xx年又将新规划

4、的全部绿化区段即:以新区为主的18条道路绿化、8出公共绿地建设面积2160亩,滨河大道提质增绿面积5325亩,作为市直部门干部职工义务植树基地,继续实行部门绿化负责制,划分为29个任务段,安排29个部门牵头,72个部门共同参与完成,截止清明节,所有任务段已完成乔灌木栽植,全部绿化任务将于4月底前完成。在部门绿化的带动下,同时工程招标建设、认建认养等齐头并进,20xx年市区园林绿化实现了跨越发展、科学发展,打了一个漂亮翻身仗,在其发展史上留下了光辉一页,具有里程碑意义。市区绿地面积在243.9公顷的基础上新增1040公顷,是历史总和的4.3倍,城市绿地率、绿化覆盖率分别由14.4%、16.3%各

5、提高21个百分点,达到35%和37%,人均公共绿地增加8.5平方米,达到16平方米;新建园林式单位29个、园林小区36个,顺利通过自治区园林城市验收,获得自治区园林城市称号。20xx年城市绿地面积再增加2160亩,城市绿地率、绿化覆盖率再提高1个百分点,分别达到36%、38%。 二、 部门绿化的积极作用 实行部门绿化负责制,对推进市区园林绿化跨越发展、科学发展起到了不可替代的关键作用,同时对推进园林绿化可持续发展产生了令人欣喜的积极作用,主要体现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极大地增强了广大干部职工植绿护绿爱绿的自觉性。部门绿化实行一定三年、一年建、两年管,三年验收的建管机制,在吴的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

6、的干部职工都分别在各自的义务植树基地上,参与了地形整理、树苗栽植、绿地管护的全过程,学到了植树造林的基本知识,体会到了保一棵树苗成活的艰辛,深深懂得了绿化祖国、人人有责的重要意义,感受到了改善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牢固树立了城市是我家,绿化靠大家的思想理念。 二是形成了园林绿化齐抓共管的强大合力。实行部门绿化负责制改变了过去城市绿化单打一的工作格局面,各部门为了争取荣誉,各级领导为了展示工作能力和水平,他们充分发挥部门职能,各鼓各的劲,各使各的招,调动各方面的积极因素,挖掘所有潜力,确保完成园林绿化任务,形成了你追我赶、争先恐后的竞争氛围,形成了千斤重担大家挑,人人肩上有指标的工作格局,形

7、成了绿化我家乡,部门齐参战的园林绿化大合唱。 三是拓宽了筹措资金渠道节省了政府投资。20xx年部门绿化要求苗木费、养护管理费全部自筹,20xx年部门绿化苗木费财政统一解决,养护费需各责任单位筹措。各责任单位普遍采取单位经费挤一点、项目挂靠安排一点、干部职工个人捐助一点的办法,筹集到了造林绿化所需的各项费用,为政府排了难、解了忧。同时培育了机关干部勤俭节约、过紧日子的思想意识,促进了节约型机关的建设。 四是锻炼了干部的思想作风工作作风。实行部门绿化负责制两年来,植树任务之重、劳动强度之大、劳动时间之长都是义务植树运动开展以来前所未有的,所认知的品种、所接触的园林绿化知识也是前所未有的。各单位的领

8、导及干部职工不为艰难,迎难而上,不怕疲劳、连续作战,保质保量的完成了绿化任务,干部的思想作风工作作风经受住了检验,涌现出了一批思想过硬、作风扎实、想干事会干事能干事的干部,受到了市委、政府的表彰奖励。 三、 推进部门绿化的有效措施 一是明确任务。考虑各部门的职能和人员状况,根据当年绿化总量,划分成若个任务段,以市委政府的名义下达到各单位,并就建设原则、标准、措施提出明确要求,让各单位早准备、早谋划。 二是统一规划设计。对部门绿化的各任务段,按照增绿量、出精品的要求,组织相关部门、各个层次的专业技术人员进行现场勘查、规划设计,并经市委、政府审定,确保了部门绿化的景观效果。 三是观摩学习。市上及时

9、组织各实施单位的领导同志到对动手早、行动快,成林早、景观好的任务段观摩学习。听取经验介绍,实地观看绿化景观效果,市领导讲解观摩学习的意义,提出今后工作要求,使大家学有榜样、赶有标兵。 四是督促检查。通过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视察进行督查,通过专门成立督查组明察暗访进行督察,通过市领导检查工作进行督查,将督查结果及时在新闻媒体上进行公布,或以市委督查报告、绿化快报形式发至各单位,对各单位好经验好做法进行宣传表扬,对进度慢、工作滞后的进行公开曝光、限期整改,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 五是验收评比。绿化工程完工后,制定统一的考核验收细则,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和监督部门的相关人员,深入每一个任务段,按照组织实施

10、、苗木规格质量、成活率保存率、养护措施、景观效果等方面进行检查验收,最终评比出部门绿化先进单位,以市委政府名义进行表彰奖励,进一步增强了部门绿化的荣誉感和责任感。 实践科学发展观促进传统节日文化保护创新发展的调研分析传统民俗节日作为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文化载体,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代表着生生不息的传承,是构建和谐社会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然而,由于种种原因,在现实中,传统民俗节日往往被蜕变成了单纯的假日,其文化意蕴也在人们的心中日趋淡漠。作为*人民传承祖先智慧结晶的传统民俗节日文化,其传承和发展也同样面临着诸多挑战。如何进一步做好地方传统民俗节日文化保护传承与创新发展这

11、篇文章,唤醒广大民众的民俗节日文化记忆,让传统民俗节日有效延续下去,并获得长久的生命力,已愈来愈成为我们需要破解的一道难题。 一、我县传统民俗节日文化体系的渊源及现状 *建县于明景泰三年(公元1452年)。据境内凤凰山麓与龟山一带考古发掘出的石斧、石刀、石梨、石箭头等文物考证,早在新石器时期,我县就有先民在此繁衍生息,并达到了一定的文明程度。南北朝初期,柳姓太祖元晔避乱于此,后来唐咸通中工部尚书梅姓因厌恶官场腐败,也辞官隐居于此。北宋年间,时任处州刺史王元见浮云溪两岸山青水秀、宁谧安逸,故定居此。从此便有柳、梅、王三姓定居*繁衍生息。南宋时期,中原地区的百姓因金入侵而大量南迁,逐渐有更多的汉族

12、民众定居于瓯江流域。到了明代,畲族民众陆续从福建迁徙到我县山区。清顺治、康熙、乾隆年间,又有大量的客家(汀州人)等其它汉族民众不断迁居至瓯江沿岸。近现代多次的民众迁徙入云,也带来了各民族、各地区的特有文化习俗的进一步融合,文化元素也进一步丰富,并逐步使我县形成了江浙、客家(汀州)、畲族等三大民俗文化体系。 我县的传统民俗节日文化同属于汉文化体系,按属性可分为岁时节令和祭祀节日文化,岁时节令有春节、元宵、中秋、腊月、重阳等,祭祀性节日有清明、神鬼节、端午、畲族“三月三”等。在我县广泛流传的传统节日中,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即都是以农耕文化为背景的祭祀性和民间性的自发活动,其民俗文化内容和表现形式也大

13、同小异。 旧时我县传统民俗节日文化,可以说是四时八节,精彩纷呈,每个节日都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与其相关的民俗活动。如每逢除夕,有除旧守岁、迎神戏、灯谜、狮子闹千家、龙舞百街、走马灯等活动。到了元宵节更是热闹非凡,历来就有正月十三至十五日迎龙灯、赏花灯、闹元宵的习俗,特别是舞动乡间的*板龙从元代开始已绵延600多年未间断,而畲族元宵节则还有通宵达旦对山歌闹元宵等特有习俗。此外,我县及周边区域内的民众在千百年来的农耕生活中,经过自在、自发传承,也形成了世代传袭的表现重大生活内容的民俗节日,如畲族“三月三”、梅源梯田开犁祀福活动、沿瓯江村落的端午赛龙舟等等。 二、我县地方传统民俗节日文化衰退的主要原因

14、 历经千百年岁月沧桑的传统民俗节日文化,是一个民族文明成熟的缩影,它既体现着人与自然的关系,又反映着现实中人与人之间的联系。然而,随着社会的急剧变迁,科技的日新月异以及人员的频繁流动,世界逐渐成为了一个“地球村”。人类生产生活方式、组织形式乃至文化意识的巨大变化,使我们每个人都强烈地感受到了文化的“世易俗移”,地方传统民俗节日文化传承和发展面临着巨大的考验。 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带来的冲击 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使得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日渐消远,原有农耕社会的文化形态和方式逐渐消退,人们物质消费方式和生存观念也发生了巨大变化。而我们的传统民俗节日文化大多是植根于传统农业的,是农业社会和农耕文明的产儿。

15、培育传统民俗节日文化“土壤”的退化,让越来越多的人渐渐漠视于传统民俗节日的文化和精神价值,这是许多传统民俗节日被逐渐“淡化”与“矮化”的一个重要原因。 外来文化快速涌入带来的冲击 科技的发展让世界变得越来越小,农耕文明架构下原有的诸多文化都在外来文化的冲击下很快瓦解、涣散甚至泯灭。一些优秀的传统地方民俗文化,往往来不及清查就被外来文化的浪潮所席卷而去。不少曾经影响过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社会习俗和生活艺术,在外来文化的冲击下,传统文化元素严重退化,传统文化意识和传统思想观念被逐渐淡化。比如西方情人节和中国七夕节的遭遇就是一个很明显的例子,演绎的是同样的主题,遭受的却是不一样的待遇,一个火爆,一个冷

16、清。外来文化的冲击直接导致传统民俗节日主体组织机制难以形成,也成为了影响我县传统民俗节日文化的保护和发展的重要因素。 本地人口流动频繁带来的冲击 作为集老、少、边、穷、移于一体的典型的经济欠发达小县,我县最大的特点是山多地少、村多人少、交通不便、经济落后。据统计,全县11.14万人分布于170个行政村、842个自然村,平均每个自然村只有90多人,100人以下的自然村就占了50%左右,最小的自然村只有1户。这样的山水分割、人口分散、要素分离,导致了地方传统民俗节日文化的低效率和低水平发展。特别是大量农村人口进城成为市民,人们生产生活方式的改变,地方文化骨干的流失,客观上也造成了一些地方传统民俗节

17、日文化的日渐流失。此外,其他尚分散居住在各个乡村的村民也普遍外出经商务工,而且一般只在春节回家,节后又匆匆外出,一般村落在家居住的人员已所剩无几,很难组织一定规模的文化活动。 地方经济发展水平不高带来的制约 经济是把双刃剑,一方面,经济的发展推动了社会的融合,使得原本处于弱势的地方传统民俗文化在外来文化的冲击下逐渐被切割、肢解直至没落;另一方面,地方传统民俗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又有赖于一定经济发展水平的支撑。我县目前就处于这样的双重困境当中,县域经济水平落后于经济发达地区,大部分农村群众尚不宽裕,地方财政收入极为有限,目前还没有能力拿出足够的资金用于传统民俗节日文化的保护和发展。 节庆

18、活动运作模式单一带来的制约 任何文化的产生和发展都与当地的社会生产生活息息相关。时代在前进、社会在发展,建立在一定经济和社会生活基础上的节日文化活动运作模式也应随之逐步改变。然而,从我县近年来组织的几个节庆活动来看,其运作模式还有有待改进的地方,组织策划也有有待完善的地方,还一定程度存在“为办节而办节”的问题,市场化、商业化程度不够,群众的主体性没有得到很好的发挥,这些也影响了我县各类节日活动的持续性开展。 地方特色缺乏带来的影响 特色,是节庆活动的灵魂,是民族性和地域性的集中体现。目前,我县除畲族“三月三”相对具有民族特色(但与景宁畲族自治县相比又不具特色)、“梅源梯田开犁活动”具有一定地域

19、特色外,其它的传统民俗节日都是大同小异,溶入的地方传统文化元素甚少,人为拼凑成分多,原生态成分少,未能很好地挖掘出地方传统民俗节日真正的文化内涵。各种传统民俗节日活动未能很好地成为具有独特地域特色的文化内涵和历史渊源的展现,原生态性、地方性特色的缺乏,也影响了我县民俗节日活动的吸引力。 三、对传统民俗节日活动“办节”模式的一次探索 传统民俗节日蕴涵着丰富的教育资源和文化内涵,是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文化载体,保护和发展传统民俗节日文化,是传统文化复兴的重要途径和手段。近年来,我县在传统民俗节日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方面一直在积极探索,特别是今年举办的雾溪畲族“三月三”乌饭节,因为“办节”模式的

20、创新,让活动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作为全省8个少数民族重点县之一,我县畲族人口有近9千人,占全县总人口的7.8%。据考证,自明万历以来,广大畲民就有“三月三”吃乌饭、唱山歌的习俗。但长期以来,我县各地的畲民通常只是以一个村,甚至是几户人家的小范围聚集在一起举行活动,只是“各管各”的民间自娱自乐,明显带有地方封闭性的局限。在年初省政府公布雾溪为畲族“三月三”传统节日保护地后,为了进一步传承和发展畲族传统民俗节日文化,今年4月,在县委、县政府的倡导下,雾溪村举办了一场畲族“三月三”乌饭节。本次办节一改以往由政府自导自演、大包大揽的方法,而是明确了“畲族人过自己的节日”这一主题,突出了“吃乌饭”这

21、一特点,提出了“民族特色有弘扬,群众主体得体现,年青人有事干,老年人有戏看,大家顺便还有钱赚”的目标,并采取了由雾溪畲族村具体主办、其他畲族村寨联办的形式。由于活动形式的创新,让本次活动带有了明显的原生态性,群众的主体性也得到了充分的体现。活动当天,全县26个畲族村几千畲民自发地聚集到雾溪村,浓浓的乡音和民族情缘让广大畲民一到雾溪立刻就沉浸在了节日的氛围之中,大家手捧乌饭,载歌载舞,尽情享受属于自己民族的 “狂欢节”,以致到了深夜,围坐在篝火旁的畲民们还久久不愿散去。 虽然这次“三月三”乌饭节没有完全达到初设的目标,但“办节”观念和思路的转变,加上定位明确、主题鲜明,却让畲族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

22、文明在此次活动中得到了近乎完整的展现,同时也给一项传统民俗活动带来了新的生命力。一次全新的尝试,为我们的传统民俗节日保护和传承工作拓宽了思路。 四、对我县地方传统民俗节日文化传承发展的几点思考 雾溪“三月三”乌饭节的成功举办给了我们诸多启示,其中很重要的一点是要做好地方传统民俗节日文化传承发展这篇文章,就必须同时关注传承积累和创新重构这两个方面。没有传承积累,文化就没有基础和灵魂;没有创新重构,文化就没有活力和生命,“种文化”的意义也正在于此。同时,雾溪“三月三”乌饭节活动的成功举办,也说明了我县的传统民俗节日并不是没有生命力,关键是我们如何在保持原有文化特色的基础上,与时俱进,创新思路,准确

23、定位,将民俗节日活动融入百姓日常生活,由百姓办,使百姓乐,让百姓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使百姓在自觉和不自觉中传承着本民族的传统文化。只有这样,我们的传统民俗节日才能越办越活,越办越有生命力。 一是要建立民间自行组织为主,政府倡导推动为辅的“办节”机制。我县的一些民间传统节日文化有着深厚的文化根基,如春节舞龙与柳氏龙母传说、狮子闹千家等民俗节日文化千百年来经久不衰,至今仍具有较强的生命力。不过近年来,因组织松散、主体缺乏、计划不周、经费不足、协调困难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很多民俗文化才逐渐走向了衰败。因此,我们在进一步加大传统民俗节日文化挖掘保护资金投入力度和加强对民间民俗文化研究的基础上,还需要充分

24、发挥各民间组织自身的力量。通过建立各种民间民俗文化协会,加强对各种民俗节日活动的政策推动和组织引导,完善传统民俗文化组织体系建设;通过树立典型、培育传人,开展文化示范村、示范户评比等方法,逐步形成一批热心支持和维护传统民俗节日文化的民间组织和传承者。同时,还要将传统民俗节日文化同现代文明有机相结合,为各民间组织及民间艺人搭设展示、发展的平台,为其创设适宜的“土壤”,进一步推动优秀传统民俗节日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二是要确立以城镇“办节”为主,农村“办节”为辅的“办节”思路。农村人口向城镇集聚,农民转产转业转身份是社会发展的必然。可以预见,今后我县农民进城的趋势还将进一步扩大,城市化水平还将进一步

25、提高。作为地方政府,我们不应该让此成为加速地方传统民俗节日文化消亡的一个因素,而是应该将这一原本不利的因素转变为加快保护和弘扬地方传统民俗节日文化的一个契机。人口的集聚,同时也为需要广大群众广泛参与的此类活动集聚了人气。因此,我们要立足实际,重点搞好*镇、崇头镇等人口相对较密集城镇的传统民俗节日文化活动,通过制订发展规划和实施方案、培养文化经纪人等途径,进一步做大做强重点城镇的传统民俗节日文化活动。同时,通过城镇的示范、引导和辐射作用,逐步激发其他周边乡村民众过自己节日的热情,促进全县各地传统民俗节日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三是要做到传统民俗节日文化的保护传承与创新发展相结合。文化是历史的积淀,文

26、化更是生活的升华。我们在开展传统民俗节日文化活动中,除了要继续继承优秀传统文化,保留独特的地方风韵外,更要紧跟时代步伐,为其输入时代的新鲜血液,赋予传统民俗节日文化以新的内涵。只有这样,我们的传统民俗节日才能更加符合时代发展的节拍,才能为更多人所接受,才能有一个更为广阔的发展舞台。当然,创新发展并不是对传统民俗节日文化的否定,而是一种扬弃,是在继承和发扬其优秀、独特的地方风韵的基础上的再创造。例如,畲族“三月三”活动作为一个传统的歌会,其内容到表演形式都有其鲜明的民族特色,我们通过重新明确“过节”主体,调整“办节”思路,突出畲族乌饭特色,使活动获得了成功,但如果我们打着创新的旗号,让其对歌活动

27、从旷野下、篝火旁搬到歌厅里,那就失去了畲族对歌原有的文化魅力了。 四是要将传统民俗文化资源与生态旅游资源有效地加以整合。文化与经济联姻,文化为经济鸣锣开道,经济为文化提供财力、物力支持,两者相辅相成、共同发展,已经成为历史潮流。目前,我县在政府财力有限,尚无更多资金投入的情况下,传统民俗文化保护和发展就必须寻求自主发展的现实途径。特别是在当前我县积极推进生态旅游的形势下,积极推动传统民俗文化资源与生态旅游资源的有效整合,使旅游这只有形的手与我县民俗文化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形成良好的文化生态,应该不失为一种双赢的选择。比如,我们可以借助小顺这一旅游景区,推动端午龙舟赛的开展,并通过龙舟赛的举办,

28、进一步挖掘和保护瓯江沿岸的船帮文化,进而也能进一步提升景区的品位。 五是要进一步加强畲族文化、客家(汀州)文化、瓯江船帮文化等*特色节日文化的挖掘和保护,逐步形成具有鲜明区域特色的地方文化形式。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一个地方的传统民俗节日文化,只有坚持抓住地域特色,发挥自身优势,彰显地方文化的独特魅力,才可能吸引更多的“眼球”。同时,一个地方的传统民俗节日,也只有紧紧抓住区域特色这一节日的灵魂,其文化内涵才能像血液一样融入到本民族、本地区民众的肌体当中,让广大群众产生强烈的文化认同感,并进而形成强大的生命力。当然,地方传统民俗节日文化的保护与发展,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涉及方方面面,需要长远的

29、规划、长期的努力。例如,我们在实施新农村建设时,要充分考虑本地的文化特色,按照本区域的文化内涵进行科学规划,把传统民俗风貌的保护纳入到乡村建设之中;又如在开发中小学地方课程时,将地方传统民俗文化内容纳入其中,通过广泛开展地方传统民俗文化教育,帮助学生了解并认可其内在的民族精神和人文价值。 六是要将传承发展传统民俗节日文化和培育现代节日文化相结合。传承和发展优秀传统民俗文化,是传统优秀文化精神得以普及、延续和发展的保证,我们应不遗余力地坚持。但是,节日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它更需要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创新。这种创新,除了为传统民俗节日文化输入时代的新鲜血液,赋予传统民俗节日文化以新的内涵外,还应该注

30、重培育现代节日文化。因为现代节日文化中蕴含着一个民族走向未来的精神动力,体现着一个地方独特的文化魅力和时代特性,对于展现一个民族的创造力,增强一个地方的凝聚力都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甚至可以这么说,也许我们今天在不经意中或细心“种下”的“节日文化”,几十、几百年之后也可能成为我们后代传承的一个传统节日。出现所谓“无心插柳柳成荫”、“有心栽花花更红”的现象。当然,我们今天培育的现代节日文化,它必须是符合科学发展观的,必须是与地方产业、地域特色相结合的具有强大生命力的先进文化。比如,由我县的木制玩具产业而衍生的木制玩具节日文化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通过几届县委、县政府的极力培育,如今中国木制玩具节这一

31、极具地方特色的节日文化已经初具规模并展现着蓬勃的生命力。可以想见,只要我们将这一节日文化继续细心培育下去,相信它必将成为*极具魅力的地方特色节日。 实践科学发展观推进企业党建工作发展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是中国共产党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从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对于企业来说,必须全面、深刻地认识科学发展观,积极在生产生活中开展科学发展观的学习与讨论,为经济社会持续发展不断努力;同时,利用信息化建设的优势,探索企业党建工作的新思路与新做法。 一、深刻认识科学发展观全面发展观的提出,是我党对中国改革开放29年来实践经验的总结

32、,也是对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种种社会问题的及时反应;坚持科学发展观,是中国走向可持续发展道路,实现党的“全面小康”建设目标的重要保障。 1、全面认识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全面发展,就是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协调发展,就是要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推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推进

33、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一代接一代地永续发展。 科学发展观是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发展观,同毛泽东、邓小平和江泽民同志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一脉相承。这一科学发展观是对29年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经验的深刻总结,是在20xx年抗击非典斗争和经济社会发展实践中得到的重要启示,也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保证。 2、科学发展观与“三个代表”的关系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是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发展先进生产力

34、,发展先进文化,就是要抓好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促进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共同进步。发展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科学发展观强调以人为本,强调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体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于发展的要求,体现了我们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为公、为民,就是要求全面发展、共同分享发展成果。 3、科学发展观与中国经济发展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是妥善应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关键时期可能遇到的各种风险和挑战的正确选择。我国现在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已突破1000美元,到2020年将达到3000美元。这是整个现代化进程中一个非常关键的阶段,也是经济社会结构将发生深刻变

35、化的重要阶段。当前,我国处在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乡村向城市化转型并举的时期,地区经济的发展不平衡问题、日渐凸现的收入分配不均问题、人口结构与就业问题,在原来的城乡二元结构基础上增加了中国经济持续发展的压力。 在这个重要阶段,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我们才能为妥善应对经济社会发展中的诸多矛盾提供重要的指导思想和工作的基本原则,认识和把握经济社会发展的矛盾全局,审时度势,因势利导,顺利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局面。为此,我们要树立全面发展的均衡观,在这个基础上来把握科学发展观与中国经济发展的关系。 二、积极参与,科学组织,在党建中加

36、强科学发展观的教育科学发展观是我们今后工作必须遵循的发展战略思想,在坚持这个战略中,必须牢牢抓住人这个生产力中最积极、最活跃的因素,深入进行各项体制的改革与创新,全面提高人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只有如此,才可能有高水平的生产力。企业是一个集中创造财富的地方,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应该是知识创新、推动科技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重要力量,它承担着研究、开发、传播、推广知识和科学技术、创造经济价值的使命,无疑是先进生产力的策源地,应为先进生产力发展提供强大动力。此种,作为工人、知识分子汇集的组织,党组织可以结合党建工作在科学发展观的普及教育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1、开

37、展多种形式的科学发展观普及教育发展要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把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和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我们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作为企业,要积极开展科学发展观的普及性教育。 首先,企业领导可以开设专题讲座,讲解有关影响经济发展的因素、科学发展的涵义、中国经济发展的实践及其与其他国家的对比等,让更多的企业员工了解科学发展观的内涵与选择科学发展道路的必要性。 其次,结合企业工会工作、共青团工作,企业党委可以组织各级党组织、共青团组织开展科学发展观的系列讲座、知识竞赛、征文等活动,为普及科学发展观提供更多的渠道与平台。在这个过程中,通过邀请有造诣的专家、学者来进行这方

38、面的知识讲授与交流,这是加强领导与员工交流、企业与企业交流很好的方式,甚至可以考虑与其他企业联合来进行这样的系列讲座。 第三,发挥企业中党员的作用,要求党员结合自身的生产实践,积极指导其他员工参与各种有关的职业技能竞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让更多的员工参加到生产、科研的实践中来。 3、在党建工作中切实做好科学发展观的教育首先是对于企业中层党员领导干部的教育。企业是高级技术能人高度密集的地方,也是各种社会思潮激荡和冲撞较为集中的地方。加强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的思想建设,对于企业的健康发展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由于受种种消极因素的影响,一些企业党员领导干部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发生了动摇,对社会主义、共产

39、主义的理想信念产生了怀疑,对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信心不足。这些问题的存在,直接影响到生产积极性,也关系到企业的发展方向,必须采取切实措施加以解决。企业党委必须把中层党员领导干部的思想建设放在首位。首先从抓学习入手,坚持和完善党委、党支部、党小组三级中心组学习制度,着重抓好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重要思想的学习,努力用科学理论武装广大党员和干部的头脑。在学习中,要贯彻“少而精”,做到精练、有针对性。特别是针对企业员工的特点,突出强调要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加强学习,积极组织社会实践和调研,以鲜活生动的实际成果教育党员。 其次,在企业员工党员的发展过程中,把积极分子对于科学发展观的认

40、识作为一个基本要求。作为企业中的党员,必须对科学发展观这个党的重要指导思想有全面、深刻认识,为此,可以思想汇报、组织生活专题讨论等形式,来实现科学发展观的教育目的。如果条件允许,可以组织员工参观其他省市地区的经济发展实况,并结合其它地区的案例来进行参观后的讨论、分析,以更加生动的方式来认识“科学发展”的意义所在。 三、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开拓党建工作新形式随着信息技术在企业生产、科研中的广泛运用以及企业信息化办公的良好基础,我们要利用网络平台积极发挥企业信息化建设的优势来开展党建工作,这对于新时期的企业党建工作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也是企业党建工作与时俱进的一个重要表现。 1、利用网络加强对思想

41、政治工作的领导当前,有的企业党组织并没有设立自己的网站(网页),但可以借鉴共青团的做法,设立专门的网上宣传阵地。在上面可以进行理论知识、方针政策的宣传,让企业员工了解党的政策,发布重要的通知,开辟相应的论坛,回答企业员工的提问等。这样,可以充分利用网络加强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的同时,努力抓好精神文明建设,提高企业员工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促进企业文化建设,形成了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 2、设立“在线党校”,开展党校培训工作在目前情况下,针对有的企业员工发展对象的党校培训不及时、不规范,在考虑增加次数的同时,企业党委可以采取建设“在线党校”的办法,为一些没有办法在指定时间参与党校培训的企业员

42、工提供学习、补课的机会,也可以解决入党积极分子培训难的问题;部分的讨论也可以在网上进行。通过在线党校,采用自学与考核相结合的办法,使入党积极分子可以利用业余时间上网学习或自学指定教材,从而为企业员工党员的发展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3、建立网上交流平台对于一些优秀的思想汇报、重大的政策方针与政策的讨论,更多地可以放到网上来进行,由企业党委组织,以论坛形式来开展,可以考虑由每个部门轮流主持。这样,除了集中的组织生活外,广大党员与积极分子随时可以参加组织生活,大大提供了可参加性,并提高了及时性,成为日常组织工作的好助手与重要补充。 网络平台的运用,将为新时期党建工作提供一个新的工具,也容易为广大员工所运用,可以有效地扩大党组织在广大企业员工中的宣传效果。不过,需要指出的是,这毕竟是一个补充,并不是要取代现有的做法,两者是相辅相成的。 科学发展观是我党在新的历史时期提出来的具有全局指导意义战略思想,也是我们今后所有活动的指南与方针。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理论创新的重大成果,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认识的进一步深化,是我们党执政理念的一个飞跃。企业在党建工作中,要围绕这个核心内容,以各种方式来开展工作,开拓新方式。其中,基于信息化建设的优势,网络的运用值得积极尝试与探索,相信可以取得一定的成效。 23 / 2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