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Word资料,仅供参考,下载后可编辑读听徐杰老师评课有感以书相伴,_初心 读听徐杰老师评课有感 刘芳媛 徐杰老师,全国语文界名师,参加全国课堂教学大赛先后获得11次特等奖、一等奖。连续两届全国中语优秀教师,“精巧语文”首创者。 “精巧语文”,不是对语文的修饰,徐杰老师认为 “语文”的前面加任何修饰都是多余,“精巧语文”的全称应该是“精巧的语文课堂”,这是徐杰老师的追求。在听徐杰老师评课这本书里,处处都是“精巧”,满满都是“干货”。 全书分为三局部。第一局部“品鉴与学习”,徐杰老师以名师的课堂实录为动身点,进行了细致的鉴赏与分析。 余映潮老师执教的记承天寺夜游,徐老师的品鉴让我认识了“活动充分”
2、的艺术 ;黄厚江老师执教的装在套子里的人,让我领会了“师生对话”和“课堂活动组织”的艺术;李_老师执教的论语十则,让我学习了“讲析”的艺术;肖培东老师执教的金岳霖先生让我体会到了“课堂调度”的艺术。还有_老师课堂教学“切入”的艺术、郁洪千老师“漫谈”的艺术、熊芳芳老师作文指导课“动态生成”的艺术、刘铁梅老师“文本细读”的艺术,朱则光老师“材料引进”的艺术,一篇篇精彩的课堂实录和详细点评,犹如一场教学成果的盛宴,让人大饱眼福,大呼过瘾。 闻名特级教师窦桂梅说过:细节,往往反映教师的教学水平,折射着教师的教学思想。”名师课堂教学中的细节看似平常、简单,但平常中不乏艺术,简单中蕴含着深刻。那些看似信
3、手拈来、水到渠成的精彩细节,其实都是名师成长过程中厚积薄发的呈现,具有独特的研究价值和意义。观赏、总结、学用名师的教学细节,是青年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途径。 在第二局部“批判与建设”中,徐杰老师对青年教师的课例既进行了肯定点评,又提出了积极的优化的建议。从环节用时到朗读、学法各方各面,面面俱到,甚至会假如自己上课,会设计哪几个环节,让人眼前一亮,茅塞顿开。 最让我感触的当属第三局部“反思与深化”了。徐老师分享了不同课型的文本研读和备课思路。尤其五柳先生传这篇课文,他前后进行了四次备课。第一次备课后,他觉得还是原先的课堂风格,没有实质意义的突破,于是推倒重来,拿出了第二套方案。试讲之后,在一致好评
4、的情况下,自己觉得课堂上两个渐次的高潮没能生成,症结是教学设计的问题,于是对前两个方案进行了整合,形成第三套方案。这节课受到了广泛的好评,参加人教社的全国优课评比获得了一等奖。在出席“人教论坛”时执教这堂课,徐老师又进行了再一次的修改,主题挖掘呈现了“自画像、正气歌、精神家园”这样的层次感,“衬托”的手法观赏也是三个层次写贫贱、安贫乐道;比黔娄,清高坚守;用“不”字,特立独行。一课多案,精益求精,徐杰老师的这种追求精巧、追求完美的精神,让我钦佩。 初次“认识”徐杰老师,是源自曹老师推荐的公众号。公众号里的每一篇文章,读来都感觉大有收获。他的公众号叫“杰哥的精巧语文”。“杰哥”,一个透着豪爽义气让人莫名亲切的称谓。名如其人。听徐杰老师评课这本书出版多年,已是正版难找,询问徐老师时,他大方的送了一本。感动于心,相遇恨晚。以前总觉得自己课堂有许多问题,又不知道应该怎样去改正。徐老师的公众号和书,时时让我有大开眼界的顿悟感,原来这个地方要这样解读,原来这篇课文这样讲真好我觉得自己像个求知的孩童,需要学习的太多。好在年龄虽大,心态年轻。“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为人师者,当活到老学到老。漫漫人生路,要想不忘师者初心不断有所进步,我觉得以书相伴是绝好的方法。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