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测量实习小结.doc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3351256 上传时间:2021-12-22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土木测量实习小结.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土木测量实习小结.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土木测量实习小结.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土木测量实习小结.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土木测量实习小结.doc(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土木测量实习小结时光飞逝,短短的二十几天的实习结束了。在这个短暂 的时间,学习到了许多也感受到了许多,深深的觉得实践的 重要性。这次实习任务我是在三明市交通规划设计院完成 的,主要是跟随着技术员在野外进行外业测量,从中学习了 大量的测量知识。一、工程概况 这次实习参加了三个工程的外业测量,分别是三明沙县 机场进场公路、省道东石线(S307 )清流宁化界至宁化东风 林场、省道 205 线宁化建宁交界至宁化东风林场。其中三明 沙县进场公路按新建二级公路标准建设,设计时速 60 公里 每小时,公路全长公里,路基宽 10 米,路面宽 9 米,同时 预留供水管道走廊。该公路在机场建设期间,作为施工机械

2、进出场道路使用;机场建成后,该道路作为沙县城区通向机 场的永久性道路。省道东石线(S307)清流宁化界至宁化东 风林场与省道 205 线宁化建宁交界至宁化东风林场合起来共 六十几公里,全线按二级公路标准建设,设计速度 60 公里 / 小时,路基宽度 10 米,采用全幅式水泥砼路面结构。二、道路中线的测量第一次接触全站仪是沙县机场进场公路的外业测量,即 运用全站仪进行路线中线的测量。由于我以前在学校没有接 触过全站仪,所以当我拿看到到它的时候完全不知道怎么使 用。全站仪是全站型电子经纬仪和微处理器等部分组成,它 通过测量斜距竖直角、水平角,可以自动记录,计算并显示 出平距、高差、高程和坐标等相关

3、数据。全站仪的测量首先 是一项非常精确的工作,通过在学校期间在课堂上对测量学 的学习,使我在脑海中形成了一个基本的、理论的测量学轮 廓,而实习的目的, 就是要将这些理论与实际工程联系起来, 这就是这次实习的目的之一。这一段路基本上都在深山中, 我来的时候已经测了一公里多的里程。我们分为两组中桩组 和横断组,我在中桩组。由于我们的工作地在深山中,所以 都得扛着仪器进山,我记得从第一天爬三十分钟的山路到后 来需要近两个小时才能到达工作地点,午饭只好在山上解 决。就这点使我明白修建一条公路是一件多么不容易的事 啊,平时呆在教室是完全感受不到的。在深山中有看不到的 危险,在这里有很密的树林,可以让你迷

4、失方向;在这里有 许多昆虫, 会叮咬你甚至会导致过敏; 在这里有不少的山谷, 你可能会失足滚下去。面对危险的野外作业,使我感到遵守 单位规章制度听从指导的重要性。在深山测量比平原需要更多的人力。因为在深山中出了 需要扛仪器和水外,还要在山中劈出一条可以走的路来。需 要带的仪器设备有:一台全站仪、一个三角架、两个带有棱 镜头的站把、一个带有棱镜头的对中杆、一个装有资料的测 包,及柴刀等等。测量的大概过程如下:先置仪再测后视接 着放样,测不到下一个点则需要打转点。置仪的方法:在转 点上先架三角架,用脚把一个角架给踩实,在把全站仪安装 在脚架上,对中好就把脚架全部踩实,接着整平直至管水准 器和圆水准

5、器气泡都居中,在接着用卷尺测仪高,然后输入 置仪点坐标和仪高,设置完就可以测后视。后视由于是在山 区转点很多后视要准确(误差在一公分之内) ,所以需要用 站把提高精度。站把中杆的把尖对在转点的铁钉头上,按住 伸缩按钮固定住另外两脚,放开按钮把三角架锁紧,然后子 啊按住伸缩钮调节高度至气泡居中为止,最后设置好把高并 把棱镜头对准全站仪。跑把是最辛苦活,跑把员需要有良好 的方向感和距离感。在深山中跑把员往往看不到前面几个打 下中桩,因此很难辨清方向。一般 20 米打一个桩,每个要素桩都要打。跑把员先认准路线走向,走20m把棱镜头对准仪器测预测一下方位和距离。根据测出来的值决定对仪器 方向往前往后,

6、路线方向往左往右多少米。测完准确值后, 跑把员要把把高报给记录员。记录员需要记下里程桩号把 高,及对应桩号的坐标高程。打转点需要随时准备工具,有 锤子、铁钉、塑料袋(作记号用) 、木桩、记号笔。打转点 的基本原则是站在转点位置要看得到仪器,看得到接下来要 打的路线。木桩要打到离地面 4 公分左右,不易被踩到的地 方。在木桩上垫个折成四方形的塑料袋,再打入钉子。最后 在四方形塑料袋上写上转点号,再转点上方绑个红色塑料 袋。在深山中树林太密,导致全站仪与前后视及跑把之间不 能通视,这就需要工人把挡住视线的树枝小树等等砍掉,直 到可以测出值为止。写桩号与打桩是相对来说比较简单,到 要注意桩号要写的清

7、楚准确。中线测量的工作方式基本上如 此。通过一段时间的测量工作,我熟悉了全站仪的用途,熟 练了全站仪的使用方法,掌握了仪器的检验和校正方法。其 次,在对数据的检查和矫正的过程中,明白了各种测量误差 的来源,其主要有三个方面:仪器误差(仪器本身所决定, 属客观误差来源) 、观测误差(由于人员的技术水平而造成, 属于主观误差来源) 、外界影响误差(受到如温度、大气折 射等外界因素的影响而这些因素又时时处于变动中而难以 控制,属于可变动误差来源) 。知道了如何避免测量的数据 错误,最大限度的减少测量误差的方法,要作到: ( 1)要选 择精度高的测量仪器。 (2)提高自己的测量水平。 ( 3)多次 测

8、量取平均值。艰难的外业工作使我明白了野外测量工作你不仅仅需 要过硬的测量知识与本领,还需要有个好身体来应付这艰苦 的工作,但更需要一种不怕苦坚持到底的精神。三、旧线的调查地质调查的内容很多,调查涵洞沿线的土的组成、岩体 的形态等内容。走在老线路上,看到了许多平时都没有注意 的东西。首先映入我的眼帘的是老线的路面情况,路面虽然 是用沥青铺筑而成的,但已是满目疮痍。可能是以前的沥青 材料性能比较差的缘故,这里的路面出现了裂纹,有横向、 纵向、网状的。还有车辙,千奇百怪的小坑,在有一小段的 路上我发现沥青居然会黏在我鞋底。对我个人而言当然是喜 欢现在的沥青路面,毕竟它有良好的性能,比如:有足够的 力

9、学强度,一定的弹性和塑性变形能力,不扬尘,汽车行驶 更平稳噪声低等特点。沥青路面往往用于高速公路和城市道 路,这次修的二级路用的值混凝土路面毕竟沥青路面比较 贵。我想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路面材料一定越来越好,行 车一定会更安全。老路在道路线形的确有些不妥,有些明显的过弯,所以 我看到新的线形弯道处设计的更加平缓。有一个路段的上下 坡,坡顶处视野很狭窄看的不远,这个纵坡设计应该要重新 设计。道路上行驶的车辆并不多,想必这也是只修两车道的 原因吧。对老路上的边坡了解的不多,只清楚的认识到一个 岩质边坡是成 90°的。看来回去得补补这方面的知识才行 啊。我觉得地质调查中最难以理解的是技术员

10、对土组成的 判断,真不知道他们是怎么判断硬土占百分之几,卵石占百 分之几,软土占百分之几等等。更不要说那岩体的性状、走 向。要了解这些需要必定需要丰富的经验。涵洞及桥梁的调查是我们工作的重点。这也使我见到了 不少类型的涵洞。涵洞按建筑材料可分为砖涵、石涵和钢筋 砼涵。按涵洞断面形式可分为管涵、板涵、箱涵、拱涵。调查中我发现管涵直径有 60cm和80cm两种,这类涵洞相对较少。比较常见的是进口为阴井,出口为八字形的涵洞。我们 需要记录涵洞所在的里程桩号,尺寸等要素。记录方式如: k13+222, 净 * ,水泥盖板,利用,左进右出,进口一字,出 口一字接水渠。桥梁要记录其所在的桩号,还有离路中线

11、左 右扣除人行道的宽度,发现这里的桥并不长多为简支梁桥或 拱桥并且桥梁限重才 10 吨左右。涵洞跟桥梁不符合二级道 路规定的都需要重新修造。我觉得最为特别的应当是虹吸 管。当技术员问我虹吸管的原理时, 我也没有很好的打出来。 这使我感觉到自己的理论知识还不够扎实,还需要学习更多 的理论并联系到实际中去。四、 rtk 的使用 在本次实习中,使用的是南方测绘公司生产的灵锐 s86 测量系统。该系统的主要组成有基站设备 s86 有基准站、主 机充电器、基座对点器及连接头、450mhz全向天线、测高片、 量高尺、多用途通讯电缆,移动着设备有 s86 移动站、主机 充电器、基座对电器及连接头、450mh

12、z全向天线、测高片、量高尺、wa手簿、wa电池、wa充电器及适配器、 wa采集电 缆、 blueooth 等 在三明沙县进场公路的测量中,我们主要将 rtk 与全站 仪配合使用。这段道路测量主要在深山密林之中, rtk 在打 中桩方面不能完全发挥不出它的优势。 rkt 携带的仪器方面 与全站仪先比更为轻便, rtk 在不用外接电台情况下只需带 一个装有仪器的软包、一根对中杆、一个脚架,而全站仪这 需带一个装有仪器的箱子、一个脚架、两个带有棱镜头的站 把、一根带棱镜头的追踪杆。 在山区中 rtk 使用人员比较少, 建好基站后大概需要 3 个人,一个负责在密林中劈出一条路, 一个持移动站设备进行测

13、点并记录,一人打中桩。若使用全 站仪测量至少需要 6 人,由于树林过于茂密置仪点与中桩点 及转点不能很好的通视必须要有两个人负责劈出两条路,测 量员一名,记录员一名,跑把一名,前后视要两名并协助扛 仪器。 rtk 建立基站很简单无需对中整平,但需要在地势较 高且空旷的地方建立基站。 rtk 在山区有个硬伤常规 rtk 系 统的数据传输多采用超高频 ufh 、甚高频 vhf 播发 rtcm 差分 信号,由于 ufh 和 vhf 的衍射性能差,而且都是站间直线传 播,这要求站间的天线必须“准光学通视” ,移动站要同时 接收来自卫星的 gps 信号和来自基站的差分信号,由于树林 密及其它遮挡物,移动

14、站信号接收不良甚至会接收不到信 号,手簿中显示为浮点解或单点解。此时只能把附近的树木 给砍掉, 但出现的固定解也是不稳定的, 只有几秒钟的时间, 数据可能有较大的误差。因此我们仅用 rtk 打几个转点,进 行一些点的复合。在省道东石线(s307)清流宁化界至宁化东风临场线路 上,我们用 rtk 在不是很茂密山中测量。使用外接电台使用 范围可以达到 8 公里,在树高两米左右的山中还是很容易的 出现固定解,只需要基本上跟基站通视,相比于全站仪明显 比较方便快捷。在旧路上 rtk 打中桩十分方便只需移一两次 的基站就可以完成一天的工作量,使用 rtk 至少可以打 5 公 里以上的中桩,而且需要的人数少且轻松。在下小雨天的天 气全站仪不能使用的使用而 rtk 可以很好的完成工作,一次 基站在雨中淋了一整个下午仪器居然一点故障都没有, rtk 在光色暗淡的情况下也可以使用。相信随着测量技术的发 展,必定会减轻测量员的负担。五、结束语 感谢学院提供这次实习的机会,使我有机会联系实际; 陈老师的指点,使我明白在设计院实习的重点;张技术员的 指导,使我学习到实际的知识。通过这次实习,让我深刻明白了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性。我不仅学到了测量的实际能力默契,和面对困难的忍耐力; 也学到了技术人员之间的团结、 更锻炼了自己很多测绘的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