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简本要点.docx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3357317 上传时间:2021-12-23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0.9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天津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简本要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天津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简本要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天津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简本要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天津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简本要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天津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简本要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天津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简本要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天津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简本要点.docx(1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天津市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简本)(2010年 8月)第一章总则第1条规划范围天津市行政管辖区域,其中陆域总面积11919.7平方公里,海域面积约3000平方公里,滩涂面积约370平方公里。第2条规划期限本规划期限为2010-2020年,分为近、中、远三期,其中近期为 2010-2012 年,中期为2013-2015年,远期为2016-2020年。第3条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密 围绕天津市第九次党代会提出的 把旅游业培育成为重要产业”的要求,以改革开放 和体制机制创新为动力,突出天津市近代历史文化名城和现代港口城市特点,全面 整合、深度开发旅

2、游资源,打造 近代中国看天津”文化旅游品牌;加强旅游载体和 主体建设;加强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的结合,促进产业联动;加强环渤海区域联 合,推动区域合作;加快转变旅游产业发展方式,进一步解放和发展旅游生产力, 促进旅游产业又好又快发展,将旅游业培育成为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 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第二章旅游产业现状分析第4条天津市旅游业 十一五”期间发展情况概述十一五”期间,我市旅游业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贯彻市委市政府J二三四五六”的奋斗目标和 年见亮点、两年大变化”的总要求,我市旅游业发展呈现新变化,产业规模持续扩 大,产业结构逐渐优化,产业

3、素质明显提升,产业功能有效释放。虽然受到全球金 融危机的冲击,全市旅游业发展仍保持高速增长,为旅游业在十二五”期间建设旅游强市、打造国际旅游目的地和集散地打下了坚实的基础。1 .旅游经济总体实力明显增强2010年全市旅游业总收入1248亿元,年均增长16.8% (2005至2010年,下 同);入境游客166万人次,年均增长17.5%;外汇收入14.2亿美元,年均增长 22.8%;接待中外游客9372万人次,年均增长13.5%;旅游业增加值占GDP的比 重为5.8%,比2005年提高1.2个百分点;旅游业增加值占服务业增加值的比重为 12.8%;旅游直接从业人员20万人,问接从业人员100万人

4、。我市旅游业已逐步成 长为发展较快的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2 .旅游企业规模和产业结构不断扩大、优化截至2010年底,全市国家A级旅游景区达到55家,与2005年末相比增加了 27家(其中5A级景区2家),全国工农业旅游示范点14家,市级工业旅游示范 点20家,旅游特色村160家;高尔夫球场11家;星级饭店115家(五星级酒店 20家,是2005年末的3.3倍),客房达到1.9万间,床位超过3万张;旅行社316 家,具有出境游资格的旅行社 25家;注册导游员8700多人;旅游院校22所,旅 游相关专业在校生1.12万人。3 .旅游产品体系日益完善近代中国看天津”文化旅游品牌效益日益凸显。津湾广

5、场、古文化街、五大 道、意式风情区、德式风情区和估衣街等一批特色旅游街区丰富了都市观光旅游体 系;星耀五洲、极地海洋世界等一批重点旅游项目的建成,增加了城市对游客的吸 引力;梅江会展中心和一批五星级酒店的新建改造,充实了商务会展旅游的载体功能;国际邮轮母港的建成提高了我市入境旅游的接待能力。我市都市观光、休闲度 假、商务会展三大旅游产品体系日趋完善。4 .旅游宣传促销更趋活跃通过参加国内外各种旅游大型展会,进行宣传促销,着力打造渤海明珠、魅力天津”的旅游形象,精心打造都市博览游、海河风光游、滨海休闲游、山 野名胜游和乘高铁、游津城”、观世博、游天津”旅游特色活动,成功举办了中国 旅游产业节大型

6、展会,连续举办了 妈祖文化旅游节”、黄崖关长城国际马拉松等节 庆活动,进一步提高了天津在国内外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提升了旅游目的地形象。5 .旅游行业管理水平进一步提升旅游行政管理部门把对旅游企业的管理寓于服务之中,促进企业发展,实现质 量、效益、安全、秩序的统一。同时加大对企业从业人员的培训力度,通过举办专 题培训班、酒店服务技能大赛、导游员大赛等措施,不断提升旅游企业从业人员的 整体素质,旅游行业的服务水平得到明显提高。6 .旅游服务体系进一步增强在大众化旅游和自助旅游的发展趋势下,我市建立了市有关部门和区县为主体 的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开通了天津旅游政务网、天津旅游资讯网和环渤海旅游网, 启

7、动了 “1230像游服务热线,成立了导游服务中心,建设了游客集散中心,加强 了道路旅游标识系统建设,为游客提供了良好的服务。7 .存在的差距和不足一是,城市旅游形象不够鲜明;二是,旅游载体功能不强;三是,国际知名的 旅游品牌较少;四是,旅游服务质量有待提高;五是,旅游企业规模偏小;六是, 体制机制创新不够。在 十二五”期间要着力解决这些问题。第三章目标定位第5条发展重点全面整合各种旅游资源,深度开发系列旅游产品,加速推进京津冀旅游一体化 进程,加强环渤海地区乃至东北亚旅游合作,发展国际都市型旅游。第6条目标定位通过旅游资源整合、旅游产业培育、重点项目建设、旅游品牌打造,将天津建设成为浓缩近代文

8、化、凝聚现代文明、独具特色的国际性、现代化宜居宜游 的旅游强市、国际旅游目的地和集散地。第四章发展战略第7条城旅一体,统筹发展旅游依托城市发展,城市建设体现旅游功能,把城市作为旅游吸引物整体打 造,将城市旅游变为旅游城市。在整个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服务功能配套、工农业 生产等方面全面融入旅游功能,以旅游为纽带促进城市功能的全面发挥。第8条区域联合,特色发展加强与京津冀、环渤海地区在旅游产品上错位发展,在线路整合上联合设计, 在综合服务上联动整合,在功能配套上特色互补,突出天津近代中国看天津”文化旅游核心品牌和资源特色,大力发展滨海休闲、邮轮游艇等旅游产品。第9条项目带动,集聚发展通过龙头项目带动

9、旅游市场开发、旅游产业集聚和城市载体功能建设,突出龙 头项目的带动和引领作用,形成强烈的市场吸引力,促进产业集聚和升级。引导和 推动市中心城区及其周边、滨海新区滨海旅游区、蓟县山野旅游区,建设水游城、 华侨城、发现王国主题公园、世界级影视主题公园、盘龙谷文化城、下营旅游特色 小镇等一批旅游重点项目。第10条主体支撑,跨越发展加强市场主体培育,支持旅游业态、商业运作模式和开发方式的创新。通过特 殊政策、特许经营或专营的模式,创新管理体制和机制,支持、扶持在民营企业中 成长出若干个真正意义上的大型旅游集团,将其作为旅游开发建设中的现实抓手, 加快产业融合,推进旅游装备制造业、游艇房车业、自驾车营地

10、等大产业基地建 设,实现天津旅游业跨越式发展。第五章空间布局第11条功能分区按照目标驱动、产业集聚”的重点突破战略,将天津市近中期旅游发展格局划 分为幺带、三区、九组团一带:海河旅游观光带三区:市中心都市旅游区;东部滨海旅游区;北部山野旅游区九组团:京津新城温泉度假组团、大黄堡生态休闲组团、七里海湿地度假组 团、东丽湖商务休闲组团、杨柳青民俗文化组团、团泊湖康体运动组团、天嘉湖 鸭淀水库商务修学组团、葛沽-小站民俗风情组团、北辰运河文化体验组团。海河旅游观光带是连接中心城区和滨海新区的发展轴带和传承近代历史文化, 演绎现代时尚生活的高端休闲旅游产业集聚区;市中心都市旅游区是集中展示近代历史文化

11、和现代都市繁华的旅游观光核心区 域,承担着旅游集散和服务载体功能;东部滨海旅游区是天津市旅游产业新的增长极,是发展工业旅游、滨海旅游、海洋旅游的蓝色休闲度假基地、海上旅游集散地和环渤海旅游门户枢纽;北部山野旅游区是以山野生态和风景名胜为特色的,面向京津的城市后花园和绿色休闲度 假基地。九组团构成环天津双城的休闲旅游产业带,既是城郊休闲带的组成部分,又是 连接市区、滨海新区和北部山区的休闲廊道。第六章旅游产品规划第12条旅游产品谱系梳理山、河、湖、海、泉、城”自然资源与历史人文资源,打造天津 都市观光、休闲度假和商务会展”三大旅游支撑体系。第13条打造六大旅游品牌重点打造天津旅游六大品牌:中国旅

12、游产业博览会、近代中国看天津”文化游、都市博览游、海河风光游、滨海休闲游、山野名胜游。1 .中国旅游产业博览会以旅游装备制造业为重点,搭建旅游产品交易的平台、旅游文化演艺交流的舞 台和旅游产业发展研讨的讲台。经过引导和培育,进一步推动旅游相关产业要素的 整合,促进旅游产业链不断延伸,加强旅游产业的区域联合和国际合作,打造成为 中国旅游业又一知名品牌。2 .近代中国看天津”文化游以小站练兵、意奥风情、老城津韵等 12个文化旅游主题板块形成的 近代中国 看天津”文化旅游核心品牌,能够使游客加深认识天津在中国近代历史中的地位, 探寻到中国近代历史的脉络,而以 五大道”为代表的历史风貌建筑群的开发开放

13、, 不但进一步提升 近代中国看天津”文化旅游品牌效应,而且成为游客感受异国建筑 文化,体验近代天津城市风貌和异国风情的独特街区。3 .都市博览游以天津博物馆、自然博物馆、老城厢博物馆聚集区等为代表的博物馆承载着大 津的历史,更展示了现代天津的城市底蕴;以华蕴博物馆、鞋文化博物馆、酒文化 博物馆等主题博物馆则是行业发展历史的缩影;以周恩来邓颖超纪念馆、平津战役 纪念馆、金汤桥等红色旅游景点,充分展示了天津的红色旅游文化;整修一新的水 上公园、长虹公园、南翠屏公园、西沽公园等,成为现代城市休闲场所;拥有百年 历史的和平路金街、美食荟萃的南市食品街、1902欧式风情街等名街成为中外游客休闲购物的必选

14、场所;天津市文化中心、泰安道英式风情区等文化旅游项目建成 后,将极大提升我市都市博览旅游的水平和承载能力。4 .海河风光游幺条海河观光带,半部中国近代史。”以海河综合开发形成的水体景观、堤岸景观、建筑景观、桥梁景观、文化景观、园林景观和夜景景观,突出了历 史文化、城市发展、环保生态、休闲娱乐四大旅游主题,优化配置了循环贯通的水 路游览线,延伸了古文化街、津湾广场、意大利风情区等多个商贸旅游圈,成为传 承城市文脉、包蕴津沽风情、展现都市繁华的城市名河及核心旅游产业带。5 .滨海休闲游以海洋、海港、炮台、渔人码头、海门古刹、海河外滩公园、新洋市场、基辅 号航母等为代表的独特优质的旅游资源和大飞机、

15、大火箭、大炼油等为主的工业旅 游资源为基础,推出 逛海港、游海湾、赏海景观光游”,戏海水、品海鲜、购洋 货休闲游”,登航母、观炮台、乘邮轮”,坐渔船、撒渔网、住渔家院当一大渔民 游”,工业旅游主题游”等系列旅游产品,为游客休闲提供了更多的选择。6 .山野名胜游以蓟县的国家5A级旅游景区盘山风景名胜区和以世界文化遗产-黄崖 关长城风景游览区为代表的,集名山、雄关、幽林、秀水、古刹于一体的观光旅游 产品,以西青区的热带植物观光园、宝垠区的帝景温泉度假村、静海县的团泊休闲 博览园、东丽区的华明示范镇和温泉欢乐谷、津南区的宝成博物苑、小站练兵园、米立方 水世界等为代表的旅游度假产品,会使游客得到最大的

16、度假惊喜;止匕外, 吃农家饭、住农家院、干农家活,当一天山里人的农家乐体验旅游,会给游客带来 田园生活的乐趣。第七章市场营销第14条目标市场以入境旅游为先导、国内旅游为基础,大力发展入境旅游,全面提升国内旅 游,引导发展出境旅游,充分开发国内国外、市内市外市场资源,形成入境、国 内、出境三大市场互相促进、协调发展的局面。第八章旅游产业体系建设第15条旅游核心产业规划1 .旅游交通规划构建涵盖航空、邮轮、高速公路、铁路、地铁、旅游快速通道、内河航道和内 部便捷公路的天津立体化旅游交通网路。(1)民航客运完善天津国际机场,提升、扩建机场和相应配套设施,完善机场旅客旅游咨询 服务设施。增设天津到长江

17、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等客源集中地区的稳定航线,开辟 和增加天津与香港、东南亚、东亚实施支线航班战略,开发航空商务市场,争取国 内重点航空公司在天津建立基地,利用航权开放的有利条件,制定优惠政策,开发 国内、国际航空旅游市场,逐步解决天津滨海国际机场旅游航线稀少、票价偏高的 问题,提高航空旅游市场比重,力争到 2012年天津机场旅客年吞吐量达1000万人 次,2015年旅客年吞吐量达1600万人次,2020年旅客吞吐量达2000万人次。(2)铁路客运加快京沪高铁天津段、津秦客运专线、津保铁路、京津城际延伸线、天津站至 西站地下直径线等铁路建设;加快天津西站综合交通枢纽、轻轨和地铁网络的建设 进度。

18、到2015年,基本建成以天津西站、天津站、于家堡站为核心的天津铁路交 通枢纽,形成以天津为中心的环渤海高速铁路网。同时,积极协调有关部门在铁路 枢纽设立游客咨询中心,方便外地来津游客。(3)公路客运在天津市交通规划及现有市域公路网的基础上,规划建设津石、京秦、南港、 塘承等高速公路,拓宽京津塘、唐津高速公路,研究建设天津至太原、赤峰等地高 速公路的可行性,增强天津与周边主要客源地的通达能力;拓宽津滨高速公路,完 成津深快速、天津大道、团泊快速、中央大道等城市快速路的建设,改造天津区域 内的路网通行能力。进一步完善市区通往各主要景区和市郊乡村旅游点的公共旅游交通道路的建 设,推进各主要景区之间道

19、路网的建设,增开旅游客运专线,增强景区的通达性。 同时,积极推进滨海、蓟县等交通枢纽地区的旅游客运专线服务中心的建设,为游 客提供旅游咨询、线路预订、交通换乘等服务,满足自助游旅客的需求,形成安 全、便捷、通畅、舒适的旅游交通网络;提升和规范出租汽车行业。(4)水上客运积极发展邮轮旅游,完善国际邮轮母港的维修维护、燃料和食品供给、旅游购 物等综合服务功能。适时启动国际邮轮母港其余四个泊位的建设。鼓励和引导歌诗 达、皇家加勒比、丽星等国际知名邮轮公司增加停靠天津邮轮母港的邮轮班次,推 出便利的通关政策吸引国际邮轮的停靠。争取世界顶级邮轮公司在津设立分公司。 做大做强邮轮经济。依托海河两岸景观的改

20、造提升及南运河二级航道通航工程的推进,抓住京杭大 运河旅游线路规划编制的契机,积极发展运河旅游;通过丰富海河两岸的旅游业 态,提升游船档次,加密游船航次,进一步推进海河观光旅游。2 .旅游景区加强对旅游景区的行业管理,完善旅游景区统计制度,积极推进旅游景区的标 准化建设,重点加强景区标识系统、安全救援、无障碍设施、旅游厕所等内部服务 配套建设。大力推进旅游特色村提升工程,建设一批旅游特色村精品和特色旅游乡镇;依 托生态、森林、湿地等资源培育一批生态旅游示范村;引导和支持温泉、滑雪、康 体、度假、房车等旅游新业态发展;同时,要积极提升 A级景区服务质量水平, 扩展4A级景区的数量,5A级景区力争

21、达到3 5家。3 .旅行社业加速大型、品牌企业集团的建设,推出在国内具有影响力的旅行社企业,领军 全市旅行社行业发展;重点发展10家左右跨国经营的国际旅行社,促进旅行社经 营管理与国际接轨。着重旅行社规模、质量的提升,争取有46家旅行社进入全国百强。4 .旅游餐饮打造天津老字号系列、海鲜系列、津味小吃系列三大餐饮品牌;丰富天津餐饮 结构,重点开发特色津菜合理布局餐饮设施,配套休憩和娱乐功能;建设绿色食品 生产加工基地;5 .旅游购物优化销售网点布局,提高旅游购物在旅游总收入中的比重,力争到 2015年旅 游购物收入占旅游总收入的25%左右,使天津成为重要的旅游商品集散地和区域 旅游购物的专业市

22、场。重点加快海河两岸商贸设施建设,构建沿河商贸集聚带,形成一批商贸集聚节 点,启动下游商贸物流集聚区建设。按照功能完善、设施先进、业态结构合理的标 准,建设和平路一滨江道、天津站、天津西站、小白楼、南市、塘沽解放路等一批现代都市商业集聚区。形成南京路商务商贸带、鞍山西道一白堤路科贸街、大胡同、鼓楼、古文化街、食品街等特色商业街。6 .旅游娱乐业加强文艺精品创作,推出一批在全国有影响的优秀剧目,抓好一批名剧、名 团、名院建设,大力开发具有浓厚天津特色的旅游文化娱乐产品。创办旅游演艺剧场,排演适合国内外游客欣赏口味的曲艺、杂技、歌舞节目, 编排反映津沽百年、天津风情的大型旅游广场演艺节目,引进国内

23、外著名演艺团队 演出,丰富旅游者的夜生活,提升天津的国际城市形象。完善天津博物馆、天津科技馆,建设兴华剧院、少儿文化艺术中心、京剧大观 园、美术馆、民间文艺和文物展示中心等文化设施,建成本市居民与外来游客共享 的现代文化艺术展示、演出场地,丰富旅游文化活动,增加夜间娱乐项目。7 16条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建设1 .旅游信息化建设(1)建设旅游电子政务系统全面推进天津旅游电子政务建设,增加旅游政务信息化的参与度、应用性、人性化、标准化,真正使电子政务系统服务于各职能管理部门,为构建服务型 政府、数字化政府,提供完善的技术支撑环境。同时,建立一套信息采集上报系统,不断提高信息采集效率,扩大数据质量与数

24、量,以满足各个网络运行与信 息服务 平台的需求。(2)建好天津旅游网站 以天津旅游网为中心,全面推进全 市旅游信息咨询服务网络建设。重点建设网(网站)、屏(触摸屏)、卡(旅游一卡通)”系统工程、旅游呼叫中心和旅游 信息咨询网点。旅游呼叫中心应配置 多种外语应答、咨询功能。整合旅游网络营 销,构建目的地营销系统(DMS): 扩大其覆盖面和宣传力度,加入国家级营销网 络平台。拓展面向海外的网络营销 平台,加大与海内外综合媒体与大旅行商网站的合 作,代建、共建天津旅游海外网站、专题网页以及其他信息营销平台,实现天津 旅游目的地营销和旅游信息服 务方式的新突破。(3)健全公共咨询服务体系天津作为首批启

25、动12301旅游资 讯公益服务工程的城市, 将利用天津旅游资 讯网作为旅游公共资讯服务的唯一平 台,以天津旅游目的地营销系统强大的数据 库信息支持,从空间和形式上延伸系 统功能,着眼旅游行业和公众的的实际需求,通过与各旅游企事业、电信等单位的通力合作,打造一个全新的旅游公共服务体 系。在此基础上逐步构建多层级、 多语种、多方面的旅游信息传输平台。建设游客集散中心(4)建设游客集散中心陆续在市中心区、滨海新区设立游客集散中心,在蓟县、西青、津南、武清 及其他区设立区域性的游客中心,建立面向全市、 辐射京津冀、联通环渤海的 天津游客中心”网络。天津游客中心进一步与北京、河北的游客中心联网,建成京 津 冀地区游客咨询服务网。1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