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过程与方法维度重构实验教学.doc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3380723 上传时间:2021-12-24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从过程与方法维度重构实验教学.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从过程与方法维度重构实验教学.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从过程与方法维度重构实验教学.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从过程与方法维度重构实验教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从过程与方法维度重构实验教学.doc(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从过程与方法维度重构实验教学“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是初中化学教材中的经典 实验之一,人教版等多种版本普遍采用如图 1 所示装置进行实验 1 。教材安排此实验的目的是让学生亲历科学探究的过程, 追寻 科学家探究的踪迹, 像科学家那样进行实验探究, 从而增强动手 能力、分析能力和探究能力。而课堂调研发现,以讲授为主、以 知识传授为主的实验教学方式仍然占课堂教学的主导地位, 多数 教师认为实验准备麻烦、 实验过程繁琐、 实验数据不准而不愿做 实验,这与新课程理念背道而驰。 课堂教学中暴露出过程与方法 目标落实不到位、重结论轻过程、穿新鞋走旧路等问题,一味追 求课堂“高效”,忽视能力培养,淡化学

2、习过程。笔者专门对该实验教学情况进行了调研, 结果表明, 多数教 师的教学方式是以下三种情况中的一种: 一是教师播放视频, 学 生“眼视实验”。 教师贪图省事, 播放实验视频, 引导学生观看, 指导学生背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误差分析等内容, 以便应对考试。二是教师演示实验,学生观察实验。由于实验仪 器规格大小所限, 坐在后几排的学生根本看不到实验现象, 于是 教师硬把结论强加于学生,让学生死记硬背,以便应对考试。三 是教师拓展实验, 学生了解实验。 受“做实验不如做实验题”的 应试思想影响,部分教师过度拓展实验形式,偏离教学重点。没有把教学重点放在技能训练、方法建构、能力培养上,而是

3、放在 拓展实验形式上, 展示多种多样的实验题形式, 让学生“见多识 广”、“似曾相识”,利用题海战术,以便应对考试。上述做法 背离了新课程标准精神, 淡化了过程与方法目标的落实, 学生缺 乏参与、缺乏感悟、缺乏探究,不利于他们技能的形成和能力的 培养。一、问题引路,明晰方法问题是学生最好的学习动力, 是学生学习的重要资源。 学生 通过小学科学的学习虽然知道了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但却不知道 这个数据的具体由来,即不知道如何测定出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教学时,多数教师直接告诉学生实验方法,学生不经思索、按部 就班。笔者认为教师应当先把这个学生极为熟悉但从未深入思考 的问题交给他们, 让他们明确要解决

4、的问题, 通过铺设问题台阶, 用问题引路,突破难点、明晰实验方法。1. 选择什么样的方法测定氧气的体积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中,测定氧气的含量(体积)的 方法是问题的关键所在。为引导学生建构测定氧气含量的方法, 教师通过日常生活实例, 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 创设情 境、进行设问, 引导学生完成知识的迁移, 建构解决问题的方法。 “同学们,我们学过过滤这一基本操作,请大家回顾一下:如何 将食盐和泥沙分开?如何测定粗盐中泥沙的质量?如何测得一 杯食盐水中水的质量?”学生通过思考、 交流讨论后, 不难得出 答案。此时教师再次追问:“如何测定混合物中一种成分的质 量?”学生在经历了前面问题的

5、基础上, 稍加思索,便得出测定 混合物中某一组分含量的两种可行方法: 一是直接方法:除去其 他成分,只剩下要保留的成分,测定其含量;二是间接方法:将 待测定物质除去,然后通过量的变化,来测定该组分的含量。空 气是氧气、氮气、二氧化碳等多种气体成分组成的混合物,测定 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若采用直接方法比较繁琐,因此应选择的最 佳方法是间接方法,即除去氧气。利用氧气消耗掉后,容器内压 强变小,水(或其他易观察的试剂)进入容器,通过测定进入的 水(或其他试剂)的体积的方法,确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2. 如何较为快速地除去氧气 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 在加热或点燃的条件 下能够跟多种物质发生化

6、学反应, 因此学生普遍认为可以采用燃 烧(或加热)的方法,选择某些物质与氧气进行反应,从而把空 气中的氧气反应掉。3. 怎样证明“被消耗的氧气的体积就是进入集气瓶中水的 体积”“测量空气中氧气体积”的实验原理是: 同温同压下密闭容 器里的气体减少的体积(即氧气的体积)等于进入的水的体积。多数学生对此半信半疑,甚至迷惑不解,为了揭开学生的疑 问,可按照如图 2 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加以验证: 轻轻拉动注射 器活塞吸走集气瓶内一定体积的气体, 就会看到有相等体积的水流入集气瓶 2 。由此解开学生心中的迷惑二、对比分析,确定原理对于实验原理的给出, 许多教师往往是照本宣科, 完全按照 课本讲授, 这样

7、不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学生常常只知道是 什么,不知道为什么。其实,课本知识的产生都有一定的知识背 景,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时,要注意“因势利导”,为学生铺好 路搭好桥,让学生亲历知识的产生过程,体会学习知识的方法, 这样的学习学生才能记得牢、学得会、用得活。在明确了用点燃 (或加热)的方法除去氧气这一思路后,对于实验原理的选择, 笔者给出了如下信息,引导学生分析、选择该实验的实验原理, 得出选用的药品需要满足的条件, 从而确定反应物、 生成物和反 应条件。通过交流讨论、对比分析得知:木炭、硫在空气中燃烧,消 耗氧气的同时又有气体产生, 导致实验结果偏小; 镁条在空气中 燃烧不仅消耗氧气,还

8、消耗了氮气,导致实验结果偏大;铁丝在 空气中不燃烧,磷在空气中燃烧消耗了氧气,产物是固体,不会 影响实验结果。 由此得出选用的药品需要满足的条件是: 选择的 药品既要能消耗氧气, 又要不会跟空气中的其他成分反应, 而且 生成物为固体。因此,可选用红磷(或白麟)作为除去氧气的实 验药品。三、设计装置,分组实验多数教师在实验时往往机械地教教材, 照搬照用教材上的装 置进行演示实验。笔者认为在确定了实验用品、反应原理、实验 方法后, 教师可以给学生充分思考的时间和空间, 让学生自主思 考、自主发挥,利用所学实验仪器,自行组装实验装置并分组进 行实验,让学生亲历实验过程,体验学习的快乐。通过实验成果

9、展示,师生共同评价实验装置、实验过程、实验数据,进而优化 实验各要素,确定最佳实验装置、最佳实验思路、实验步骤,而 不必局限于教材中给出的现成的装置。部分小组实验装置如图 3 所示。四、反思误差,加深理解 反思与评价是科学探究的重要环节之一, 是学生对自己探究 结果的可靠性有意识地进行分析和评价的过程。 通过对探究活动 进行反思, 不仅能够发现自己和他人的长处与不足, 提出改进的 具体建议,还能够体验到探究活动的乐趣和学习成功的喜悦。实验结束后, 我们发现部分学生测得的实验值与理论值不一 致。这是为什么?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实验结果偏高或偏低?教 师不要把结论一味地告知学生, 让学生背结论, 而

10、要从实验仪器、 实验装置、实验药品、反应时间、反应后的温度等影响实验结果 的因素引导学生进行分析, 帮助学生获得结论: 实验药品用量不 足、实验装置漏气、实验时间较短、实验装置没有冷却到室温等 因素都会导致实验结果偏小。 通过有序的指导, 避免学生杂乱无 章猜答案、碰答案,学生不仅知道了是什么,还弄清了为什么。五、创新拓展,开发资源为了开阔学生的知识面, 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 我们在尊重 教材和学情的基础上,可以适度开发教材资源、丰富教学资源, 实现教学资源共享, 对比教材中的实验, 从实验用品、 实验装置、 实验效果等角度入手,对教材实验进行拓展,加以改进和创新, 如图 4 所示。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方法有多种、 装置有多样, 通常用集 气瓶型、钟罩型、活塞型、注射器型等形成密闭体系。无论装置 如何变化, 涉及的原理却是相同的, 即在密闭容器中的某些物质 (如红磷、铜粉等)与氧气反应生成固体物质,使容器内气压降 低,实验现象为液面变化、液体倒吸、活塞移动等,从而测得空 气中氧气的体积含量,进而计算出氧气的体积分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