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学概论考试复习.docx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3422132 上传时间:2021-12-25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17.7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林学概论考试复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林学概论考试复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林学概论考试复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林学概论考试复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林学概论考试复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林学概论考试复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林学概论考试复习.docx(1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林学概论考试复习母树林是以大量生产播种品质和遗传品质有一定程度改善的林木种子的林分。生物肥料是用从土壤中分离出来的对苗木生长有益的微生物制成的肥料。种子园是由优树的无性系或家系组建的,以大量生产优质种子为目的的特种林。种子的休眠是指种子由于内在因素和外界条件的影响而使种子不能立即发芽 或发芽良种采穗圃是为优良无性系造林提供插条和种根的采穗固。困难的自然现象。种子休眠有强迫休眠和生理休眠 2种类型。强迫休眠。由于得不到母树林改 建的关键技术措施是去劣疏伐。种子发芽时所需要的基本条件(适宜的温度、水 分、氧气)而不能立即发芽。生理休园址选择与规划设计,?年积温较高、有适度的 降水、避免灾害性气候频

2、发地区;眠。种子成熟后,即使给予一般的温度、水分、氧气也不能很快发芽或发芽很少。造?地形要平缓、开阔、向阳、面积较大;?土壤要土层厚、肥力中等、透气排 水好、成生理休眠的原因很,如:?种皮构造?种胚状况?抑制物质多 酸碱性适宜该树 种、有灌溉条件等;?园址周围应该与同种其他林分有一定的花粉苗圃常用肥料的种类其分为有机肥料、无机肥料和生物肥料3类 隔离距离;?交通方便,有充足的季节性劳力来源。在苗圃中常用的施肥方法有施基肥、种肥和追肥 3种。追肥是基肥和种肥的补 充。无性系种子园的营建,无性系种子园营建的主要技术环节包括整地、确定栽植 密度、插穗生根的类型:?皮部生根。?愈合组织生。根 合理配置

3、无性系、繁殖材料准 备(嫁接)和定植等。影响插穗成活的主要原:因(1)内在因素。?树种的遗传性。?母树状况及枝条 的良种采穗圃的建立,一个良种采穗圃通常为特定的林业生产单位(林场或苗圃)服年龄。?枝条部位和发育状况。?插穗长度与粗度。(2)外界条件。?土壤温度? 务,面积大小要适当,一般为育苗面积的 1,10左右。建固用地条件一般与育苗地土壤湿度?土壤的通气条件。 相同,要求气候适宜,土壤肥沃,地势平坦,便于排灌,交通便利,劳力充足,通常苗木质量的评定和表示方法:一般将苗木分成?、?和?级苗3个等级,?、?是合 建在苗圃附近以方便繁殖材料供应。为便于管理和枝、根采集,圃地按品种或无性格苗,?级

4、苗是不合格苗,进行分级时以地径为主要分级指标,苗高为次要指 标。系分区,同一品种或无性系的植株集中种植在一小区内。采条母树的株行距 以利于高床:指床面高出步道的苗床,优点,足排水良好,增加肥土层厚度,步道 可用于种条生产和管理为准,树种间有所不同,一般在 1 mx 1 m内。采条母树的 繁殖方式侧方灌溉和排水,床面不易板结,能提高土壤温度,缺点是做床费工成本高。以埋根、杆插为主。为利于种条的大量生产,采条母树多培养成丛枝式树型,根据 低床:指床面低于步道的苗床,优点是利于保持土壤水分,便于灌溉,但灌水后易 使不同树种的生长特点,培养的树型也可以有所不同。土壤后易使土壤板结,通透性差。灌溉方法:

5、地面灌溉、喷灌、滴灌。 种子成 熟:当种胚成长发育成有胚根、胚芽、子叶、胚轴等部分,具有发芽能力时。容器育苗的意义和技术:1.提高造林成活率2.造林季节不受限制3.节省种子4.育苗周 生理成熟:种胚发育到具有发芽能力时。期短5.便于育苗全过程机械化。 形态成熟:果实具有成熟时的正常大小和颜 色,种皮变得坚硬致密,种子含水率降苗木出固有哪几个环节,起苗、分级、产量统计和包装运输。低,内部营养物质转化为难溶状态时。适地适树:就是指造林树种(含类型、变种、无性系、品种)的特性(主要是生态 学特林木结实间隔期与种子生产的关系,形成林木结实间隔期的主要原因是树木的 营养性)与造林地的立地条件相适应,也就

6、是说,所选择的造林树种应提供与产地生产状况。树木体内营养物质的积累达到一定程度后才能形成花。一旦林木结实形 成大力相适应的蓄积和经济产量,这意味着所选择的树种尽可能充分利用地力,但 不应年,将消耗掉大量所积累的营养物质,因此,树体在短期内很难积累为下次结 实所使其衰竭,而且有待选择的树种在所给定的立地上能构成一个有足够稳定性的 林需要的足够营养物质。要积累足够的营养物质需要一定的时间,这样就形成了结 实分。、抚育管理、消除自然灾害等措施给树木创的间隔期。所以在生产上可 以通过施肥立地条件:为了更好地研究造林地,我们把造林地上凡是与森林生长发育有关 的自造良好的生长发育条件,缩小林木结实间隔期、

7、增加种子产量,同时也减小林 木结然环境因子综合称为造林地的立地条件,它主要包括地形,土壤、水文、植被 和人实对生长所造成的影响。为活动等5大环境因子(立地因子)影响种子寿命的因素,一是种子本身的特 性,即种子所属树种、成熟度和健康状况;树种组成:构成林分的树种成分及其所占的比例。混交林是由上到下具有不同 树冠层二是种子所处的环境条件,即采种、调制和储藏的外部影响。前者涉及到遗 传特次。种植点配置指一定密度的植株在造林上分布的形式。种植点的配置主要影 响着性,后者涉及到外部环境,林木营养空间的问题。分殖造林是利用树木放入办法营养器官,直接栽植在造 林地上造林方法。1人工林的种类:用材林、经济林、

8、环境保护林和风景林、四旁绿化树种。壤上有限的水分和养分仅足够一定量的苗木生长的要求,因此密度也不能太大。(4)适地适树的途径:在造林过程中,为了使“地”和“树”基本适应,可以通过3条途栽培技术与造林密度:栽培技术越细致、集约、林木越速生,就越没有必要密植。 径加以实现。?选择:选树适地:根据造林地的立地条件选择在此条件下最适生方法 根据造林密的度确定原则,在制定造林密度时可采用以下几种方法:树种;选地适树;根据树种的特性选择最适宜的造林地。?改地适树:当造林地的?经验的方法?试验的方法?调查的方法?查图表的方法条件不能满足造林树种的要求而又必须发展 这一树种时,可以采用人为措施改善造林整地的造

9、方法 :全面整地,带状整地和块 状整地。林地条件,使“树”和“地”两者相适应,一般来说都是围绕土壤情况进行改 地。幼林的检查验收和补植:造林地检查验收时检查面积应占造林面积 2%5%方 法为?改树适地,改树适地是指通过引进外地树种或通过育种改变树种的原有特 性,使标准行或标准地法。补植,由于各种原因,造林成活率在40%84竭内,需要进行之适应原来不适应的造林地立地条件。补植,成活率在40%下不计入造林面积,列入宜林地,应进行重新整地造林。混交林的特点:从林分的纵切面上来看,一般混交林具在明显的分层现象,即由上用材林树种选择的原则是速生、丰 产、优质和稳定到下具有不同树冠层次,混交林有如下特点:

10、?充分利用营养空间 混交林能充农田防护林分带结构类型:(1)通风(透风)林带结构。由主要树种、辅佐 树种组成的2层或1层林冠,林带上部紧密不透风,不透光;下部1,2m高度范围内透风。透 风系利用造林地的光照条件,如阳性树种和阴性树种混交,形成复层林冠,阳性树 种居第一层,阴性树种居第二层,能充分利用光能,深根、浅根性树种混交可以充 分利数为O.5,0.7 o害风来临时,大部分从林冠上方越过,小部分从林带下方通 过。适用土壤中的水肥。?在利于改善立地条件:混交枯落物量多面成分复杂,分解 后有用于干旱、风沙危害较轻的地区(2)疏透(稀疏)林带结构。由主要树种、辅佐 树种或改良土壤的结构和理化性质,

11、调节水分,提高土壤肥力的明显作用。?提高林产品灌木树种组成的3层或2层林冠,林带的整个纵断面透风透光均匀。透风系 数为O.3,的数量和质量:混交林能充分利用营养空间,因而其总蓄积量都比较高, 而纯林则0.5(图915)。害风来临时,从整个林带中均匀穿过,基本上不改变方 向。在防护效益方面,这种结构比较好。适用于所有地区。农田防护林多采用此种结构。(3)紧只有主要树种的蓄积量较大,在质量方面,混交林能够促进整枝,使干形良 好。?增强防护效益:混交林林冠浓密,形成复层,根系深广,枯落物丰富,因而涵 养水密林带结构。由主要树种、辅佐树种和灌木树种组成的3层林冠,上下紧密,基本源,保持水土及防风固沙等

12、作用等都比纯林显著。?提高抗御灾害的能力,混交林不透风透光(图916)。这种结构的林带透风系数接近为零。害风遇到这种林 带,主要从林带上方越过。这种林带适用于果园防护林、阻挡流沙移动的固沙林以及 保护各个树种间具有隔离带的作用,由于混交林树冠交错,提高了林分郁闭度,改 变了小气候和林下植被,一些害虫和菌类失去大量繁殖的生态条件,同时一些益虫、益公路、铁路的防沙防雪林。鸟又迅速增多农田防护林的作用是防治害风及霜冻,保证农田高产、稳产,同 时可提供各种林产,因而混交林中的病虫害比纯林少。?造林、营林技术复杂,营造混交林技术要求复杂,要求树种搭配适当,结构合理,抚育及时。由于对树种的 生理品(如木材

13、)以及起美化环境的作用。树种选择:(1)生长迅速、树体繁茂(2)寿 命长,生特性的认识还够充分,所以营造好混交林还有很大的困难,相比 之下纯 林较长稳定,能够长期发易营挥作用。减少更新次数 (3)抗风力强,不易风倒和风 折(4)水平根不过分伸展,以减少胁地和遮地面积,如泡桐,箭杆杨,树冠较紧束不开张(5)与农造。确定造林密度的原则和方法:造林密度或初植密度是指单位面积造林地上栽作物无植点或共同病虫害(6)树种有较高的经济价值,能生产木材和其他副产品。播种穴的数量,通常以株或穴为计算单位。原则:确定造林密度的总原则是:一定水土 保持林的作用是水土流失地区以减少、阻拦及吸收地表径流,涵养水源、防止

14、树种 在一定的立地条件和栽培条件下,根据经营目的,能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生土壤 侵蚀、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树种选择 1根系发达。根系发达、根奠性强的树种,态 效益和社会效益的造林密度,即为应采用的合理造林密度,具体原则有下述可以固持±4方壤,增强土体的抗蚀能力。如刺槐、旱冬瓜等。2生长迅速。生长迅速、面。(1)经营目的与造林密度,经营目的不同,造林密度也有所不同。(2)树种特性与造树冠茂密,能形成枯枝落叶层的树种,可减少落地降水数量,保护土层,如刺 槐、林密度,树种不同,对外界环境条件的要求不同,生长速度也不同,造林密度 也沙棘、紫穗槐等。有3枯落物丰富。落叶丰富、易分解,能改良土壤理

15、化性质,最好有所区别。(3)立地条件与造林密度:条件好的有利于林木的生长,具造林密度小一固氮能力,以提高土壤肥力,如刺槐、紫穗槐。4适应性强。在一般情况下,营造水些,气候条件恶劣,土壤干旱,瘠薄的造林地,不利于林木生长发育,造林 密度应土保持林地区的自然条件较差,尽量选择适应性较强,耐干旱、贫瘠的树 种,如侧大一些以增强对不良环境条件的抵抗力,提高幼树的保存株数,但在干旱 贫瘠的土柏、柠条、杜梨等。2进森林天然更新的措施有:保留母树、保留伐前幼树和小径木、在种子年下种 前进行松土整地、补播、补植、封山育林等。渐伐的步骤(1)预备伐 下种伐 受光伐 后伐 防风固沙林的作用防止风 沙危害、固定流沙

16、。树种选择1根系深广、根英性强,以笼络土壤、固定流沙,如梭梭、沙拐枣。2耐风沙裸根及沙埋,如沙柳、沙蒿、 桎柳等,择伐优缺点(1)择伐的优点。不破坏(或少破坏)森林的防护、卫生疗养和 观赏作用,容易发生不定根,耐沙割。3地上部分茂密,以防止因风起沙。4落叶 量大,能改良维持森林生态系统的功能。适于耐阴树种、山地森林,以及各种防护 林、风景林等土壤,提高胶结能力。5耐干旱瘠薄、耐地表高温,如花棒、樟子 松。6地下水位高的采伐。林地上长期保留母树,可以得到种子年的下种机会,又 有一定蔽荫,能实的地方,应选耐水湿、排水力强和耐盐碱的树种,如胡杨、桎 柳。现耐阴树种的天然更新。择伐后形成垂直郁闭结构的

17、异龄林,能提高林地生 产力和抚育采伐、主伐、次生林和的概念 ,林分的抗逆性。(2)择伐的缺 点。采伐技术复杂,不适于机械化作业,限制了木材采伐数量,成本高;不适于阳性树种的更新和人工更新,也不适于无性更新 ;采伐 中抚育采伐是在林分郁闭后直至主伐的期间,对未成熟的森林定期而重复地伐去部分林木,为保留的林木创造更好的生长环境条件,同时获取一部分用材的一 种技容易损伤幼苗、幼树和保留木。术措施。也称为中间利用采伐,简称间伐。主伐 :在成熟林内以获取木材为目 的采森林主伐有几种方法,各有何特点,主伐一般可分为皆伐、渐伐、择伐 3大 类。伐方式。皆伐在指定的地段上,将成熟林木,在一个采伐季节或一年内全

18、部 伐完如何对低价的值林分进行改造,封山育林,林分改造的原则是以加强抚育,积极 改造,采伐方式。渐伐是将指定采伐地段上的成熟林木,于 1,2个龄级内分数次 (2,4充分利用为次)方针。做好调查规划设计,实现将非目的树种改为目的树种;疏林改为密林;低价值林改造为高价值林;多代萌生林改造为实生林;劣质林分改造为优 质采伐完。择伐每隔一定的时期重复地、单株或群状地采伐达到一定径级或具有一 定特征的成熟木的主伐方式。次生林是在大面积的原始林受到自然或人为的林反 复破坏分的目的。次生林改造应达到的标准为:改造后的林分、树种符合经营要 求,既(不合理的砍伐、采樵、垦植、过度放牧、火灾 )后形成的次生裸地上

19、发生并 形成的有较高的森经济价值,又能适合于该立地条件而有较高的生长量。林分有足 够的株数,林群落。林木分级根据林木生长势、干型、利用价值的不同,进行人为 的林木分密度适中。林分卫生状况良好,林木生长健壮。次生林的改造措施有:全面改造、林冠下造林、抚育采伐、伐孔及林窗造林、带状采伐引进优良树种以及综合改 造等级,为抚育采伐时选择砍伐木、保留木提供方便。克拉夫特分级法和寺崎分级 法。抚育采伐的种类和方法透光伐、疏伐和生长伐,特殊林分还可采用卫生伐。 方法。封山育林是利用树木的天然下种和伐根、地下茎萌英能力,通过人为的封禁(1)透光伐:透光伐是在幼林时期进行,林冠尚为完全郁闭,林分密度大,林木受光

20、 培育,使疏林、灌丛、残林迹地以及荒山、荒地得以休养生息,迅速繁衍为森林植 被的方法。这一方法的显著特点是不足,或者有其他阔叶树或灌木树种防碍主要 树种的生长,需要进行透光伐。保证用工省、成本低、收效快、应用面广。通过封 山育目的树种不受非目的树种或其他植物的压抑,根据林地形状和大小,透光伐由 3林,不仅扩大了种实次生林的面积,而且在改造低价值次生林方面也起到了很好 作用。施方法:?全面抚育?团状抚育?带状抚育 园林植物的观赏特性包括哪几个方 面,姿态、叶、花、果、干(2)疏伐:林木从速生期开始,直至主伐前一个龄级为止 的时期内,树种之间的园林树木的矛盾种植形式按种植的平面关系分(1)规则式。

21、(2)自然式。按种植的景观分:焦点集中在对土壤养分和光照的竞争上,为使不同年 龄阶段的林木占有适宜的营养(1)孤植。(2)对植。(3)列植。(4)丛植(5)群植。 (6)林植。园林草坪和地被类型园林草坪常见类型(1)面积而采取的抚育措施,根据树种 特性,林分结构、经营目的等因素,疏伐的主要从景观特点分。?空旷草坪?疏林草坪 方法有4种。?下层疏伐法?上层疏伐法沟合疏伐法?机械疏伐法?缀花草坪(2) 依功能分?观赏草坪?游憩草坪?体育运动草坪?固土护坡草坪(3)生长伐:为了培育 大径材,在近熟林阶段实施一种抚育采伐方法成为生长伐。林木病害林木由于所处的环境不适,或受到其他生物的侵袭,使得正常的生

22、理程皆伐的种类?带状间隔皆伐?带状连续皆伐?块状皆伐特点:皆伐容易引起环境恶序遭到干扰,细胞、组 织、器官受到破坏,甚至引起植株死亡,造成经济上的损失,化 ;不适合耐阴树种 和异龄林的采伐;容易破坏森林的防护作用,不适合防护我们把这种林、现象。生 物性病原是指以林木为取食对象的寄生生物。非生物性病原是指保健林、风景林。伐后保证天然更新的技术措施:皆伐后能否天然更新,取决于足那些不适于林木正 常生长发育的水分、光照、营养物质、空气组成等因素。传染性病够的种源、种子 发芽和幼苗生长的环境条件、气象条件。为了保证更新的成功,经原凡是由生物性 病原引起的植物病害都是有传染性的。非传染性病原的概念由非生

23、常需要一些促进 更新的措施,这是利用有利自然条件加速恢复森林的一种途物病原径。促导致的病 害,不具有传染性。3林木病害的症状和病害类型,(1)林木病害的症状。林木受害后,首先在生理上受到一系列的干扰,但其不 易为人们所感觉。这种生理上的干扰继续发展的结果必然使林木发生组织和形态上 的变化,如组织细胞坏死、出现变色斑、瘤月中等。同时,在发病的部位往往出现黄 色、白色或黑色粉状物,小黑点等。所有这些特殊的表现称之为病害症状。症状是 准确诊断林木病害的主要根据。(2)林木病害的主要类型。植物的病害,大多数根 据其症状特点来命名。林木上常见的病害类型主要有白粉病类、锈病类、斑点病 类、烂皮病类、溃疡病

24、类、腐朽类、花叶病类、月中瘤类、丛枝病类、萎焉病类。(3)主要林木病害种类。林木的病害,主要包括种实和幼苗病害、幼林病害和成、过熟 林病害几个方面。昆虫的生物学特性昆虫成虫体分头、胸、腹 3部分。胸部有3对足,通常有2 对翅;林木病害的防治方法林木病害防治的目的是有效地控制病害的发生,降低群 体发病率或产量损失率以减少经济损失。具体措施,消灭病虫原或切断传播途径, 增强寄主的抗病力或保护它不受病原物的侵袭,改善环境条件。使不利于病原物数 量的积累和侵染活动的进行。或有益于寄主抗病性能的发挥,一切防治措施都是为 了或多或少地达到上述目的。依据采用手段的不同,林木病害防治措施可以分为病 害检疫、改进营林措施、选育抗病品种、物理、化学、生物防治法等。林木害虫的防治方法防治虫害的方法较多,并各有优缺点,应协调各种措施综 合防治,把害虫控制在有虫不成灾的水平,一般害虫的防治类似于病害的防治,有 检疫措施,营林措施,物理和化学防治措施及生物防治措施等。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