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节细胞生活的环境解析.docx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3440467 上传时间:2021-12-25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195.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1节细胞生活的环境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第1节细胞生活的环境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第1节细胞生活的环境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第1节细胞生活的环境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第1节细胞生活的环境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1节细胞生活的环境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1节细胞生活的环境解析.docx(1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1节细胞生活的环境一、单选题1 .下列有关人体体液的叙述中,正确的有()人体代谢中的生物化学反应主要发生在内环境中多糖的水解不可能发生在人体体液中酸碱对HCO3-/H2PO4-对维持血浆pH相对稳定有重要作用A.0项B.1项C. 2项D. 3项【答案】A【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了体液的组成,要分清细胞外液(内环境)和细胞内液的概念。另外也对酸碱 平衡和血糖调节知识进行了考查。【解答】人体代谢中的生物化学反应主要发生在细胞内,即细胞内液,不是内环境(细胞外液),错误。多糖的水解可能发生在人体体液中,例如肝糖原的水解发生在肝脏细胞内,也就是细胞内液,属于体液,错误。酸碱对对维持血浆 pH相对稳定

2、有重要作用,但酸碱对是由一种弱酸和一种强碱盐构成,如 H2CO3和NaHCO3,错误。综上,均错误,正确的为0项,即A正确,BCD错误。故选A o2 .图为动物的某组织示意图。其中1是毛细血管壁,2是红细胞,3是血浆,4是细胞内液,5是组织液。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 1与2的直接生活环境相同B. 3的pH值与HCO3-多少有关C. 4的渗透压比2、3、5都高D.二氧化碳浓度最高的部位是5【答案】B【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内环境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解答】A.1为毛细血管壁,其生活的内环境是血浆和组织液,2为血细胞,其直接生活的内环境是血浆,A错误;B.3血浆的p

3、H值与HCO3-多少有关,B正确;C.正常生理状态下,4细胞内液的渗透压与 2、3、5 (细胞外液)渗透压相同,C错误;D.二氧化碳在细胞内的线粒体产生,所以浓度最高的部位是4, D错误。故选Bo3 .根据下图判断,正确的描述是()对于组织细胞的正常生理活动,过程a较过程b和c更为重要组织液中的CO2有害无益组织液中的物质是有变化的过程b或c受阻可导致组织水肿A.B.C.D.【答案】D【解析】【分析】本题结合图解,考查内环境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内环境的组成,掌握各组成成分之间的关系;掌握内环境的理化性质,能根据图中信息准确判断各选项。分析题图:图中 a表示血浆转化为组织液;b表示组织液转化

4、为血浆;c表示组织液转组制菖号血浆化为淋巴,三者之间的关系为:h -卬任女。毛缩淋日管壁 /琳巴循环【解答】对于组织细胞的正常生理活动,过程a、b和c都很重要,错误;组织液中的 CO2可以调节人体的呼吸彳用,调节人体PH,错误;组织液中的物质是在不断变化的,正确;过程b或c受阻可导致组织液水分增加,造成组织水肿,正确。综上,只有D符合题意。故选Do4 .如图是人体局部内环境示意图.以下叙述正确的是()A.某人长期营养不良,则会引起C液减少B.结构2的细胞所处的内环境为淋巴C. 3所处的内环境为组织液D. A液中的O2进入组织细胞被利用至少要通过3层膜结构【答案】C【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内环境

5、的知识点,熟知内环境的组成和正确识图是解题的关键。分析图可知,A是血浆,B是淋巴,C是组织液,1是毛细血管,2是毛细淋巴管,3是 组织细胞,据此做题。【解答】A.某人长期营养不良,会导致血浆渗透压降低,导致组织液回流到血浆的速率变小,则会引起C组织液增多,引起组织水肿,A错误;B.结构2的细胞所处的内环境为淋巴和组织液,B错误;C.3组织细胞所处的内环境为组织液,C正确;D.消耗氧气的场所是线粒体内膜,A液中的O2进入组织细胞被利用至少要经过的膜是毛细血管壁细胞膜 2层、组织细胞膜1层、线粒体膜2层,所以至少经过的膜有 5层,D错误。故选Co5.下图为人体体液进行物质交换示意图,甲丁代表相应液

6、体。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在体液中,含量最多的液体是丁B.抗体,血红蛋白等属于丁的成分C.丙,丁的渗透压 90%以上来源于Na+和Cl-D.若毛细淋巴管堵塞,则会引起乙增多,导致水肿【答案】C【解析】【分析】运用所学知识综合本题考查内环境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 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由丙一甲一丁,可知甲是淋巴,丙是组织液,丁是血浆,乙是细胞内液。【解答】A.在体液中,含量最多的液体是乙(细胞内液),A错误;B.血红蛋白位于红细胞中,不属于丁,B错误;C.丙,丁的渗透压90%以上来源于Na+和Cl-, C正确;D.若毛细淋巴管堵塞,则会引起丙增多,导致组织水肿,D错

7、误。故选Co6 .下列属于哺乳动物和人体“内环境”的是()A.心脏腔内的血浆B.小肠腔内的消化液C.肺泡腔内的气体D.膀胱腔内的尿液【答案】A【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内环境的知识点,熟知内环境的组成是解题的关键,规律总结,凡是与外界环境相通的管腔内的液体(气体)都不属于内环境,属于外界环境。 【解答】内环境是指细胞生活的环境,主要由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组成;所以心脏腔内的血浆属 于内环境,呼吸道、消化道、膀胱等与外界直接相通的“管” “腔”内的物质不属于内 环境,因此消化液、尿液、肺泡腔内的气体不属于内环境。综上所述,A正确,BCD错误。故选Ao7 .健康人静脉滴注 0.9%的NaCl溶液(生理

8、盐水)20mL后,会出现的现象是()A.输入的溶液会从血浆进入组织液8 .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分别增加10mLC.细胞内液Na+的增加远大于细胞外液 Na+的增加D.机体血浆渗透压上升,排出相应量的NaCl后恢复到注射前水平【答案】A【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中Na+的分布和溶液的分配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对相关知识的识记和理解,把握知识的内在联系。【解答】A.输入静脉中的NaCl溶液会从血浆进入组织液,进而进入细胞,A正确;B.人体体液中,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所占比重不同,注射的 20mL的生理盐水到体内的 在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的分配不同,B错误;C.由于处于稳态的动物体内

9、 Na+的分布是细胞内液中含量少,细胞外液中含量多,故Na+只有少部分进入细胞内液,大部分存在于细胞外液中,C错误;D.0.9%NaCl溶液为生理盐水,与血浆渗透压相等,注入体内后不会引起血浆渗透压的 变化,D错误。故选A o8 .某人因长途步行,脚底起泡,泡破裂后流出的浅黄色的液体是()A.血浆B.组织液C.淋巴D.细胞液【答案】B【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内环境组成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对知识的记忆和理解能力。【解答】某人因长途步行,脚底起泡,泡破裂后流出的浅黄色的液体是组织液,只有B符合题意。故选Bo9 .剧烈运动后,血浆的 pH值会因大量乳酸进入血液而()A,大于 7.357.45

10、B.小于 7.357.45C.维持在7.357.45D.稳定在34【答案】C【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内环境理化性质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对知识的记忆和理解能力。【解答】人体剧烈运动时,肌肉产生的大量乳酸进入血液,HCO3-可以和产生的乳酸反应,生成碳酸,碳酸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多余的二氧化碳经肺排出,从而不会引起血浆pH的剧烈变化,PH值维才I在7.357.45这个正常范围内,C符合题意。故选Co10 .人体出现组织水肿的原因可能是()血浆中蛋白质含量过少血液中尿素含量过高血糖含量过高淋巴循环受阻A.B.C.D.【答案】C【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内环境理化性质的知识点,熟知内环境的组成和

11、理化性质是解题的关键,题目难度适中。【解答】血浆中蛋白质含量过少,血浆渗透压降低,组织液回流形成血浆的速率变慢,会导致组织液增多,引起组织水肿,正确;血液中血糖和尿素含量过高,都导致血浆渗透压升高,会导致组织液减少,不会引起组织水肿,错误;少部分组织液进入淋巴管形成淋巴,组织液、淋巴和血浆处于动态平衡状态,如果淋 巴循环受阻,导致组织液增多,引起组织水肿,正确。综上所述,ABD错误,C正确。故选Co11 .在下列物质中属于人体内环境组成成分的是()血红蛋白葡萄糖二氧化碳和氧Na+血浆蛋白.A.B.C.D.【答案】D【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内环境的知识点,熟知内环境的组成成分是解题的关键,题目较

12、简单。【解答】人体内环境是细胞生活的环境,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血红蛋白存在于红细胞内,不属于内环境成分,错误;葡萄糖、二氧化碳、氧、Na+都可以存在于内环境中,正确;血浆蛋白存在于血浆,正确。综上所述,ABC错误,D正确。故选Do12 .血细胞、肌细胞,和淋巴细胞所处的内环境依次是()A.血浆、体液和体液B.血液、体液和淋巴C.血浆、组织液和淋巴D.血液、细胞外液和体液【答案】C【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内环境的知识点,熟知细胞生活的环境是解题的关键,题目较简单。【解答】细胞外液是细胞生活的环境,也称为内环境,主要由血浆、淋巴和组织液组成;血细胞 生活的环境是血浆,肌细胞生活的环境是组织液,

13、淋巴细胞主要分布在淋巴中。综上所 述,ABD错误,C正确。故选Co13 .人体剧烈运动时,肌肉产生的大量乳酸进入血液,但不会引起血浆pH发生剧烈的变化。其中发挥缓冲作用的物质主要是()A.碳酸B.碳酸氢钠C.三磷酸腺昔D.钾离子【答案】B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内环境理化性质,熟知内环境的组成和理化性质是解题的关键。【解答】内环境之所以能保持 pH相对稳定的状态,是因为内环境中存在缓冲物质,比如H2CO3/NaHCO3,大量乳酸进入血液,会与NaHCO3发生中和反应,产生乳酸钠和碳酸, 碳酸又会形成CO2通过呼吸系统排出,通过如此机制保证机体 pH保持稳定。综上所述, ACD错误,B正确。故

14、选Bo14 .如图表示人体中体液的关系图,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过程2受阻时,会引起组织水肿B. 丁表示细胞内液,属于内环境的一部分C.毛细血管壁细胞所生活的内环境是甲D. O2由甲进入组织细胞被利用须穿过6层磷脂分子层【答案】D【解析】【分析】本题结合人体中部分体液的关系图,考查内环境的组成, 首先要求考生识记人体体液的组成及各成分之间的关系,能准确判断图中甲、乙、丙和丁所代表的液体的名称;其次 要求考生理解和掌握内环境各成分的关系,能对选项作出准确的判断。分析题图:图示为人体中部分体液的关系图。人体体液包括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细胞 外液是人体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又叫内环境,由组织液、血浆

15、和淋巴组成。血浆和组 织液通过毛细血管壁相互渗透,组织液单向进入淋巴, 淋巴通过淋巴循环在左右锁骨下静脉汇入血浆,所以图中甲是组织液、乙是血浆、丙是淋巴、丁是细胞内液。【解答】A.甲是组织液、乙是血浆,过程 2受阻时,血浆不能进入组织液,不会引起组织水肿,A错误;B.丁表示细胞内液,但不属于内环境,B错误;C.毛细血管壁细胞所生活的内环境是甲和乙,C错误;D.组织液是组织细胞生活的内环境, O2由甲(组织液)进入组织细胞被利用须先穿过 1 层细胞膜,再进入线粒体(两层膜)参与有氧呼吸第三阶段,共穿过 3层膜,6层磷脂 分子层,D正确。故选Do15.关于人体内环境的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胃

16、蛋白酶、氧气、氨基酸均属于内环境的组成成分B.毛细淋巴管细胞所处的内环境是血浆、组织液和淋巴C.乙酰胆碱、抗利尿激素均可以存在于内环境中D.皮肤细胞都游离于内环境之外【答案】C【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内环境的组成,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的能力,要求考生识记内环境的组成,明确一切与外界相通的管腔、囊腔(如消化道、呼吸道、膀胱、子宫等)及与外界相通的液体(如泪液、汗液、尿液、 消化液等)都不可看作内环境,因而其内所含物质也不可看作存在于内环境中的物质。1、体液是由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组成,细胞内液是指细胞内的液体,而细胞外液即细 胞的生存环境,它包括

17、血浆、组织液、淋巴等,也称为内环境。2、血浆、淋巴、组织液中物质:小肠吸收的物质在血浆、淋巴中运输:水、盐、糖、氨基酸、维生素、血浆蛋白、甘油、脂肪酸等;细胞分泌物:抗体、淋巴因子、神经递质、激素等;细胞代谢产物:CO2、水分、尿素等。【解答】A.胃蛋白酶在消化道中,不属于内环境的组成成分,A错误;B.毛细淋巴管的具体内环境是组织液与淋巴,B错误;C.神经递质和激素均可以存在于内环境中,属于内环境的组成成分,C正确;D.皮肤真皮层细胞游离于内环境中,内环境仍是皮肤细胞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D错误。故选Co16.肝癌患者晚期常会出现腹水(组织液积水)。为利尿排水,临床上静脉输液的主要成分最可

18、能是()A.葡萄糖B.生理盐水C.氧气D.血浆蛋白【答案】D【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内环境理化特性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癌症患者腹部积水是由于血浆渗透压低,导致组织液增多造成的。组织水肿是由于组织液增多造成的,其水分可以从血浆、细胞内液渗透而来。主要原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过敏反应中组织胺的释放引起毛细血管壁的通透性增加,血浆蛋白进入组织液使其浓度升高,吸水造成组织水肿;(2)毛细淋巴管受阻,组织液中大分子蛋白质不能回流至毛细淋巴管而导致组织液浓度升高,吸水造成水肿;(3)组织细胞代谢旺

19、盛,代谢产物增加;(4)营养不良引起血浆蛋白减少,渗透压下降,组织液回流减弱,组织间隙液体增加,导致组织水肿现象;(5)肾脏病变引起细胞内外液体交换失衡。肾炎导致肾小球滤过率下降,引起水滞留,导致组织水肿。【解答】A、葡萄糖可以在血浆、组织液和淋巴之间相互渗透,对腹部积水没有作用,A错误;B、生理盐水不影响细胞外液参透压,对腹部积水没有作用, B错误;C、氧气不影响细胞外液参透压,对腹部积水没有作用,C错误;D、为腹部积水患者注射血浆蛋白,可以提升血浆胶体渗透压,从而促进水分由组织液 回渗入血浆,使其及时随尿排出,以缓解病情,D正确。故选:D。17 .食物中的葡萄糖被吸收后进入血液的红细胞中,

20、通过的人体内环境名称依次是()A.组织液一血浆B.组织液一淋巴一血浆C.细胞内液一组织液一细胞内液D.组织液一细胞内液一血浆【答案】A【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内环境,意在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能力。【解答】食物中葡萄糖被吸收首先由小肠绒毛的上皮细胞进入组织液,再由组织液透过毛细血管壁进入血浆,最后从血浆中透过红细胞膜进入红细胞内部。要特别注意的是葡萄糖被吸收只进入血浆而不能进入淋巴。BCD错误,A正确。故选Ao18 .图中甲、乙为人体内两种不同组织处的毛细血管,表示某些化学物质。请据 图判断下列选项正确的是()A.图中CO2浓度最高的部位是乙B.若为氨基酸,经吸收运输,在组织细胞中的核糖体

21、上合成组织蛋白共要穿过5层生物膜C.三种化学物质中和可以是葡萄糖D. 37 c时,人体渗透压大于渗透压【答案】C【解析】【分析】本题结合题图,考查内环境的组成、血糖调节等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内环境的组成, 掌握血糖调节的相关激素和过程,能够在试题所给予的相对简单的情境中识别和使用它们,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分析题图:甲、乙为人体内两种不同组织处的毛细血管。小肠是消化道,一表示物质的消化过程; 一甲表示营养物质进循环系统,通过血液循环进行运输; 一表示 营养物质被组织细胞吸收利用。【解答】A、CO2是细胞呼吸产生,所有图中 CO2浓度最高的部位是组织细胞内,A错误;B、氨基酸经过吸收、

22、运输,在组织细胞中的核糖体上合成组织蛋白,至少需要经过小肠上皮细胞(2层膜)、2层毛细血管壁细胞(4层膜)、组织细胞膜(1层膜),共要 穿过7层生物膜,B错误;C、由图可知: 一表示物质的消化过程,和可以是葡萄糖,C正确;D、37c时,人体渗透压等于渗透压,D错误。故选:Co19 .高等动物体内细胞从外界获得营养物质的途径是()A.外界食物一循环系统一消化系统一内环境一细胞B.外界食物一消化系统一循环系统一内环境一细胞C.外界食物一内环境一消化系统一循环系统一细胞D.外界食物一循环系统一内环境一消化系统一细胞【答案】B【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内环境作用的知识点,掌握高等动物体内细胞与外界进

23、行物质交换的过程是解答本题的关键。【解答】高等动物体内细胞直接与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内环境主要包括血浆、组织液、淋巴。从外界食物依次经过消化道的消化吸收,进入血液循环而后经组织液到达组织细胞,上所述:只有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故选Bo20 .如图所示为外界 02到肝细胞中被消耗的路径,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外界02被肝细胞消耗需经过 11层生物膜B. 02进行跨膜运输时需要载体蛋白,但是不消耗能量C.肝细胞和毛细血管壁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完全不同D.线粒体中消耗 02的场所与产生C02的场所相同【答案】A【解析】解:A、外界。2被肝细胞消耗需经过肺泡壁细胞(2层膜)、通过毛细血管壁

24、 细胞进入血浆(2层)、进入红细胞(1层)、红细胞出来(1层)、通过毛细血管壁细 胞进入组织液(2层)、进入肝细胞(1层),进入线粒体(2层),共11层膜,A正 确;B、02的运输属于自由扩散,不需要载体,也不消耗能量,B错误;C、肝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为组织液,毛细血管壁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为血浆和组织液,C错误;D、线粒体内消耗 02的场所是线粒体内膜, 而产生C02的场所是线粒体基质,D错误。 故选:A。题图表示外界。2到肝细胞中被消耗的路径,外界02被肝细胞消耗需经历肺泡壁细胞 (2 层膜)、通过毛细血管壁细胞进入血浆( 2层)、进入红细胞(1层)、红细胞出来(1 层)、通过毛细血管壁细胞

25、进入组织液( 2层)、进入肝细胞(1层),进入线粒体(2层),共11层膜。内环境又叫细胞外液,由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组成。内环境稳态是指正常机体通过调节 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内环境稳态是机 体进行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本题考查内环境的组成,内环境在细胞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过程中的作用,有氧呼吸等知识,对于相关知识的综合理解应用,把握知识的内在联系是解题的关键。21.如图是细胞和人体生存的环境关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细胞生存的外部环境就是图中的内环境B.细胞内液和内环境的液体统称体液C.大气、气温属于图中的外界环境D

26、.图中外界环境中的物质可以直接进入细胞【答案】D【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内环境的概念等相关知识,识记内环境的组成及与外环境的区别是解题的关键。【解答】A.细胞生活在细胞外液中即图中的内环境,A正确;B.细胞内液和内环境的液体统称体液,B正确;C.大气、气温属于图中的外界环境,C正确;D.图中外界环境中的物质进入细胞必须经过内环境,D错误。故选D。22 .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需要“媒介”,下列关于该“媒介”的相关叙述,正确的A.淀粉属于糖类,可存在于该“媒介”中B.该“媒介”的 DNA聚合酶可催化磷酸二酯键的形成C.该“媒介” pH的稳定与缓冲物质有关D.调节该“媒介”稳态的系统是神经

27、系统和免疫系统【答案】C【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内环境稳态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需要“媒介”,该“媒介”是内环境。【解答】A.淀粉是植物中的糖类,内环境中不存在淀粉,A错误;B.DNA聚合酶可催化磷酸二酯键的形成发生在细胞内,B错误;C.该“媒介” pH的稳定与HCO3 ZCO32 > H2PO/HPO42一等缓冲物质有关, C正确;D.调节该“媒介”稳态的方式是神经 -体?-免疫调节,D错误。故选Co二、识图作答题23 .下图是人体内细胞与内环境之间的物质交换示意图。请据图回答:(1)填出各标号所指体液的名称:; ; ;

28、 。(2)正常人内的pH通常维持在 ,直接起调节作用的是血浆中的 物质,如、。(3)内酶促反应的正常进行需要的外界条件是 。(4)图中进入的外来物质 (气体)主要是。(5)从图中进入的细胞代谢产物主要是 。【答案】(1)细胞内液;组织液;血浆;淋巴;(2) 7.35-7.45;缓冲;HCO 3-; HPO42一;(3)适宜的温度、pH ;(4)氧气;(5)二氧化碳、尿素等;【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内环境的知识点, 熟知内环境的组成和正确识图是解题的关键,题目难度适中。【解答】(1)分析图可知,细胞内液;组织液;血浆;是淋巴。(2)正常人内的pH通常维持在7.35-7.45,直接起调节作用的是血

29、浆中的缓冲物质,如 HCO3-、HPO42-。(3)内酶促反应的正常进行需要的外界条件是适宜的温度、pH。(4)图中血浆进入细胞内液的外来物质(气体)主要是氧气。(5)从图中组织液进入血浆的细胞代谢产物主要是二氧化碳、尿素等。故答案为:(1)细胞内液;组织液;血浆;淋巴;(2) 7.35-7.45;缓冲;HCO 3-; HPO42-;(3)适宜的温度、pH ;(4)氧气;(5)二氧化碳、尿素等;24.下图为人体某组织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填字(1)图中毛细淋巴管壁细胞直接生活的液体环境是 母)。(2)人体内的细胞只有通过 才能与外界环境间接地进行物质交换。 因此,只有维持细胞生活的

30、液体环境的稳态,机体才能进行正常的生命活动。目前 普遍认为,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3)长时间行走后,脚底会磨起“水泡”,刺破水泡,流出的淡黄色液体主要是 ;若长期营养不良,会造成图中 (填字母)含量增多,引起水肿。(4)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 的含量有关,血浆的PH值为 内环境稳态的实质是指内环境的 和 维持相对稳定。(5)血浆、组织液和淋巴三者之间既有密切关系,又有一定区别。一般情况下,血浆、组织液成分上的主要区别是【答案】(1) a和b(2)内环境或细胞外液;神经 -体?夜-免疫(3)组织液;b(4)无机盐和蛋白质;7.357.45;各种化学成分;理化性质(5)血浆中含有

31、较多的蛋白质【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内环境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理解所学知识要点的能力。【解答】图示为体内细胞与内环境之间的物质交换示意图,c为血浆,是血细胞直接生存的环境;b为组织液,是组织细胞直接生存的环境;a为淋巴,是淋巴细胞和吞噬细胞直接生存的环境,a、b、c共同组成内环境。营养不良时,血浆蛋白或细胞内蛋白质减少,使血 浆浓度降低或细胞内液浓度下降,水分进入组织液。【解答】(1)分析题图可知,c是血浆,b是组织液,a是淋巴;毛细淋巴管壁细胞生活的直接 液体环境是淋巴和组织液,即a和b。(2)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人体内细胞直接生活在内环境中,所以人体内的细胞只

32、有通过内环境或细胞外液才能与外界环境间接地进行物质交换。目前普遍认为,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是神经-体?-免疫调节网络。(3)长时间行走后,脚底会磨起“水泡”,其中的液体主要是组织液。营养不良时,血浆蛋白或细胞内蛋白质减少,使血浆浓度降低或细胞内液浓度下降,水分进入组织液,图中b是组织液。(4)血浆的渗透压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 血浆PH值是7.357.45之间。内环境稳态是指内环境的各种化学成分和理化性质维持相对稳定。(5)血浆、组织液和淋巴三者之间既有密切关系,又有一定区别;一般情况下,血浆、组织液、淋巴成分上的主要区别是血浆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故答案为:(1) a 和 b(2)内

33、环境或细胞外液;神经 -体?夜-免疫(3)组织液;b(4)无机盐和蛋白质;7.357.45;各种化学成分;理化性质(5)血浆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25.人体血液中的O2与血红蛋白(Hb)结合,以氧合血红蛋白形式在血液中运输;大 部分CO2在血浆中以HCO3-的方式运输,如图所示,据图回答问题:(1)血浆中CO2主要来自 (生理过程).(2) CO2进入红细胞后,HCO3-数量.根据细胞特点和 HCO3- 的含量,可推测HCO3-进入血浆白勺方式为.(3)生成的H+与血红蛋白结合,引起血红蛋白的 发生改变, 促进氧气释放并扩散到 中,供组织细胞吸收和利用;若红细 胞中的。2被组织细胞利用,则至少穿过

34、 一层磷脂分子层.(4) 是体内绝大多数细胞直接的环境;其中毛细淋巴管壁细胞生活的具 体内环境是 。在人体中,内环境的作用主要为:细胞生存直 接环境;【答案】(1)细胞的呼吸作用(有氧呼吸、细胞呼吸)(2)增加;协助扩散(3)空间结构;组织液(血浆、内环境);12(4)组织液;淋巴(淋巴液)和组织液;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解析】【分析】本题综合考查细胞代谢、物质运输等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 考查考生获取信息, 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和社会生活 中的生物学问题的能力。【解答】(1)人的细胞通过有氧呼吸作用产生CO2,通过自由扩散进入组织

35、液,再由组织液进入血浆,血浆中CO2主要来自细胞有氧呼吸。(2)根据试题中的图示,CO2进入红细胞后形成碳酸,而后碳酸分解形成HCO3",所以细胞中HCO3-数量增加。细胞中 HCO3-离子浓度较高,运输无机盐离子需要载体,所 以HCO3-顺着浓度梯度进入血浆的方式为协助扩散。(3)生成的H+与血红蛋白结合,在 H+作用下引起血红蛋白的空间结构发生改变,其结合的氧气释放,氧气扩散到组织液.供组织细胞吸收和利用;若红细胞中的。2被组织细胞利用,则至少穿过 1层红细胞膜、1层毛细血管壁细胞 2层细胞膜、一层组织细 胞膜、2层线粒体膜,才能被线粒体利用,共穿过6层磷脂双分子层,12层磷脂分子层。(4)组织液是体内绝大多数细胞直接的环境;其中毛细淋巴管壁细胞生活的具体内环 境是淋巴(淋巴液)和组织液。在人体中,内环境是细胞生存直接环境,是细胞与外界 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