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吉林省普通中学2021届高三第二次调研测试试题(word版附答案解析).docx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3446672 上传时间:2021-12-26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70.9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物理]吉林省普通中学2021届高三第二次调研测试试题(word版附答案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物理]吉林省普通中学2021届高三第二次调研测试试题(word版附答案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物理]吉林省普通中学2021届高三第二次调研测试试题(word版附答案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物理]吉林省普通中学2021届高三第二次调研测试试题(word版附答案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物理]吉林省普通中学2021届高三第二次调研测试试题(word版附答案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物理]吉林省普通中学2021届高三第二次调研测试试题(word版附答案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物理]吉林省普通中学2021届高三第二次调研测试试题(word版附答案解析).docx(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物理吉林省普通中学2021届高三第二次调研测试试题(word 版附答案解析)吉林市普通中学2021-2021学年度高中毕业班第二次调研测试物理一.选择题:1.甲、乙两物体同时从同一地点沿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的速度一时间图象如图所示, 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两物体两次相遇的时刻是2 s末和6 s末B. 4 s末甲在乙前面C.在。6 s内,两物体相距最远的时刻是1 s末D.乙物体先向前运动2 s,随后 向后运动【答案】A【解析】v-t图象中图线与坐标轴围成图形的面积表示位移,t=2s时乙的位移为:,甲的位移为x' =2X2=4m,两者位移相同,乂是从同一地面出发,故2s末2=8m,乙时二者

2、相遇,同理可判断6s末二者也是相遇,故A错误:4s时甲的位移为 x=4X的位移为:,甲的位移小于乙的位移,故甲在乙后面,故B错误:1s末两物体相距的距离等于一个小三角形的面积,而4s末两物体相距的距离等 于2-4s之间三角形的面积,明显4s末二者的距离最大,故C正确;乙的运动方向始终未 发生变化,故D错误。所以AC正确,BD错误。2 .如图所示,半圆形框架竖直放置在粗糙的水平地面上,光滑的小球P在水平外力 的作用下处于静止状态,P与圆心。的连线与水平面的夹角为。,将力F在竖直面内沿顺 时针方向,框架与小球始终保持静止状态。在此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缓慢地转过90°A.框架对小球的支持

3、力先减小后增大B.拉力F的最小值为mgcos。C.地面对框架 的摩擦力先减小后增大D.框架对地面的压力先增大后减小【答案】B【解析】以小球为研究对象,分析受力情况,作出受力示意力图,如图所示.根据几何关系可知,用F顺时针转动至竖直向上之前,支持力N逐渐减小,F先减小 后增大,当F的方向沿圆的切线方向向上时,F最小,此时:F=mgcos 0 .故A错误,B正 确:以框架与小球组成的整体为研究对象,整体受到重力、地面的支持力、地面的摩擦力 以及力F的作用:由图可知,F在顺时针方向转动的过程中,F沿水平方向的分力逐渐减 小,所以地面对框架的摩擦力始终在减小.故C错误:以框架与小球组成的整体为研究对

4、象,整体受到重力、地面的支持力、地面的摩擦力以及力F的作用:由图可知,F在顺时 针方向转动的过程中,F沿竖直方向的分力逐渐增大,所以地面对框架的支持力始终在减 小.故D错误.故选B.3 .为了使雨滴能尽快地淌离房顶,要设计好房顶的高度,设雨滴沿房顶下淌时做无 初速度无摩擦的运动,那么如图所示的四种情况中符合要求的是A. B. C. D.【答案】C【解析】设屋檐的底角为,底边为L,注意底边长度是不变的,雨滴下滑时有:所以:t,当时,时间最短,故ABD错误,C正确.故选C.【点睛】雨滴从房顶下淌时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该物理模型和物块从斜 面顶端沿斜面下滑一样,然后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和

5、牛顿第二定律列式求解.4 .如图所示,两个相同的小木块A和B (均可看作为质点),质量均为明用长为L 的轻绳连接,置于水平圆盘的同一半径上,A与竖直轴的距离为L,此时绳子恰好伸直无 弹力,木块与圆盘间的最大静摩擦力为木块所受重力的k倍,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若圆 盘从静止开始绕转轴缓慢地加速转动,用3表示圆盘转动的角速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木块A、B所受的摩擦力始终相等B.木块B所受摩擦力总等于木块A所受摩擦力的两倍C. D.若【答案】D【解析】当角速度较小时,AB均靠静摩擦力提供向心力,由于转动的半径较大,则 B先达到最大静摩擦力,角速度继续增大,则绳子出现拉力,当A的静摩擦力达到最大时,

6、角速度增大,AB开始发生相对滑动,可知B的静摩擦力方向一直指向圆心,在绳子出现张 力前,A、B的角速度相等,半径之比为1: 2,则静摩擦力之比为1: 2,当绳子出现张力 后,A、B的静摩擦力之比不是1: 2,故AB错误.当摩擦力刚好提供B做圆周运动的向心 力时,绳子开始产生拉力,则AB开始滑动,对A有:正确.故选D.【点睛】当角速度较小时,AB均靠静摩擦力提供向心力,当B的摩擦力达到最大时, 绳子开始出现张力,当A的摩擦力达到最大时,AB开始发生相对滑动,结合牛顿第二定律 分析判断.,解得,故C错误:当A的摩擦力达到最大时,,解得,故D是绳子开始产生弹力的临界角速度,则木块A、B将要相对圆盘发

7、生滑动,对B有:5 .如图所示为蹦极运动的示意图。轻质弹性绳的一端固定在。点,另一端和运动员 相连。运动员从0点自由下落,至B点弹性绳自然伸直,经过合力为零的C点到达最低点 D,然后弹起。不计空气阻力,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经过B点时,运动员的速率最大B.经过C点时,运动员的速率最大C.从C点 到D点,运动员处于失重状态D.从C点到D点,运动员的重力功等于弹性绳的弹力功【答案】B【解析】从。点到B点,运动员只受重力,做白由落体运动;运动员到达B点后弹性 绳伸直,随着运动员向下运动弹性绳的弹力不断增大.在B到C过程:重力大于弹性绳的弹力,合力等于重力减去弹力,方向竖直向下,大小不断减小,故运动员做

8、加速度不断减 小的加速运动,到达C点时,运动员的速度最大.故A错误,B正确:在C到D的过程: 弹力逐渐增大,重力小于弹性绳的弹力,合力等于弹力减去重力,方向竖直向上,故运动 员做加速度不断变大的减速运动,由于加速度的方向向上,所以运动员处于超重状态.故 C错误:在C到D的过程:弹力逐渐增大,重力小于弹性绳的弹力,所以运动员的重力功 小于弹性绳的弹力功,故D错误:故选B.【点睛】运动员从0点自由下落,到达B点时有竖直向下的速度,弹性绳伸直后运动 员受到重力和弹性绳的弹力两个力作用,根据弹力与重力的大小关系,分析运动员的运动 情况,判断其速度的变化,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分析加速度的变化.6. BC是半

9、径为R的竖直面内的光滑圆弧轨道,轨道末端C在圆心0的正下方, ZB0C=60° ,将质量为m的小球,从与0等高的A点水平抛出,小球恰好从B点滑入圆轨 道,则小球在C点对轨道的压力为A. B. C. D.【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小球由A至B做平抛运动,设初速度,平抛时间,竖直方向有;B点的速度相切与圆轨道,故平抛的速度偏向角为。从A至C由动能定理:,有,可得,对C点的小球,由牛顿第二定律:,由牛顿第三定律可得球对轨道的压力与支持力大小相等,解得故选C。 O考点:本题考查了平抛运动规律、圆周运动规律、动能定理、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 三定律。7. 一质量为2 kg的物体受水平拉力F作用

10、,在粗糙水平面上做加速直线运动时 的图所示。若t = 0时其速度大小为2 m/s,滑动摩擦力大小恒为2 N,则图象如A.在t = 6 s的时刻,物体的速度为18 m/s B.在06 s时间内,合力对物体做的 功为400 J C.在。6 s时间内,拉力对物体的冲量为36 N - s D.在t = 6 s的时刻, 拉力F的功率为200 W【答案】D【解析】根据ga/Xt可知a-t图象中,图象与坐标轴围成的面积表示速度的增量, 则在t=6s(2+4)X6=20m/s,故A正确;根据动能定理得:时刻,物体的速度 v6=vO+Av=2+X,故B错误:根据动量定理可知:,解得IF=48N?s,选项C错误;在t=6s时刻,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F=ma+f=2X4+2=10N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