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韵]“竹韵”如道,砂海掇英.docx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3446954 上传时间:2021-12-26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18.0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竹韵]“竹韵”如道,砂海掇英.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竹韵]“竹韵”如道,砂海掇英.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竹韵]“竹韵”如道,砂海掇英.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竹韵]“竹韵”如道,砂海掇英.docx(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竹韵”如道,砂海掇英摘要:“竹韵”壶身圆润,壶嘴线条蜿蜒,似竹枝造型,自然生动,整体设计精准巧妙, 不偏不倚,竹之气韵呼之欲出,清影婆娑,清风自来。壶把也取自一段竹节,曲而光洁,显 得更为自然,增添艺术美感。壶身与壶嘴衔接处,将竹韵的韵道意境饱满地描绘了出来。关键词:竹韵壶;造型特色;艺术功底1前言宜兴紫砂壶是一种典型的手工艺陶器,是中国陶瓷艺苑中一颗璀璨的明珠。紫砂壶的材 料特殊,陶泥具有砂性,所制作的紫砂壶里外均不施釉,壶器烧成后主要呈现紫红色,色泽 古朴典雅,因而陶泥被称为“紫砂”。紫砂壶造型形式丰富多变,或精美细巧、耐人寻味,或 奔放大度,在视觉上令观赏者心旷神怡。砂壶作为一种载体,

2、一种可视的形象、造化的产物, 全凭制壶人的精神追求和自然崇拜。2 “竹韵”如道,砂海掇英紫砂陶艺造型丰富,变化无穷,自明代中期以来,历代能工巧匠不懈创造,使紫砂壶成 为我国陶艺艺术中造型丰富、艺术性极高的一个品种。紫砂壶以造型作为最主要的载体,通 过风格各异的形态与装饰,展现出紫砂文化深厚的渊源。它是一门独特的艺术语言,虽不着 千言万语,却能将自然万物、世事真理孕育其中,焕发出震慑心灵的力量。目前,紫砂壶的 造型主要分为几何形体、自然形体和筋纹形体三大类,其中自然形体也称作“花货”,是最富 有形态创作空间的一种,它可以达到写实表达逼真、写意表现浓而趣味的效果。宜兴自然条件优越,自古便有了 “竹

3、的海洋”之美誉,有竹的地方过从来都不乏文人雅 士眷顾,而在这片紫砂的国度,竹子更常常成了砂壶造型立意的主角。“竹韵”的灵感来自于 竹韵熏陶,青山翠竹如海浪般无边无际,完全置身其中。自然美景最终通过造型装饰的呈现, 转化成“竹韵”的艺术剪影。紫砂艺术的魅力在于其始终尊重内在和自然,每一把传世经典 都能带给人或含蓄、或率直,却无可复制的感受。因此,为了更直观地美化竹子的形象,同 时达到和紫砂壶本身意蕴的契合,住设计制作的过程中格外注重其自然的特性,让作品艺术 回归自然之美。生活中并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对于一位创作艺术精品的紫砂艺人而言, 精彩的题材永远来自这个生机勃勃、千姿百态的世界

4、,陶艺家带着一双寻找美丽的眼睛,聚 焦生活中的美景,然后将它们定格在一把把紫砂壶上,流芳百世。“竹韵”壶身圆润,壶嘴线条蜿蜒,似竹枝造型,自然生动,整体设计精准巧妙、不偏 不倚,竹之气韵呼之欲出,清影婆娑,清风自来。壶把也取自一段竹行,曲而光洁,显得更 为风情自然,增添艺术美感。壶身与壶嘴衔接处,将竹韵的韵道意境饱满地描绘了出来。“竹 韵”的造型从各个角度观赏都具灵秀之气,这与喜爱竹、爱做竹壶、敬佩竹的品质、以竹为 师的民族特性是分不开的。要学习竹的虚心,还要学习竹一直向上的进取精神,在艺术的道 路上不畏任何艰难险阻,在艺术上精益求精,这样才能把壶越做越好。紫砂艺术也是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造

5、壶铭志作为精神财富留于人间。“竹韵”带着平 安的吉祥寓意,也带着实现梦想的祈愿,愿有志之士像竹一样坚忍不拔、不屈不挠地勇往直 前,平平安安地完成心中的理想,这样深刻的寓意也是我们鉴壶、赏壶的意义所在。在每一门类艺术中,能独领风骚者必定有鲜明的艺术风格和个性,而背后便是深厚的民 族文化积累、扎实的艺术功底和融入时代精神的独特创新。能在一门古老的艺术中奇峰突起 者也必定首先是一个优秀的继承者。所谓功力、功底、功夫,实质是对艺术家提出的基本要 求。技、艺、道三者循环,以技、以艺入道,由道而观技、观艺,则技可近乎艺,近乎道。 创新者,在继承之外尚得有新的知识元素介入,方可臻此境。3结语竹清影,风卅飘逸;斟酌之,情感相融。“竹韵壶”以优雅的造型回归艺术的自然之美, 同时以“竹”为中心,展示整壶深厚的文化元素,从艺者以虔诚认真的创作态度,使此壶上 升到艺术文化的更高程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