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真有趣人教版一年级上册科学教案.docx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3448612 上传时间:2021-12-26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1.7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科学真有趣人教版一年级上册科学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科学真有趣人教版一年级上册科学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科学真有趣人教版一年级上册科学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科学真有趣人教版一年级上册科学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科学真有趣人教版一年级上册科学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科学真有趣人教版一年级上册科学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科学真有趣人教版一年级上册科学教案.docx(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单元走进科学主备人:焦联群单元目标:1. 能够像科学家与工程师那样去尝试做一些小的探究活动或是工程实践。2. 制定科学课的规则并自觉在活动中遵守。3. 了解科学家与工程师的一些工作场景。4. 意识到科学家的研究与工程师制造对于我们来说相当重要。5. 愿意去主动搜集科学家与工程师的故事,并与同伴交流。1、 科学真有趣教学目标:1. 认识到我们的生活处处有科学,能用实验的方法破解生活的奥秘,科学研究要从事观察、实验、考察、记录等实践活动。能剔除自己的猜想和假设,并通过实验验证猜想和假设;2. 让小学生经历科学探究发现的过程,意识到科学并不神秘,小孩子也能做科学。培养合作、细致观察的学习习惯,能体会

2、到科学探究要尊重证据;能举例说明生活中的科学应用。3. 让学生认识到科学可以对自然现象作出很好的解释,但科学也不是万能的,一些问题至今仍没有找到答案。4. 科学研究、科学发现需要一个过程,许多问题的答案在今天仍没有找到,但不代表以后不会找到,科学是不断发展的。教学准备 :木条或磁性钓鱼竿若干,写有数字或式题的纸小鱼(上别有回形针)若干,鱼塘背景图一幅、小鱼缸若干、记录用纸和记录用笔。教学重点:能用实验的方法认识到科学真有趣。教学难点:探究实验要求。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1 设置悬念,提出问题同学们看,这儿有两个相同各种形状的鱼,猜猜把它们同时放入水中会怎么样?(学生自由猜测)师演示:

3、大家看到了什么?师提问:哪些小鱼能够被钓起来?(学生大胆猜测)2揭开谜底,揭示课题谜底: 被钓起来的小鱼里面,有一个装有铁钉。这就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钓鱼游戏真有趣(板书)二、猜测实验,亲历探究1 探究钓鱼现象(1) 提出问题:如果把材料盒里的小鱼放入水中,会出现什么现象?请各小组先猜测一下,把你认为钓得上来、钓不上来和不确定的小鱼在桌子上分开,并且要做好记录。(见实验记录表一)(2) 学生分组活动。哪个小组想汇报一下你们的猜测结果?( 学生汇报 )(3) 同学们大胆地猜测,但是,怎样证明你的猜测是否科学?生分组做实验,填好实验记录单,师巡回指导。( 4)教师总结2探究取出水中曲别针方法( 1

4、 )揭示要求在刚才的实验中,我们已经发现,同样为纸小鱼,它们为什么有的能钓起来呢?那么,你打算用什么方法捞取水中曲别针呢?能再做一次大胆的猜 测吗?我们怎样能知道曲别针应该怎样钓起来?引导学生想到把手或工具放进水里,体会捞起感觉。学生用手把鱼缸里的水倒出来,体会拿出来的感觉。(学生分组实验,进行感受。)学生交流实验感受,并说明道理。理解实验要求:A、 不能把手或工具伸入水中。B、 不能把水倒出来。教师总结:要用科学的方法来完成钓鱼游戏实验和取曲别针游戏实验,从而了解到,生活处处有科学。( 2)探究讨论,用心设计。小组内讨论一下,设计实验。交流实验方案。( 学生汇报,教师根据学生的交流提出注意问

5、题)学生按照实验方案进行实验,做好实验记录(实验记录表二)汇报交流,得出结论。总结:科学就在我们的生活中,科学真有趣。三、拓展应用,延伸课外走进科学教室,观察、实验、制作、测量,引导学生认识科学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走出科学教室,观察、实验、制作、测量,你又有什么新发现,谁能举例说明科学在生活中有哪些应用?2、 袋子里面有什么教学目标:1 、利用身边简单易寻的材料,体验生活实践。2在活动过程中主动地观察、分类、比较、推断、排除、预测等。3积极参与活动,乐于和大家分享自己的发现。课前准备:小袋子若干、可食用水果。课时安排:1 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观察教材图片,说说图中有一些什么。思考:不打开

6、袋子,能知道里面有什么吗?学生初步接触不能打开的袋子,分辨袋子里是否有东西,并说说理由师:这些暂时不能打开的袋子里有东西吗请你们试一试。( 学生自己操作)师 ( 指着学生认为装有东西的盒子) : 大家都认为这些盒子里面有东西,请说说你的理由。幼:我听了听,感觉里面有声音,确定里面有东西。师:你从声音方面确定里面有东西。是什么声音能演示一下吗幼:我感觉重重的,说明里面有东西。师:你从重量方面感觉到袋子里有东西,大家有这样的感觉吗师 ( 小结) :有些人是听到袋子里有声音发出来,所以确定里面有东西;有些人是感觉到袋子重重的,所以确定里面有东西( 析:用问题引导学生感知袋子里是否有东西,并鼓励学生表

7、达、交流自己的感受,如:从轻重上感觉到袋子里有东西,从声音上感觉到袋子里有东西等。)2、 现在我们再来观察一下袋子里的物体都是一些什么?1、听 2 、闻 3 、摸3、 打开袋子看一看,我们的观察对吗?4、 思考:还有什么办法可以区别袋子里有什么?(尝)温馨提示:不能随便品尝不了解的物品。可食用的才可以品尝。5、 小结:我们刚才观察物体时用到了哪些感觉器官呢?(眼、耳、口、鼻)6、 拓展应用,延伸课外1、观察:哪个长,哪个短?工具可以帮助我们观察。2、实验、测量、观察,引导认识科学在生产生活中无处不在。3 相同和不同 教学目标:1 、通过观察一组物体的色彩、图案等细节发现相同的物品,并将相同的物

8、品放在一起。2、能按教师的指令操作,并愿意边操作边讲述。3、乐意参与观察实践活动。活动准备:教具:图卡(颜色和装扮各不一样)贴在讲台桌面的小盒子里,准备一个特别大的水果盒(当作一个水果的家)。学具:科学用书,彩笔一支,人手一个水果小篮子。课时安排:1 课时。教学过程:一、 观察比较1. 观察这些水果,我们会有哪些发现?比较之前要让学生仔细观察这些水果,关注以下这些方面:样子、色彩、味道2. 学生尝试说说它们都有哪些相同点、哪些不同点。二、问题解决1 、教师戴上贴有小熊标记的围裙,请学生找出和围裙上一样图案的小熊。教师: " 这是小熊的家,请你们找出一只和它一模一样的小熊。仔细看一看,

9、比一比,它们什么地方是相同的?"2、 教师引导学生边送边说:" 小熊,我送你回家。"3、 请学生在自己的水果篮中找出和围裙上相同的小熊并将小熊送回家,教师提醒学生边送边说:" 小熊,我送你回家。"三、实验:比一比,它们有哪些相同和不同1 、观察一种水果,描述它的样子。2、比较。比较之前让学生制定一个简单的计划,说说怎么去比,需要用到哪些器官或工具。3、比较的方法可以多样,教师要尽可能地想到学生所想到的方法并准备好相应的工具。示范方法:按照相同点把它们分一分;4、实验过后。教师回顾,在刚才的实验中我们各自是根据物体的哪些相同点进行分类的?5、结合活动手册,明辨图片上的这些做法,哪些做得对,哪些做得不对,我们应该怎样做?四、单元回顾:我们借助哪些身体器官走近科学、走近科学实验?五、延伸拓展,强调实验好习惯:好的行为:交流声音很轻,人人有序操作,实验过程中注意材料轻 拿轻放,实验过后及时清理桌面不好的行为:声音吵杂,不听指挥,互相争抢器材,搞得桌上到处 是水、没有人人参与反思:在实验中遵守了哪些,还有哪些被忽视了,想想如果我们要 是都遵守科学课的规则,那我们的实验效果会怎么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