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疗药物概论》演示PPT.ppt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3458402 上传时间:2021-12-26 格式:PPT 页数:15 大小:14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化疗药物概论》演示PPT.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化疗药物概论》演示PPT.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化疗药物概论》演示PPT.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化疗药物概论》演示PPT.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化疗药物概论》演示PPT.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化疗药物概论》演示PPT.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化疗药物概论》演示PPT.ppt(1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化学治疗药物概论,专业英语单词,化学治疗 chemotherapy 抗菌药 antibacterial drugs抗真菌药 antifungal drugs抗病毒药 antiviral drugs化疗指数 Chemotherapeutic Index 抗菌谱 Antibacterial spectrum 抗生素 Antibiotics 抗生素后效应 Post antibiotic effect,PAE 耐药性 Bacterial Resistance,基本概念,化学治疗 chemotherapy 对机体内的病原体,包括细菌及其他微生物、寄生虫及癌细胞所致疾病的药物治疗统称为化学治疗,简称化疗。

2、化疗药物分类 :抗微生物药(antimicrobial drugs) 抗菌药(antibacterial drugs) 抗真菌药(antifungal drugs) 抗病毒药(antiviral drugs)抗寄生虫药抗恶性肿瘤药(antineoplastic drugs),机体、病原体、化疗药物三者间相互关系,常用术语(1),化疗指数 Chemotherapeutic Index 是估价化疗药物疗效及安全性的重要指标,他的概念与治疗指数类似。CI = LD50 / ED50 或者 = LD5 /ED95 抗菌谱 Antibacterial spectrum 是指每种抗菌药物都有一定的抗菌范围

3、,称为抗菌谱。,常用术语 (2),抗生素 Antibiotics 抗生素是微生物产生的次级代谢产物,极小剂量就可杀灭或抑制其他微生物。抗生素后效应 Post antibiotic effect,PAE 指细菌与抗生素短暂接触后,当抗生素浓度下降,低于最低抑菌浓度或消失后,细菌生长仍受到持续抑制的效应。,抗菌作用机制 (1),干扰细菌细胞壁合成 - 细胞壁受损,导致环境中的水分进入,菌体膨胀、变形,在自溶酶影响下,破裂死亡。 - 如:B-内酰胺类、万古霉素、杆菌肽、磷霉素、环丝氨酸等。 影响胞浆膜的功能 - 胞浆膜受损,则通透性增加,菌体内重要成分外溢,致使细菌营养物质缺乏而受到抑制或死亡. -

4、 如:多粘菌素、制霉菌素、二性霉素B、新生霉素。 抑制蛋白质的合成 - 菌体蛋白合成任一环节受阻,均有抑菌或杀菌的作用。 - 如:氯霉素、林可霉素、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四环素、氨基甙类,抗菌作用机制 (2),抑制叶酸代谢 - 细菌叶酸合成受阻,可抑制细菌的生长繁殖。 - 如:磺胺类、甲氧苄胺嘧啶 抑制核酸代谢 - 阻碍遗传信息的复制而导致细菌死亡。 - 如:利福平、喹诺酮类,细菌的耐药性,细菌耐药性 Bacterial Resistance 是指病原体在长期接触药物以后,对药物的敏感性下降。须不断加大剂量才能保持原有的疗效。耐药性种类: - 天然耐药性(intrinsic resistance)

5、 又称固有耐药性 - 获得性耐药性(acquired resistance),获得性耐药产生机制(1),产生灭活酶 - 水解酶,如-内酰胺酶 - 钝化酶(又称合成酶)如乙酰转移酶;磷酸转移酶及核苷转移酶。 细菌体内靶位结构的改变 抗菌药物与靶位的结合力降低,不能发挥正常的抗菌作用 改变细菌外膜通透性,提高膜屏障作用 使抗菌药物不易进入菌体,获得性耐药产生机制(2),细菌主动流出系统(active efflux system) 将进入菌体的药物泵出,使发挥作用的药量减少而耐药。 产生与药物有竞争拮抗作用的物质 细菌多次接触药物以后可合成大量与药物有拮抗作用的物质,抗菌药的联合应用的意义,发挥药物

6、的协同抗菌作用以提高疗效延迟或减少耐药菌的出现 对混合感染或不能作细菌学诊断的病例, 联合用药可扩大抗菌范围 联合用药可减少个别药剂量,从而减少毒副反应发生。,抗菌药依作用性质分类:,I类为繁殖期杀菌剂 如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等;II类为静止期杀菌剂 如氨基糖苷类、多粘菌素等,它们对静止期、繁殖期细菌均有杀灭作用;III类为速效抑菌剂 如四环素类、氯霉素类与大环内酯类抗生素IV类为慢效抑菌剂 如磺胺类,抗菌药联合应用的结果,I类和II类合用常可获得协同(增强)作用 如青霉素与链霉素或庆大霉素合用;I类与III类合用可能出现拮抗作用 如青霉素类与氯霉素和四环素类,由于速效抑菌剂使细菌迅速处于静止状态,使青霉素不能发挥繁殖期杀菌作用而降低其疗效;IV类和III类合用可获得相加作用;IV类与I类可以合用,出现相加或无关作用。作用机制相同的药物的合用疗效不增强,但毒性增加 如氯霉素、大环内酯类、林霉素类,因作用机制相似,均竞争细菌同一靶位,而出现拮抗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