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案第三单元第七课第一框家的意味.docx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3460179 上传时间:2021-12-26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72.1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案第三单元第七课第一框家的意味.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部编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案第三单元第七课第一框家的意味.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部编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案第三单元第七课第一框家的意味.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部编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案第三单元第七课第一框家的意味.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部编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案第三单元第七课第一框家的意味.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部编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案第三单元第七课第一框家的意味.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案第三单元第七课第一框家的意味.docx(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三单元师长情谊第七课亲情之爱第一框家的意味1. 知识与技能:了解家庭含义、家庭功能、家庭的确立,明确家 的丰富内涵。2. 过程与方法:通过故事探究、视频感悟、分享交流等环节,使 学生领悟家的内涵,从而能够用实际行动向父母长辈表达孝敬之心。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味家庭中的亲情之爱,理解父母对我们 的爱,以实际行动增进与父母的情感。1. 体味家的味道。2. 理解父母对我们的爱,能够以实际行动孝敬父母长辈。领悟家的丰富内涵1. 播放音乐相册我有一个家2. 提问:同学们,你们从这个音乐相册中看到了什么,听出了什 么?师:说得非常好,幸福的家庭对于我们每个人都有着非凡的意义, 而甜蜜、温馨、和谐就

2、是幸福家庭的味道。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品味家 的意味。(多媒体展示课题、学习目标)3. 学生读学习目标,明确本节课将要达到的目标。通堂©0知识点1生命的居所(一)故事探究,品味家的味道1、多媒体展示两个关于家的小故事:在藐国某城市.一个靜沃 5痉街头.警媒把他扶足農认 出他是步地的富紊脅誤说: 我送你回凉吧“衣?我汝 有家J誉跟指计込处的一 段别£ it; 耶不聂你的就 吗? 蕊凝说:那旻曳的 房子XlSrtAtW何.一个中年男子 与家人海版.几十个系人丧生。 *依打听到五岁的八女儿还活卷. 几经周折旨死找到自己的痒生骨 肉 士肖交從的他曜紧地按醤女儿. 泪況溝页地沱.-我又術

3、家了 J2、提出问题,学生思考:(1八通常有人把家说成某一座房子或某一个住址,这说明家是什么?(2八为什么故事中的富豪说他居住的房子不是他的家呢?(3)你怎么理解这个一贫如洗的中年男子“我又有家了”这句话?学生回答后,教师点拨:家,是我们身心的寄居之所;是我们心 灵的港湾。因为家中有温馨的亲情,家中有关爱我们的亲人,所以我 们才会觉得家庭是我们永远都会眷念的地方。知识点2中国人的“家”3、多媒体播放春运图片,师:刚刚我们探究的是外国人关于家 的故事,其实在中国人心目中家同样有着丰富的内涵,你们看,这每 年都能看到的摩托大军,这火车站拥挤的人群,这因为回家而澈动的 心情,这些拥挤的人群、焦灼而期

4、盼的眼神,流淌的都是浓浓的亲情。 正所谓“每逢佳节倍思亲” !你有类似的经历吗?请谈谈你的感受。(学生回答)师 堤啊,中国人眼中的家是代代相传,血脉相连的生活共同体。 我相信即使有天大的障碍也无法阻挡亲人的相聚!(二)视频感悟,了解家的内涵1、多媒体播放微课视频家的内涵问:你从视频中学到了什么?(23名学生回答,教师点评。)2、随堂测:(1)有这么一句古话:养不教,父之过。这句话说明家庭具有()A教育功能B抚育和赡养功能C 人口生产功能I)消费功能(2)“我想有个家,一个不需要华丽的地方,在我疲倦的时候,我 会想到它。我想有个家,一个不需要多大的地方,在我受惊吓的时候, 我才不会害怕”,你对“

5、家”的理解是()家是我们温馨的港湾家是一个住所,只是我们居住吃饭的 地方 家是我们情感的栖息地 家中有亲人,家中有亲情A BCD(三)分享交流,谈家风说孝经1、四人一组,在白纸上画出或写出你认为应该继承并发扬光大的家风家训,并说说你推荐的理由。选派4名学生代表分享推荐的家风家训及推荐理由,教师点拨评 价。2、师:古语有云“百善孝为先”,论语中也说“孝悌也者, 其为仁之本欤。”意思是说,孝顺父母,敬爱兄长,就是仁的根本。 可见,孝亲敬长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那么,你是怎样孝亲敬长的? 下面,六人一组交流。教师巡查交流结果,要求学生将交流的“孝经”写在书本上。找一张家庭合照,与同学分享里面的亲情故

6、事。亲属生 I活组织身心的 寄居之 所(生命的居所)心灵 的港 湾1. 本节课优点精选教学资源,注重学生体验,紧密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在分享 与探究中逐步达成教学目标。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学情境,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 的自主性,精心设问,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追问,共同得出结论; 在分析案例、填写完整句式、自我反省、夸夸自己等活动中,注重培 养学生辩证思维的能力,引导学生全面看待事物。2. 本节课不足和改进措施本节课还需要注意教学时间的合理运用;课堂教学语言需要更加 精炼;学生参与度高,课堂生成多,需要有高超的教学机智;还需要 深挖教学资源。寻找合适的视频资料、结合主题进行分析,教学将会更有针对性和启 发性;对课堂生成资源加以重视,并合理运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