弥散性血管内凝血(6)课件.ppt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3490020 上传时间:2022-01-07 格式:PPT 页数:18 大小:1.7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6)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6)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6)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6)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6)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6)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弥散性血管内凝血(6)课件.ppt(1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弥散性血管内凝血(6),1,第 8 章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陕西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苏兴利,弥散性血管内凝血(6),2,概念: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sseminated intravascular coagulation, DIC) 是指在某些致病因子作用下凝血因子和血小板被激活,大量促凝物质入血,从而引起一个以凝血功能障碍为主要特征的病理过程。,弥散性血管内凝血(6),3,第1节 DIC的原因和发生机制,一、DIC的常见原因1.急性感染2.恶性肿瘤3.妇产科疾病4.大量组织损伤5.血液病6.其他,弥散性血管内凝血(6),4,二、DIC的发病机制(一)组织严重受损,启动外源性凝血系统(二

2、)血管内皮损伤,启动内源性凝血系统(三)血细胞大量破坏(四)其他促凝物质入血,弥散性血管内凝血(6),5, a ,a,凝血酶原,凝血酶,纤维蛋白原,纤维蛋白,FDP,纤溶酶,激肽释放酶组织激活物血浆激活物,内源性凝血系统 外源性凝血系统 纤维溶解系统,纤溶酶原,血液凝固过程和纤维溶解过程,弥散性血管内凝血(6),6,(一)组织严重受损,启动外源性凝血系统,外科大手术、严重创伤、产科意外、恶性肿瘤等,大量组织因子入血,启动外源性凝血系统引起血凝。,弥散性血管内凝血(6),7,(二)血管内皮损伤,启动内源性凝血系统,细菌、病毒、抗原抗体复合物、细菌内毒素、休克和酸中毒等,使血管内皮细胞广泛受损,激

3、活凝血因子成为a ,启动内源性凝血系统。,图式模构结管血,弥散性血管内凝血(6),8,(三)血细胞大量破坏,红细胞大量破坏 各种溶血,红细胞释放ADP和膜磷脂。白细胞受损 白细胞破坏,释放组织因子。血小板激活 血小板粘附、聚集、释放反应。,血小板粘附在受损内皮上,弥散性血管内凝血(6),9,(四)其他促凝物质入血,胰蛋白酶蛇毒羊水肿瘤细胞,弥散性血管内凝血(6),10,第2节 影响DIC发生、发展的因素,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功能受损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吞噬及清除凝血酶等促凝物质、内毒素等的作用。功能受损时,因不能及时清除活化的凝血因子而促进DIC。 肝功能严重障碍1.清除促凝物质和凝血因子功能明显下

4、降2.合成抗凝血物质和凝血因子下降3.损伤的肝细胞释放大量组织因子,弥散性血管内凝血(6),11,影响DIC发生、发展的因素,血液高凝状态1.妊娠2.酸中毒微循环障碍其他,弥散性血管内凝血(6),12,第3节 DIC的分期和分型,一、DIC的分期(一)高凝期凝血系统激活,微血栓形成。(二)消耗性低凝期凝血因子、血小板大量消耗,血液呈低凝状态。(三)纤溶亢进期纤溶酶、FDP形成,激活纤溶系统。,弥散性血管内凝血(6),13,DIC的分期和分型,二、DIC的分型(一)急性型几小时或12天发生,病情凶险,进展快。(二)亚急性型数天内发生,病程较缓慢。(三)慢性型起病缓慢,病程长,临床表现轻微。,弥散

5、性血管内凝血(6),14,第4节 DIC的功能代谢变化,一、出血 突发、广泛、自发性出血。1.凝血物质消耗2.纤溶系统激活3.FDP形成,弥散性血管内凝血(6),15,DIC的功能代谢变化,二、休克1.微血栓广泛形成,回心血量减少。2.出血导致血容量下降。3.血管活性物质使血管扩张、透性增加。,弥散性血管内凝血(6),16,DIC的功能代谢变化,三、器官功能障碍 肾、肺、脑等器官易受累及,出现不同程度的功能功能障碍,严重时导致多器官功能衰竭。四、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 血涂片中可见盔甲形、星形、新月形等红细胞碎片。,弥散性血管内凝血(6),17,胞细体裂,红细胞挂在纤维蛋白上,红细胞碎片形成机制,弥散性血管内凝血(6),18,第5节 DIC的防治原则,治疗原发病,清除诱因改善微循环重建凝血和纤溶的平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