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草原人教部编版.docx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3516151 上传时间:2022-01-13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2.7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草原人教部编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草原人教部编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草原人教部编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草原人教部编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草原人教部编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草原人教部编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草原人教部编版.docx(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教学目标1 .会写“毯、陈”等8个字。会写“绿毯、线条”等18个词语。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边读边想象草原美景。背诵第i自然段。m3 .能说出从哪里体会到了 “蒙汉情深”4 .了解课文在写景中融入感受的表达方法,初步体会这样写的好处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一、情景导入,激发兴趣。1 .欣赏歌曲美丽的草原我的家。思考:歌曲中的草原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指名回答,师生交流。2 .教师导语:老舍笔下的草原又会给我们留下什么印象呢 ?今天我们 学习草原这一课。(板书课题)3 .介绍作者。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北京人。现当代著名作家,被誉为“人 民艺术家”。代表作品有长篇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及话

2、剧茶馆龙须沟等。二、初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1 .提出初读要求:默读课文,一边读一边画出不认识的字和不理解的词,借助字典、词典等工具书识字、解词。2 .教师检查学生学习情况。(1)检查字的读音。渲(xu染 勾勒(1 ) 迂(y 4回 蒙(m小g)古包 鄂(8温克族 羞涩(s )(2) 指导易错的字。“毯”是半包围结构, 里面的“炎”中两个“火”的末笔都变为点。“裳”下面是“衣”, 与衣服有关。“稍”右下部第一笔是竖, 不要写成撇。“微”中间部分不要少写一横。(3) 理解较难的词语。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草原上行车十分洒脱, 只要方向不错, 怎么走都可以。“洒脱”的意思是:( 言谈、举止、风格)

3、自然 ; 不拘束。本文指草原辽阔平坦 , 在开车时可以随心所欲。 这个词语写出了草原的辽阔和平坦。理解“襟飘带舞” 一词的意思,可以播放蒙古族人民骑马飞奔的视频 , 用视频中衣带飞扬的情景来辅助理解, 意思是 : 衣襟和裙带迎风飘动。“翠色欲流” 一词可以用解释难字法来理解,这个词语中“欲”是理解的难点 , “欲”在这里是“将要”的意思 , “翠色欲流”就是指青草鲜嫩 , 颜色青翠 , 好像在流动。这个词语写出了草原的绿, 以及草原的生机与活力。三、再读课文, 整体感知。1. 检查学生朗读课文的情况,并要求学生概括出课文的主要意思。2. 理清课文记叙顺序 , 讨论分段。(1) 本文是一篇访问记

4、。何谓访问记?就是记录自己访问的过程的文章。本文是按照什么顺序记叙的呢 ?(地点转换的顺序)(2) 访问的地点究竟是如何变换的 ?初入草原一接近目的地一蒙古包外-蒙古包内一告别草原(3) 按照地点变化归纳段意。第 1 自然段: 初入草原, 感受到草原的景色美丽迷人。第 2 自然段 : 接近目的地, 蒙古族人民来到很远的地方欢迎远客。第 3 自然段: 蒙古包外, 主客相见, 大家互相握手, 非常热情。第 4 自然段 : 蒙古包内 , 蒙古族人民热情款待“我们” , 并与“我们”进行了联欢。第 5 自然段 : “我们”与蒙古族人民在大草原上依依不舍地告别。3. 归纳课文的主要内容。( 抓住主要意思

5、 , 要运用关键词语加以概括, 不要啰唆。 )- 第二课时 -一、复习故知 , 导入新课。1. 指名朗读生字,检查词语的理解情况。2.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 , 大家一定会知道那个富有诗意的结尾吧! 齐声说 : 蒙汉情深何忍别 , 天涯碧草话斜阳 !3. 导入新课。“蒙汉情深何忍别 , 天涯碧草话斜阳 ! ” 这诗意的结尾不仅点出了蒙古族人民的热情好客“蒙汉情深” , 还点出了草原的美“天涯碧草” , 接下来我们一起走进草原 , 感受草原的美丽。二、精读课文, 感受草原的美丽。1. 自由朗读课文, 找一找草原的美丽表现在哪些地方 , 画出有关的句子。教师根据学生画的句子相机进行指导。(1) 在天底

6、下 , 一碧千里 , 而并不茫茫。四面都有小丘, 平地是绿的 , 小丘也是绿的。 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 , 一会儿又下来 , 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 就像只用绿色渲染 , 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 到处翠色欲流, 轻轻流入云 际。在天底下 , 一碧千里 , 而并不茫茫。( 这句话写出了草原辽阔、 碧绿的特点: “千里”可以看出草原的辽阔 ,“碧”可以看出草原的碧绿。这句话是本段的中心句。 )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 , 一会儿又下来, 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 这是一个比喻句 , 把草原比作绿毯, 把羊群比作白色的大花, “绿”“白”

7、体现了草原的颜色之美。这样的比喻贴切生动 , 展现了草原与羊群的美。草原是静态的 , 羊群是动态的 , 动静结合 , 意境很美。 “绣”也体现了老舍先生用词的凝练。 )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 就像只用绿色渲染, 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 到处翠色欲流, 轻轻流入云际。( “渲染”“勾勒”均是绘画用语。“渲染”是指用水墨或淡的色彩涂抹画面 , 以加强艺术效果; “勾勒”是指用线条画出轮廓。 “翠色欲流”是指青草鲜嫩, 颜色青翠 , 似在流动 , 富有生机。老舍先生将草原比喻成一幅挥毫泼洒的写意画 , 突出了草原的辽阔碧绿、小丘线条的柔美 , 整个草原犹如巨幅中国画那样让人赏心悦目。 )出示

8、课件 ( 中国画对比图 ), 让学生了解中国画, 感受小丘的柔美。(2) 在这境界里, 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 , 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 “回味” , 从回忆里体会。这里是骏马和大牛的天然牧场。在老舍先生眼中 , 草原的风光如诗如画 , 有着无限的乐趣, 因此骏马和大牛静立不动 , 似乎都陶醉其中 , 像人一样在享受和回味。 这种拟人的写法构成了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 体现了草原风光的感染力。 )2. 梳理关键词 , 准备背诵第 1 自然段。三、精读课文, 感受草原人民的热情。1. 自由朗读课文, 找一找草原人民的热情表现在哪些地方 , 画出有关的句子。2. 课堂交流 , 随机指导

9、。(1) 忽然 , 像被一阵风吹来似的 , 远处的小丘上出现了一群马 , 马上的男女老少穿着各色的衣裳, 群马疾驰 , 襟飘带舞 , 像一条彩虹向我们飞过来车跟着马飞过小丘,看见了几座蒙古包。这段话描写了一个什么场景?( 迎接客人 )这个场景让你感受到了什么呢 ?“像被一阵风吹来似的”一一来得真快,表现了草原人民迎接远方客人的急切心情。“像一条彩虹向我们飞过来”一一鲜艳的服饰、飞驰的骏马、飘舞的衣襟裙带 , 作者将这些景物比作飞动的彩虹, 不仅形似而且神似。有感情地朗读这段话, 读出草原人民的热情好客。(2) 也不知道是谁的手, 总是热乎乎地握着, 握住不放。大家的语言不同, 心可是一样。你说

10、你的 , 我说我的 , 总的意思是民族团结互助。读这些句子, 你看到了什么? 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主人与客人脸上喜笑颜开, 个个都很兴奋, 握手又握手。 听到了主人与客人的话, 主要意思是民族团结互助 , 还听到了人们的欢声笑语。有感情地朗读这些语句 , 读出作者的欣喜与兴奋。(3) 这时候 , 鄂温克族姑娘们戴着尖尖的帽子 , 既大方 , 又稍有点儿羞涩 , 来给客人们唱民歌。 我们同行的歌手也赶紧唱起来, 歌声似乎比什么语言都更响亮,都更感人,不管唱的是什么,听者总会露出会心的微 笑。“会心的微笑”说明了什么?(说明“我们”与草原人民都很开心,大家亲如一家人,都懂得民族团 结互助的道理。)有

11、感情地朗读这些语句,读出主客双方的激动与开心。3.播放草原民歌及舞蹈音乐,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24自然段。四、回顾课文,感受深情。1 .出示“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 ”,齐声朗读。2 .说说你的理解。(1)从字词入手,理解“何忍别” “话斜阳”的意思。何忍别:怎能忍心分别。话斜阳:在夕阳下话别。(2)由“天涯碧草”你联想到了怎样的大草原 ?(一碧千里、一望无际、翠色欲流的大草原)(3)这句话描绘的情景是:在夕阳下一望无际的大草原上,人们还在互 相攀谈,依依不舍地告别。(4)这个结尾的作用是:表现了蒙古族和汉族两族人民之间的深厚情 谊,点明了文章的主题。3 .发挥想象,将下面的句子补充完整。站在茫茫的大草原上,面对着渐渐西落的太阳,作者会说:。板书设计I草原初入草原一接近目的地一蒙古包外-蒙古包内一告别草原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1 .播放歌曲美丽的草原我的家,更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 生感受到草原的美。2 .通过反复朗读,引导学生在画面中感受草原人民的热情好客,体会 “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 ”的含义,激发学生热爱草原、热爱草原人民的思想感情,形成“民族大团结”的理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