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年11月三下乡社会实践报告模板.doc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3548426 上传时间:2022-01-15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XX年11月三下乡社会实践报告模板.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XX年11月三下乡社会实践报告模板.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XX年11月三下乡社会实践报告模板.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XX年11月三下乡社会实践报告模板.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XX年11月三下乡社会实践报告模板.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XX年11月三下乡社会实践报告模板.doc(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XX年 11 月三下乡社会实践报告模板我作为四川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三下乡”服务队的成员之一,赴广安追寻伟人的足迹瞻仰伟人丰功伟绩, 深切缅怀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总设计师邓小 &平同志,并对广安当地的明月镇做了实地调研。在领队熊老师的带领下,我们怀着对伟人的无限崇敬之情,冒着酷暑参观了邓小 &平故居纪念园, 先后瞻仰了邓小 &平铜像、参观了邓小 &平故居陈列室和邓小 &平故里。 通过参观,我们进一步深入了解了小平同志波澜壮阔、光辉灿烂的奋斗的一生,增强了爱党、爱国、爱校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从纪念园出来,我深有感触。 伟人已去不可追, 但其精神却永远成为千千万万有抱负青年的学习榜样。 作为一名大学生

2、党员, 同学们在追慕伟人的同时更要沿着伟人的足迹为建设伟大的祖国而努力奋斗。 把那句“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 我深深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铭刻入自己心底,时时鞭策、督促自己。参观了小平故居以后, 我们服务队一行赶往市区附近的华蓥县明月镇实地调研, 先后参观和访谈了两个养猪场、 一个养兔基地,以及一个兔肉加工公司,详细了解了公司和基地的规模、流程和发展情况。此行的主要目的是了解当地乡镇的发展状况,并针对实际情况, 结合我们学院的优势,向他们提供必要的帮助 1 和支持。 经过协商, 我们学院和镇政府计划在明月镇建立一个长期的社会实践基地, 培养我们的学生党员队伍, 让学生党员把所学知识用于实践,在实

3、践中磨练和成长。本次社会实践有我们学院图书馆、 档案、劳动与社会保障、公共事业管理等各个专业的同学, 我的专业是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在成行前,我主要关注农村和农业信息化的问题, 查阅了很多图书、 网站和档案资料, 对四川省的农业信息化状况有了一个比较深刻的认识和详细的了解, 为向农村和乡镇科技管理人员讲解农业信息化准备了丰富的材料。 可是当我们同明月镇党委书记访谈的时候, 发现明月镇这个在广安还算不错的小镇, 也只是在镇长和书记的办公室里面有一台电脑, 农业科技人员几乎没有上网条件,感到目前四川实现农业现代化或者说是农业信息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通过此次对明月镇的实地调研,我对农业信息化感悟很深

4、。由于我国农村的信息化建设是在工业化尚未完成的基础上开始的 , 在四川这个农业大省,信息化的进程更具有复杂性、长期性和艰巨性的特点 , 表现为 :(1) 整体水平相对落后 , 区域发展不平衡 , 如我国涉农网站虽然有 6000 家之多 , 但与整个 it 业的发展主流还不成比例 , 不足 2 全国网站总数的10%,而网络用户中只有0.3%的用户是农民, 能够通过互联网获取市场和技术信息的农村家庭比率只有 0.8%, 因特网普及水平城市是农村的 740 倍。而且更严重的是这些网站真正有生命力的并不多 , 有些已经名存实亡 , 勉强维持的也未能真正进入农业、 农村和农民之中。 困扰信息入户的“最后

5、一公里”问题 , 已成为农业信息化发展的巨大瓶颈 , 广大农户在农业生产、销售过程中 , 依靠因特网获取信息进行决策的仍然不到 1%,大多数还是凭借个人经验和来自邻居、集市上的信息来决定种什么、种多少以及卖多少价钱。而且目前网站是东多西少, 北京市有 297家 , 青海却只有 1 2 家。(2) 信息管理基础薄弱 , 投入分散、重复建设 , 一些农业数据库存在互相复制、 投资大但利用率低的问题。 农业网站内容缺乏行业特色或本地特色 , 网站的信息开放性和共享程度低, 信息的标准化和时效较差 , 网站建立了但资源建设却跟不上 , 缺乏对一手资源、实用资源的开发。(3) 信息市场开发刚刚起步 ,

6、还处于机制不健全 , 信息发布程序不规范、信息用户不成熟的阶段 , 误发或误用信息的事件时有发生。(4) 我国由于经济条件的制约 , 一些地区对农业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力度以及政策方面的支持力度不够, 致使信息化 3 建设工作进展缓慢。基于全国农业信息化发展状况和四川省的省情,我认为可以采取这样的对策:(1) 建议从农村信息化建设的实际应用需求出发, 站在全国一盘棋的角度, 从宏观上制定政策, 进行资源整合, 统筹规划 ,合理分工 , 有步骤有侧重点地加强农村信息化建设。同时发挥大型网站的整合联动作用, 以龙头带动龙身、 龙尾 , 从而既发挥了大型国家级农业网站的信息导航功能, 又展现了区域性网站的地方特色 , 以点带面 , 提升我国农村信息化建设的整体水平。(2) 根据国际信息化发展趋势 , 制订我国农村信息化建设的相关政策和法规 , 及制订统一的农业和农村信息化相关技术标准、信息标准 , 规范管理农村信息化建设工作 , 尽快与国际信息标准接轨 , 提高我国信息的开放性和共享性。(3) 进一步加强农村信息化队伍建设, 重视并有计划地开展信息队伍人才培养 , 积极扶植和发展农村产业协会组织 , 充分发挥协会组织。 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