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数学家.doc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3597431 上传时间:2022-01-19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8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的数学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中国的数学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中国的数学家.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中国的数学家.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国的数学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的数学家.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中国的数学家中国著名数学家简介:工作到最后一天的华罗庚(1910 1985)华罗庚出生于江苏省金坛县一个小商人家庭,从小喜欢数学, 而且非常聪明。 一天老师出了一道数学题: “今有物不知其数,三三数之剩二,五五数之剩三,七七数之剩二,问物几何 ?”“ 23! ”老师的话音刚落,华罗庚的答案就脱口而出,老师连连点头称赞他的运算能力。可惜因为家庭经济困难, 他不得不退学去当店员,一边工作,一边自学。18 岁时,他又染上伤寒病,与死神搏斗半年,虽然活了下来,但却留下终身残疾右腿瘸了。1930 年,19 岁的华罗庚写了一篇苏家驹之代数的五次方程不成立的理由,发表在上海科学杂志上。清华大学数学系主任熊庆

2、来从文章中看到了作者的数学才华,便问周围的人, “他是哪国留学的 ?在哪个大学任教 ?”当他知道华罗庚原来是一个 19 岁的小店员时,很受感动,主动把华罗庚请到清华大学。华罗庚在清华四年中,在熊庆来教授的指导下,刻苦学习,一连发表了十几篇论文,后来又被派到英国留学, 获得博士学位。 他对数论有很深的研究, 得出了著名的华氏定理。抗日战争时期, 华罗庚白天在西南联大任教,晚上在昏暗的油灯下研究。在这样艰苦的环境中,华罗庚写出了20 多篇论文和厚厚的一本书堆垒素数论。他特别注意理论联系实际,1958 年以后,他走遍了20 多个省市自治区,动员群众把优选法用于农业生产。记者在一次采访时问他:“你最大

3、的愿望是什么?”他不加思索地回答:“工作到最后一天。”他的确为科学辛劳工作到最后一天,实现了自己的诺言。轰动日本列岛的中国数学家陈建功中国的数学家中国著名数学家陈建功 (1893 1971) ,1929 年获得日本理学博士学位时,他的指导老师藤原教授在庆祝会上说:“我一生以教书为业,没有多少成就。不过,我有一个中国学生,名叫陈建功,这是我一生的最大光荣。”获沃尔夫奖唯一华人数学家陈省身(1911 2004)在数学领域,沃尔夫奖与菲尔兹奖是公认的能与诺贝尔奖相媲美的数学大奖。菲尔兹奖主要奖励在现代数学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年轻数学家,而沃尔夫奖主要奖励在数学上做出开创性工作、具有世界声誉的数学家。到1

4、990 年为止,世界上仅有 24 位数学家获得过沃尔夫奖,而陈省身教授就是其中之一。他由于在整体微分几何上的杰出工作获得 1984 年度沃尔夫奖,成为唯一获此殊荣的华人数学家。刘徽刘徽(生于公元 250 年左右),是中国数学史上一个非常伟大的数学家,在世界数学史上, 也占有杰出的地位 他的杰作九章算术注 和海岛算经 ,是我国最宝贵的数学遗产刘徽的一生是为数学刻苦探求的一生 他虽然地位低下,但人格高尚他不是沽名钓誉的庸人, 而是学而不厌的伟人, 他给我们中华民族留下了宝贵的财富秦九韶(公元 12021261 年)南宋,数学家。他在 1247 年(淳佑七年)著成数书九章十八卷全书共81 道题,分为

5、九大类:大衍类、天时类、田域类、测望类、赋役类、钱谷类、营建类、军旅类、市易类。这是一部划时代的巨着,它总结了前人在开方中所使用的列筹方法,将其整齐而有系统地应用到高次方程的有理或无理根的求解上去,其中对大衍求一术一次同余组解法)和正负开方术高次方程的中国的数学家数值解法)等有十分深入的研究。其中的”大衍求一术”一次同余组解法),在世界数学史上占有崇高的地位。在古代孙子算经中载有”物不知数” 这个问题,举例说明:有一数,三三数之余二,五五数之余二,七七数之余二,问此数为何?这一类问题的解法可以推广成解一次同余式组的一般方法奏九韶给出了理论上的证明,并将它定名为”大衍求一术”。杨辉宋代著名的数学

6、教育家杨辉,字谦光,中国南宋(1127 1279 )末年钱塘(今杭州市)人。其生卒年月及生平事迹均无从详考。据有关著述中的字句推测,杨辉大约于13 世纪中叶至末叶生活在现今浙江杭州一带,曾当过地方官,到过苏州、台州等地。是当时有名的数学家和数学教育家,他每到一处都会有人慕名前来请教数学问题。杨辉一生编写的数学书很多,但散佚也很严重。据史料记载,他至少有以下书,曾在国内或国外刊行:详解九章算法12 卷详解算法若干卷日用算法乘除通变算宝 3 卷续古摘奇算法如卷田亩比类乘除捷法如卷 其中详解九章算法 残缺不全,详解算法、日用算法迄今未见传本。而后3 种共 7 卷合刊在一起,被称为杨辉算法。杨辉继承中

7、国古代数学传统, 他广征博引数学典籍, 引用了现已失传的宋代的许多算书,使我们才得知其部分内容。其中,刘益的“正负开方术”,贾宪的“增乘开方法”与“开方作法本源”图(即误传为“杨辉三角”),就是极其宝贵的数学史料。中国的数学家杨辉继沈括研究“隙积术”之后,研究了“垛积术”,即关于高阶等差数列的研究。他首次将所谓“幻方”问题作为数学问题研究,并创“纵横图”之名。他给出了三阶至十阶幻方的实例, 对某些构成原理也有所研究。 杨辉之前在中国尚无这方面的研究成果, 杨辉之后,明、清两代中国数学家关于纵横图的研究相继不绝,因此杨耀的著述也是研究关于幻方乃至组合数学历史的珍贵资料。杨辉还非常关心日常计算技巧

8、,改进算法程序。摘取数学皇冠上的明珠陈景润(1933 1996)在现代数学史上,陈景润的名字与哥德巴赫猜想紧紧联系在一起。被誉为光辉成就的“陈氏定理” 将哥德巴赫猜想的证明推进了一大步,使中国在这一领域的研究上居世界领先地位。中国数学界的伯乐熊庆来人们在赞美千里马时, 总会记起识马的伯乐。 中国科学界在赞美华罗庚时,也不会忘记他的老师、中国近代数学的先驱熊庆来。熊庆来 (1893 1969) ,字迪之,云南弥勒人,18 岁考入云南省高等学堂,20岁赴比利时学采矿, 后到法国留学, 并获博士学位。 他主要从事函数论方面的研究,定义了一个“无穷级函数”,国际上称为熊氏无穷数。祖冲之(公元 429-

9、500年)祖冲之(公元 429-500年)是我国南北朝时期,河北省涞源县人他从小就阅读了许多天文、数学方面的书籍,勤奋好学,刻苦实践,终于使他成为我国古代杰出的数学家、天文学家祖冲之在数学上的杰出成就, 是关于圆周率的计算祖冲之博览当时的中国的数学家名家经典,坚持实事求是, 他从亲自测量计算的大量资料中对比分析,发现过去历法的严重误差,并勇于改进,在他三十三岁时编制成功了大明历,开辟了历法史的新纪元祖冲之还与他的儿子祖暅 (也是我国著名的数学家)一起,用巧妙的方法解决了球体体积的计算他们当时采用的一条原理是: 幂势既同,则积不容异 意即,位于两平行平面之间的两个立体,被任一平行于这两平面的平面所截,如果两个截面的面积恒相等, 则这两个立体的体积相等 这一原理, 在西文被称为卡瓦列利原理, 但这是在祖氏以后一千多年才由卡氏发现的为了纪念祖氏父子发现这一原理的重大贡献,大家也称这原理为祖暅原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