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虹的形成原理#.doc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3653327 上传时间:2022-01-21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彩虹的形成原理#.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彩虹的形成原理#.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彩虹的形成原理#.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彩虹的形成原理#.doc(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彩虹是阳光以一定的角度照射在水滴上发生折射和反射而形成的。 雨后,天空中布满了小水滴, 这是一种天然的三棱镜。 阳光透过水滴时, 由于折射和反向作用,被分解成七色光,只要太阳角度适当,就能看到美丽的弧形彩带。如果空气干燥,或者天空中只有微小的水滴, 那就不会形成彩虹。 一般来说,水滴越大,虹带越窄,色彩越鲜明;反之,水滴越小,虹带越宽,色彩就暗淡。有时,我们可以看到天空有两条彩虹:一条叫主虹,色彩鲜艳,里面是紫色,外面是红色;另一条叫副虹(又叫霓) ,里面是红色,外面是紫色,虹色较淡。这种现象是由于阳光透过水滴时,发生两次折射和反射的缘故。我们见到的彩虹都是弯弯的, 而没有笔直的。 就连峨眉山

2、山顶的 “佛光 ”也是圆形的,这是为什么呢?原因一:光的波长决定光的弯曲程度, 天空中所有的小水滴都排列在一个圆周上。圆周上的水滴与太阳、 人眼的相对位置都相同时, 从这些水滴里折射出的彩色光线,才能投射到人眼里。 当这些水滴所产生的彩色光线合在一起时, 人们才可以看到一条五彩缤纷的色彩光带。原本光是笔直行进的, 但它也具有一旦进入水中就会折射的性质。 因此太阳光在通过雨的颗粒时就会折射。 不同颜色的光, 在水滴上折射的程度是各不相同的。光穿越水滴时弯曲的程度, 端视光的波长 (即颜色) 而定 红色光的弯曲度最大,橙色光与黄色光次之,依此类推,弯曲最少的是紫色光。每种颜色各有特定的弯曲角度,阳光中的红色光,折射的角度是 42 度,蓝色光的折射角度只有 40 度,所以每种颜色在天空中出现的位置都不同。由于光折射的角度因颜色而各异,所以七种颜色会以各自不同的角度折射,从而很漂亮地排列起来。 因为彩虹呈现于与太阳方向相反的天空, 所以想在雨后看彩虹时要背对着太阳。原因二:与地球的形状有很大的关系, 由于地球表面是一个曲面并且被厚厚的大气所覆盖, 雨后空气中的水含量比平时高, 当阳光照射入空气中的小水滴时就形成了折射。同时由于地球表面的大气层为一弧面从而导致了阳光在表面折射形成了我们所见到的弧形彩虹!最新文件仅供参考已改成 word 文本。 方便更改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wor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