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1.2《在社会中成长》说课.docx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3658047 上传时间:2022-01-21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1.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1.2《在社会中成长》说课.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人教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1.2《在社会中成长》说课.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人教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1.2《在社会中成长》说课.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人教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1.2《在社会中成长》说课.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人教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1.2《在社会中成长》说课.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人教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1.2《在社会中成长》说课.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1.2《在社会中成长》说课.docx(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在社会中成长说课、教材的地位和作用八年级教材更加关注“长大的我”以及“与社会发生联结的我”,第一单元“走进社会生活”是展现学生丰富多彩社会生活的开篇。教材通过“我与社会”“在社会中成长”两部分内容,引导学生了解不断扩展的生活半径,逐渐明晰“我 与社会”的密切关系,养成亲社会行为,从而主动关心社会,积极融入社会,倾 力奉献社会。这部分内容对于学生了解社会并学会逐渐参与变化发展的社会具有 至关重要的意义与价值。二、本课时的教学目标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主动、积极地参与社会实践,并在社会实践、服 务社会的过程中收获快乐。能力目标:主动积累社会生活经验,提高实践能力,养成亲社会行为。知识目标:知道中

2、学生应该积极接触社会,了解社会的发展变化;理解“社 会化”的内涵,懂得个人发展离不开社会的物质帮助和精神素养。对应的课标点。1.1关注社会发展变化,增进关心社会的兴趣和情感,养成亲社会行为。1.6积极参加公共生活、公益活动,自觉爱护公共设施,遵守公共秩序,有为他人、为社会服务的精神。三、教学内容分析本课内容从“运用你的经验”中小东暑期的经历谈起,引出“社会化”的概 念极其重要作用,引导学生明确一个重要的观点,即: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社 会。从发展成长的角度讲,青少年应该在人际交往和社会实践中养成亲社会行 为。教材通过第8页的“探究与分享”引导学生分享自己曾经参加过的社会实践 活动,思考活动后的

3、收获,帮助学生逐渐形成关心社会、融入社会、奉献社会的 正确价值观。四、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青少年应该主动关心社会、积极融入社会、倾力奉献社会,养成 亲社会行为,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教学难点:社会化的内涵及其重要意义。五、学情分析在身心发展方面,八年级学生比七年级学生更加成熟、 稳定;在知识积累方 面,比七年级学生更加丰富、多元。逐渐长大的他们,拥有更多走出校门、走出 家门,走进社会的机会。因此,他们的生活半径逐步扩展,生活视角日益开阔, 他们与社会的联结越来越多,也愈发紧密。但受各种主观、客观因素的影响,他们在接触社会、融入社会的过程中,还 需要方法的指导与经验的积累,这也是成长必经的一个过

4、程。六、教学环节本课的教学环节如下:第一,参与社会生活,人人都有体验;第二,社会化的过程,才能融入社会;第三,养成亲社会行为,实现人生价值。首先我们来看第一个环节:参与社会生活,人人都有体验。在这个环节中,我们利用教材中“运用你的经验”开启课堂教学,分享了八 年级学生小东和小伙伴暑期丰富、 充实的社会实践,启发学生思考“你是否有与 小东类似的经历?”让学生畅所欲言,表达自己的付出与收获。在活动交流中,学生们感同身受的内容很多,每个人都有各自不同的经历,都有话说,有内容交流,这不仅拉近了课堂与学生的距离, 而且丰富了课堂的学 习资源。同学们在发言、倾听的过程中,已经完成了一部分学习任务。通过学习

5、,逐 渐澄清认识,得出结论:中学生在接触参与社会的过程中,了解真实的社会,了 解社会的变化、发展,能帮助我们积累宝贵的社会经验, 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快速 发展。引出重要概念“社会化”。人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社会化是指一个人从最初的自然的生物个体转化为社会人的过程。具体来 说,是个体在特定的社会文化环境中,学习和掌握知识、技能、语言、规范、价 值观等社会行为方式和人格特征,适应社会并积极作用于社会、创造新文化的过 程。在得出“社会化”这个概念后,继续追问:人为什么一定要参与“社会化” 的过程?这个问题看似简单,但也需要有逻辑的思维过程。我们选择了经典案例“狼孩儿”的故事,帮助学生进行深度思维

6、加工。从而得出结论:社会化的过程,是人与社会发生联结的过程,是个体与其他 社会成员建立联系的过程。人们通过社会化的过程,人们学习知识、认识社会、 获得经验、得到社会认可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等。社会化对每个人都具有重要 的意义与价值。这是第二个教学环节达成的结论:经历社会化的过程,才能融入社会。第三个教学环节是:养成亲社会行为,实现人生价值。这部分内容主要介绍什么是亲社会行为,以及如何养成亲社会行为。我们在给出宽泛原则的基础上,也对具体活动方式进行了探究与思考。如北 京市中学生人人都要参与的学农活动。再如更多省份开展的“研学旅行”等,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是养成亲社会行 为的最佳途径。因此,亲社会行

7、为在人际交往和社会实践中养成。从而引导学生主动了解社 会,关注社会变化发展,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在社会实践中锻炼自己,并实现 自己的人生价值。以上介绍的内容是本节课的教学环节。在本节课最后,我们还设计了一个实践类的活动,引导学生“行胜于言”, 从现在开始,积极行动起来。七、教学特色最后,再来谈一谈本节课的教学特色。本节课的教学特色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第一个教学特色:关注学生生活,挖掘体验中蕴含的教育价值。课堂的导入基于学生的生活体验拉近学生与课堂的距离“生生”“师生”的对话与交流即是对课堂学习的开启也是对生活的回忆与思考引导学生用心观察、用心体会第二个教学特色:巧用教学资源,借助新闻故事展开思维演进路径。把抽象的概念和难以理解的名词具体化, 通过恰当的素材呈现出来,易于学 生理解与接受。第三个教学特色:学习内容密切联系生活,回归真实生活,内化课堂知识。第5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