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能测试卷(含答案解析).docx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3682561 上传时间:2022-01-21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176.4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内能测试卷(含答案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内能测试卷(含答案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内能测试卷(含答案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内能测试卷(含答案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内能测试卷(含答案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内能测试卷(含答案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能测试卷(含答案解析).docx(1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A. 滴在热水中的墨水比在冷水中运动快C.长时间压紧在一起,铅和金会相互渗透内能测试卷(含答案解析)一、选择题1如图所示的各种现象中,主要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的是(抽去玻璃板后,两瓶中的气体逐渐混合均匀压紧后能吊起大钩码 【答案】 D【解析】 【解答】 A.滴在热水中的墨水比在冷水中运动快,在热水中变色快,说明分子运 动的快慢和物体的温度有关,所以温度越高,扩散现象越快, A 不符合题意;B. 抽去玻璃板后,两瓶中的气体逐渐混合,这是扩散现象,说明气体分子在不停的做无规 则运动, B 不符合题意;C. 铅板和金板长时间压紧在一起,铅和金会互相渗透,是扩散现象,说明固体分子在不停 的做无规则运动,

2、 C不符合题意;D. 端面磨平的铅棒压紧后能够吊住大钩码,说明分子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D 符合题意,故答案为: D。 【分析】一是分子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二是扩散现象说明分子在做永不停 息地无规则运动,分子运动快慢和物体的温度高低有关 .2用细线把很干净的玻璃板吊在弹簧测力计的下面,记住测力计的读数使玻璃板水平接触水面,然后稍稍用力向上拉玻璃板,如图所示则弹簧测力计的读数( )A. 不变,因为玻璃板重力不变B. 变大,因为玻璃板沾水变重了C. 变小,因为玻璃板受到了浮力作用D.变 大,因为玻璃板与水的接触面之间存在分子引力【答案】 D【解析】 【解答】因为玻璃和水接触在一起,并

3、且玻璃分子和水分子间的距离在引力作用 的范围内,故水分子和玻璃分子之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故向上拉玻璃板时,弹簧测力 计的读数将变大,不是因为沾水, ABC不符合题意、 D 符合题意故答案为: D【分析】由于分子间的作用力,使测力计受到向下的拉力变大 .3小明将两个表面光滑的铅柱相互紧压,发现两者粘在一起,由此得出分子间存在引 力小华认为此实验不能排除是大气压把两个铅柱压在一起下列实验中,能帮助小华释 疑的是( )A. 挂一个钩码,铅柱不分离挂两个钩码,铅柱不分离C.铅柱略错开,铅柱不分离D.置于真空罩内,铅柱不分离答案】 D解析】 【解答】 AB、挂一个或两个钩码时,改变的是对铅柱的拉力大小

4、,可以探究两铅 柱之间的引力大小, AB 不符合题意;C、铅柱略错开时,改变了铅柱之间的接触面积,可以探究引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积之间的关 系, C不符合题意;D、将两个粘在一起的铅柱置于真空罩内,铅柱不分开,可以表明不是大气压的作用使两 铅柱粘在一起的, D 符合题意故答案为: D【分析】将两个表面光滑的铅柱相互紧压,发现两者粘在一起,由此得出分子间存在引力;真空罩内没有空气,铅柱不分开,可以表明不是大气压的作用使两铅柱粘在一起 4厨房中的物理,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B. 利用煤气煮饭是因为煤气热值较高、污染A. 炒菜时闻到香味是扩散现象 小C. 筷子夹食物,筷子是省力杠杆D利. 用水比热容较大的

5、特点来冷却食物【答案】 C【解析】 【解答】解: A、炒菜时,菜的香味分子扩散到空气中而四处飘逸,属于扩散现 象,故 A 正确;B、煤气热值高,不完全燃烧可能生成一氧化碳、烟尘等,也有少量的污染物形成,只不过 污染较小,故 B 正确;C、用筷子夹菜时,动力臂小于阻力臂,属于费力杠杆,故C 错误;D、水的比热容大,在相同的吸放热条件下,水的温度变化小,用水冷却食物效果好,故D正确故选 C【分析】( 1)判断筷子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和阻力臂的大小关系,再判断它是属于哪种 类型的杠杆( 2 )根据煤气的热值和燃烧产物判断(3)不同的物质在相互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做扩散现象(4 )水的比热容大,

6、在同样吸放热条件下水的温度变化小5关于分子的下述说法正确的是()A. 分子虽小,但可以用肉眼看见B扩. 散现象证明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C. 水会结冰,是因为结冰时水分子静止不动D. 将石块研磨成粉状,说明分子变小了【答案】 B【解析】 【解答】解: A、分子的体积很小,量度单位是1010m , 不能用肉眼直接观察。A 不符合题意;B、扩散现象表明:分子在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B 符合题意;C、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水结冰后,分子仍是运动的;C 不符合题意;D、将石块研磨成粉状,不能说明分子变小了,粉状仍是固体小颗粒,分子是肉眼看不到 的, D 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 B。【分

7、析】结合分子动理论的观点分析解答即可 .6关于物体的内能、热量和温度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物体内能增大,一定是吸收热量B. 物体内能减小,说明物体对外做功C. 水吸收热量,温度一定升高,内能一定增大D. 铁丝发热,可能是做功,也可能是被加热【答案】 D【解析】 【解答】解: AB、做功和热传递在改变物体内能上是等效的,因此物体的内能增 加,可能是物体吸收了热量,也可能是对物体做了功;同理物体内能减小,可能是放出了 热量,也可能是对外做功。 AB 不符合题意。C、当水沸腾时,吸收热量,温度不变。C 不符合题意。D、做功和热传递在改变物体内能上是等效的,因此铁丝发热可能是对其做功的,也

8、可能是对其加热的。 D 符合题意。故答案为: D。【分析】物体的内能改变了 ,物体却不一定吸收或放出了热量,这是因为改变物体的内能有两种方式:做功和热传递 .即物体的内能改变了 ,可能是由于物体吸收(或放出)了热量也可 能是对物体做了功(或物体对外做了功) .物体吸收或放出热量 ,温度不一定变化 ,这是因为物体在吸热或放热的同时,如果物体本身发生了物态变化(如冰的熔化或水的凝固).这时 ,物体虽然吸收(或放出)了热量,但温度却保持不变 .7下列事件中,在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上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B玩. 滑梯,臀部发热【答案】 C【解析】 【解答】 A、 B、D 是利用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C、是

9、利用热传递改变物体的内能。故答案为: C。【分析】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有两种:做功(内能和其它形式能的转化)、热传递(内能 的转移)。8用同一热源给一个物体均匀加热,得到它的熔化图象如图所示,那么该物体在固态时的 比热容与液态时的比热容之比是( )A. 12B . 14C . 11D . 21【答案】 B【解析】 【解答】由图像知道,在质量不变的前提下, AB 段温度升高 40 度,用时 2min , CD段温度升高 20度,用时 4min,即 CD段加热时间是 AB段加热时间的 2倍,所以吸收热 量之比为 1: 2,所以由 Q=cmt 知道,该物体在固态时的比热与液态时的比热之比是1:4,B

10、符合题意, AC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 B。【分析】当物体熔化过程中,加热相同的时间反应物体吸热相同,根据物体温度变化和所 用的时间,计算物体的比热容的关系 .9如图为某一天中央电视台天气预报的截图海地区的温差大,造成这种差别的主要原因是(.图中显示的四个地方,内陆地区的温差比沿)A. 水的比热容比泥土、砂石的比热容大C. 水的密度比泥土、砂石的密度小B. 水的内能比泥土、砂石的内能大D. 水的温度比泥土、砂石的温度低答案】 A【解析】 【解答】由截图可以看出,上海和台北属于沿海地区水多,水的比热容较大.西宁和拉萨属于内陆地区,沙石泥土为主,砂石泥土的比热容小.因此,内陆地区的温差比沿海地

11、区大 .A 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 A.【分析】白天,相同质量的水和陆地比较,吸收相同的热量,水的温度升高较少,沙石泥 土温度升高的多,所以沿海地区升高温度较低,内陆地区升高温度较高.夜晚,放出相同的热量,水的温度降低的少,沙石泥土温度降低的多,所以沿海地区降低温度较少,内陆地 区降低温度较少 .10 冰在熔化过程中,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 内能不变,比热容不变B. 比热容变大、内能增加、温度不变C. 吸收热量、比热容变小、温度不变D.比 热容变大,内能增加,温度升高【答案】 B【解析】 【解答】冰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而温度保持不变,但内能在增加; 物质的比热容与物质的状态有关,冰的比热

12、容为2.1 130J( /kg? ),水的比热容为4.2 13J0(/kg? ),冰化成水后比热容变大故选 B【分析】 冰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不变,但需要继续吸热,所以内能增加 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不同物质的比热容一般不同,同种物质的比热容还和状态有 关解决此类问题要知道熔化过程的特点及比热容与什么有关,属于基础题要知道比热 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同种物质的比热容与物质的状态有关C 铝 C 铜),相互接触后,则11初温相同,质量相同的铝块和铜块放出相同的热量( ()A. 内能由铜转移给铝B.内 能由铝转移给铜C.不 发生热传递D.无 法判断【答案】 B【解析】 【解答】解: 已知初温相同,质量相

13、同的铝块和铜块放出相同的热量,c铝c 铜 ,由热量公式 Q=cm t,可得: t= , 由此可知,比热容大的温度降低的少,则铝的温度降低少,所以内能由铝转移给铜,故 B 正确故选 B 【分析】要知到热量传递的方向,必须知道铝块和铜块谁的温度高,热量总是从温度高的 物体传向温度低的物体,那么,只需根据题意比较铝块和铜块谁的温度高了即可解答12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温度越高的物体,放出的热量一定越多B. 在 “摩擦生热 ”的过程中,机械能转化为内能C. 燃料燃烧时放出的热量越多,燃料的热值越大D. 铁块很难被压缩,是因为铁块中的分子间只存在斥力【答案】 B【解析】 【解答】解: A、由 Q

14、 放=cm t 可知,放出热量与物质的比热容、质量和降低的 温度有关,因此温度高的物体,放出的热量不一定多,故A 错误;B、摩擦生热,该过程中消耗了机械能,产生了内能,故是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的过程,故B 正确;C、燃料的热值仅与燃料的种类有关,燃料的质量无关,例如一堆煤和一块同样煤的热值相 同热值就是 1kg 某种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与燃烧情况无关,故 C 错误;D、铁块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存在斥力,但分子之间引力和斥力同时存在,故D 错误故选 B【分析】( 1)根据 Q 放=cm t 分析放出热量与温度的关系;( 2)摩擦生热,该过程中消 耗了机械能,产生了内能;(3) 1kg 某种燃料

15、完全燃烧放出的能量,叫做这种燃料的热值热值是燃料的一种特性,它只与燃料的种类有关,与燃料的质量、燃烧程度等均无 关( 4)分子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13 质量相同的甲、乙两种物质从固态开始同时加热,它们在相同时间内吸收的热量相 等,加热时间都为 35 分钟,它们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甲物质的比热容随着温度升高在变小B. 在固态时,甲的比热容大于乙的比热容C. 在 10 25min 内,乙的内能保持不变D.甲 和乙升高相同的温度,吸收的热量相等【答案】 B【解析】 【解答】由图象知道,相同的时间内,甲的温度变化值随着温度的升高,越来越 小,由公式 Q=

16、cmt 知道,甲物质的比热容随着温度升高在变大,A 不符合题意;由图像知道,质量相等的甲乙都在固态时,加热相同的时间它们吸收的热量也是相等的,由Q=cmt 知道,此时甲升高的温度值小,所以甲的比热容大,B 符合题意;由图像知道,乙是晶体,在 10 25min 内,加热时乙的温度不变,是其在熔化过程中,吸热内能会增 加, C 不符合题意;两物质的质量相同,比热容不同据公式Q=cmt 知道升高相同的温度,吸收的热量不相等, D 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 B。【分析】晶体熔化时,吸热但温度不变,比热容是物体的吸热能力,当吸收相同热量时, 比热容大的温度变化小 .A. 南极的冰川虽然温度很低,但也具有

17、内能B. 沙滩上的沙子比海水烫是因为沙子的比热容比海水的比热容小C. 冰块的保鲜效果比水更好是因为冰在熔化过程中要吸热D. 树枝上的霜是凝华现象,霜的形成过程中要向外吸收热量【答案】 D【解析】 【解答】 A.南极的冰川温度很低,但也具有内能,A 不符合题意;B. 这是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大,同样受热或冷却的情况下,吸收或放出相同热量,但水的温 度变化比沙小,因此,在受太阳照射条件相同时,沙滩比海水的温度高,B 不符合题意;C. 相同情况下, 0 冰变成 0水还要吸收热量,所以用质量相等的0 的水和 0的冰来冷却物体,冰的冷却效果较好,所以保鲜效果更好, C 不符合题意; D.树枝上的霜是凝华现象

18、,凝华放热,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 D. 【分析】一切物体都有内能,常见物体中,水的比热容大,冰在熔化过程中吸热,霜的形 成过程要放热 .15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冬天常见的霜,是空气中水蒸气直接升华而成的小冰粒B. 仲夏,从冰箱里面拿出来的冰棍冒 “白气 ”是一种汽化现象C. 车载 GPS导航设备是通过电磁波来传递信息的D. 0的冰溶化 0 的水,由于温度不变,所以它的内能不变【答案】 C【解析】 【解答】解:A、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而成的小冰粒,故A 错误;B、从冰箱里拿出来的冰棍冒 “白气 ”,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温度较低的冰棍液化而成的小 水滴,故 B 错误;C、车载

19、GPS导航设备是利用了卫星通迅技术,是通过电磁波来传递信息的,故C 正确;D、0的冰熔化成 0的水,虽然温度不变,但需要吸热,所以内能增加,故D 错误故选 C【分析】( 1)物质由气态直接变成固态的现象叫做凝华,像霜、雪、玻璃上的冰花等都是 水蒸气凝华而成的;( 2)物质由气态变成液态的现象叫做液化,我们看到的“白气 ”都是水蒸气遇冷液化而成的小水滴;( 3)GPS 导航设备是通过电磁波来传递信息的;(4)内能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温度和状态有关16 下列现象中,能说明分子在做永不停息的运动的是() 扩散现象 尘土飞扬 在显微镜下,看到细菌在活动 雪花飞舞A. B. C. D. 【答案】 C【解

20、析】 【解答】 扩散现象是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结果; 尘土是固态颗粒物,尘土 飞扬是物体的机械运动; 显微镜下看到细菌在活动,是物体的运动,不是分子的运动; 雪花飞舞是固体的机械运动综上所述,能说明分子在做永不停息的运动的是 . 故答案: C.【分析】扩散是不同的物质在相互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扩散现象说明一切物体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注意机械运动与分子运动的区别 .17如图所示,几种热现象的实验中解释正确的是(A. 图甲所示说明分子之间只存在引力白雾”,说明水蒸气的内能增加B. 图乙所示木塞被冲出时试管口出现C. 图丙所示是汽油机的做功冲程,内能转化为机械能D. 图丁所示二氧化

21、氮的密度大于空气的密度,因此不能发生扩散现象【答案】 C【解析】 【解答】解:A、甲图中两个压紧的铅块能吊起钩码,是由于分子间存在引力,但不是只有引力,故A错误;B、当加热试管到一定程度时,水蒸气的内能足够大会将塞子冲出,将水蒸气的内能转化为 塞子的机械能,水蒸气的内能会减小,温度降低,故B 错误;C、根据图中冲程中火花塞点火和活塞向下移动的特点,可以判断这个冲程是做功冲程,此 冲程是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故 C 正确;D、下边瓶子装入二氧化氮气体,因为二氧化氮气体的密度大于空气的密度,本来应该在 空气的下方,结果发现上边瓶子内的气体也变成了红棕色,则说明二氧化氮气体分子在做 无规则运动,就可以

22、证明扩散现象的存在,故 D 错误故选 C【分析】( 1 )分子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与斥力;(2)木塞冲出过程也是水蒸气的内能转化为塞子机械能的过程,水蒸气的内能会减小,温度降低;(3)四冲程汽油机一个工作循环有四个冲程,分别是吸气、做功、压缩和排气,其中只有做功冲程对外做功,将内 能转化为机械能;另外还有压缩冲程有能量转化,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4)扩散现象,是指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18 下列各项,按空间尺度由小到大进行正确排列的是()A. 中子、生物体、分子、质子B. 质子、原子、分子、生物体C. 原子、分子、生物体、夸克D. 分子、质子、原子、生物体【答案】 B【解析】 【解答】

23、因为生物体由分子构成,分子由原子构成,原子由原子核和电子构成, 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质子和中子由更小的微粒- 夸克构成,所以按空间尺度由小到大进行正确排列的是:质子、原子、分子、生物体, B 符合题意,故答案为: B。【分析】物质是由分子和原子组成的;原子由原子核和电子构成,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 成,质子和中子由更小的微粒 -夸克构成的。19 为了揭示大自然的奥秘,无数科学家进行了不懈的探索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汤姆生发现了电子,从而揭示了原子是可以再分的B. 卢瑟福建立了原子结构的核式模型C. 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D.禽 流感病毒 H7N9 在空气中的运动是分子的热运动,

24、能传染到人【答案】 D【解析】 【解答】 A、汤姆生发现了电子,从而说明原子是可以再分的,A 不符合题意;B、卢瑟福建立了原子结构的行星模型,原子核位于原子中心,核外电子绕原子核高速旋 转, B 不符合题意;C、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C 不符合题意;D、禽流感病毒通常在禽类体内,一般情况下是接触不到人体的,不会在空气中传播,D合题意; 故答案为: D.【分析】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是由原子组成的,原子还可以分为原子核和电子,禽 流感是病毒,不会在空气中传播 .20 有两个温度和质量都相同的金属球,先把甲球放入盛有热水的杯中,热平衡后水温降 低了 t;把

25、甲球取出,再将乙球放入杯中,热平衡后水温又降低了t ,则甲球比热容甲和乙球比热容 c 乙 , 大小的关系是( )A. c甲c 乙B. c甲=c 乙C. c甲c 乙D. 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答案】 At2,【解析】 【解答】解:设两球的初温为 t0,热水的初温为 t1,甲球杯中热平衡后水的温度为 则 t2=t1-t,乙球放入杯中热平衡后水的温度为t3,则 t3=t2-t=t 1-t-t=t 1-2t;t 甲=t2-t0=t1-t-t0,t 乙=t3-t0=t1-2t-t 0,即t 甲t 乙; 甲、乙两球放入水中水温降低相同的温度,水放出的热量相同, 甲、乙吸收的热量,即:Q 甲吸 =Q 乙吸;根据 Q 吸=cm t 得, Q 甲吸=Q 乙吸 , 即 c 甲 m 甲 t 甲=c 乙 m 乙 t 乙 , 所以 c 甲 c 乙 。 A、 c甲c乙,故 A 错;B、c 甲=c乙,故 B 错;C、c甲c乙,故 C正确;D、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故选 A。 【分析】甲、乙两球,先后投入到同一杯水中,甲乙物体吸收热量、温度升高,水放出热 量、温度降低;由题知,两次水降低的温度相同,也就是水放出的热量相同,甲乙两球吸收的热量相同; 而甲、乙两球的质量相等、初温相同,经吸热后,乙球的末温比甲球的末温低t ;由上述分析可知,质量相同的甲乙两球,吸收相同的热量,乙球升高的温度少,所以乙球 的比热容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