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最新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习作:漫画的启示第 1 课时【市级优质课一等奖教案】教学目标:1. 读懂漫画内容, 交流从漫画中获得的启示。2. 了解漫画作文的要求, 激发写漫画作文的兴趣, 初步学写漫画 作文。3. 学会观察漫画, 体会画家的用意, 尝试从不同的角度联系生活 实际去表达自己的看法和想法。4. 学会根据同学的建议修改习作, 把从漫画中获得的启示写清楚。 教学重点:学会观察漫画, 体会画家的用意, 尝试从不同的角度联系生活实际 去表达自己的看法和想法。教学难点:了解漫画作文的要求, 激发写漫画作文的兴趣, 初步学写漫画作文。 教学过程:一、漫画引入, 激情引趣1. 交流展示, 认识漫画。
2、漫画能让我们会心一笑, 也会让我们有所思考。 (课件出示教材第 116 页中的第一幅漫画)(1) 教师介绍: 这是漫画家华君武所画的一幅漫画植树与乘凉 。仔细观察, 看看漫画画的是什么内容, 可笑之处在哪里。 (画面中一个人拿着水壶来为小树浇水, 另一个人坐在小树下面, 铁锹放在一边。 拿水壶的人问: “你干什么? ” 坐着的人回答: “等着乘凉。 ” 可笑的是坐着的人自己不植树,守株待凉, 坐着等别 人植树。 )(2) 借助漫画的标题或简单的文字提示,联系生活中的人或事, 思考漫画的含义, 说说你从中获得了什么启示。 (不要光指望别人,不能坐享其成、 不求上进, 干等着不如自己努力去做。 )
3、2. 漫画和其他图画有什么不同呢? (漫画能让我们获得启示。 )3. 教师小结: 漫画是一种具有强烈讽刺性或批评性的图画。 画家从生活现象中取材, 通过夸张、 比喻、 象征等手法, 来讽刺、 批 评或表扬某些人和事。【设计意图】 引导学生认识漫画, 观察第 1 幅漫画, 理解画面内容, 思考漫画的含义, 获得启示。通过漫画与其他图画的比较, 了 解漫画的特点。二、分析漫画, 展开联想1. 仔细观察, 描述漫画内容。(1) 我们再来欣赏漫画家华君武所画的另一幅漫画假文盲 。 课件出示:(2 ) 文盲是什么意思? (不识字的成年人) 那“假文盲” 顾名思义就是假装不识字的人。 为什么要假装文盲?
4、我们先仔细观察一 下漫画。(3) 看看漫画画的是什么内容, 可笑之处在哪里。 (在一个冬天的早晨, 一个写有“母子上车处”的专用通道挤占了几个高大、 年轻力壮的男子, 而一位抱着幼子的弱小的母亲只能站在母子上车处之外。 可笑的是车站的牌子上明明写着“母子上车处” , 那几个 壮汉却视而不见, 稳稳当当地站在那儿。 )2. 指导抓住细节。(1 ) 刚才我们只是简单地描述了画面, 下面我们把镜头移向这些神态各异的人物, 给他们来几个特写。 怎么样把这个特写写好呢? 我们先来欣赏两位同学描写的同一个人物。课件出示:站在最前面的那个人, 穿着黄皮大衣、 长裤和皮鞋, 好似一位位高权重的官员 。 他微微
5、睁开的眼睛, 好似鼠目 , 连离他仅一 拳之隔的牌子都看不见, 这视力那是相当的“好” 哇!站在最前面的那个人, 低着头微睁着眼睛, 好像在沉思。(2 ) 指名学生读。 其他同学想一想: 哪个描写的比较精彩? 精彩在哪里? (第 1 句话精彩一些, 抓住了站在最前面的那个人的 外貌和神态进行描写。 )(3) 教师小结: 这是抓住了外貌和神态进行描写, 还可以抓住什么来描写? (动作和心理活动) 这就是我们以前学过的人物细节描写, 通过这些描写可以让画面上的人物生动起来。 (板书: 细节 描写)(4) 仔细品味第一句话在语言上有什么特点? (语言辛辣、 讽刺、夸张) 这样的语言, 使人物的某些特
6、点更加突出, 能给人留下深 刻的印象。3. 学习对比手法。(1 ) 漫画家华君武在突出这一群高大健壮的假文盲的时候, 运用了什么手法? (对比, 把一群高大健壮的假文盲与瘦小可怜的母子 对比) 这种对比可以显示出人物的可笑。(2) 对比的手法不仅适用于漫画, 同样也适用于我们的习作, 我 们在描写人物的时候也可以运用对比的手法。4. 活学活用, 描写人物。请大家在假文盲 这幅漫画中选择一个人, 写一个人物描写的片 段。5. 教师小结: 刚才我们先概括了整个画面, 再具体描绘了画面中 的人物。 现在你们看懂这幅漫画了吗?【设计意图】 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第 2 幅漫画, 描述漫画内容; 指导学生抓住
7、细节描写, 学习 对比手法, 活学活用, 描写漫画中的 一个人物。三、联系生活, 得到启示1. 揭示图意。借助假文盲 这幅漫画的标题或简单的文字提示, 联系生活中的人或事, 思考漫画的含义, 说说你获得了什么启示。 (做人不能损人利己、 自私自利、 贪图个人安逸、 不顾他人方便, 要有公德 心, 讲文明。 ) (板书: 揭示图意)2. 联系生活。这幅漫画画于 1984 年, 现在已经是 2020 年, 时间已过去 36 年之久, 那今天的现实生活中是否还存在“假文盲” 现象? (学校的花坛里立着“禁止摘花” 的牌子, 可总有人去摘花; 十字路口的牌子上写着禁止闯红灯, 可总有人闯红灯.) (板
8、书: 联系生活实际)3. 指导表达。课件出示:草坪上明明立着“禁止践踏” 的牌子, 可偏偏有人上去踩; 公共场所明明写着“禁止吸烟” ,可偏偏有人大大方方地吞云吐雾; 公交车上明明特设了“老、 弱、 病、 残、 孕” 的专座, 可偏偏有 身强力壮的年轻人坐在那里。(1) 指名学生读, 再全班齐读。(2) 这段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排比)(3) 排比句能使语言更有气势, 更有说服力。 同学们在习作的时 候可以运用比喻、 拟人、 排比、 夸张等修辞手法。(4) 社会上这样的现象屡禁不止, 这是为什么呢? (个人素质低下, 公德意识太差, 人们对于这些现象或者“事不关己, 高高挂 起” , 或者
9、敢怒不敢言。 )(5) 目睹这些现象, 你最想说些什么呢? (假文盲, 快醒醒吧!你们的视而不见多么冷酷, 我们的社会需要爱心和温暖。 让那些贫困、 弱小的人们得到关爱, 让我们所有的人手拉手、 献爱心, 让整个世界少一份忧愁, 多一份欢声笑语吧.) (板书: 发表观点)(6) 教师小结: 我们的生活中处处可见这样的假文盲现象, 社会需要我们及时地唤醒这些假文盲,使他们成为有社会公德心的文明 人。【设计意图】 指导学生借助漫画的标题或简单的文字提示, 联系生活中的人或事, 思考漫画的含义, 获得启示。 引导学生针对假文 盲现象发表观点。四、明确要求, 指导写法1. 明确习作要求。(1) 本次习
10、作的要求是什么呢? (课件出示习作要求)课件出示:写一写从漫画中得到的启示, 可以从书上的两幅漫画中选择一幅 来写, 也可以写其他漫画。仔细观察漫画, 看看漫画画的是什么内容, 可笑之处在哪里。思考从漫画中得到的启示。 借助漫画的标题或简单的文字提示, 联系生活中的人或事, 思考漫画的含义, 获得启示。撰写习 作, 先写清楚漫画的内容, 再写出自 己的思考。 (2) 指名学生读, 再全班齐读。(3 ) 撰写习作的时候要注意先写清楚漫画的内容, 再写出自己的思考。 启示是从漫画内容中获得的, 漫画内容是基础, 启示是升华, 这个顺序不能颠倒。 本次习作的主题是漫画的启示, 关键是 把从漫画中获得
11、的启示写清楚。2. 确定题目。题目是文章的眼睛, 我们可以给这篇习作拟一个什么题目呢? (假文盲的启示 明知故盲 .)3. 指导写开头。万事开头难, 老师给你们介绍几种漫画作文开头的方法。课件出示:描写环境法。 如: 在一个寒冷的冬天, 天空阴沉沉的, 寒风 呼啸, 一位妇女和一个婴儿急着回家, 来到汽车站开门见山法。 如: 今天, 我在语文书上看到一幅漫画, 名为假文盲 , 深受启发! 在某个公共汽车站点, 立着一块醒目 的牌子, 牌子上“母子上车处” 这五个鲜红的大字格外引人注 目 。议论开头法。 如: 漫画给我的印象向来是令人开怀大笑的, 可 这幅漫画却引人深思4. 指导写结尾。老师给你
12、们介绍几种漫画作文结尾的方法。课件出示:抒发议论法。 如: 假文盲, 醒醒吧! 让我们携手传递爱心, 让那些贫困、 弱小的人们得到关爱, 让整个世界少一份忧愁、 多一份欢声笑语吧!总结点题法。 如: 我想, 生活中那些假文盲看到这幅漫画, 一定会脸红的。 所以, 我希望我们每个人都要严于律己, 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 做一个遵守社会公德的人, 共创美好的明天。名言升华法。 如: 这一幅漫画, 让我想起一句简单而又富有哲理的名言: “有一种财富叫精神, 有一种高贵叫文明。 ” 做一个 富足而高贵的人, 让这些不良的社会风气永远消失吧!5. 学生自主习作, 教师巡视指导。【设计意图】 引导学生明确习 作的要求, 指导学生拟题、 写开头 和结尾, 并运用习 得的方法自 由完成习作。附:课时目标 :1. 读懂漫画内容, 交流从漫画中获得的启示。2. 明确漫画作文的要求, 激发写漫画作文的兴趣, 初步学写漫画 作文。3. 学会观察漫画, 体会画家的用意, 尝试从不同的角度联系生活 实际去表达自己的看法和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