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语文必考知识点.docx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3696458 上传时间:2022-01-22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66.4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三语文必考知识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初三语文必考知识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初三语文必考知识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三语文必考知识点.docx(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想提高语文成绩的小伙伴,对语文感兴趣的同学,赶紧过来瞧一瞧吧。下面由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初三语文必考知识点”,本文仅供参考,持续关注本站将可以持续获取更多的知识点!初三语文必考知识点一、成语。1 .潜移默化:指人的思想、性格和习惯,因受各种因素的影响,无形中起了变化。2 .白驹过隙:形容时间过得飞快,像白色少壮的马在缝隙前飞快地越过。驹,少壮的马。3 .谈笑风生:有说有笑,兴致高。形容谈话谈得高兴而有风趣。风,风趣。生:生动。4 .茅塞顿开:原来心里好像有茅草堵塞着,现在忽然被打开了。比喻闭塞的思路,由于得到启发,忽然开通了。5 .出谋划策:谋,计谋;划,筹划。指为人出主意,制定计谋策略。二、

2、文学常识。1 .重点作家:鲁迅、沈从文、朱自清、老舍、安徒生;苏轼、泰戈尔、韩愈、孔子、蒲松龄。2 .重点作品:汤姆?索亚历险记、社戏、聊斋志异、论语、水经注、安徒生童话选集。三、古诗文默写篇目。1 .王湾次北固山下(唐)。2 .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唐)。3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唐)。4 .刘禹锡秋词(唐)。5 .杜牧赤壁(唐)。四、修辞方法及作用。6 .比喻:形象生动、简洁凝练地描写事物、讲解道理。7 .拟人:赋予事物以人的性格、思想、感情和动作,使物人格化,从而达到形象生动的效果。8 .夸张:突出特征,揭示本质,给读者以鲜明而强烈的印象。9 .排比:条理清晰,节奏鲜明,增

3、强语势,长于抒情。10 对偶:形式整齐,音韵和谐,互相映衬,互为补充。拓展阅读:初三语文答题技巧一、某句话在文中的作用。1、文首:开篇点题;渲染气氛(散文),埋下伏笔(记叙类文章),设置悬念(小说,但上海不会考),为下文作辅垫;总领下文;2、文中:承上启下;总领下文;总结上文;3、文末:点明中心(散文);深化主题(记叙类文章文章);照应开头(议论文、记叙类文章文、小说)。二、修辞手法的作用。( 1)它本身的作用;(2)结合句子语境。1、比喻、拟人:生动形象;答题格式: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对象+特性。2、排比:有气势、加强语气、一气呵成等;答题格式:强调了+对象+特性。3;设问:引起读者注意和思考;答题格式:引起读者对+对象+特性的注意和思考反问:强调,加强语气等;4、对比:强调了突出了5、反复:强调了加强语气。三、句子含义的解答。这样的题目,句子中往往有一个词语或短语用了比喻、对比、借代、象征等表现方法。答题时,把它们所指的对象揭示出来,再疏通句子,就可以了。四、某句话中某个词换成另一个行吗?为什么。动词:不行。因为该词准确生动具体地写出了 形容词:不行。因为该 词生动形象地描写了副词(如都,大都,非常只有等):不行。因为该词 准确地说明了的情况(表程度,表限制,表时间,表范围等),换了后就 变成,与事实不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