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酒钢4#焦炉、与3#4#焦炉相配套的干熄焦装置及备煤、化产系统改造工程初 步 设 计消防专篇中国冶金建设集团鞍山焦化耐火材料设计研究总院酒钢4#焦炉、与3#4#焦炉相配套的干熄焦装置及备煤、化产系统改造工程初 步 设 计消防专篇库号:150EC28副院长:副总工程师:设计经理:中国冶金建设集团鞍山焦化耐火材料设计研究总院二三年十月目录1编制依据及采用的标准12建设地区概况23工程概述34 工程的火灾危险性及可能性分析135设计中采取的防火及消防措施196消防投资307 建议311编制依据及采用的标准1.1编制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1998年4月29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次会
2、议通过) 建筑工程消防监督审核管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令第30号)1.2采用的标准1)焦化安全规程 (GB1271091)2)工业企业煤气安全规程 (GB622286)3)城镇燃气设计规范 (GB5002893)(2002年版)4)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J1687)(2001年版)5)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GB5005794) (2000年版)6)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 (GB5005892)7)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 (GBJ14090)(1997年版)8)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 (GB50116-98)9)消防安全标志 (GB13495-92)10)消防安全标志设置要
3、求 (GB15630-1995)2建设地区概况本工程建在原焦化厂厂内,其中4号焦炉位于焦化厂内现有3号焦炉北侧的原预留地处,该处东面隔厂内道路是备煤车间,南面与3号焦炉相接,西面邻切焦机室及运焦通廊,北面是1号、2号焦炉;与3号、4号焦炉相配套干熄焦系统位于焦化厂厂区西南部,东面为焦化厂3#耐火砖库、南面为焦化厂铸造车间及食堂,西靠冶金厂铁路走行线(现已废除),北面与3号焦炉的湿熄焦系统相邻;备煤、化产系统改造均在原设施附近进行。酒泉钢铁(集团)公司位于甘肃省西北部的嘉峪关市,东南约750km为省会兰州市。嘉峪关市属河西走廊中部,东与酒泉接壤,西与玉门为邻,南靠肃南县,北邻金塔县。地理位置为东
4、经9817、北纬3947。总面积1298平方公里。嘉峪关市属冷温带干旱气候,温差大,降水少,降雨主要集中在每年7、8月份,年平均气温6.9,日照时间长。本地区的灾害性气象为:干热风。年平均相对湿度:47%;年平均降水量:85.7mm。建设地区常年最多风向为西南风,夏季西北风。本工程建筑抗震设防裂度为7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15g。本工程占地面积为45000m2。3工程概述3.1工程概况根据酒钢公司的总体发展规划,酒钢要实现年增加200万吨钢的生产规模,焦炭和煤气将产生缺口。为保证酒钢的稳定生产和保证焦炭、煤气的正常供应,酒钢拟新建一座4号焦炉(160孔JN60-6型)与3#焦炉形成一个
5、炉组,并对配套的化产、备煤系统改造。另外为节能增效,同时新建一套与3#、4#焦炉配套的干法熄焦装置。本工程主要产品及中间产品有焦炭、焦炉煤气、焦油、粗苯、硫铵;干熄焦锅炉产生的蒸汽并入公司蒸汽管网。本工程炼焦能力按60万t/a设计,煤气净化按炼焦能力200万t/a设计,干熄焦装置按炼焦能力110万t/a设计,一次实施。3.2各车间组成及内容本工程各车间主要建设内容见表3-1。 表31各车间主要建设内容序号车间名称主要建设内容1备煤车间在原预留基础上新建410m配煤槽。2炼焦车间新建4号焦炉(160孔JN60-6型)及其配套焦炉机械(新增装煤车、推焦机各1台)、烟囱等,同时新建与3号、4号焦炉配
6、套的干熄焦系统(原有湿熄焦系统作为备用)。4煤气净化车间改造后车间组成为:冷凝鼓风工段、硫铵工段、终冷洗苯工段、粗苯蒸馏工段和蒸氨工段,其中:冷凝鼓风工段新增:2台4000m2初冷器、1台D1200-25鼓风机、1台DN4600电捕焦油器、1台204m3机械化氨水澄清槽等配套的设备。硫铵工段新增:1台DN3800饱和器及配套机组。终冷洗苯工段新增:2台DN3800洗苯塔。粗苯蒸馏工段新增:1台管式炉、1台脱苯塔、富油槽和精重苯中间槽各1台及其相关设备。蒸氨工段新增:1台DN2800蒸氨塔、2台氨水除焦油槽、1台氨分缩器等配套的设备。5精制车间(焦油工段)增加1台焦油超级离心机、增建1套改质沥青
7、反应釜(加热炉)及相应的设备、2台粗蒽离心机扩容6辅助设施变配电设施、电信设施、仪表及过程自动化设施、通风设施、给排水及循环水系统(改造)、压缩空气净化站、除氧给水泵站、制冷站及总图运输设施。3.3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本工程主要原材料、产品及工程投资等见技术经济指标表3-2。表32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序号指标名称单位指标备注1产品产量1.1焦炭万t/a601.2焦炉煤气m3/h288001.3焦油t/a271891.4粗苯t/a77681.5硫铵t/a69462原材料消耗2.1炼焦用干煤量T/a7884002.2硫酸(93%)t/a56022.3洗油t/a7772.4焦炉煤气用量m3/h40592.
8、5高炉煤气用量m3/h592963动力消耗3.1生产新水量m3/h1973.2年耗电量103kWh/a395763.3压缩空气用量m3/min32.343.4蒸汽用量t/h37.19(冬季)29.44(夏季)4其它指标4.1劳动定员人2204.2占地面积m2450004.3工程总投资万元38996.583.4 主要生产工艺流程简述3.4.1炼焦车间(4#焦炉) 炼焦车间新建160孔JN60-6型焦炉。 由备煤车间送来的配合煤装入煤塔。装煤车从煤塔取煤,经计量后装入炭化室内,煤料在炭化室内经过高温干馏炼制成焦炭和荒煤气。 炭化室内的焦炭成熟后用推焦机推出,经拦焦机导入运载车上的焦罐中,通过装焦设
9、备把焦炭装入干熄槽,装入干熄槽的赤热焦炭经过惰性气体熄灭并经冷却后送到炉前焦库,然后再送往原3号焦炉筛贮焦系统(当采用备用的湿法熄焦时,推焦机推出的焦炭,则导入熄焦车中,熄焦车接焦后送至熄焦塔熄焦,熄灭的焦炭经焦台送往筛贮焦系统),焦炭经筛分成不同等级后外运。推焦过程中产生的大量烟尘则通过拦焦机上的集气罩收集起来,送至原3#焦炉推焦除尘地面站进行除尘。 煤在炭化室中产生的荒煤气经过上升管,桥管进入集气管,在桥管内被氨水喷洒冷却,煤气和冷凝下来的焦油同氨水一起经吸煤气管道送入新改造的煤气净化车间。 焦炉采用净化的焦炉煤气或混合煤气加热,焦炉加热燃烧的废气经烟道至烟囱,最后排入大气中。工艺流程见图
10、3-1。3.4.2 与3、4#焦炉配套的干熄焦系统 本工程新建一套与3、4#焦炉配套的干熄焦装置(JNG90-4型),同时把3号焦炉现有的湿熄焦系统作为备用。 干法熄焦具体工艺过程如下:焦炭送入干熄焦装置熄焦,在干熄焦装置中焦炭由氮气冷却,熄焦后的焦炭经排焦装置排出,经输送机送入炉前焦库,然后送往原3号焦炉筛贮焦系统。 被熄焦装置中焦炭加热后的氮气送至废热锅炉回收余热后返回干熄焦炉循环使用,废热锅炉产生的蒸汽并入酒钢现有的蒸汽管网。 干熄炉的装入口、排焦口等处的烟尘均经捕集后送入干熄焦地面站除尘装置除尘后排放。 干熄焦系统工艺流程见图3-2。3.4.3 新改造的煤气净化车间本次煤气净化车间改造
11、是在酒钢焦化厂现有煤气净化系统上进行改造,在各工段均新增相应的装置和设备,改造后的生产工艺如下:炼焦炉引出的荒煤气经吸煤气管道至气液分离器,气液分离后荒煤气进入横管初冷器、由横管初冷器下部排出的煤气经煤气鼓风机进入电捕焦油器、再依次进入喷淋饱和器、终冷塔、洗苯塔,净化后的煤气一部分自用于加热焦炉和管式炉,其余部分送至用户。初冷器等引出的冷凝液送焦油氨水分离槽分离出焦油及氨水,焦油送到精制车间焦油工段;氨水送焦炉,其余为剩余氨水送至蒸氨塔。喷淋饱和器引出硫铵母液经离心干燥生产硫铵产品。苯洗涤塔引出的富油送粗苯蒸馏装置生产轻苯和精重苯,其中精重苯送到精制车间焦油工段,同时分离出的萘溶剂油也送至精制
12、车间焦油工段。酒钢焦化厂煤气净化车间现有的生产工艺流程图见3-3。3.4.4精制车间焦油工段改造酒钢焦炉扩容改造后,酒钢现有焦油蒸馏装置满负荷生产能力可满足本工程的需要,焦油蒸馏装置暂不扩建,仅增加1台焦油超级离心机、增加一套改质沥青反应釜,同时对2台粗蒽离心机扩容。焦油超级离心机和改质沥青反应釜的工艺流程见图3-4和图3-5。4 工程的火灾危险性及可能性分析本工程生产过程中原料、燃料及产品多为可燃、易燃、易爆物品,具有一定火灾危险性,火灾危险因素可分为以下几种:室内易燃易爆气体浓度达到爆炸浓度极限后遇火花引起爆炸,酿成火灾。煤气系统产生负压渗入空气易引起爆炸造成火灾。明火、雷电及静电能引起爆
13、炸和火灾。火灾危险性及危害性的大小与危险物质的多少及生产性质、操作管理水平、环境等有直接关系。4.1主要火灾爆炸危险品及特征a)煤煤为可燃物质,丙类火灾危险品,煤粉尘具有燃爆性,其燃爆下限浓度为34g/m347g/m3(粉尘平均粒径为5m10m),本工程一般达不到该下限。高温表面沉积粉尘(5mm厚)的引燃温度为280,云状粉尘引燃温度为610,此外,煤堆积在一起时间过长可使煤温升高,煤料氧化而引起自燃。本工程炼焦用煤量约90万t/a(湿煤)。b)焦炉煤气燃爆性气体,焦炉煤气为一级可燃,其燃爆极限(体积)为4.72%37.59%,自燃点为560。高炉煤气其燃爆极限(体积):30.84%89.40
14、自燃点530。本工程焦炉煤气产量为:28800m3/h。c)高炉煤气二级可燃,具燃爆性,燃炸浓度极限(体积):31%89%,自燃点:560。本工程高炉煤气用量为:56296m3/hd)焦炭可燃物质,引燃温度组别为T11。焦炭粉尘具有燃爆性,其燃爆下限浓度为:37g/m350g/m3(粉尘平均粒径为4m5m),本工程一般达不到该下限。高温表面沉积粉尘(5mm厚)的引燃温度为430,云状粉尘的引燃温度750。焦炭属丙类火灾危险物质。本工程焦炭产量60万t/a。e)焦油为可燃液体,丙类火灾危险品。闪点为100,自燃点为580,本工程焦油产量为27189t/a。f)粗苯粗苯多为一级可燃的苯类物质组
15、成的混合物,闪点一般在15120之间,其中的苯,甲苯危险性较大。本工程粗苯产量为:7768t/a。g) 氨燃爆性气体,为二级可燃,其爆炸极限体积为15.0%28.0%,自燃点为630。h)洗油可燃液体,属丙类火灾危险物质。闪点为100,自燃点为580630。本工程洗油用量为777t/a。i)改质沥青改质沥青爆炸下限浓度30g/m3,闪点232,引燃温度485。本工程主要火灾爆炸危险品特性见表4-1及表42 表41 火灾爆炸危险固体物特性序号名称粉尘平均粒径(um)爆炸下限浓度g/m3高温表面沉积粉尘(厚)的自燃温度,云状粉尘的自燃温度,1煤51034472252855806102焦453750
16、4307503改质沥青204.4(闪点)485(引燃温度)表42 火灾爆炸危险物品特性序号火灾、爆炸危险物品危险特征爆炸极限体积分数%闪点自燃点备注下限上限1焦炉煤气4.7237.59500气态高炉煤气30.8489.495302氨15.028.0630蒸气3焦油1005806304苯1.28.011555(引燃温度)5洗油1005806304.2主要生产场所危险区域划分本工程可能出现的环境分为爆炸性气体环境、爆炸性粉尘环境及火灾危险环境,其中爆炸性气体有煤气等易燃气体;爆炸性粉尘有煤尘、焦尘等粉尘;火灾环境有煤及焦炭、焦油等物质。根据焦化安全规程、工业企业煤气安全规程及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
17、装置设计规范等有关规定,焦化厂主要生产场所及装置的火灾爆炸危险性分类如表43所示。表4-3主要生产场所或装置的火灾爆炸危险性序号场所或装置生产类别危险区域介质备注一备煤系统1配煤室丙22区煤尘二炼焦系统:1焦炉地下室1区煤气2烟道走廊2区煤气3炉间台底层2区煤气4炉端台底层2区煤气三熄焦系统1干熄炉、运焦通廊、转运站丙22区焦尘2干熄焦除尘地面站戊焦尘四煤气净化系统:1鼓风机室甲1区煤气2电捕焦油器2区煤气室外3初冷器2区煤气室外4喷淋式饱和器2区煤气室外5洗苯塔2区煤气室外6蒸氨塔2区氨汽室外4.3原材料和中间体及产品产量 本工程生产中使用的主要原料、生产出的主要中间体及产品见表44。表4-
18、4 主要原料、材料、中间体副产品及产品产量序号车间名称原料及材料中间体或产品副产品名称数量名称数量1备煤车间原料煤90万t/a炼焦煤90万t/a2炼焦车间炼焦煤90万t/a焦炭荒煤气60万t/a28800m3/h3煤气净化车间荒煤气洗油硫酸(93%)28800m3/h777t/a5602t/a煤气焦油粗苯硫铵28800m3/h27189t/a7768t/a6946t/a5设计中采取的防火及消防措施本工程在生产过程中有多种易燃易爆物的出现,它们本身不会着火或爆炸,当它们与空气混合达到爆炸极限范围后,遇外在能量(如明火、静电、雷电、摩擦或撞击等)即可引起爆炸和火灾。也就是说,在正常生产情况下一般不
19、易发生火灾爆炸,只有在操作失误、违反规程、管理不当及其它非正常生产情况或意外事故状态下,才可能有各种因素导致的火灾事故发生。因此,为了防止爆炸和火灾事故的发生,或减少一旦发生火灾造成的损失,本设计采取以下防范措施:5.1工艺在工艺设计中,在有燃爆性粉尘产生的场所设机械除尘装置及洒水抑尘设施,使燃爆性粉尘浓度远低于其爆炸下限,产生燃爆性气体的厂房室内设置相应的通排风装置,使燃爆性气体的浓度低于其爆炸下限。除尘器布袋选用防静电滤料。焦台地沟带式输送机采用耐热胶带,防止胶带引燃造成火灾,焦台附近考虑补充熄焦水管,防止未熄的红焦送入焦处理系统造成危险。焦炉拦焦机、电机车、推焦机之间设计可靠的联锁装置,
20、可避免红焦落地。焦炉集气管设自动调压、自动点火放散装置;地下室煤气管道设自动调压、CO超标报警装置。焦炉、粗苯管式炉等燃用煤气的设备和管道设低压报警及自动切断煤气装置,防止煤气管道吸入空气而造成危险。本工程的煤气、苯类物质的设备与管道均设置相应的防静电接地装置;粗苯泵房及管式炉设蒸汽消火栓;苯类贮槽及中间槽采用防火花型液面计及防静电产品导入管,防止油类等产品流动时产生静电火花而引起的火灾。煤气设备的设计对选材、施工、气密性试验及生产维护均有严格的技术要求。煤气净化系统新增煤气鼓风机采用防爆电机;电捕焦油器设有煤气含氧量超过0.8时,发出报警信号及超过1时自动断电的联锁装置;煤气系统的设备及管道
21、设置相应的蒸汽吹扫装置以及煤气放散阀取样装置,随时分析检测煤气中的含氧量,防止煤气中含氧量超标燃爆而引起火灾。干熄焦锅炉设有各种安全保护及自动报警装置。排焦装置四周设置CO报警仪,带式输送机通廊(地下室部分)设置通风设备。控制气体中可燃成份(CO和H2)的浓度是保证干熄焦装置安全运行的重要措施。循环气体中的可燃成份是由焦炭的残余挥发份及干熄炉内冷却段高温部分发生的焦炭烧损所产生的可燃气体形成的。在干熄焦惰性气体循环系统中设置了连续、自动的气体分析装置,向气体循环系统中不断补充空气或氮气,将可燃成分的浓度控制在安全范围内,再将多余气体放散。此外,在干熄焦装置及气体循环系统中,还设置多处防爆和紧急
22、放散设施等。在火灾危险性较大的场所设置安全标志及信号装置;在设计中对各类介质的管道涂刷相应的识别色,并按照安全色及安全标志等规定进行。5.2总图运输5.2.1工程四邻本工程厂址建在原焦化厂厂内,其中4号焦炉位于焦化厂内现有3号焦炉北侧的原预留地处,该处东面隔厂内道路是备煤车间,南面与3号焦炉相接,西面邻切焦机室及运焦通廊,北面是1号、2号焦炉;与3号、4号焦炉相配套干熄焦系统位于焦化厂厂区西南部,东面为焦化厂3#耐火砖库、南面为焦化厂铸造车间及食堂,西靠冶金厂铁路走行线(现已废除),北面与3号焦炉的湿熄焦系统相邻;备煤、化产系统改造均在原设施附近进行。工程占地面积约为45000m2。从工程建设
23、区域的位置上看,本工程与之相邻的道路的火灾危险性很小,基本不存在火灾爆炸危险的可能。在总平面布置上,新建设施与其它设施间预留有相应的安全距离,并采用道路或围墙相隔,防止其它设施火灾诱因对本工程的影响,避免火灾爆炸事故的发生。5.2.2功能分区本工程各种设施按其功能、性质以及火灾危险性的大小,结合自然条件全面地、因地制宜地分类分区布置,力求紧凑合理,最大限度地达到节约用地,节省投资,防止发生爆炸火灾等目的。本工程总平面布置根据各工段的不同功能进行分区和组合。本设计将全厂划分为备煤区、炼焦区、煤气净化区等。5.2.3防火间距本工程建设区域的总平面布置根据生产性质、工艺要求及火灾危险性的大小等因素,
24、同时考虑地形与风向等因素,各设施之间均按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焦化安全规程等的要求预留相应的防火安全间距,采用道路分隔,以防止一旦发生火灾造成火势扩大、蔓延。本工程建构筑物之间尤其是火灾危险性较大的设施之间按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87)(2001年版)设置足够的防火间距,以防止一旦发生火灾造成火势扩大、蔓延。本工程道路边缘至相邻建、构筑物及铁路的最小净距按表5-1执行。表5-1 厂内道路与相邻建构物的安全距离相邻建构筑物名称最小净距(m)建构筑物外墙面向道路一侧无出入口时1.5 面向道路一侧有出入口但不通行汽车时3.0 面向道路一侧有出入口且通行汽车时6.0管线支架1.0 围墙1.0 注:
25、表列最小净距:城市型道路自路面边缘算起,公路型道路自路肩边缘算起。注:上表为厂矿道路设计规范(GBJ22-87)第2.3.9条规定。本设计厂内主要道路距建构筑物的最小净距离为3.0m,满足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87)(2001年版)的要求。本工程主要区域及设施间的安全防火间距详表5-2。表5-2 主要区域及设施间的安全防火间距序号区域或设施相邻区域或设施设计的安全防火间距m标准要求的安全防火间距m备注1冷凝鼓风工段初冷器管式炉4330A第3.3.9条2电气室循环水泵房1510A第3.3.1条3干熄焦装置电气室3310B第3.3.1条注:备注中A为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87)(200
26、1年版)由表5-2可以看出,本工程主要区域及设施间的安全防火间距满足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规定。5.2.4消防道路为满足消防需要,新设计道路与厂内原有道路呈环形布置,道路为城市型,道路宽度分别6.0m和4.5m,道路净空高度5m,并且在物料装卸处设面积不小于12m12m的回车场,可满足消防车对道路的要求。5.2.5消防站经与建设单位协商,本厂的消防事宜由酒钢公司消防站统一负责,本工程不再增建消防站和消防人员,预计可满足本工程的消防需要。5.3建筑与结构在建筑设计中的通道宽度、耐火等级均严格按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87)(2001年版)等相应的具体规定设计。建、构筑物、楼梯等均采用钢筋混凝土
27、等非燃烧材料制作。有爆炸危险的煤气鼓风机室(新改造)等厂房门窗向外开启。主要生产厂房设不少于2个安全出入口,详见表5-3。在火灾危险性较大的场所按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J140-90)(1997年版)的相应规定设置足够数量的移动式消防器材,以满足防火及消防的要求。本工程厂房每层的疏散楼梯、走道、门的宽度均执行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87)(2001年版)的相应规定。表5-3 主要建筑物的使用性质、结构类型、火灾危险类别及防火、防爆措施序号建筑物名称生产类别厂房层数占地面积(m2)耐火等级建筑高度(m)安全出口数目(直通)最大疏散距离(m)建筑结构形式围护结构泄压形式泄压比值地面类型
28、建筑面积(m2)1制冷回收循环水泵房戊1306二6.72 20砌体砖水磨石3062终冷工段循环水泵房戊1129二5.5210砌体砖水磨石1293干熄焦除尘地面站戊199二9.526框架砖细石砼994除氧给水泵房戊3/1262二20.5/5.9120框架砖水磨石4965压缩空气站戊1205二7210砌体砖水磨石2056制冷站戊1452二8/5218排架砖水磨石4527配煤室改造丙2434二27220框剪砖细石砼9478炉前焦库丙3/2291二21/15.6220框架砖细石砼11989综合电气室丙3393二12215框架砖水磨石防静电地板118010粗苯变电所丙1172二5210砌体砖水磨石172
29、11冷凝泵房乙1120二5.5110砌体砖水磨石不发火花12012鼓风机室改造甲2156二13.5220框排架砖门窗0.05水磨石3325.4电气本工程消防设施采用单独的回路供电,其配电线路采用非燃性铠装电缆,明敷时置于配线桥架内或直接埋地敷设,当发生火灾切断生产、生活用电时,仍能保证消防用电。在备煤、运焦、配电所等处设应急照明。室内油式变压器置于单独的变压器室内,并设事故油坑,避免油外溢,防止火灾扩大。在爆炸和火灾危险场所严格按照环境的危险类别或区域配置相应的电器设备和灯具,避免电气火花引起的火灾,电气设备的选择详见表5-4。表5-4 电气设备的选择序号场所爆炸危险区域电气设备的类型1鼓风机
30、室1区隔爆型2焦炉地下室1区隔爆型3粗苯蒸馏工段2区增安型4溶剂脱酚工段2区增安型5硫铵工段2区增安型6终冷洗苯工段2区增安型7 蒸氨工段2区增安型8焦油系统2区增安型设计对鼓风机室等第二类防雷建筑物采用避雷带(针)防直击雷,引下线不应少于两根,并应沿建筑物四周均匀或对称布置,其间距不大于18m,每根引下线的冲击接地电阻不大于10;防感应雷的措施为建筑物内的设备管道构架等主要金属物就近接至防直击雷接地装置或电器设备的保护接地装置上。对配煤室等第三类防雷建筑物采取避雷带防直击雷;每根引下线的冲击接地电阻不大于30;放散管、风帽按规范要求采取相应的防雷措施;焦炉烟囱则设避雷带,防止雷击造成的危害。
31、在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中做静电接地设计,属于户外装置的防静电接地装置与防雷接地装置共用,对于建筑物内的设备的防静电接地利用电气的保护接地装置。本工程按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50116-98)等有关规范要求在备煤车间等易燃易爆场所设置火灾自动报警装置。火灾报警系统形式选用集中报警系统,其集中报警控制器设置于煤气净化中控室内。火灾报警区域的划分如下:备煤车间为一个报警区域。火灾报警控制器和探测器的选择可见表5-5。表5-5火灾报警控制器和探测器的选择表序号保护区域名称控制器容量感 烟探测器感 温探测器手动按钮线 型探测器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探测器1炼焦车间1回路2备煤车间1回路3焦油工段4回路
32、4干熄焦系统1回路在集控室设置向本地消防部门119报警的外线电话;集控室与仪表室等岗位设置厂区电话或工业电话广播对讲系统。5.5消防给水本工程消防用水由生产消防给水系统供给,新增设专用消防给水泵以及生产水加压泵,以保证消防时的水压水量要求。总厂内原有清水池,用于储备3小时的室内外消防用水及不低于8小时的生产用水,满足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87)(2001年版)的要求。本工程沿用焦化厂内原有环状生产消防给水管网及室外消火栓,新增建筑物室内外按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87)(2001年版)的有关规定设置消火栓和干粉灭火器。本工程室外消防水量为30L/S,室内消防水量为10L/S,最不利点
33、为油库区,消防水量为70L/S。5.6通风本工程各易燃易爆场所设轴流风机通风、风帽自然排风及事故通风装置。上述风机及电机均采用防爆风机及电机。换气次数见表56。表5-6 主要生产场所事故排风措施序号生产场所有害物通风措施换气次数,次/h1配煤室煤尘风帽自然通风32焦炉地下室煤气移动式轴流通风机通风103炉门修理站煤气移动式轴流通风机通风104炉端台及炉间台煤气轴流通风机通风105交换机液压站煤气轴流通风机排风156变送器室煤气轴流通风机排风157热值仪室煤气轴流通风机排风158硫铵仓库硫铵粉尘轴流通风机排风39干燥机厂房硫铵粉尘轴流通风机排风510离心机厂房硫铵粉尘轴流通风机排风1511结晶槽
34、厂房硫铵粉尘轴流通风机排风1512鼓风工段冷凝泵房氨水轴流通风机排风513鼓风机室煤气轴流通风机排风1514溴化锂制冷站煤气轴流通风机排风815综合泵站加药间酸气轴流通风机排风86消防投资本工程消防设施投资见表61表6-1 消防设施投资序号消防设施投资额(人民币万元)备注1火灾报警及电信2502防雷接地、防静电73通风及除尘504电器防爆105安全阀、防爆孔66消防给水及消防器材307合计3537 建议本工程从原料到产品、半成品几乎都是可燃物,其中不少还是易燃物,火灾与爆炸是本工程生产过程中的最大威胁,而消防工作又是一项系统工程,根据以往经验,加强管理对减少火灾事故具有显著的作用。为此,建议工
35、程投产后,应进一步抓好消防管理与协调工作,使消防工作落实到实处。从焦化行业的火灾事故特点来看,造成火灾事故的原因,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管理不善、操作失误等人为因素而酿成的。因此,厂方除进一步抓好消防管理外,尤其要加强操作人员的职业技术培训及消防安全教育工作,这一点在以往的工程运行中已被证明具有良好的效果。此外,建议工程建成投产后,加强防火及消防设施及设备的维修及维护,使其充分发挥作用。313131焦炭焦炭图3-1 炼焦车间主要工艺流程图注:虚线框内为本工程新建部分外运原3#炉筛焦系统干熄焦装置炉前焦库大气排气筒焦 炉废气 大气烟囱贮煤塔加热煤气煤气净化车间粉碎机室装煤车焦炭焦台熄焦车外来洗精煤出焦烟尘集尘管道除尘地面站配煤室上升管集气管吸气管拦焦机焦罐车荒煤气 贮煤场焦粉图3-2 与3、4#焦炉配套的干熄焦系统工艺流程图软水氮气软水氮气焦炭烟尘蒸汽红焦炭废气排入大气氮气热管换热器烟尘烟尘原有粉焦贮槽地面除尘站装入装置氮气干熄炉干熄焦锅炉专用除尘器循环风机带式输送机排焦装置提升机焦罐车一次除尘器焦处理系统图3-3 煤气净化车间主要工艺流程图焦油焦油渣分离水超级离心机原料焦油图3-4 焦油超级离心机工艺流程图闪蒸油闪蒸油气冷凝冷却器改质沥青改质沥青反应釜成型沥青成品改质沥青图3-5 改质沥青部分工艺流程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