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浙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教案全集名师优秀教案.doc

上传人:小红帽 文档编号:1375319 上传时间:2018-12-15 格式:DOC 页数:112 大小:18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浙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教案全集名师优秀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2页
最新浙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教案全集名师优秀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2页
最新浙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教案全集名师优秀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1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最新浙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教案全集名师优秀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浙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教案全集名师优秀教案.doc(11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浙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教案全集第一单元 小数乘法 第 1 课时 教学内容:小数乘整数 教学目标: 1(在理解小数乘以整数的意义的基础上掌握小数乘以整数的意义和小数乘以整数的计算方法。 2( 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 3(引导学生探索知识间的联系,渗透转化思想。 教学重点:小数乘以整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确定小数乘以整数的积的小数点位置的方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发: 1、填表。(投影出示) 因 数 15 150 1500 15000 因 数 5 5 5 5 积 填得数后,引导学生观察: (1) 先从左往右观察因数、积的变化规律。 (2) 再从右往左观察因数、积的变化规律。

2、引导学生概括: 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 (或 )10倍、100倍、1000倍积也 (或 )10倍、100倍、1000倍 2、口答:155表示什么,整数乘法的意义是什么, 3、引新:上学期我们学习了整数乘法的意义和积的变化规律,小数乘法是不是也有这样的规律呢?想通过自己的努力掌握这部分知识吗,今天我们就来研究有关小数乘法的知识,首先我们来学习小数乘以整数。(板书课题:小数乘以整数) 二、尝试: 1、小数乘以整数的意义。 ? 出示例1:花布每米6.5元,买5米要用多少元, ? 引导学生思考:可以怎样列式计算?(让学生讨论,只列算式不计算,并板书学生的讨论结果。) 用加法计算:6.5+6.5+6.

3、5+6.5+6.5 用乘法计算:6.55 ? 6.55表示什么?(5个6.5或6.5的5倍是多少) ? 小数乘以整数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吗?是求什么, 引导学生得出:小数乘以整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就是求( 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计算)。 ? 练习: P.4页 1、说出下面各式的意义。 0.94 636 8.415 1 P.4 页2、列出乘法算式。 ? 5个2.05是多少, ? 4.95的7倍是多少? 2、小数乘以整数的计算法则。 ? 小数乘法可以怎么算,(依照整数乘法用竖式计算) 板书: 6(5 5 ? 生试算,指名板演。 ? 生算完后,小组讨论计算过程。 ? 示范: 6(5 扩大1

4、0倍 6 5 5 5 3 2. 5 3 2 5 缩小10倍 ? 回顾对于6.55,刚才是怎样进行计算的, 使学生得出:先把被乘数6.5扩大10倍变成65,被乘数6.5扩大了10倍,积也随着扩大了10倍,要求原来的积,就把乘出来的积325再缩小10倍。 ? 做一做:14个9.76是多少, ? 通过例1和“做一做”,你发现了什么, 引导学生明确:被乘数是一位小数,积是一位小数:被乘数是两位小数,积也是两位小数。 如果被乘数是三位小数呢,(积的小数位数和被乘数的小数位数相同) ? 怎样计算小数乘以整数, ? 先把小数扩大成整数; ? 按整数乘法的法则算出积; ? 再看被乘数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

5、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归纳板书: 小数乘法 整数乘法 把积还原 三、运用: 1、填空 4(5 ( ) 0 .7 4 ( ) 3 3 2 2 ( ) 1 3 5 ( ) 1 4 8 2、判断下面各式中的积是几位小数。 3.4584 4.625 0.4156 1.085305 0.007624 2.35 3、P.2页14 2 四、体验: (1)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 (2)小数乘以整数的计算方法是什么? 五、作业: 作业本P11 反馈与感受: 本课是小数乘法学习的第一课时,是在整数乘法意义和计算方法的基础上学习的。所以一开始我就安排了“积的变化规律”探索练习,为新授打下基础,引导学生探索发现规律,

6、这一环节我试图放手,但我的问题设计的太碎了,如果这样设计问题,可能对学生的思维有一定的价值:(1)请同学们认真观察这两组算式,发现了什么规律,(2)要求把自己的发现说给你的同桌听,(3)你能把自己的发现说给全班同学听吗,不完整的其他同学补充。对新授的内容我想最好让学生运用知识的迁移用自己以前的知识去解决,在关键处设计几个问题点拨一下,这样更能体现出学生的主动性。 3 第 2 课时 教学内容:整数乘以小数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理解一个数乘以纯小数的意义,掌握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 2、理解积和第一个因数的大小关系,能正确进行判断和估算。 3、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和概括能力,以及运用所学知识

7、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一个数乘以小数的意义和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 教学难点:小数乘法中积的小数位数和小数点的定位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发 1、口算: 0.36 0.84 7.20 4.28 0.254 3.63 4.35 0.69 2、说出下列小数所表示的意义。 0.7 0.39 0.824 3、小数乘以整数的意义,小数乘以整数的计算方法是什么, 4、引新:对于380.04这样的小数乘法又该怎样计算呢?它表示的意义又是什么呢?想不想学,这节课我们来研究整数乘以小数。(板书课题:整数乘以小数) 二、尝试 1、一个数乘以小数的意义 ? 出示例2:花布每米16元,买米、0.

8、5米和0.82米各用多少元, ? 引导学生分析: ? 题中已知什么?求什么?谁能用单价、数量和总价的关系说一说? ? 它与例1有什么不同?能用加法算吗? ? 怎样列式?(板书:163 160.5 160.82) ? 画图分析: 1米 16元 0.5米 ,元 ? 看图说一说 0.5米是1米的几分之几,160.5就是求什么,(16的十分之五是多少) ? 160.4就是求什么,160.7呢,160.82呢, ? 让学生得出:一个数乘以一位小数是求这个数的十分之几;一个数乘以两位小数就是求这个数的百分之几 ? 一个数乘以小数的意义是什么,(板书:一个数乘以小数的意义是求这个数的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分

9、之几) 2、一个数乘以小数的计算方法。 (1) 让学生分组讨论:上节课学习小数乘以整数的计算方法时,是把小数转化成整数进行计算的。现在能否还用这个方法来计算 4 160.5和160.82 呢, 如果能,应该怎样做?(指名口答,板书学生的讨论结果。) 示范: 1 6 扩大10倍 1 6 0. 5 扩大10倍 5 8. 0 缩小100倍 8 0 1 6 扩大( )倍 1 6 8 2 扩大( )倍 8 2 3 2 3 2 1 2 8 1 2 8 1 3 1 2 缩小( )倍 1 3 1 2 学生在书上填空。 注意:如果积的末尾有0,要先点上积的小数点,再把小数末尾的“0”去掉。 (2) 引导学生观察

10、思考。 ? 因数和积的小数位数,它们有什么联系?(因数的位数和等于积的小数位数。) 想一想:6.050.82的积中有几位小数?6.0520.82呢? ? 一个数乘以小数的计算方法是怎样的?(按整数法则进行计算,再点小数点。) ? 通过学习例l和例2,说说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是怎样的? (3) 根据学生的回答,逐步抽象概括出P.3页上的计算法则,并让学生打开课本齐读教材上的法则。(勾画做记号) 3、示范后练习: 做一做:先判断积里应该有几位小数,再计算。 670.3 2146.2 4、78 0.1 这道题怎么计算,并说计算过程。 引导学生:整数乘以小数,先按整数乘法计算出结果,然后再看乘数是几位小

11、数积就是几位小数, 试一试:35 1.2 35 0.9 35 0.8 a、口答每题算式的意义。 b、列式计算。教师巡视,帮助差生。 c、从上面的计算中可以告诉我们什么,讨论找规律。 三、应用 1(P第一题说一说你为什么算得这么快, 4 第26题,学生独立完成。 2(在下面各式的积中点上小数点。 0 . 5 8 6 . 2 5 2 . 0 4 4. 2 0 . 1 8 2 8 1 1 6 5 0 0 0 1 6 3 2 2 3 2 6 2 5 4 0 8 2 4 3 6 1 1 2 5 0 5 7 1 2 5 3( 比较大小: 860.89?86 2881.89?288 2881?288 86?

12、,86 四、体验 1、小数加法的竖式和小数乘法的竖式有什么区别, 2、当整数乘以纯小数时,它的意义是什么, 五、作业 作业本 拓展练习: 两个数相乘的积是4.08,如果把两个因数的小数点都向右移动一位,积是( ),如果都向左移动两位积是( ),如果一个因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另一个因数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三位。积是( ) 反馈与感受: 本课我觉得学生通过学习整数乘以小数,对计算算理和方法的掌握比较容易,但对意义的理解比较困难,虽然借助了线段图,但我发现学生对这种小数乘法意义的理解还不是很透彻,以后教学中得引起注意。 6 第 3 课时 教学内容:练习一(一) 教学目标:1、掌握整数乘以小数的乘法。

13、 2、理解被乘数大于0,乘数比1大时,积大于被乘数;乘数比1小时,积小于被乘数。 教学重点:掌握整数乘以小数的乘法 教学难点:理解积与被乘数的大小比,与什么有关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说出下面各式的意义,再口算。 0.94 0.33 0.115 2.54 0.75 1.118 二、口答。 1(一个因数扩大10倍、100倍、1000倍另一个因数不变,积扩大几倍, 2(一个因数扩大100倍,要使积不变,另一个因数应缩小几倍, 3(下面各数去掉小数点后各扩大多少倍, 0.3 0.785 2.008 0.012 3.12 4(比较大小(P6第3题)练习后说说规律是什么, 三、计算。(小

14、组竞赛) P6第三题 板演后请学生说一说计算过程。 四、根据意义列式并计算。 1(48个1.5是多少, 2(0.125的16倍是多少, 3(P6第4题 五、根据255=125很快说出下面各题的积。 2.55 0.255 0.0255 六、改错题。(找出错在哪里,并订正) 0.28363.07,24,1.4,151481.1.21802.8.36743.9.25.4.08.88七、列式解答。 1(一辆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每小时行驶45.5千米,4小时到达,甲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2(一个正方形的边长是0.35米,它的周长是多少米, 4( P6第五到八题 7 八、课堂练习。 1(作业本 2(拓展练

15、习:每500克花生批发价是0.80元,零售价是1.20元,张大爷从农贸市场批发买进45千克花生,全部卖出后右赚多少钱, 第 4 课时 教学内容:练习一(二) 教学目标:(1)进一步理解小数乘法的意义 (2)掌握整数乘以小数的计算方法与一个数乘以小数的积的变化规律。 教学重点:掌握小数乘法中积的定位方法 教学难点:提高计算的正确率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口算训练 8 P -9 以开火车形式进行,看数直接报得数。 7二(基础训练 P10 71、先说一说积是几位小数。 2、抽六名同学板演,其余同学独立完成。 3、校对,指出错误的原因。计算应注意哪些方面, 三(大小比较练习 P - 1

16、1 71、 判断后说一说理由。 2、 小结判断积和第一个因数大小的方法。 3、 如果判断积和第二个因数的大小应看什么, 四(应用题练习 1、 P1215 a、让学生用分析法分析解题思路。 7-8速度时间=路程 7.925 b、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 2、P 16 a、让学生用综合法分析解题思路。 8b、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 五(拓展练习 ?1、甲、乙、丙三个数的平均数是17.07,这三个数的和是多少, 2、如果甲、丙两个数的平均数是18.35,我们可以求出什么, 3、乙数怎么求知道了吗, ?1、一桶油连桶共重5.6千克,用去一半油后连通还重3.1千克,少了多少,少的这一部分是什么, 2、

17、 知道用去一半油,我们可以求出什么, 3、 教材P8思考题。 4、 六(布置作业 作业本练习 9 第 5 课时 教学内容:小数乘以小数 教学目标:1、掌握小数乘以小数的计算方法。 2、理解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 教学重点:掌握小数乘以小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因数大小的变化与积的关系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铺垫引入 因数440440400400 因数22202020200 积 1、看表计算。 2、同学间讨论积与因数大小的变化有怎样的联系, 3、反馈交流:说一说观察、比较的结果,形成初步的结论。 5、 归纳整理:积随两个因数的扩大而扩大,积扩大的倍数是两个因数扩大倍数的乘积 二(导

18、学新知: 出示例4 一种山核桃每千克51.2元。买0.8千克应付多少元,买0.25千克应付多少元, 1、让学生读题,并分析题意。 2、买0.8千克应付多少元,怎么列式,谁会算,大家试一试。 3、计算过程你是怎么想的,积为什么是40.96。 5 1 . 2 0 . 8 = 40.96 (元) (板书) 5 1 . 2 10 5 1 2 0 . 8 10 8 (多媒体) 4 0. 9 6 ?100 4 0 9 6 4、买0.25千克应付多少元,独立完成。一人板演。 5 1 . 2 0 . 2 5 = 1 2 . 8 (元) (板书) 5、从两道计算中你还发现了什么规律, 6、 填写小数乘法的计算法

19、则。 10 三(尝试练习: 0 . 3 6 0 . 4 3 . 8 2 . 7 1、先说一说积是几位小数。 2、抽两名同学进行板演,教师巡视,帮后进生。 4、 校对,说一说小数乘以小数想的过程。 四(强化练习: 1、P2 口算训练 10 2、P 1 确定积的末尾有几位小数。 10 3、P 3 计算训练第一排。 10 五(课堂总结: 1、小数乘以小数你是怎么想的, 2、说一说小数的计算法则。 六(布置作业: 1(P第三题余下和第四、五题。 10 2(作业本练习5 反馈与感受: 本课在探索积的变化与两个因素的变化关系时我吸取了第一课的教训,对教材进行了一些处理,改原来的准备题以表格的形式呈现,这样

20、便于学生比较,发现规律,又通过应用,强化规律。这一效果较好。 11 第 6 课时 教学内容:小数乘以小数 教学目标:1、掌握小数乘以小数的计算方法。 2、学会积的小数定位方法。 教学重点:掌握小数乘以小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小数位数不够前面添0补充数位。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准备题: 1、口算训练 0.90.5 1.50.8 2.5 0.4 1.3 0.3 0.5 0.6 1.8 0.5 1 0.63 0.70.6 2、说一说下面各式的积有几位小数。 60.002 0.003 7 0.160.32 提问:说一说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是什么, 二、导学新知: 例5 0 .1 6

21、0 . 3 2 = 1、先学生试做。教师巡视,帮助后进生。 2、你的积是几位小数呢,为什么是四位小数,说一说理由。 3、那么积是512只有三位数,还差一位这么办, 小结:数位不足用0来补充数位,再点上小数点,在整数部分写上 0。 三、尝试练习: 0.028 0.25 0.16 0.024 1、全体学生列式计算,抽两名同学板演。 2、教师巡视检查,辅助后进生, 3、进行校对,指出错误,说明理由。 四、巩固练习: 1、 P1 口算训练 11 2、在积里填上小数点。(多媒体) 0.320.11= 341 0.012 0.43 = 516 0.56 0.05 = 280 0.025 0.048 = 1

22、200 12 3、列式计算:P2 28 抽几名同学板演,反馈信息,统计正确率,给全对的同学 表扬,鼓励他们再接再厉。 五、课堂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什么方面你还感到比较困难, 小数乘以小数我们要注意哪些方面的问题, 六、布置作业: (P第三题、第四题和第五题 1 12 2(作业本练习六 3(拓展练习: 两个因数的积是其中一个因数的3.2倍,又是另一个因数的1.7倍,求这两个因数的和是多少, 13 第 7 课时 教学内容:练习二 教学目标:1、掌握小数乘以小数的计算法则。 2、学会用小数乘法解答应用题。 教学重点:提高小数乘法的正确率。 教学难点:小数乘法时,数位不够用0来补充位置。

23、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口算训练:P1 ( 卡片) 12 0.80.5 1.50.6 2.5 0.5 1.3 0.3 0.5 0.7 1.8 0.5 3 0.63 0.80.7 比一比谁算得又快又对,轮流报得数。 二、进行笔算: 1、说一说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 2、板演: 0.025 0.32 0.072 0.15 三、在?里填上,、,或, (多媒体) 1.040.98?1.04 3.4 0.85? 0.85 3.4 0.87 1.01? 0.87 2.63 0.1? 26.3 0.01 1、 说一说每题填写符号的理由。为什么, 2、 四、解应用题练习: P7 13 1、让学生读

24、题,理解题意。 2、理解批发价、零售价和毛利等词的含义。 3、要求一共能得毛利多少元,必须知道哪两个条件。 4、500克毛利多少,150千克是500克的多少倍, 5、 学生独立完成。 五、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复习了什么内容,还有哪些困难, 六、发展题: 由学生讨论思考解题的思路。 14 启发:?1.?2 = ?30 先确定被乘数十分位是几,积是三位数确定十位上的数小于5。 ?1.?=3?2?确定乘数十分位是8,被乘数十位是4。 七、布置作业。p - 13作业本 反馈与感受: 本课在解第7题时我先灵机一动设置了下面的一些铺垫:A:500克就是我们常说的一斤,那么1千克有几斤,20千克有几个500

25、克,B:花生每500克批发价2.6元,零售价3.1元。(1)每500克(每斤)可赚毛利多少元,(2)若批发进200克,全部卖完后可赚毛利多少元,有了上面的铺垫,学生理解起来相对容易多了。因此顺利突破了本课的难点。 15 第 8 课时 教学内容:积的近似值 教学目标:懂得求积的近似值的必要性,掌握用“四舍五入”法取积的近似值,并能根据实际需要与题目要求正确地求积的近似值。 教学重点:用“四舍五人法”截取积是小数的近似值的一般方法。 教学难点:根据题目要求与实际需要,用“四舍五人法”截取积是小数的近似值。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发: 1、口算。 1.20.3 0.70.5 0.2

26、10.8 1.80.5 1-0.82 1.3+0.74 1.258 0.250.4 0.40.4 0.891 0.110.6 800.05 2、用“四舍五人法”求出每个小数的近似数。(投影出示) 保留整数 保留一位小数 保留两位小数 2.095 4.307 1.8642 思考并回答:(根据学生的回答填空) (1)怎样用“四舍五人法”将这些小数保留整数、一位小数或两位小数,取它们的近似值? (2)按要求,它们的近似值各应是多少? 3、揭题谈话:在实际应用中,小数乘法乘得的积往往不需要保留很多的小数位数,这时可以根据需要,用“四舍五人法”保留一定的小数位数,求出积的近似值。(板书课题:积的近似值)

27、 二、尝试: 1、出示例题:食堂到菜场买青菜49.2千克,每千克价钱是0.92元。应付菜款多少元, 2、读题,找出已知所求。 3、生列式,板书:0.9249.2 4、生独立计算出结果,指名板演并集体订正。 5、引导学生思考: (1)人民币最小的单位是什么? (2)以元为单位的小数,“分”在哪个数位上? (3)在收付现款时,通常只算到什么位? (4)菜款应该怎样付? (5)横式中的结果应该怎样写? 6、指导看书:向学生介绍目前由于市场上已经没有“分”币出现,因此一般在付款时只要算到“角”即可,也就是保留一位小数。 7、尝试后练习: (1).计算下面各题。 0.80.9(得数保留一位小数) 16

28、1.70.45(得数保留两位小数) (2).一种面粉每千克的售价是2.14元。买14千克应付多少元, 学生独立解答后指出: (1)这题只有两位小数,不必再求近似数;(或保留一位小数) (2)一定要根据题目的要求或实际情况来判断是否要取近似数。 8(强化练习“四舍五入法” 例如: 1.954按照要求取它的近似值。 : 1.954 ? (看小数的第几位,) 保留两位小数 保留一位小数: 1.954 ? (看小数的第几位,) 保留整数 : 1.954 ? (看小数的第几位,) 提问: 1、保留整数、保留一位小数和保留两位小数表示各精确到什么位,保留三位小数表示什么, 2、2.0末尾的0能去掉吗,为什

29、么, 教师小结:保留整数表示精确到个位;保留一位小数表示精确到十分位;保留两位小数表示精确到百分位。 3、上面的约等于 2.0与约等于2相等吗,为什么,有何区别, 三、运用 1、一个长方形操场,长59.5米,宽42.5米。计算出这个操场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42.5米 59.5米 2、教材15页练习 3、两个因数的积保留两位小数的近似值是3.58。准确值可能是下面的哪个数, 3.059 3.578 3.574 3.583 3.585 4、一个小数部份是两位的小数,用四舍五入法把它精确到十分之一是6.3,那么这个两位小数最小是多少,最大是多少, 五、体验: 谁来小结一下今天所学的内容, 六、作业

30、: 1(作业本 2(拓展练习:一个数四舍五入后是2.80,这个数最大和最小分别是多少, 反馈与感受: 17 本课我觉得学生对取积的近似数的方法,以前已经掌握,这节课我觉得让学生理解为什么要取积的近似数,保留的小数位数根据什么,也很关键,让学生感觉到数学来于生活,用于生活。课后我意识到了这一点,感觉在上课的时候重点有些偏了,在另一个班级的教学中改正过来,效果较好 18 第 9 课时 教学内容:练习三 教学目标:能比较熟练地计算小数乘法,并能按要求截取积的近似值。 教学重点:截取积的近似值 教学难点:保留小数末尾有一个或二个0都不能去掉。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基本训练: 1、把下

31、面各数保留两位小数。 3.952 3.996 4.085 2.787 6.909 提问:a、保留两位小数精确到什么位, b、保留两位小数要看小数部分的第几位, c、横式上要用什么符号,为什么, 2、口算训练: P - 16 看卡片报得数,以开火车形式。 3、把错的改正过来。 P - 16 第四题 说一说错的原因。 二、强化训练: a、 P - 16 第三题 1、先让学生读四舍五入法。 2、抽几名学生板演,并反馈信息。 b、说一说近似数 5 和 5.0 有什么不同,5.0 末尾的0为什么不能去掉。 教师小结: 保留小数末尾有一个或二个0都不能去掉。 三、应用题练习: P -17 第五题和第六题。

32、 1、抽两名同学板演,教师巡视,帮助学困生。 2、校对,并说一说第六题解题的思路。 四、发展练习: 1、 一个三位小数四舍五入后得4.00。有哪些数让学生独立思考。 2、思考题:找出规律,直接写出得数(不能计算) 0.1428571=0.142857 0.1428572=0.285714 0.1428573=0.428571 0.1428574=( ) 0.1428575=( ) 0.1428576=( ) 19 学生尝试,讨论得出规律: 讨论:乘7、8、9后,还存在同样的规律吗, 五、布置作业:作业本 反馈与感受: 本课中学生对第8题的理解有些困难,这在事前的备课中有些准备不足。学生理解的难

33、点在于对500克与1千克的单价之间的关系弄不明白。在第二个班上本课时我引导学生把500克转化为我们生活中的1斤,而1千克等于两斤,这样一来学生在理解上容易多了。 20 第 10 课时 教学内容:小数乘法简便运算 教学目标:1、使学生知道整数乘法的运算定律在小数乘法的计算中同样适用 2、能根据数据特点,应用乘法运算定律进行小数乘法的简便运算 3、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的习惯和灵活、合理计算的能力。 教学重点:灵活运用乘法运算定律进行简算 教学难点:灵活运用乘法运算定律进行简算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 复习准备 1(用简便方法计算下面各题 254974 125(10+8) 6861258

34、 81298+8122 a、让学生独立完成,掌握数字的特征。 b、抽四名同学板演,教师巡视,并校对。 2. 说说根据什么简算,复习乘法运算定律 乘法交换律:ab=ba 乘法结合律:abc=a(bc) c 乘法分配律:(a+b)c=ac+b3. 引入:整数乘法的运算定律是否也能在小数乘法中运用呢, 二( 新课教学 1(把准备题改编成:(多媒体出示) 2.54.974 1.25(10+8) 6.8612.50.8 8.129.8+8.122 2. 学生观察,寻找数字特点 3(独立简算 4、校对分析错误原因 5、小结: 小数乘法在简算中要注意什么, 6、学生看书自学:例1,例2 进一步感知 7(试一

35、试 0.78101 561.25 三( 巩固练习 1(练一练 1 填数后说说根据是什么, 2(用简便方法计算下列各题 特别是4.79.9 适当指导 3(应用题4 5 5( 拓展练习:用简便方法计算 100.13.78,0.378 36.37.8,3.6322 四( 课堂小结: 21 学了这堂课,你有什么收获, 五( 作业: 1(作业本 2(拓展练习 100.16.78,6.378 36.38.8,3.6322,36.3 反馈与感受: 在这课中,我觉得自己处理教材不够灵活,照办书上的步骤,其实本课没有必要运用准备题,可以通过整数乘法进行迁移,让学生自己用自己的方法验证乘法的运算定律对小数也适用,

36、然后自己几个能用运算定律简便计算的小数乘法算式,并让学生说说为什么举这样的式子,然后让全体学生做大家举得例子,教师补充几道有发散性的题目,这样我想学生在这节课中的收获还会更大 22 第 11 课时 教学内容:练习四 教学目标:学会根据数据特征,用乘法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运算。 教学重点:分析数据特征,灵活进行简算 教学难点:能用多种方法进行简便计算 教学准备: 教学过程: 一(基本训练 1、出示502 254 1258 2、 小组合作,在两因数中点上小数点,很快口算出结果。 3、 P20口算 二(综合练习 1、 先判断,再计算 (1)出示 3.22.512.5 4.257+6.3 3.56-(0.

37、22+2.8) 37.54.55+4.562.5 10.199 (1.25+12.5+125+0.125) 8 (2)判断。哪几题能简便计算,为什么,第4题怎样改才能进行简便计算, (3)小结:简便计算的关键是什么, (4)计算各题,并说一说应用了什么运算定律, 2、完成2、3两题(请四位同学板演,其余学生做书上) 2、 独立完成书本上的4、5、6、7、8题,反馈并校对。 三(拓展练习 用多种方法计算。 (1)出示:8881.25 2.54.8 (2)要求用不同的方法计算,看一看谁的方法多, (3)反馈:说一说自己的算法和这样算的根据 (4)讨论:哪一种方法最简单合理,并说明理由 四(课堂总结

38、 对于小数乘法的简便计算的计算方法,你有什么要提醒大家的吗, 五(作业 23 完成作业本 反馈与感受: 从本课的作业来看学生在简便运算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仍然是乘法分配律的应用问题:一是对乘法分配不能熟练地从正反两个方面来应用,二是对乘法分配律中遇到有减号时不知如何下手,三是对因数中小数点进行变化时没有从道理上真正理解,综合上述情况需及时进行一节课的乘法分配律的变式与专项训练。 24 第 12 课时 教学内容:乘法分配律专项训练 教学目标:进一步深刻理解乘法分配律的特征,能灵活应用乘法分配律进行小数乘法的简便运算。 教学重点:能灵活应用乘法分配律进行小数乘法的简便运算。 教学难点:能灵活应用乘法分

39、配律进行小数乘法的简便运算。 教学准备: 教学过程: 一、 基本训练 1( 口算常用的“友好数”。5和2 25和4 125和8及其相应的各类变化 2( 复习乘法分配律字母表达式,注意强调从正反两个方面来使用。 二、 乘法分配律与乘法结合律的比较 练习:12.5(8,0.4) 12.5(80.4) 想一想:你会算吗,你这样算的依据是什么,这两题有什么不同, 三、 乘法分配律的变式与提高练习 (1)28.4101,28.4 想一想:这道题与前面的练习有什么不同?计算的依据是什么? 小结:A.乘法分配律不只适用于一个数乘以两数和,也适用于一个数乘以两数差; B.本题是将乘法分配律倒用,而前面的题是顺

40、用; C.28.4看作28.41 (2)28.410.2,2.842 想一想:这道题与前面(1)有什么不同?计算的依据又是什么? 小结:积不变的规律 (3)28.410.1,2.84 想一想:这道题与前面(1)(2)在形式与计算方法上有相同之处?计算的依据又是什么? 小结:本题在形式上与第一题类似,只是284的小数点位置不同.在计算方法上对284的处理使用了第二题的规律,而对2.841的处理使用了第(1)题中的方法 四、 综合练习: 2009.80.05 19.93.4,3.410.9,3.4 3.7810.1,0.378 练习完第二题后小结:乘法分配律不仅适用于两个数,还适用于三个四个等更多

41、的数. 五、 一题多解练习: 看看下面的题你能想到几种简算方法? 7.212.5 8.8881.25 学生交流后应对各类算法做一个优化,找出相对而言最简便的计算方法. 25 反馈与感受: 本课在第三环节对乘法分配律的变式与提高练习的设计通过三道层层递进的练习较好地让学生领悟了积的变化规律在乘法分配律中的应用,因此在接下来的综合练习训练中学生显得相对轻松,较好的掌握了这一知识点。但在最后一环节对各种算法进行优化时,如果将问题:“你认为哪一种方法最简便,”换为:“你最喜欢哪一种算法,”可能更能体现出优化的意识与目的。而不是给学生一种“强迫”使用某种方法的错觉。 26 第 13 课时 教学内容:小数

42、乘法复习(一) 教学目标:进一步掌握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能比较熟练地进行小数乘法进行小数乘法的计算,并能按照要求截取积的近似值。 教学重点:理解小数乘法的意义,能正确计算 教学难点:正确地截取积的近似值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 师生共同回忆,整理第二单元内容 小数乘法:意义 计算方法 积和被乘数的大小关系 取近似值 简便运算 二. 提出本节课复习重点 意义、计算方法、取近似值 三. 基本练习 1. 口算: P21 1 2. 计算: 0.7818 280.39 4.346.5 计算后说说每一题乘法算式表示的意义,尤其是后两题 四. 重点练习 1. 计算下列各题并保留两位小数 0.

43、271.8 2.51.56 0.8528.3 0.125.03 0.944.36 0.4183.5 (1) 提醒学生注意使用“?” (2)说说截取近似值的方法是什么, 2.列式计算 58的十分之五是多少? 58个十分之五是多少? 36的2.2倍是多少? 36个2.2是多少? (1) 学生分析比较,列式计算 (2) 校对,订正 27 五. 综合练习 1. 计算: P21 2 其余 2. 应用题5、6、7: 学生自由分析,列式计算 3. 发展练习: a、 1993 199.2 - 1992 199.1 = 1993 199.2 - 199.2 1991 = 199.2 (1993 - 1991)

44、= 199.22 = 398.4 9.37 7.88 - 15.37 2.12 + 9.37 2.12 b、15.37 7.88 -= ( 15.37 - 9.37) 7.88 - (15.37 - 9.37) 2.12 = 6 (7.88 - 2.12) = 65.76 = 34.56 六. 课堂总结: 今天我们这节课复习了哪些内容。又学会了什么内容, 作业:作业本 七. 28 第 14 课时 教学内容:小数乘法复习(二) 教学目标:1. 使学生能比较熟练地计算小数加减法和小数乘法 2. 使学生熟练地应用乘法运算定律,进行小数乘法的简便计算 教学重点:应用乘法进行运算定律,进行简算 教学难点:应用乘法进行运算定律,进行简算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 提出复习内容和复习重点 二. 重点训练 1. 口算 0.20.8 1250.04 1.50.40.3 0.010.3 0.2540 0.53.40.2 3.06100 0.42101 2.51.84 口算后说说带“ ”的几题的口算方法 2. 用简便方法计算 12.50.60.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