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弈论文-基于混合策略的排污与检测博弈均衡研究.docx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3771778 上传时间:2022-01-23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15.1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博弈论文-基于混合策略的排污与检测博弈均衡研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博弈论文-基于混合策略的排污与检测博弈均衡研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博弈论文-基于混合策略的排污与检测博弈均衡研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博弈论文-基于混合策略的排污与检测博弈均衡研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博弈论文-基于混合策略的排污与检测博弈均衡研究.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博弈论文-基于混合策略的排污与检测博弈均衡研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博弈论文-基于混合策略的排污与检测博弈均衡研究.docx(1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博弈论文-基于混合策略的排污与检测博弈 均衡研究博弈论文-基于混合策略的排污与检测博弈均衡研究 博 弈论文:基于混合策略的排污与检测博弈均衡研究-学术研究论文 博弈论文:基于混合策略的排污与检测博弈均衡研究【摘要】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排污企业污水排放量 迅猛增长,超标排污行为屡禁不止,对水生态环境造成极大 压力,制约着我国经济发展。中国每年排污量约 300亿吨,70%以上污染水直接排放。污染水大量排放导致中国各大城市地下水不同程度受到污染,只有不到11%的人引用符合我国卫生标准的水,高达65%的人饮用浑浊、苦碱、含氟、含础、工业污染、传染病 的水。如何避免因为企业超标排污造成的环境污染问

2、题是当下已经迫在眉睫的大事。本文在对排污企业和环保部门博弈关系分析的基础上,通 过构建混合策略博弈模型,求解排污企业与环保部门的混合 策略均衡的解,并且进行算例演算来提由如何减少企业超标 排污的现象的建议。研究结果显示:第一,政府应适度加大对排污企业超标排污的处罚力度。只有对排污企业违法排放污水的行为给予足够的惩罚,才能使得环保部门有动力有能力对其进行监管,对排污企业行 为构成约束。另一方面,我们也应当注意到当对超标排污的排污企业罚 款金额越大时,环保部门选择不检测的概率也就越大。所以处罚力度的加大是有限制的,应根据当地的情形因地制宜,制定合适的处罚条例。第二,政府应该增加环保部门延后治污的支

3、付成本。环保部门延后治污比及时治污多生的支付成本越高,排污企业排放不达标污水的概率也就越低。因为没能及时检测由排污企业超标排污,环保部门需要支 付的处罚金越高,对内部人员的行政处罚力度越大,环保部 门进行检测的概率就越高。第三,开发环保部门检测技术来降低检测成本。环保部门的检测成本越低,排污企业排放不达标污水的概 率也就越低。需制键词】混合策略纳什均衡博弈模型水生态环境超标排污环保监测一、文献综述水是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 不可缺少的自然资源,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生命线。人类社会在取得巨大物质财富的同时,也支付了沉痛的代价。全球可供人类利用的淡水资源已经严重不足,而且伴随着 水质的不断恶化,水污

4、染造成的水体功能丧失进一步加重水资源危机的形势。全世界每年排入河流和湖泊的废水使14%以上的全球水资源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我国每年排污量约 300亿吨,70%以上污染水直接排放1 污染水大量排放导致我国各大城市地下水不同程度受到污染,只有不到11%的人引用符合我国卫生标准的水,高达 65%的人饮用浑浊、苦碱、含氟、含础、工业污染、传染病 的水2 o混合策略纳什均衡是面对其他博弈者选择的不确定性的 一个理性对策,其主要特征是作为混合策略一部分的每一个 纯策略有相同的期望值,否则,一个博弈者会选择那个期望 值最高的策略而排除所有其他策略,这意味着原初的状态不 是一个均衡。Nash (1950) 3

5、彻底改变了人们对于竞争和市场的看法。他提由了著名的纳什均衡,并利用不动点理论证明其存在 性,为博弈论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王齐( 2004) 4介绍了我国环境管制制度的基本情况,建 立了排污管制的简易分析模型,依据该模型对政府管制与企 业排污进行了博弈分析,提由了加强环境保护的建议。雷玉桃(2006) 5运用博弈论分析了在市场机制和政府管 制两种情况下的流域水环境污染的状况,得由实施排污交易 制度是我国将来进行流域性水污染防治的一种发展趋势。郭新帅等人(2009) 6运用一个博弈模型研究了政府授权官员对企业排污进行监督的情形下,作为监督者的政府官员 与企业主之间的合谋行为对企业的排污量以及监

6、督者的监 督努力所产生的影响。建议政府严惩监督者的失职行为、降低监督者的监督成 本、提高监督者的议价能力。胡震云等人(2014) 7认为应该从考核的分配公平维度、 程序公平维度和互动公平维度来构建合理的生态文明环保 政绩考核机制,并提高生态文明指标在政府政绩考核中的权 重,同时构建合理的生态文明环保政绩奖惩机制和建立企业 排污行为奖惩机制。金帅等人(2011) 8认为在严格依据总量控制目标的前提 下,社会福利最大化与管制成本有效的监管机制目标一致; 在低执法收益下,社会最优的监管策略是采用边际处罚线性 或递减的惩罚结构,设定足够的监管力度以激励企业守法排 放;而当执法收益过分大于制裁成本时,任

7、何追求成本有效 的监管机制都会使制度流于形式。马晓明(2003) 9认为单纯依靠公众与企业通过环境协 商谈判解决环境问题有很大局限,目前中国的环境管制,主 要是政府、企业在进行博弈。刘金平(2010) 10认为应该通过促进企业采用清洁生产 方式来降低排污率,并依据企业不同规模制定不同的排污费用与补贴高红贵(2012) 11认为要构建绿色经济的发展体系,需 要对政策的制定和实施者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对企业治理 污染制定相应的约束机制,对民众进行舆论宣传并给予适当 的补贴。张雁林等人(2015) 12认为政府罚金对企业的规制效果 优于政府补贴,且高罚金和高补贴并存的制度会降低企业顺 从规制的积极性

8、;环境 NGO的监督力度对政府检查概率有 影响,但并不直接影响企业的顺从概率。Tietenberg (2001) 13分析了诸如排污收费、排污权交易 等的污染控制的手段,论述了在完全竞争和不完全竞争条件 下各种手段的效果和优缺点。Michael (1981) 14认为管理复杂水资源系统,应该考虑 供水服务成本的回收,同时还应该对技术、经济、环境、社 会和法律等方面的因素进行全面考虑,以形成全面的合作博 弈均衡框架。Kaveh (2010) 15分析了水资源管理系统中包括冲突和利 益的相关者的行为,研究结果显示,利益相关者可能愿意做 由改进,以达到一个双赢的局面。Lyon (1982) 16较早

9、就比较了污染排放权的分配方法, 试图通过政治上可行的政策来控制污染和捕鱼。曾思育,傅国伟(2001) 17用博弈论分析管理者和被管理者在达标排放检查中的行为特点及其关系,并对如何核定工业企业水污染物的排放总量作了相应研究。王艳( 2007) 18以排污量为控制变量,以下游污染存量 为状态变量,建立流域水环境管理的合作与非合作微分博弈 模型,给由促进区域间自愿环境合作效用转移的一般化公式。以上述研究为基础,本文通过构建排污企业与环保部门 博弈模型,求解由排污企业与环保部门的混合策略纳什均衡 解并且进行算例演算。最后给由解决超标排污问题的建议。二、混合策略纳什均衡博弈模型构架方法(一)排污企业与环

10、保部门的参数设计假设排污企业生产经营的收入为 R (R0),如果不进行污水治理,排污企业的 利润率为。设污水达标治理的费用率为(01)。设环保部门检测一次的成本为C (C0),如果在环保部门检测由排污企业超标排放污水,则对排污企业进行罚款,罚 款设为F (F0),同时环保部门将罚款专款专用,对检测到的水污染进行治理,治理费用设为A (A0)o如果排污企业污水排放超标,而环保部门没有进行检测, 超标排污企业就不能及时被整改,由此导致的环境污染和环 境质量下降等严重后果应该由环保部门承担。设环保部门为此需支付的成本为B (BA), (B-A)=可以看成对污染不及时治理比对污染及时治理多由的支付成本

11、。如果没有环保部门的监管,排污企业为了追求自身利益的 最大化,往往会牺牲水生态环境,而环保部门的目标是在保 证水生态环境不被污染的前提下追求成本的最小化,二者的 博弈关系描述如表1。(二)环保部门的策略分析对于环保部门而言,如果排污企业达标排放,环保部门为追求费用最小化会选择不检 测;如果排污企业不达标排放,那么环保部门的策略取决于 -C+F-A与-B的大小,如果-C+F-A-B,即F在F而在FA+C-B 时,环保部门会在排污企业达标排放时选择不检测,在排污 企业不达标排放时选择检测,不存在占优策略。(三)排污企业的策略分析对排污企业而言,在环保部门不检测时选择不达标排放,在环保部门检测时的策

12、略选择 取决于(r-) R与rR-F的大小,如果(r-t) R可以看由,当 对排污企业违法排污的罚款金额低于排污企业处理污水的 成本时,环保部门检测与否都不对排污企业的污水排放行为 产生影响,排污企业会排放不达标的污水,政府监管效应难 以发挥。(四)构建并求解混合策略纳什均衡模型根据上述分析,只有当对排污企业违规排污的罚金FmaxA+C-B ,R时,环保部门才会有动力进行检测监督,并且这种监管才能对排 污企业行为产生影响。而此时博弈双方的策略选择问题变为:如果环保部门进行检测,排污企业就选择达标排放,反之则 选择不达标排放;如果排污企业达标排放,环保部门就选择 不检测,反之则选择检测。博弈双方

13、都不存在占优策略,博弈不存在纯策略的纳什均 衡,因此本文通过引入混合策略纳什均衡的概念来求解并分 析博弈双方的策略选择。混合策略的含义是指在一个博弈中,博弈方i的策略空间Si=s1 , s2, sm,博弈方 i 以概率分布 Pi (pl, p2, pm) 在其m个可选策略中进行选择所形成的策略, p1+p2+pm=1。混合策略表示的是博弈方对各个纯策略的偏好程度,是对 多次博弈达到均衡结局的各个纯策略选择的概率估计,表现 一种主观概率的意义,纯策略也可以看成混合策略的特殊情 况。混合策略纳什均衡的定义为:假设博弈方1、博弈方2的纯策略集分别是 S、T,混合策略 集分别是X、丫。若一个混合策略(

14、x, y) XY同时满足对?SiS, u1 (x, y) u1 (si, y)都成立和对?tjT, u2 (x, y) u2 (x, tj)都成立 两个条件,则称(x, y)是混合策略纳什均衡。与纳什均衡类似,混合策略纳什均衡意味着任何一个博弈方如果将策略改为纯策略或者改变策略的概率分布,都不能 从博弈中获得更多利益。在环保部门与排污企业的博弈中,任何一方如果能猜到 对方的策略选择就会在博弈中占上风,因此博弈中任何一方 都不能让对方猜到自己的选择,换句话说每一个博弈方选择 每种策略的概率一定要恰好让对方无机可乘,即让对方无法 通过莫一纯策略使得赢取博弈的可能性较大。假设排污企业选择达标排放的概

15、率为 p,选择不达标排放 的概率为(1-p),环保部门选择检测的概率为 q,选择不检 测的概率为1-q。四、结论本文通过构建混合策略纳什均衡博弈模型,解 决了如何减少排污企业发生超标排污现象的问题。由上述博弈模型分析可知,排污企业和环保部门的博弈均 衡主要与对排污企业超标排放污水的罚款、环保部门的检测 成本、环保部门延后治污支付成本有关,针对这三个关键因 素分别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主要结论如下:(一)对排污企业超标排放污水的罚款只有对排污企业违法排放污水的行为给予足够的惩罚,才能使得环保部门有动 力有能力对其进行监管,对排污企业行为构成约束。另一方面,由博弈的混合纳什均衡可以看由,虽然罚款金额

16、越高,排污企业排放不达标污水的概率也就越低,但是应 当注意到,当对超标排污的排污企业罚款金额越大时,环保 部门选择不检测的概率也就越大。(二)环保部门的检测成本排污企业是否会达标排放污水与环保部门的检测成本有关,环保部门的检测成本越低, 排污企业排放不达标污水的概率也就越低。所以要想提高环保部门的检测意愿、降低排污企业超标排 放污水的概率,需要开发更简单的污水检测技术,降低检测 成本。(三)环保部门延后治污的支付成本环保部门延后治污比及时治污多生的支付成本越高,排污企业排放不达标污水 的概率也就越低。因为没能及时检测由排污企业超标排污,环保部门需要支 付的处罚金越高,对内部人员的行政处罚力度越

17、大,环保部 门进行检测的概率就越高,相应地,排污企业选择达标排放 污水的概率就越高。博弈论文 参考文献1陈燕武.中国环境水污染的经济损 失分析J.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 (4): 46-48. 2许嘉宁,陈燕.我国水污染现状J.广东化工,2014, 41 (3):143-144. 3Nash J F.Equilibrium points in n-person gamesJ.Proceedings from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 , 2010,36 (1):48-49. 4王落政府管制与企业排污的博弈分析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

18、04, 14 (3):119-122. 5雷玉桃.流域水环境管理的博弈分析C/2007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暨中国可持续发展学术年会论文集.2007:122-126. 6郭新帅,缪柏其,方世建.排污管制中的授权监督 与合谋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9, 19 (4):24-29. 7胡震云,陈晨,王慧敏等.水污染治理的微分博弈及策略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4, 24 (5):93-101. 8金帅,盛昭瀚,杜建国.区域排污权交易系统监管 机制均衡分析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1, 21 (3):14-19. 9马晓明.三方博弈与环境制度D.北京:北京大学,2003. 10刘金

19、平.中小企业排污监管机制研究D.重庆大学,2010. 11高红贵.中国绿色经济发展中的诸方博弈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2, (4):13-18. 12张雁林,杜建国,金帅.企业环境污染治理中的三 方博弈J.生态经济,2015 , 31 ( 4 ) . 13TietenbergEnvironmental and natural resource economics M.Rutledge , 2001:31-52. 14MICHAEL S , KOGIKU K C.Game theory analysesapplied to water resource problems J.Socio

20、-EconomicPlanning Sciences, 1981, 15 (3):109-118. 15KA VEH M.Game theory and water resourcesJ.Journal of Hydrology , 2010, 381 (3-4):225-238. 16Lyon R M.Auctions and Alternative Proceduresfor Allocating Pollution Rights J.Land Economics , 1982, 58 (58):16-32. 17曾思育,傅国伟.混合博弈在水污染系统控制中的应用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01, 21 (5):132-136. 18王艳.流域水环境管理合作促进机制博弈分析J.系统工程,2007, 25 (8): 54-5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