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鸟喙与取食.docx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3792316 上传时间:2022-01-23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1.8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六年级-鸟喙与取食.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六年级-鸟喙与取食.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六年级-鸟喙与取食.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六年级-鸟喙与取食.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六年级-鸟喙与取食.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六年级-鸟喙与取食.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年级-鸟喙与取食.docx(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鸟喙与取食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能根据鸟喙的外形判定其与我们生活中的哪种工具的形状和功能相近;根据实验结果推出各种形状的鸟喙吃哪些食物占优势;能说出各种不同形状的鸟喙对鸟类生活有什么好处。2、了解科学家对鸟类起源的不同看法。3、积累科学探究的方法,培养学生分析数据、处理数据的能力。过程与方法:1、通过模拟实验,体会不同的喙取食的不同特点。推断长有不同形状的喙 的鸟的取食范围。能对鸟喙与环境的关系进行大胆猜想、推测并与其他同学交流。情感态度价值观:1、通过实践活动体会科学探究实验以及实验数据在分析说明问题中的重要 作用,培养学生“大胆猜想,小心求证”的科学态度、科学精神。2、培养学生观察能力

2、以及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进行实验,根据实验结果推出各种形状的鸟喙吃哪些食物占优势。实验准备材料:放在秸秆洞中的米粒,嗑开的葵花子,碎纸屑、皮筋、塑料泡沫颗粒,橡皮 泥捏成的兔子,;银子,尖嘴钳子,汤匙,起钉器;水槽,适量的水。教学过程设计:一、创设情境,认识鸟喙。1、师: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一些人类的好朋友,想知道是谁吗?看,它们 来了。师用课件出示四种鸟。(麻雀、鸭鹦、啄木鸟、老鹰)师:它们是谁?大声叫出它们的名字。2、师:仔细观察这些小鸟,看看它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生:体表都有羽毛。生:它们都用孵蛋的方式繁殖后代。生:他们都善于飞行。生:它们的头上头长着尖嘴。3、师:它们

3、又有哪些显著的不同?生:爪子不太一样。生:它们的嘴的样子不同。师:观察的真仔细。鸟的嘴,在科学上我们简称为“喙”。师:同学们,再仔细观察一下,它们的喙有什么不同?各有什么特点?生:麻雀的喙又短又尖。生:老鹰的喙尖尖的,很锋利,还带一个钩。生:鸠鹦的喙长,并且下面带斗。生:啄木鸟的会又细又长。4、师:观察的真仔细。(师出示银子、汤匙、起钉器、尖嘴钳子几种器具请学生 观察)请同学们将这些器具与鸟的喙相比较,看看每种器具与哪种鸟的喙相像。生:麻雀的喙像尖嘴银子。师:我们给这种短而尖的喙起个形象的名字,叫锥形喙怎么样?生:鸠鹦的喙像汤匙。师:我们也给这种又宽又扁的喙起个形象的名字一一扁平喙。生:老鹰的

4、喙像起钉器。师:也给他起个形象的名字!生:钩状喙。生:啄木鸟的喙又细又长像把银子,就叫细长喙吧!5、看着这些形状各异的鸟喙,你想到了哪些相关的问题?生:长有不同喙的鸟怎样取食?生:它们吃什么?生:它们的喙为什么不一样呢?6、师:是呀,不同种类的鸟喙各有什么功能呢?这与它们的取食方式和食物种类有什么关系呢?快猜一猜吧!【设计意图:由学生较为熟悉的鸟类入手,概括鸟类的特征,进行归纳思维 训练,同时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寻找它们的不同,进行发散思维的训练。选用学生熟悉的鸟类意在暗示学生,科学离我们并不遥远,就在我们身边。激发他们 探究的热情。】二、学生大胆猜想,并把猜想在小组内交流。学生在班内交流猜想

5、。生:扁平喙更适合捉漂在水面的食物,或者水中的小鱼。生:锥形喙擅长吃谷物的种子。生:细长喙能吃到洞里的虫子。生:钩状喙更适合吃肉,它很锋利,可以把肉撕碎。师:是不是这样呢?怎样验证我们的猜想正确与否?生:做实验。【设计意图:一切伟大的发现都开始于猜想,而科学的实验是检验猜想正确与否 的重要途径。这一环节的实际也希望培养学生大胆猜想, 小心求证的科学态度。】 三、模拟鸟喙取食实验1、师:好,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做模拟实验,检验我们的猜想。实验中的食物有:秸秆洞中的米粒;磕开的葵花籽;碎纸屑中的皮筋(代替橡皮虫);漂在水中的塑料泡沫颗粒;橡皮泥做的兔子。2、讨论试验方法及注意的问题。师:同学们,现在

6、我们需要的实验材料都具备了。如果我们想验证一下哪种 喙取葵花籽子比较占优势,我们应该怎样设计实验呢?生:每人拿一样工具试一试?师:试多久?师:就以一分钟为限吧。五种食物一共需要试几次? 一共需要多长时间?生:试五次。最少也得7分钟。师:如果我们知道了哪种喙取葵花籽多, 是否就可知道哪种喙取葵花籽比较占优势?师:谁来计时?谁来记录?几个人一组?怎样分工?生:六个人一组,四名同学实验,一名同学计时,一名同学做记录。师:就有老师来计时吧,请组内负责计时的同学观察,监督四名同学实验?请同学们六人一组分好工,选好实验用具。师:取葵花籽时,需要什么不同?需要什么基本相同呢?生:试验时间相同。生:实验工具不

7、同。师:扮演四种鸟的同学,一位身体非常弱,一位身体非常强,公平吗?那需要怎样呢?生:四位同学的身体强弱要基本相同。师:在做实验的时候,除了喙不同外,用时、食物规格、手握器具的位置、实验人员的身体强弱等都要基本相同。3、总结实验要求:概括起来,试验时要做到:(1)、六人一组,四名同学每人从尖嘴钳子、银子、汤匙、起钉器中选择一样实验。(2)、四人用自己选择的工具在一分钟内按要求拾取准备好的同一种 “食物”。一人观察监督,一人记录。(3)、以此类推,然后再同时取另外一种食物。(4)、将每人用不同工具分别拾取的各种食物数量记录在下表中。不同形状的喙1分钟内拾取食物数量记录表姓名不同形状 的喙1分钟内拾

8、取“食物”的数量葵花籽皮筋塑料颗粒“兔子”1号钳子2号3号汤匙4号起钉器4、师:老师还要再给大家一点提示。(出示温馨提示)(1)、取葵花籽时,夹破一个算吃一个,没夹破的不能计数;(2)、取橡皮泥时,撕掉一块算吃到一块,小碎屑不能计数,不能拧。(3)、在纸屑中找虫子时,夹起一根皮筋,算吃到一条虫子。不能把纸屑夹 出来。(4)、由于鱼是活动的,我们可以做三次,记总数,这样我们所获得的数据 才比较准确。(5)、在实验中记录员还要认真监督,计准数据;注意:取食物时,另一只 手不能去帮忙。5、学生分组实验,填好实验报告单,教师负责计时。6、分析实验数据,得出实验结论。7、实验结论交流生:交流实验结论。银

9、子最适合拾取米粒和橡皮虫,尖嘴钳子最适合拾取果仁,汤匙最适合拾取 水面上的浮游生物,起钉器最适合拾取兔子肉。师:其他组的同学同意他们的结论吗?师:收集学生实验数据,整理成统计表,用电脑合成统计图。不同形状的喙1分钟内拾取食物数量记录表汤匙组别1分钟内拾取“食物”的数量葵花籽皮筋塑料颗粒“兔子”123456平均值师:试验中所取食的物品相当于实际环境中鸟的哪些食物?生:皮筋代表小虫子。橡皮泥“兔子”代表小兽类。泡沫塑料颗粒相当于小鱼 和水中的浮游生物。师:引导学生看实验统计图,从统计图中,还能得到什么信息?生:长有细长喙的鸟还能拾取米粒,浮游生物。生:长有扁平喙和钩状喙的鸟类吃的食物种类少些。8、

10、师生共同总结实验结论:银子最适合拾取树洞中的橡皮虫,也就说明长而细的喙适合拾取空间狭小地 方的食物;尖嘴钳子最适合拾取米粒和葵花籽,也说明短而尖的喙适合吃地面上细小的食物及坚果;汤匙最适合拾取水面上的浮游生物, 说明宽而大的喙适合吃 浅水中的食物也能吃体积大的食物,比如水中的大鱼;起钉器最适合拾取兔子肉, 同样说明锋利而带钩的喙适合捕食弱小的动物。(边总结边板书)四、课堂拓展1、师:干旱时期,许多水塘河流会干涸,一些开花结果的植物会死亡,这对于 具有那种类型喙的鸟的生活会产生影响?假设在干旱时期,一种鸟具有较短的喙, 能嗑开具有坚硬外壳的种子,这种喙有什么优点?学生讨论、交流2、师:既然具有锥形喙的鸟更能适应环境,为什么鸟的喙又有不同呢?假如鸟 的喙都相同又会怎样呢?生讨论交流。师:鸟喙的多样性使得鸟类能适应不同的环境,鸟类之间更能和谐生存。3、(课件出示几幅鸟儿图片)播放视频,学生观察其鸟喙的形状,根据实验结 论说出它们会吃什么食物,看学生的答案与现实的情形是否一致。 学生回答正确 时及时表扬。【设计意图:将实验结论应用到解决问题当中, 提高学生的成就感,激发学生的 探究热情】五、课堂小结生活中,如果你怀着一颗好奇心,带着一双善于观察的眼睛,你就会发现科 学的奥秘。说不定下一个达尔文就是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