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肥皂泡》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3810063 上传时间:2022-01-24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版《肥皂泡》教学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部编版《肥皂泡》教学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部编版《肥皂泡》教学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部编版《肥皂泡》教学设计.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部编版《肥皂泡》教学设计.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部编版《肥皂泡》教学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肥皂泡》教学设计.doc(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部编版肥皂泡教学设计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时常需要用到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实现教学目标的计划性和决策性活动。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部编版肥皂泡教学设计,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肥皂泡教学设计1设计理念:综合实践课是着眼于生活本身的课程,针对综合实践课标的设计理念,整合各学科知识,进行综合实践学习已成为现在和今后世界教育发展的一个新的特点,教师可以更大限度的发挥创造性,设计出有趣多样的教学活动设计,从学生的问题和兴趣出发,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在活动中掌握探究,合作的学习方法,使学生形成对身边世界的兴趣,培养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多元学科不同领域的综

2、合运用能力。教学对象:试用对象是二年级学生,学生在生活中已有吹肥皂泡泡的经验。调整后也可进行高年级教学。教学目标:1、通过学生吹肥皂泡泡的活动,多方面,多角度了解有关肥皂泡泡生活小现象。并在活动获得发现和新的认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自然和科学领域2、收集有关肥皂泡泡的资料,并尝试着把所看到的现象及感受记录下来,以培养孩子们阅读、写作、讨论、表达能力。语文领域3、融入自己的情感画出带有美丽的泡泡的美术作品。美术领域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多方面,多角度了解有关肥皂泡泡生活小现象。难点:培养学生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教学准备:肥皂片、杯子、糖(或甘油)、吹泡器(细金属线弯成一个圆圈即成吹泡器

3、)、电脑课件、学生活动单、范文、图片、各种有关资料。教学过程:活动一:欣赏动画,导入课题肥皂泡泡有一块奇怪的肥皂,小猪拿去洗澡。小猪在浴缸里放满了水,开始洗澡了,“嘿嘿嘿,先拿根麦管,用肥皂水吹吹泡泡。”啊哟!泡泡越吹越大了。小猪高兴了,就去找小兔儿、小熊,“唉、唉、唉,小兔、小熊,告诉你们一个好消息呀!有一块奇怪的肥皂,它能洗澡,还能吹泡泡,泡泡还不会破掉呢!”小兔儿、小熊就说了:“那太好了,我们一起去洗澡吧!是吹泡泡去吧!”小猪用肥皂洗澡,还吹泡泡,吹得真高兴,洗得真干净。小熊用肥皂洗澡,还吹泡泡,也吹得真高兴,洗得真干净。小兔儿用肥皂洗澡,也吹泡泡,吹得真高兴,洗得真干净。哈哈,多么奇怪

4、的肥皂啊!(结束)小朋友,小猪、小熊和小兔儿为什么在洗澡时那么高兴?对,它们在洗澡时,吹出了很多肥皂泡泡。你吹过肥皂泡泡吗?你是怎样玩的?在吹肥皂泡泡时你有什么发现?你还想知道些什么?今天,老师和小朋友们一起来吹肥皂泡泡。出示课题(第十六主题肥皂泡泡)活动二:吹泡泡,想一想(一)吹泡泡学生介绍吹泡泡的方法。肥皂液的制作:把肥皂片放入四杯热水里搁三天。然后拌入一汤匙糖。(想一想,这是为什么?)吹泡器的制作:把一根细金属线弯成一个圆圈做成吹泡器。把吹泡器放入肥皂液中,再对着吹泡器轻轻地吹气,肥皂水的水膜会伸展开来,最后泡泡会飘到空气中。想一想,除了用吹泡器吹泡泡外,我们还可以用其它什么东西来吹泡泡

5、?如果我们把金属线弯成正方形或三角形来吹泡,想一想吹出的泡泡会怎样?如果用吸管代替金属线,在距离吸管末端约1公分的地方剪4条缝来吹泡,吹出的泡泡又会怎样?大家想不想试一试?孩子们进行吹泡泡游戏,并填学生活动记录单:孩子们在吹泡泡过程中一定会发现许多有趣的现象,同时也会有很多问题,教师收集孩子们在活动中发现的问题加以整理。(二)想一想试着找出答案肥皂水为什么能吹成泡泡?吹的泡泡为什么会先上升后下降?泡泡为什么是五颜六色的?泡泡能有多大?泡泡能保持多久?(为什么加了糖的那一瓶吹出的泡泡能保持的更久一些?)是什么原因使泡泡破裂了?这些问题对于小学二年级的孩子来说很深奥,教师可以引导孩子们利用课余时间

6、分组自由选择感兴趣的问题,查询资料,相互交流探讨,在他们能够理解的范围内自主解决问题。(下一节课进行交流反馈)小朋友们,刚才我们除了用吹泡器吹泡泡外,还有很多小朋友用其它东西来吹泡泡。比如吸管、剪刀把儿、铁丝圈、甚至用手,有的小朋友把手伸进肥皂水里,再向大拇指和食指围起的圈子吹气,这样吹出的泡泡很大。其实我们可以做出更大的肥皂泡泡,不信,你们看(出示图片)肥皂泡教学设计2教学目标1、认识9个生字,学会多音字“和”的用法。2、能用联系生活实际等多种方法理解难懂的句子。3、用同样方法完成主题阅读中放风筝的批注。教学重难点能用联系生活实际等多种方法理解难懂的句子。教学过程课前预习1、自主朗读课文,读

7、准字音,完成练习册一、二题。2、强调多音字用法。3、了解作者冰心,原名谢婉莹,现代著名的散文家、诗人。她的作品充满了对大自然的赞美,以及对母爱与童真的歌颂,如繁星春水寄小读者。整体感知读薄过渡语:吹肥皂泡是大家小时候都十分喜爱的游戏,著名诗人、散文家冰心小时候也喜欢吹肥皂泡,让我们走进冰心小时候的快乐、骄傲与希望。自学提示一:默读课文,说说作者围绕“肥皂泡”主要写了哪些内容。预设:围绕着“肥皂泡”,作者主要写了“吹肥皂泡的过程”“肥皂泡美丽奇妙的样子”“由肥皂泡产生的美好想象”三个内容。语文要素落实读厚1、过渡:你能用自己的话说说吹肥皂泡的过程。看谁说得好?好在哪里?表扬这些孩子已经学会抓住关

8、键词语复述段落。2、自学提示二:找出课文中你认为较难懂的句子,试着说说你是用什么方法理解的?预设1:五色的浮光,在那轻清透明的球面上乱转。结合生活经验理解吹泡泡时,阳光照在泡泡上呈现的颜色,颜色会在泡泡上流动。“五色”指多种颜色;“浮光”指液体表面的光泽、颜色。师生问答读:师:这肥皂泡,吹起来怎么样?生1:这肥皂泡,吹起来很美丽,五色的浮光,在那轻清透明的球面上乱转。生2:这肥皂泡,吹起来很美丽,若是扇的好,一个大球会分裂成两三个玲珑娇软的小球,四散分飞。生3:这肥皂泡,吹起来很美丽,有时吹得太大了,扇得太急了,这脆薄的球,会扯成长圆的形式,颤巍巍的,光影零乱。预设2:(1)借着扇子的轻风,把她们一个个送上天去送过海去。(2)到天上,轻轻地挨着明月,渡过天河跟着夕阳西去。(3)或者轻悠悠地飘过大海,飞越山巅,又低低地落下,落到一个熟睡中的婴儿的头发上。这是第五自然段描写作者由吹肥皂泡游戏产生的美好想象,想一想:这些轻清脆丽的小球,还有哪些美丽的去处呢?以文带文默读主题阅读中放风筝,用“”画出文中自己觉得难理解的句子,想一想运用学过的方法能理解吗?自主作业绘制思维导图温馨提醒:1、围绕着围绕着“肥皂泡”,作者主要写了“吹肥皂泡的过程”“肥皂泡美丽奇妙的样子”“由肥皂泡产生的美好想象”三个内容。2、根据自己的理解写出每个内容的重点。3、将生字、多音字也加进去。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