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教育心理学-22.doc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3831727 上传时间:2022-01-24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5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考研教育心理学-22.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考研教育心理学-22.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考研教育心理学-22.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考研教育心理学-22.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研教育心理学-22.doc(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考研教育心理学-22(总分:98.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B单项选择题/B(总题数:10,分数:10.00)1. 接收刺激信息并将其向中枢输送的神经元是U /U。 A.感觉神经元B.联络神经元C.运动神经元* D.特异神经元(分数:1.00 )A. VB.C.D.解析:2. 人的心理现象主要包括U /U两个方面。* A.认识过程和意志过程* B.意志过程和情感过程C.认识过程和情感过程* D.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特征(分数:1.00 )A.B.C.D. V解析:3. 发生认识论的创立者是U /U。* A.卡尔* B.皮亚杰* C.罗杰斯* D.奈塞(分数:1.00 )A.B. VC.D.解

2、析:4. 听到“月落乌啼霜满天”诗句,头脑中出现的图景属于U /U A.幻想B.无意想象C.再造想象D.创造想象(分数:1.00 )A.B.C. VD.解析:5. 躯体运动中枢位于U /U A.枕叶* B.颞叶C.额叶 D.顶叶(分数:1.00 )A.B.C. VD.解析:U /U6. 在同一时间内,人们能够同样清楚地知觉岀来对象的数目的注意品质是A.注意的范围 B.注意的分配 C.注意的稳定性D.注意的广度(分数:1.00 )A. VB.C.D.解析:7. 与意志的果断性相反的意志品质是U /U* A.盲从* B.动摇性* C.优柔寡断* D.任性(分数:1.00)A.B.C. VD.解析:

3、U /U8. 无论是清晨、中午、还是傍晚,我们都会把中国的国旗看做是鲜红色的,这是知觉的 A.恒常性 B.选择性 C.理解性 D.整体性(分数:1.00 )A. VB.C.D.解析:9. 冲动属于性格的U /U 特征。 A.态度* B.行为 C.意志* D.情感(分数:1.00 )A.B.C. VD.解析:10. 对单一对象的某个或某些方面进行广泛深入研究的方法是U /U* A.个案法* B.调查法* C.测验法* D.实验法(分数:1.00 )A. VB.C.D.解析:、 B 填空题 /B( 总题数: 10 ,分数: 13.00)11. 1 是两个神经元接触的部位。 (分数: 1.00 )填

4、空项 1: (正确答案:突触)解析:12. 叶克斯道得生定律表明 1 与激奋水平的关系。 (分数: 2.00 )填空项 1: (正确答案:作业效率)解析:13. 动作技能形成的阶段有动作的认知和定向阶段、动作的联系阶段、动作的1 阶段分数: 1.00 )填空项 1: (正确答案:协调和完善)解析:14. 人在各种心理活动中,还伴随着一种心理状态,这就是 1 。 (分数: 1.00 )填空项 1: (正确答案:注意)解析:1 加工方式的不同造成的15. 根据三元智力理论,个体之所以有智力高低之分,主要是由于个体对 (分数: 1.00 )填空项 1: (正确答案:信息)解析:16. 注意从其发生来

5、说,是有机体的一种 1 。(分数: 2.00 )填空项 1: (正确答案:定向反射)解析:17. 维果斯基把儿童现有的发展水平与即将达到的发展水平之间的差异称为1(分数: 2.00 )填空项 1: (正确答案:最近发展区)解析:18. 根据言语描述或图形的提示形成相应的新形象的过程称为 1 (分数: 1.00 )填空项 1: (正确答案:再造想象)解析:19. 感觉的一个重要规律是 1 变化。 (分数: 1.00 )填空项 1:解析:20. 意志行动的基础是 1 。(分数: 1.00 )填空项 1:解析:、 B 名词解释 /B(正确答案:感受性)(正确答案:随意运动)总题数: 5,分数: 10

6、.00)21. 个性心理特征(分数: 2.00 )正确答案: ( 是在个体身上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点,包括能力、气质和性格。)解析:22. 内隐记忆(分数: 2.00 )正确答案: ( 是指不需要意识或不需有意回忆的情况下, 个体的已有经验自动对当前任务产生影响而表现出 来的记忆。 )解析:23. 知觉(分数: 2.00 ) 正确答案: (是人对事物的各种属性、 各个部分以及它们之间关系的综合的、 整体的直接反映。 是个体选择、 组织并解释感觉的过程。 )解析:24. 不应期(分数: 2.00 )正确答案: ( 是指神经细胞发生一次冲动之后,在一个很短的时间内,对任何刺激不做反应了。)解

7、析:25. 反响回路(分数: 2.00 ) 正确答案: ( 是指神经系统的皮层与皮层下组织之间存在的某种闭合的神经环路。 ) 解析:四、 B 简答题 /B( 总题数: 5,分数: 25.00)26. 简述影响注意分配的条件。(分数: 5.00 ) 正确答案: (1) 在同时进行的两种活动中,必须有一种活动是已经熟练的。 (2) 同时进行的几种活动都已 熟练。 (3) 几种不同的活动已成为一套统一的组织。 )解析:27. 简述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性发展理论。 (分数: 5.00 )正确答案: ( 埃里克森认为,心理发展主要是个人与社会交互作用的结果。因此,在了解人的心理发展时, 既要考虑到他的生物

8、学影响,也要考虑到文化和社会因素的影响。他把人的一生分为八个阶段,认为每个 阶段都有一个特定的心理社会任务需要解决。第一阶段:学习信任阶段(出生1岁),主要矛盾是信任对不信任。 第二阶段:成为自主者阶段(13岁),主要矛盾是自主性对羞怯、怀疑。 第三阶段:发展主动 性阶段(36岁),主要矛盾是主动性对内疚感。第四阶段:变得勤奋阶段(612岁),主要矛盾是勤奋感对自卑感。 第五阶段:建立个人同一性阶段 (1220岁),主要矛盾是同一性对角色混乱。第六阶段:承担社会义务阶段(2040岁),主要矛盾是亲密感对孤独感。第七阶段:显示创造力阶段(4060岁),主要矛盾是创造力感对自我专注感。 第八阶段:

9、达到完善阶段 (60 岁以后 ),主要矛盾是完善对绝望。 ) 解析:28. 简述运动知觉及其种类。(分数: 5.00 )正确答案: (语言和言语的区别: (1) 语言是由词汇 (包括形、音、义) 按一定的语法构成的复杂的符号系统, 是人类所特有的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言语是个体借助语言传递信息的过程,也就是了解语言和运用语言表 达思想的过程。 (2) 语言是指某语言集团所共有的抽象的语言材料和规则,言语指个休根据其所掌握知识 产生和理解言语的行为。 (3) 语言是社会现象,具有较大的稳定性,言语是心理现象,具有个别性和多变 性。 (4) 语言是交际和思维的工具,言语则是对这种工具的运用。 语言和言

10、语的联系: 言语不能离开语 言而进行,离开了语言,人不能通过言语进行交际或思维;语言也不能离开言语,离开人的言语活动,语 言就不能发挥任何功用。 ) 解析:30. 常用的比较方式有哪些 ? (分数: 5.00 ) 正确答案: ( 常用的比较方式有: (1) 对事物的特征进行比较; (2) 对事物的发展进行纵向比较; (3) 对事 物的各种关系进行比较。 )解析:五、 B 论述题 /B( 总题数: 3,分数: 40.00)31. 论述人类气质及其在生活中的意义。 (分数: 10.00 ) 正确答案: ( 每个人都有一定的气质特征,气质影响着人的实践活动。了解了自己和他人的气质特征,对生 活、工作

11、、 学习, 特别是对因材施教, 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气质不决定人的智力水平和社会价值, 人的气质没有直接的好坏之分。 (2) 气质特征是职业选择的依据之一。 (3) 气质特征是教育工作的依据之 一。 ) 解析:32. 结合教育教学实际谈斯金纳强化时程表在教育学中的应用。 (分数: 15.00 ) 正确答案: ( 斯金纳认为强化是行为形成和改变的最根本规律。 他发现强化安排的效果主要取决于其时间和 次数的分配,他把这种分配叫做强化时程表。斯金纳把强化时程表主要分为五种: (1) 正确的反应每次均 予以强化。这种做法不仅不经济,而且一旦不强化,很快就消退。 (2) 定比间隔强化。正确反

12、应不是每次 出现均予以强化,而是按一定次数比率予以强化。它有利于保持反应重复频率的平衡,但也容易因不强化 而消退。 (3) 定时间隔强化。不管正确反应发生的次数,而是按一定的时间间隔予以强化,它虽然不容易 因不强化而消退,但反应频率不稳定。 (4) 不定比间隔强化。以次数不定的间隔来强化,它的效果最好, 最不容易因不强化而消退,而且反应重复的频率也稳定。 (5) 不定时间强化。以不一定长的时间间隔来强 化,它也有不易消退的好处,反应重复频率的稳定性也与不定比间隔强化不相上下。 在实际生活中,人们 很少在每次做事后都受到强化,也很少受到定时或定比的强化,而最经常受到的是既不定时也不定比的间 隔强

13、化。我们应该充分利用斯金纳的强化时程表对学生进行教育。例如对学生的奖励,如果每次表现好都 给予奖励,则会因强化过多失去效力,只有有时对他们进行奖励,效果反而会更好,也就是采用不定比、 不定时间间隔强化最有效。 ) 解析:33. 分析动机冲突类型及在教育实践中解决学生动机冲突的办法。(分数: 15.00 ) 正确答案:( 动机冲突类型可分为三类: (1) 双趋冲突:从两所爱者或两趋向中仅能择其一的矛盾心理状态, 称为双趋冲突。如鱼和熊掌不可兼得。此时必须从两者中取一更加高尚的目标。 (2) 双避冲突:从两所恶 者或两躲避中必须选择其一的困扰心理状态,称为双避冲突。如品学均差的学生既怕学习上的困难

14、又怕学 习不好受到处分。 (3) 趋避冲突:对同一目的兼具好恶的矛盾心理状态,称为趋避冲突。如既想为社会做 好事又怕别人不理解等。 解决上述动机冲突,主要看动机冲突的内容是否涉及个人愿望与社会道德标准相 矛盾的问题。从动机冲突内容上看可分为原则性的和非原则性的动机冲突。 对于非原则性的动机冲突,即仅是个人兴趣爱好方面的动机冲突, 例如周末是去看电影还是看小说 ?这种动机冲突一般来说内心斗争不那 么激烈,持续时间也不长,可让学生自行解决。 对于原则性的动机冲突,即涉及个人愿望与社会道德标准 相矛盾的动机冲突, 例如: 周末既有精彩的电影又有集体劳动,是去看电影还是参加集体劳动?这时教师要对学生讲清道理、树立榜样、加强管理,帮助学生以高级的动机战胜低级的动机,培养他们的意志,从而 使他们的行为服从于社会道德标准。 )解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