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铁道部运输局文件运装技验2006228号关于发布LKJ2000型列车运行监控记录装置技术规范(2006版)的通知各铁路局、河南思维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依据铁路机车行车安全装备管理规则,我们组织制定了LKJ2000型列车运行监控记录装置技术规范(2006版)(以下简称技术规范),现印发给你们,自发布之日起施行。为适应铁路第六次大面积提速调图,确保运输安全,要求各铁路局2006年9月底前安排对全部LKJ2000型列车运行监控记录装置对照技术规范进行一次整治。自2006年10月起,全部装车运用的LKJ2000型监控装置应达到技术规范的要求。 铁道部运输局 二00六年七月十一日LK
2、J2000型列车运行监控记录装置技 术 规 范 (2006版)目 录1范围与目标72规范性引用文件73术语和定义74设备及系统构成74.1系统构成74.2设备尺寸84.3设备接口104.4设备连接115技术要求115.1基本要求115.2环境条件125.3电源125.4主要功能125.5工作状态135.6性能参数146试验方法176.1外观检查176.2绝缘电阻测量176.3耐压试验176.4工作性能检查176.5老化试验176.6型式试验及电磁兼容试验177检验规则177.1出厂例行试验177.2出厂例行试验177.3型式试验187.4投入运用前的检测187.5维修竣工检验197.6装车检验
3、197.7计量要求198标识、包装198.1标识198.2包装19附录A(资料性附录)LKJ2000型监控装置安装尺寸19附录B(资料性附录)LKJ2000型监控装置主机各插件前面板指示灯定义21附录C(资料性附录)LKJ2000型监控装置机车布线表25附录D(资料性附录)LKJ2000型监控装置记录事件定义34附录E(资料性附录)LKJ2000型监控装置语音定义40附录F(资料性附录)LKJ2000型监控装置整机、部件检验标准42附录G(资料性附录)LKJ2000型监控装置装车检验标准51前 言本技术规范主要依据TB/T 2765-2005列车运行安全监控记录装置技术条件和TB/T 3021
4、2001 铁道机车车辆电子装置提出。本技术规范的附录A附录G均为资料性附录。本技术规范由河南思维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负责起草;中国南车集团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参加起草。本技术规范主要起草人:冯国华、张子健、刘冬梅、杨清祥、周志飞、王奇、吕浩炯。本技术规范在本次为首次发布。LKJ2000型列车运行监控记录装置技术规范1 范围与目标本规范规定LKJ2000型列车运行监控记录装置(以下简称监控装置)的构成、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识和包装等方面的要求。本规范适用于安装有机车信号设备的内燃、电力机车和动车组。本规范的目标是规范监控装置的设计、制造、运用、维护。本规范由铁道部运输局负责解释。2 规
5、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规范的引用而成为本规范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规范,然而,鼓励根据本规范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规范。GB 3047.2-1992 高度进制为44.4mm的面板、机架和柜的基本尺寸系列GB 3047.4-1986 高度进制为44.4mm的插箱、插件和基本尺寸系列GB 2829-2002 周期检验计数抽样程序及表TB/T 1407-1998 列车牵引计算规程TB/T 2761-1996 机车用电连接器基本技术条件TB/T 2765-2
6、005 列车运行安全监控记录装置技术条件TB/T 3021-2001 铁道机车车辆电子装置TB/T 3034-2002 机车车辆电气设备电磁兼容性试验及其限值JJG(铁道)181-2004 列车运行监控记录装置测试设备计量检定规则3 术语和定义3.1线路数据文件由监控装置存储的地面线路数据,包括与监控装置有关的线路设备数据、信号设备数据、牵引供电设备数据等。3.2模式限制速度 列车运行过程中,监控装置根据线路允许速度、机车允许速度、车辆允许速度、信号色灯允许速度或其它允许速度要求所设置或计算确定的控制速度值称为模式限制速度。3.3目标速度列车运行前方目标点允许的速度。3.4制动曲线根据车载和地
7、面数据以及列车制动参数计算的速度制动距离曲线。3.5控制模式曲线沿线路里程坐标连成的监控装置设置或计算所得限制速度值曲线称为监控装置控制模式曲线,简称模式曲线。3.6列车运行参数与监控装置控制功能相关的列车信息,包括车种、列车编组等。4 设备及系统构成4.1 系统构成4.1.1 LKJ2000型列车运行监控记录装置由主机箱、人机交互单元(又称屏幕显示器)、压力传感器、连接线缆组成。监控装置与机车信号设备、速度传感器、GPS接收装置、本/补切换装置、双针速度表、机车安全信息综合监测装置(以下简称TAX)等设备配套共同组成列车运行安全监控系统。其组成结构示意图如图4-1所示。4.1.2相关机车工况
8、输入TAXI端屏幕显示器GPS接收装置本/补切换装置压力传感器速度传感器双针速度表主机箱II端屏幕显示器机车信号地面信息输入制动控制输出GPS天线平面调车机车控制器调车信号接口盒图4-1 列车运行安全监控系统组成结构示意图注1:本规范主要针对监控装置基本组成单元主机箱和屏幕显示器。注2:标准配置是一台主机箱和两台屏幕显示器,允许以一个主机箱和一个屏幕显示器配套使用。4.1.2 监控装置各主要部件如表4-1所示:表4-1设备名称序号名 称数量备注1主机箱(内含如下插件)1台/台机车双套模块冗余 1)电源插件2块/台主机 2)监控记录插件2块/台主机 3)通信插件2块/台主机 4)地面信息处理插件
9、2块/台主机 5)模拟量输入/输出插件2块/台主机 6)扩展通信插件2块/台主机选择配置 7)数字量输入插件2块/台主机 8)数字量输入输出插件2块/台主机2屏幕显示器2个/台机车每司机室1个3速度传感器2个/台机车选择配置4压力传感器4个/台内燃机车3个/台电力机车5GPS接收装置1套/台机车选择配置6本/补切换装置1台/台机车选择配置7机车布线1套/台机车注:双节型机车每节按一台机车配置监控装置。4.2 设备尺寸4.2.1 设备外形4.2.1.1 主机箱主机箱采用6U、19英寸标准机箱,其宽度尺寸为84R(R=5.08mm),插件为6U(高度)160(深度)标准插件,外形如示意图4-2所示
10、图4-2 主机箱外形示意图主机箱为系统控制中心,其内部由A、B二组完全相同的控制单元组成(左边为A组,右边为B组),每组有八个插件位置,各插件位置以机箱垂直中心线为基准对称排列,从中心线开始往左、右,各插件排列顺序依次为:监控记录、地面信息、通信、模拟量输入/出、扩展通信、数字量输入、数字量输入/出、电源。主机箱插件排列示意图如图4-3所示。电 源数 字 入 出数 字 输 入 扩 展 通 信模 拟 入 出通 信地 面 信 息监 控 记 录电 源监 控 记 录地 面 信 息通 信模 拟 入 出扩 展 通 信数 字 输 入 数 字 入 出AAAAAAAABBBBBBBB图4-3 主机箱插件排列示
11、意图主机箱各插件前面板指示灯定义见附录B。如果有特殊要求,前面板指示灯含义可根据具体情况重新定义。4.2.1.2 人机交互单元(屏幕显示器)人机交互单元通称屏幕显示器,也可简称显示器,采用10英寸TFT高亮度彩色液晶显示屏。其外形示意图如下所示:图4-4 屏幕显示器外形示意图4.2.2 设备安装4.2.2.1 外形(标准型)尺寸应符合表4-2的规定。表4-2 设备外形尺寸序号名 称外形尺寸 mm宽深高1主机箱5343583402屏幕显示器3401202504.2.2.2 屏幕显示器的外形结构及机械尺寸应符合标准化司机室操纵台安装要求,安装方式不得影响司机对前方的瞭望。4.2.2.3 设备具体外
12、形尺寸、安装尺寸及安装要求见附录A。4.3 设备接口4.3.1 主机箱插座、插头定义4.3.1.1 主机箱采用背板对外出线方式,输入/输出信号通过机箱背板连接器引出。其背板示意图如图4-5所示:图4-5 监控主机箱背板示意图4.3.1.2 主机箱所有的输入/输出插座、插头应符合TB/T 2761-1996的要求,型号定义见表4-3。表4-3主机箱插座、插头定义插座号插座型号插头型号名称X30LYP50ZJ2ULYP50TK2UQ26芯航空插座/插头X31LYP36ZJ5ULYP36TK5UQ14芯航空插座/插头X32LYP50ZJ1ULYP50TK1UQ20芯航空插座/插头X33LYP36ZJ
13、11ULYP36TK11UQ16芯航空插座/插头X34LYP50ZJ4ULYP50TK4UQ30芯航空插座/插头X35LYP36ZJ12ULYP36TK12UQ19芯航空插座/插头X36LYP28ZJ22ULYP28TK22UQ12芯航空插座/插头X37LYP28ZJ23ULYP28TK23UQ14芯航空插座/插头X38LY2M-10ZJLY2M-10TK10芯航空插座/插头X39LY2M-10ZJLY2M-10TK10芯航空插座/插头4.3.1.3 如果由于安装空间限制对设备尺寸、出线方向等有特殊要求,应由用户与设备制造商协商确定采取特殊措施。4.3.2 屏幕显示器插座、插头定义4.3.2.
14、1 屏幕显示器背板示意图如图4-6示:图4-6 屏幕显示器背板示意图4.3.2.1 屏幕显示器所有的输出插座、插头应符合TB/T 2761-1996的要求,型号定义见表4-4。表4-4 监控显示屏插座、插头定义插座号插座型号插头型号名称X6TLYP21ZK13ULYP21TJ13UQ14芯航空插座/插头X7TLYP21ZJ3ULYP21TK3UQ3芯航空插座/插头X9TLYP21ZJ13ULYP21TK13UQ14芯航空插座/插头X10TLYP28ZJ21ULYP28TK21U12芯航空插座/插头4.4 设备连接4.4.1 监控装置机车布线分内燃和电力机车两种,具体机车布线表参见附录C。4.4
15、2 安装和布线应满足电磁兼容性要求,能保证监控装置在机车环境中可靠工作。4.4.3 外部设备、传感器之间的连接线缆和连接设备应根据信息的不同等级分开设置。5 技术要求5.1 基本要求5.1.1 监控装置应适应地面自动和半自动闭塞区段的UM71(ZPW2000)、移频(包括18信息移频)、交流计数、极频等信号制式。5.1.2 线路数据文件采用监控装置预先存储方式,在具备条件的区段可以接收点式应答器信息作为列车定位和辅助控制信息。5.1.3 制动计算按照TB/T 1407-1998进行。5.1.4 应具备实施列车动力切除、常用制动及紧急制动控制功能,担当非本务运行时可将各项控制功能输出与执行设备
16、有效电气隔离。5.1.5 系统应具备或预留的接口包括: 与列车运行安全状态信息系统(LAIS)的接口;与全球卫星定位系统的接口; 与双向机车标签的接口;与主体化机车信号设备及应答器的接口;与列车通信网络接口。5.1.6 监控装置接通电源后应对各主要功能电路硬件进行自检,并应对故障情况进行提示。在列车运行过程中进行检测时,不能影响监控装置的正常工作。5.1.7 监控装置主机箱体、插件的机械尺寸应符合GB 3047.2-1992和GB 3047.4-1986标准。5.2 环境条件5.2.1 正常工作条件监控装置满足TB/T 2765-2005标准要求,在下列条件下应能正常工作:海拔高度:不超过25
17、00m;环境温度:装置周围的空气温度为2545,但直接临近电子元件处的空气温度允许在25+70之间变化。监控装置允许在4070的环境温度下存放;相对湿度:最湿月月平均相对湿度不大于90RH(该月月平均最低温度为25);振动与冲击: 应能承受使用时的振动和冲击而无损坏或故障。应能通过TB/T 3021-2001中12.2.11规定的振动和冲击试验,以证明在使用条件下具有规定的使用寿命;安装条件:装置应安装在能防止风、沙、雨、雪直接侵袭的车体内或车体外部的箱体内。5.2.2 特殊使用条件当使用条件与5.2.1的规定不符时,应由用户与设备制造商协商决定采取特殊措施。为了验证这些措施的效果,可以按双方
18、商定的方法在实验室或机车上进行试验。5.3 电源5.3.1 正常工作条件监控装置从机车获取工作电源,在下列条件下正常工作:工作电压:额定电压DC110V,电源波动范围77V137V;最大功耗:200W。5.3.2 特殊使用条件应由用户与设备制造商协商决定采取特殊措施。5.4 主要功能5.4.1 监控功能监控功能包括以下叙述的各主要功能,监控装置根据工作状态的不同调用相应的控制。5.4.1.1 监控装置只有在列车速度超过安全行车允许的速度时才启动制动设备;当列车速度低于安全行车允许的速度时,监控装置不得影响列车的正常运行。5.4.1.2 监控装置应对机车信号信息进行限速控制,以防止列车越过关闭的
19、信号机;5.4.1.3 监控装置应防止列车超过线路允许速度、机车允许速度、车辆允许速度及其它允许速度中的最低值;5.4.1.4 监控装置可按揭示命令要求控制列车在规定的施工区段速度不超过临时限速;5.4.1.5 监控装置应防止列车超过规定的调车限速; 5.4.1.6 监控装置应根据机车信号信息(或地面传输信息)、车载线路数据以及输入的列车运行参数实时计算出速度距离制动模式曲线;5.4.1.7 当列车达到报警速度时,监控装置应报警,若列车速度超过监控装置设定的动作值,即切除牵引动力、实施常用或紧急制动,控制列车减速或停车;5.4.1.8 监控装置应防止列车溜逸运行;5.4.1.9 监控装置启动制
20、动设备实施列车制动后,对于紧急制动方式,必须停车后才可缓解;对于常用制动方式,在列车速度低于监控装置设定的速度时,监控装置提供人工缓解条件;5.4.2 记录功能5.4.2.1 监控装置具有运行数据实时记录功能,能够记录日期、时间、里程坐标、机车条件变化、运行状态、按键、检修人员/乘务员输入、系统自检、揭示控制、点式信息等内容;5.4.2.2 记录的数据能够通过转储器、IC卡或无线传输方式转录到地面微机系统中,通过相应的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及打印等工作;5.4.2.3 监控装置记录事件定义见附录D。5.4.3 显示及语音提示功能5.4.3.1 屏幕显示器的显示界面能显示如下信息:日期和时间;机车信
21、号信息;列车运行速度与限速;前方目标信号机的类别、编号;距前方信号机距离;机车所在位置的里程坐标;监控状态和列车制动状态;列车最近走过的不少于1km以内的运行速度值轨迹曲线;机车当前位置至前方不少于3km以内的线路允许速度曲线;运行所在闭塞分区及运行前方闭塞分区模式限制速度曲线;以曲线、符号和文字形式,沿线路里程的延展显示机车运行前方不少于3km以内的线路曲线、坡道坡度、道口、桥梁、隧道及车站、信号机、电气化铁路接触网分相标等设置情况。5.4.3.2 监控装置屏幕显示器可以进行下列各类信息的声音提示,具体语音定义见附录E:监控装置报警;机车信号变化;前方限速变化;动力切除、常用制动或紧急制动;
22、允许缓解;车机联控;侧线股道或支线的选择。5.5 工作状态监控装置根据不同工作条件或需求分为通常工作状态、调车工作状态、非本务工作状态、20km/h限速工作状态、降级工作状态和与其它ATP结合工作状态等多种控制状态。5.5.1 通常工作状态(原称正常监控状态)当列车进入正线运行且监控装置能够确定列车的准确位置时,监控装置可以进入通常工作状态。通常工作状态具备以下主要功能:按机车信号信息监控列车运行,模式曲线的计算可根据需要采取速度分级控制或速度连续控制方式;在自动闭塞区间通过信号机显示停车信号时,停车2min后允许列车以不超过规定限速运行到次一信号机,按其显示的要求运行;装有容许信号的通过信号
23、机显示停车信号时,允许货车在该信号机前不停车,以不超过规定限速运行到次一信号机,按其显示的要求运行;具备引导进站、特定引导进站控制功能;具备停用基本闭塞法改用电话闭塞法行车控制功能;具备使用绿色许可证行车控制功能;具备临时限速控制功能;具备按照地面应答器信息控制列车运行功能;具备管压防溜、手柄防溜和相位防溜控制功能;具备线路里程误差自动修正和人工修正功能;具备站内无电码化股道通过或发车控制功能;对于特殊列车,具备通过设定取消紧急制动控制功能。5.5.2 调车工作状态停车状态下,监控装置允许进入调车工作状态,调车工作状态具备以下主要功能:不按照机车信号信息监控列车运行;监控列车不超过规定的调车限
24、速;自动识别无线调车灯显设备信号,按其信息实现相应的控制功能。5.5.3 非本务工作状态列车担当非本务运行,能够通过硬件实现非本务工作状态和其它工作状态的切换。非本务工作状态具备以下主要功能:具备记录功能;具备部分显示、语音提示功能;不具备监控功能。5.5.4 20km/h限速工作状态停车状态下,允许转入20km/h限速工作状态。20km/h限速工作状态具备以下主要功能:转入后列车停车达到2min,以20km/h为固定限速值监控列车运行;监控列车运行至前方车站(不含线路所)的出站信号机(或发车进路信号机)前停车;不按机车信号信息监控列车运行;取消监控装置的人工股道选择及靠标运行功能。5.5.5
25、 降级工作状态在监控装置处于上电初始状态,或者运行中不能确定线路数据时,进入降级工作状态。降级工作状态具备以下主要监控功能:可按机车信号为进行信号或停车信号设置不同的最高限速值,监控列车不超过规定的最高限速;当机车信号为停车信号且列车运行速度超过规定限速时,进行周期性报警,机车乘务员在规定时间内必须进行按键应答,否则监控装置实施紧急制动。5.5.6 与其它ATP结合工作状态监控装置与其它ATP设备结合使用,当其它ATP处于控制有效状态时,监控装置进入与其它ATP结合工作状态。与其它ATP结合工作状态具备以下主要功能:具备记录功能,除了记录自身的运行信息外,还可以根据与其它ATP的通讯内容记录其
26、运行信息;具备部分显示、语音提示功能;具备线路里程误差自动修正和人工修正功能;不具备监控功能。5.6 性能参数5.6.1 监控记录插件监控记录插件的性能参数包括:主CPU采用32位微处理器;程序存储器采用外部存储器方式,容量不小于1M字节。地面数据存储器容量不小于1M字节(可扩充至2M字节);供记录用数据存储器采用非易失性数据存储器,可不带电池长期保存数据,容量不小于1.5M字节,断电数据保存时间不小于1年;实时时钟频率为16MHz,无须外部电池供电,时钟误差不大于90秒/月;具备隔离型同步通信接口,供工作主机与热备主机之间交换数据,同步通信速率1Mbit/s;串行总线通信接口采用CAN总线标
27、准,电气隔离,通信速率500Kbit/s;测速误差:1km/h(V250km/h)。5.6.2 电源插件电源插件的性能参数包括:除5V、12V外所有输出回路彼此相互隔离。所有输出回路与输入回路隔离,隔离电压不小于1000VAC;输入回路具备过压抑制功能及过压/欠压保护;输入欠压保护,可自恢复;输入过压保护,可自恢复。5.6.3 通信插件通信插件的性能参数包括:a) 串行通信通道数为:RS485通道,通道数:2;RS485/422通道,通道数:1 (通信协议可采用HDLC);CAN通道,通道数:2;b) 所有串行通道采用光电隔离方式;c) 程序存储器容量不小于32K字节,数据缓冲RAM不小于32
28、KB;d) 通信插件与主机之间采用CAN总线方式进行数据交换。5.6.4 地面信息处理插件地面信息处理插件的性能参数包括:a) 主要完成轨道电路绝缘节判断,可根据需要扩充对地面点式信息和轨道电路迭加信息的处理;b) 主CPU采用数字信号处理(DSP)芯片;c) 采用高速程序存储器及高速数据存储器芯片,程序存储器容量不小于32K字节,数据存储器容量不小于4K字节;d) 采用CAN总线与主机交换信息;e) 绝缘节信号以电平方式输出至监控记录插件;f) 输入信号采用隔离放大器进行隔离。g) 主要技术参数:输入信号电压范围:040V;输入信号频率范围:20Hz2700Hz;A/D转换分辨率:10位;A
29、/D转换速率:25s;输入阻抗:150k;移频、UM71、ZTW2000轨道电路绝缘节判别误差:0.1s。5.6.5 数字量输入插件数字量输入插件的性能参数包括:机车信号(50VDC)输入通道,通道数:16;输入阻抗:10k;所有输入通道采用光电隔离方式进行隔离,隔离电压不低于500VAC;具备自检回路,供主机对各输入通道进行检查。5.6.6 数字量输入/输出插件数字量输入/输出插件的性能参数包括:a) 数字量输入通道。机车工况信号(110VDC)输入通道,通道数:8;输入阻抗:20k;所有输入通道采用光电隔离方式进行隔离,隔离电压不低于1000VAC。b) 数字量输出通道。 制动控制输出通道
30、通道数:7;数字量输出方式:继电器触点输出;输出隔离电压:不低于1000VAC;触点输出容量:110VDC、300mA。5.6.7 模拟量输入/输出插件模拟量输入/输出插件具备A/D转换功能,A/D转换采样分辨率不低于10位,A/D转换时间100s,A/D转换通道数4。a) 压力传感器信号输入通道:输入信号压力范围:05V;通道数:4;输入阻抗:5 k;隔离方式:隔离放大器隔离。b) 速度传感器信号(频率量)输入通道:信号幅值:1V40V(峰峰值);通道数:3;信号频率范围;14kHz(脉冲方波或正弦波信号);输入阻抗:5 k。隔离方式:光电隔离。c) 柴油机转速信号(频率量)输入通道:信号
31、幅值范围:040VAC;通道数:1;信号频率范围:14kHz(正弦交流信号);输入阻抗:5 k;隔离方式:光电隔离。d) 模拟量输出(驱动双针速度表)通道:1)速度表指针驱动信号:信号幅值范围:020mA;通道数:2;输出精度:额定值的1%;隔离方式:隔离放大器隔离。2)里程计驱动信号:信号幅值:24VDC;通道数:1;脉冲宽度:200ms;隔离方式:光电隔离。5.6.8 屏幕显示器屏幕显示器的性能参数包括:a) 供电电源:77V137V。b) 显示屏:采用TFT高亮度彩色液晶屏,其主要参数为:分辨率:640480;显示面积:212158(mm);亮点直径:0.33mm;水平视角:120;垂直
32、视角:90;亮 度:300cd/m2。c) 主CPU:486以上CPU,其控制电路主要参数为:内存:4MB;电子盘:24MB;内部总线标准:PC/104。d) 与监控主机通信标准:CAN总线标准。6 试验方法6.1 外观检查a) 监控主机外观检查检查整机及各部件喷塑和喷漆良好,无划痕,铭牌清晰,各部件螺丝接插件紧固良好。检查整机及各部件外观应符合图纸及设计要求,各插件字符及插装位置正确,组装完好。b) 屏幕显示器外观检查检查整机外观应符合图纸及设计要求,组装完好,铭牌正确。显示屏及面膜无划伤现象,按压所有按键应弹性良好,无粘连现象。检查整机喷塑和喷漆良好,无划痕,各部件螺丝接插件紧固良好。6.
33、2 绝缘电阻测量在监控装置下列部位使用500V兆欧表测量,其绝缘电阻不应小于20M:对外部的连接芯子(接机壳芯子和110V输入端子除外)与机壳间;相互绝缘的各电路间;控制电路地与外接50V和110V的连接器芯子间。6.3 耐压试验a) 监控装置以下部位应能承受500V工频试验电压1min,应无击穿和闪络现象。相互绝缘的各电路间及各电路对机壳间;外接50V电路的连接器芯子与连接器其它芯子及机壳间。b) 监控装置外接110V电路的连接器芯子与连接器其它芯子及机壳间应承受1000V工频电压1min无击穿和闪络现象。6.4 工作性能检查使用测试设备向监控装置送入功能检查所需要的全部信息,如等效于速度、
34、机车信号、牵引/制动、压力、距离校正用的信息等,按6.3、6.4和6.5条款对监控装置进行功能及工作性能检查。6.5 老化试验将产品放入老化室,接通电压,将老化室温度从正常试验环境温度逐渐升高到4570,达到这个温度后,使设备在老化室内保持72小时12小时,监测人员定时进行观测。72小时后,在正常的环境温度下,再次按6.4条检查其工作性能。6.6 型式试验及电磁兼容试验6.6.1 低温试验按TB/T 3021-2001中12.2.3进行。6.6.2 高温试验按TB/T 3021-2001中12.2.4进行。6.6.3 湿热试验按TB/T 3021-2001中12.2.5进行。6.6.4 浪涌电
35、压试验按TB/T 3021-2001中12.2.6.2进行。6.6.5 电磁兼容试验的静电放电试验按TB/T 3034-2002中第8章进行。6.6.6 电磁兼容试验的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试验按TB/T 3034-2002中第8章进行。6.6.7 电磁兼容试验的射频干扰度试验按TB/T 3034-2002中第8章进行。6.6.8 电磁兼容试验的射频发射试验按TB/T 3034-2002中第8章进行。6.6.9 振动与冲击试验按TB/T 3021-2001中12.2.11进行。7 检验规则7.1 出厂例行试验监控装置检验分为型式试验、出厂检验、投入运用前的检测、维修竣工检验和装车检验五种。7.
36、2 出厂例行试验对每台出厂的监控装置,制造厂都必须进行出厂例行试验,检验合格后方可出厂,并应附有产品质量合格证,试验项目及条款见表7-1。7.3 型式试验7.3.1 在下列情况之一时应按表7-1进行型式试验,型式试验样品数不少于2台:新产品试制完成时;制造地点改变后产品试制完成时;停产2年以上重新生产时;产品的结构、电路结构工艺或材料的改变可能对监控装置性能产生重大影响时;经常生产的产品每隔3年进行型式试验;出厂检验结果与上次型式试验有较大差别时。7.3.2 型式试验的样品应从出厂检验合格的产品中抽取,抽样规则按GB2829-2002的规定进行,并应符合以下规定:判别水平;不合格质量水平 RQ
37、L=50;一次抽样方案;判定数组:合格判定数AC=0;不合格判定数RE=1。7.3.3 若不合格品数大于或等于不合格判定数,则型式试验不合格,制造厂应采取措施解决存在问题,直到型式试验合格为止。7.3.4 经过型式试验的设备,不得作为合格品出厂。表7-1 型式试验和出厂例行试验项目序号试验项目试验类别条款序号1外观检查T,S6.12工作性能检查T,S6.43绝缘电阻T,S6.24工频耐受电压T6.35低温试验TTB/T 3021-2001中12.2.36高温试验TTB/T 3021-2001中12.2.47湿热试验TTB/T 3021-2001中12.2.58浪涌电压试验TTB/T 3021-
38、2001中12.2.6.29静电放电试验TTB/T 3034-2002中第8章9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试验TTB/T 3034-2002中第8章9射频干扰试验TTB/T 3034-2002中第8章10射频发射试验TTB/T 3034-2002中第8章11振动与冲击试验TTB/T 3021-2001中12.2.1112老化试验T,S6.5注: “T”表示该项为型式试验项目,“S”表示该项为出厂检验项目。7.4 投入运用前的检测机车投入运用前,对监控装置的检测内容主要包括:确认设备外观、按键、插件板、接插件、铅封状态良好;确认主机指示灯及自检状态正确;确认屏幕显示器显示、语音正常;确认系统日期、时
39、间正确。监控装置时钟与标准时间的误差不得超过30秒钟;确认管压和柴油机转速(内燃机车)显示正确;确认机车停于信号发码环线上时复示机车信号状态正确;确认速度传感器安装牢固,紧固件齐全、无松动,机车动车时速度显示正确;确认常用制动和紧急制动功能正常;确认数据转储功能正常。7.5 维修竣工检验监控装置使用部门对监控主机和屏幕显示器进行维修后参照附录F进行监控主机或屏幕显示器的整机及部件检验。7.6 装车检验对于机车制造厂安装监控装置的装车调试检验规则参见附录G。7.7 计量要求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部门计量检定规程要求,用于监控装置的测试仪器(包括综合测试台、便携式测试仪等),必须按JJG(铁道)
40、181-2004标准进行计量检定合格后方可对监控装置进行测试试验。计量检定工作由铁路计量技术委员会归口,有具有资质的铁道部标准计量研究所或铁路局计量所进行,测试设备的检定周期一般不超过一年。8 标识、包装8.1 标识每台产品均应在明显的位置装有标牌,标明下列内容:产品型号和名称;出厂编号;出厂年月;制造厂名。8.2 包装设备的包装应能防潮、防振、防灰尘和防止运输过程中造成损坏。附录A(资料性附录)LKJ2000型监控装置安装尺寸A .1 主机箱的安装A .1.1 标准型LKJ2000监控主机的安装尺寸。标准型LKJ2000监控主机的外形尺寸和安装尺寸为:外形尺寸: 534mm(宽)358mm(
41、深)340mm(高);安装尺寸: 474.5mm(宽)174mm(深);建议安装空间: 700 mm(宽)580 mm (深)mm 500(高)。4个M8螺栓由底座伸出可与机车上固定底板相连,如图A.1所示。在设计主机箱的安装空间时,宽度尺寸应考虑机箱面板上门锁的操作空间,左右侧面各预留80mm以上空间,深度尺寸应考虑后盖板对外连接器及引线空间,所以深度尺寸应不小于500mm。高度尺寸应考虑主机箱的散热空间,高度尺寸不小于500mm。图A.1 LKJ2000主机箱外型及安装尺寸图选择安装防护门时,如图A.2所示门打开要占一定的空间,所以在设计主机箱的安装空间时还应考虑防护门的开合空间。图A.2
42、 选择防护门主机箱安装示意图A .1.2 非标准型LKJ2000监控主机的安装尺寸。在安装空间较小,无法使用标准型LKJ2000监控主机时,可以采用B型监控主机,其外形尺寸及安装尺寸为:外形尺寸: 450mm(宽)317.5mm(深)283mm(高);安装尺寸: 357mm(宽)170mm(深);建议安装空间:500 mm(宽)480mm(深)300mm(高)。B型监控主机安装示意图如图A.3所示。26528370.23570.2317460461700.2安装螺钉4-M8对外连线插头450图A.3 B型监控主机箱安装示意图A .2 屏幕显示器的安装标准型LKJ2000屏幕显示器安装示意图见图A.4,其外形尺寸为:外形尺寸为:340mm(宽)135mm(深)250mm(高);监控显示屏箱体:308(宽)mm120(深)m